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香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生育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多发于17~30岁的妇女.笔者自1999年5月至今,运用中药治疗此病2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文侠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高血压病作为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由于其病因未明,现代医学至今尚未找到一种根治或能够保持较长疗效的药物.有鉴于此,笔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本病的中医证治研究,功至之处,确有收获.
作者:王星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病毒性角膜炎是一种常见眼病,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甚则致盲.1997年3月~2000年10月,我科共收治病毒性角膜炎患者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大65岁,小28岁,平均年龄46岁.对这些患者采用中西医护理,收到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爱香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小柴胡汤是<伤寒杂病论>中重要而常用的方剂,仲景设小柴胡汤主治少阳胆热气郁证、热入血室证、少阳胆郁黄疸证等.但在临床中小柴胡汤不仅是治疗外感病的常用方,也是治疗内伤杂病的重要方.笔者1995~2002年间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冠心病68例,收到较好效果.
作者:杨爱国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偏头痛是一种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发作性疾病.病因尚不明了,多与遗传、内分泌障碍有关.其发病机理复杂,一般认为可能与调节血管功能有关的中枢神经部分功能失调有关,有血管源、神经源两大学说,可先有颅内动脉收缩,继而颅外动脉扩张,动脉管壁痛阈降低引起头痛.临床治疗多以针刺、低频脉冲电疗法配以药物治疗.笔者采用低能量氦-氖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偏头痛64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好发于60岁以上.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有很多方法,但较为彻底地治疗方法还是通过手术.膀胱冲洗是前列腺摘除术后的必要治疗措施,故术后做好膀胱冲洗,对患者康复,防止并发症尤为重要.笔者通过多年来的观察及护理,对膀胱冲洗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一简述.
作者:杨美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缓慢性心律失常,多见于中医惊悸怔忡、胸痛、眩晕、昏厥等症中.其脉象以迟脉为主,或结代或乍数乍迟.临床表现为:胸闷、气短、心悸心慌、心前区疼痛,兼见头晕乏力、畏寒肢冷,甚者昏厥抽搐等.舌质多淡,苔白.中医辨证多责之于心、肾、脾三脏阳气不足,在阳虚基础上兼挟寒、痰、湿、瘀.致使心脉瘀阻,鼓动无力,运行不畅,脉来迟缓,诸症蜂生.
作者:张东风;吴西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近年来,笔者运用自拟通淋涤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桂湘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针灸在促进骨折愈合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但针灸治疗骨折还属起步阶段.以往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疗效的证实方面,而对针灸治疗骨折的一些重要因素,如配穴规律、治疗起始时间、持续时间、间隔时间等还缺乏专门研究;已对针灸调节激素水平、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但针刺对垂体-甲状腺轴,垂体、性腺、肾上腺皮质作用的具体途径有待进一步探讨.进一步探讨针灸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对各种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也是今后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作者:周建宏;耿霞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 病例张某,男,25岁,农民,因摔伤右上肢1 h而就诊.诊断为右肱骨干闭合性骨折而入院.入院后复查T 36.5℃,P 82次/min,R 20次/min,BP 20.0/10.7 kPa.患者神志清,精神紧张,呼吸平稳,右上肢功能障碍,局部肿胀、疼痛、肢端血运及感觉正常.4 h后突然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口中如作猪羊叫声.查体:测P 82次/min,有力均匀,BP 21.3/10.7 kPa,瞳孔正常,对光反射存在,确认为癫痫大发作.
作者:李正寅;曹凤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扁平疣,多见于青少年,皮疹主要分布在颜面、手背或同时存在.中医认为多由风热之邪搏于肌肤或由肝气郁结、气血凝滞发于肌肤而成.西医认为感染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经过近十年的研究,采用火针点刺治疗扁平疣效果好,无任何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康晓利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它既影响患者的生理功能,又加速了病情恶化,临床治疗颇为困难.笔者根据临床观察,应用全身或局部化疗,配合养阴温肾、健脾利水、抗肿瘤中药内服,治疗肺部肿瘤并发恶性胸腔积液18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钱惠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伤寒论>第85~89条禁汗诸文,在<金匮要略>中复见,足证其义非寻常.条文组合排列,发人深思.条文复出,启人聪明.条文变证,诲人机圆.未列方治,悟人法活.该禁诸条,言简义赅,富于哲理.不但遣人以规矩,更上乘者,实欲启悟心扉,推后学于登辨治之堂室.
作者:陈淑玲;于文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外伤性前房积血是眼外伤中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引起继发性青光眼、角膜血染等严重并发症.我院1993年9月~2000年9月共收治外伤性前房积血101例,其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51例,疗效显著,现予以报道.
作者:申德昂;刘晓峰;李旭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近几年来笔者用二仙汤加味治疗更年期综合征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保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更年期是人生命周期中一个特定时期,在女性即指妇女在中年时期卵巢功能从旺盛走向衰退的过渡时期.更年期开始于绝经前10 a,就是40岁左右,而卵巢功能明显衰退的临床标志就是绝经.
作者:李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老人不寐,是指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以失眠为主的疾病.营卫之气行于阳则阳分之气充盛,阳主动故白天清醒;气行于阴则阴分之气充盛,阴主静故夜间睡眠安寝.年老体衰,营卫之气衰少,运行失常,气血阴阳相对平衡失调,神志不宁是老年人不寐的基本病机.调和营卫,使营卫之气充足,运行正常对治疗老年人不寐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调和营卫包括心理调节、饮食调节和药物治疗.
作者:张士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机制主要是以气虚为本,痰瘀互结为标.加味温胆冲剂功能益气活血、通络化痰,能使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显著降低;患者心功能中的SV、CO、CI显著提高,并使患者的TPR降低,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叶志龙;汪朝晖;潘洁玲;唐煜珍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血府逐瘀汤为清代王清任所创制.笔者用于临床治疗多种疑难杂症,每获良效,仅举3例,粗叙如下.
作者:董建国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中医治病,历来重视四时气候及昼夜变化对疾病的影响.在临证十几年中深刻体会到掌握据时辨证的重要性.尤其对咳、痰、喘肺系疾病的治疗更是如此,除应明辨内伤、外感、寒热、虚实外,据时辨证必须重视,临症时结合四时气候及昼夜时辰方能取得更加理想的疗效.
作者:崔春荣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