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梅
目的:探讨新上岗护士长的培训方法。方法对13名新上岗护士长采取集中理论培训、临床管理实践技能培训、导师跟班指导工作、参加医院护理部质控管理活动等多种培训方式进行培训;利用我院护士长管理工作考核标准10个方面进行评价;调查患者对新上岗护士长所在病区护理工作满意度;访谈新护士长所在科室医生、护士对护士长工作的认可情况。结果13名新上岗护士长病区管理工作10个方面质控平均分数及患者满意度在上岗后6个月均达到合格水平;其中病房管理、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培训、教学科研、行政管理5各方面上岗后6个月与上岗后1年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危重症患者护理、护理文件书写、急救物品、消毒隔离、安全管理、患者满意度6个方面上岗后6个月与上岗后1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经过访谈新护士长的沟通协调、合作能力、应急事件处理、决策能力等得到了医生及护士的认可。结论多种培训形式是新护士长提升管理理论和技能的有效途径,新护士长能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
作者:李来有;康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疗效。方法对18例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患者行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手术前后评估椎动脉的狭窄率及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狭窄率测量的方法采用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协作研究组( NASCET )标准,临床体征变化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NIHSS),并对所有病例行短期随访。结果术后造影显示椎动脉狭窄程度明显改善,残余狭窄率小于20%。 NIHSS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在6个月临床随访中,18例患者均无脑缺血发作及再狭窄发生。结论脑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安全、有效的方法,长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张建岭;靳宗伟;赵霞;张立新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究ICU患者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216例ICU患者按有无压疮发生分为对照组127例和观察组89例,比较2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体温、APTT、血红蛋白以及白蛋白等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年龄>46岁、住院时间>14 d、体温>37℃、APTT>44 s、血红蛋白>150 g/L以及白蛋白<35 g/L均为ICU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 P <0.05)。结论 ICU患者发生压疮存在相关的危险因素,护理人员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提高护理水平。
作者:赵翠翠;石健;范丽辉;郑燕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干预对肋骨骨折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42例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胸外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前瞻性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平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结论前瞻性护理干预能提高治愈率,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李溪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丸对膀胱出口梗阻大鼠离体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膀胱出口梗阻大鼠模型,给予高中低剂量的补中益气丸4周;制备离体膀胱逼尿肌标本,采用离体膀胱条张力实验观察药物对逼尿肌收缩功能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和小剂量组大鼠膀胱湿重明显大于假手术组( P <0.05),其他各组膀胱湿重与假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剂量组标本收缩反应明显减弱( P <0.05或<0.01),Emax值增小,EC50值变大;与模型组相比,补中益气丸大、中剂量组逼尿肌收缩反应Emax 值增大,EC50值变小(P <0.05或<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补中益气丸大中剂量组能明显改善膀胱出口梗阻大鼠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
作者:梁良;刘丽芳;王喆;陈晶;杨欣;赵永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双蒂腓肠肌皮瓣在修复跟腱和皮肤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小腿跟腱和皮肤缺损患者4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其中试验组患者采用双蒂腓肠肌皮瓣修复,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 P <0.05);试验组患者的伤口一期愈合率和膝髁关节正常活动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试验组中出院后再次发生跟腱断裂、需二次手术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采用双蒂腓肠肌皮瓣修复跟腱及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佳、安全性高、简单易行,且不需二次手术,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代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量丢失,骨质疏松引起骨折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这些由骨质疏松及其并发症对人类生命质量的影响已经超过了慢性阻塞性肺病、脑血管意外等疾病,成为当今全球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具危害的慢性疾病[1]。骨质疏松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甚至缩短寿命,是老年人不可忽视的健康问题。我科从2011年3月开始开展低频脉冲电磁场联合金天格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报告如下。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认知行为训练对ICU护士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本组研究对象为在ICU工作的护理人员146名。