乔运河;彭红芹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生育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多发于17~30岁的妇女.笔者自1999年5月至今,运用中药治疗此病2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文侠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近年来胆石症发病率增高,我科临床上从痰瘀论治胆石症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履新;李义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近年来,笔者运用自拟通淋涤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桂湘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由病毒引起的心肌细胞炎性浸润、变形坏死或间质水肿,伴有明显的心肌代谢障碍和心功能改变的心血管疾病.临床以心悸、胸闷、胸痛、气短、乏力为主要特征.自1994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药分期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6例,并设西药治疗对照组2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新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亚健康作为一个名词在近年来频繁出现,新版汉语词典对其作了解释,称其为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第三状态,尚没有明确的诊治标准问世.笔者刻意留意过那些自觉症状明显,但实验室检查指标却都呈阴性的所谓亚健康患者,发现他们的表现除有其共性之外,尚存在个体的差异,而临床治疗需在辨证的基础上灵活用药,方能产生良好的效果.笔者尝试分析过一些门诊病人,并与心理疾病甄别,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对此略有感悟.现分述如下.
作者:郭海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 水肿李某,男,51岁,农民.患水肿证9 a余,经某院诊为慢性肾小球肾炎.长期靠激素维持.1986年11月7日经友人介绍,求治于余.刻下:面色灰滞无华,怯寒神疲,全身浮肿,腰以下犹甚,按之凹陷不起,心悸气短,腰腿冷痛酸重,脉沉,舌质淡胖,苔白,大便溏,小便不利.
作者:张世友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 病例张某,男,25岁,农民,因摔伤右上肢1 h而就诊.诊断为右肱骨干闭合性骨折而入院.入院后复查T 36.5℃,P 82次/min,R 20次/min,BP 20.0/10.7 kPa.患者神志清,精神紧张,呼吸平稳,右上肢功能障碍,局部肿胀、疼痛、肢端血运及感觉正常.4 h后突然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口中如作猪羊叫声.查体:测P 82次/min,有力均匀,BP 21.3/10.7 kPa,瞳孔正常,对光反射存在,确认为癫痫大发作.
作者:李正寅;曹凤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高血压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中医虽无此病名,结合其症状分析应归属中医的眩晕、头痛范畴.临床多责之于肝肾,然临床实践中,笔者常见脾胃病亦可导致高血压,经用调理脾胃诸法治疗,每获良效.兹举验案数则,以飨同道.
作者:乔运河;彭红芹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高血压病作为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由于其病因未明,现代医学至今尚未找到一种根治或能够保持较长疗效的药物.有鉴于此,笔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本病的中医证治研究,功至之处,确有收获.
作者:王星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上的难治性疾病,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三,笔者曾对10年间国内主要期刊报道本病3405例的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各种疗法之间的疗效差异不十分显著[1].从临床上看,本病的证候表现大同小异,适合专病专方治疗.1988年9月~2001年11月,笔者采用升阳益胃汤加味治疗本病52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善举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缺血性中风属于西医学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范畴,包括脑梗塞、脑血栓形成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占脑血管病发病率的80%左右.中医药对本病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自1998年以来,采用中医辨证,运用中药治疗缺血性中风,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史丽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肩关节周围炎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及肩关节功能障碍.笔者从一病人家中--新郑民间得一治疗肩周炎验方,试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自1991年以来用该验方治疗肩周炎的病例总结如下.
作者:李瑞珍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好发于60岁以上.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有很多方法,但较为彻底地治疗方法还是通过手术.膀胱冲洗是前列腺摘除术后的必要治疗措施,故术后做好膀胱冲洗,对患者康复,防止并发症尤为重要.笔者通过多年来的观察及护理,对膀胱冲洗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一简述.
作者:杨美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肾性贫血是各种肾脏疾病发展到肾功能衰竭阶段产生的血液系统损害,它主要是由于红细胞生成素(EPO)分泌减少和红细胞破坏增多所致.为了提高肾性贫血的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采用补肾和中泄浊法,以自制中药复方口服液治疗70例肾性贫血,结果显示该方可有效地改善贫血,延缓慢性肾衰病程进展,兹报告如下.
作者:郭从容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血府逐瘀汤为清代王清任所创制.笔者用于临床治疗多种疑难杂症,每获良效,仅举3例,粗叙如下.
作者:董建国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绞股兰,别名七叶胆、小苦药、公罗锅底、遍地生根.据<中药大辞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5月第一版)记载,绞股兰味苦寒、无毒,具有消炎解毒,止咳祛痰之功,主要用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在临床上用绞股兰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无论是医院或是民间都较多,可见在这方面疗效是肯定的.此外,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又发现绞股兰在若干疾病领域中,都有比较好的治疗作用.笔者用得比较多的有如下几方面.
作者:李明文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脑室出血无论原发性或继发性均为脑出血的重症类型,若出血量大,则在脑室系统特别是三、四脑室形成血肿铸型.这种严重的脑出血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其死亡率极高,约在75%以上.我院自1998年以来,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碎吸穿刺针进行侧脑室引流和尿激酶加生理盐水冲洗,同时进行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并结合中药脑安合剂灌胃综合疗法治疗严重脑室出血2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俊叶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髌骨软骨软化症是临床常见病,自1998年以来,作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该病127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建华;田富江;李宗武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近几年来笔者用二仙汤加味治疗更年期综合征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保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officnalis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具补益肝肾,涩精固脱之功效,为常用中药.由于山茱萸价格上涨,我们在山茱萸产地查出一种伪品,经询问制作壁上观者和采集正伪品比较鉴定;该伪品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toosendansieb Zucc)的干燥成熟外果皮经染色后的加工品.现将二者主要区别总结如下,以引起同行们注意.
作者:张军伟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