对所有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称、护龄的护士对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了解程度和阻碍护士认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因素。针对护士的不同层次特点进行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认知行为训练,观察护士认知行为训练前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和治疗时间。结果年龄越大、文化水平程度越高、职称越高、护龄越大的护士,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了解程度越高,分别于同组其他层次的护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年龄越小、文化水平程度越低、职称越低、护龄越短的护士,在科室没有操作流程墙报或强化学习提醒、缺乏操作规范性和严谨性、缺乏责任感、工作懈怠、对护理内容不熟悉、没有参加过专业知识的培训、无菌操作不严格、工作量大造成粗心、忽略必要操作等方面不完善的例数越多,分别于同组其他层次的护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护士进行认知行为训练后,患者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治疗时间明显缩短( P <0.05)。结论认知行为训练能够帮助不同层次的护士更好的学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措施,缩短不同年资护士的差异,有效落实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护理。
作者:蔡凯芳;王小梅;刘侠;雷小红;詹先萍;唐雪花;周菁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了解我院神经内科肺部真菌感染原因、菌种、耐药以及预防情况,为治疗提供建议。方法住院的肺部的真菌感染患者317例,并对其感染的菌种,原因和耐药情况进行统计。结果317例肺部感染的患者中,分离的真菌依次为白色念珠菌181例(57.1%)、热带念珠菌52例(16.4%)、光滑念珠菌34例(10.7%)、克柔念珠菌26例(8.2%)、其他念珠菌12株(3.7%),曲霉菌属12株(3.7%);造成肺部真菌感染的原因主要有脑出血和脑梗死等、脑膜炎等、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意识障碍等;各种念珠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依次为两性霉素B为6(1.9%),5-氟胞嘧啶为10(3.2%),伏立康唑为18(5.7%),伊曲康唑为54(17.0%)、氟康唑为84(26.5%)。结论神经内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但是不能忽视其他真菌感染的治疗,两性霉素B对念珠菌的敏感性好,5-氟胞嘧啶、伏立康唑对念珠菌属敏感性较高,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对念珠菌的敏感性较差。医院应警惕真菌感染,加强支持治疗。
作者:王俊恒;王建坤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总结分析细菌感染性眼病的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5154例细菌感染性眼病患者的眼部标本进行细菌学检测,并分析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药物敏感性。结果5154例送检标本中,阳性标本3038例占58.94%。占前10位的细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始终占据首位,革兰阴性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表皮葡萄球菌对利福平、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较敏感。结论细菌感染性眼病的主要致病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应及时动态监测其菌属及耐药性变化,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张凤梅;许娜;李金凯;李霞;孙健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总结分析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 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 ,CIN)的危险因素、临床预后及防治策略。方法224例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48 h内的血清肌酐水平变化分为CIN组和非CIN组,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并发CIN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结果术前伴随的高龄、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和大剂量使用造影剂与CIN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高龄、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和造影剂剂量是4个独立的CIN危险因素。加强冠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综合管理,特别是水化疗法,是目前防治CIN的重要策略。
作者:邢成伟;曹树军;胡硕强;唐学弘;张银;韩兰唐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分析长时间储存的试剂稳定性下降的原因,寻求解决办法,保证试剂质量提高血液安全。方法对同一批试剂进行不同温度条件储存,测定其稳定性有无差异用来揭示试剂储存温度对试剂质量有无影响。结果长时间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储存的试剂稳定性有较大差异。结论日常储存试剂的冰箱(平开门)在拿取存放的过程中温度波动较大,长时间储存对试剂的质量影响较大。
作者:薛文颖;王瑞丽;张燕;刘宁;鞠坤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病例1,女,71岁。主因右上牙龈出血3个月,加重3d就诊。3个月前右上牙龈红肿、出血,曾在他院治疗后缓解,但反复发作,近3d出现自发性出血,量较大,就诊于我科。既往糖尿病24年,高血压10余年,脑血栓10余年。否认血液病史,长期服用活血抗凝药物。
作者:徐中苏;刘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患者,女,26岁,孕1产1,宫内孕37周,于2013年12月6日顺娩一男活婴,重3050 g,总产程7 h,第二产程21 min ,未侧切,胎盘胎膜剥离完整,产时出血300 ml,产后常规阴道检查,宫颈阴道无裂伤,会阴一度裂伤1.5 cm,可吸收线缝合,产后3 d未见异常出院。12月20日自觉发热,外阴肿胀疼痛,便意频,不能坐,体温38.5℃,自行开塞露入肛后排出大便少许,静脉滴注头孢曲松4.0 g,口服扑热息痛1片后仍发热来院就诊,查体:体温38.6℃,血压110/70 mm Hg (1 mm Hg=0.133 kPa),贫血貌,咽无充血,心肺未见异常,双乳不涨,子宫复旧好,宫底脐上一指,外阴左侧未见异常,右侧大阴唇下2/3隆起,可触及5 cm ×5 cm大小的肿物,触痛,边界清,质中,无明显波动感,白细胞8.7×109/L,中性粒80%,血红蛋白78 g/L(出院时74 g/L),血小板凝血四项、盆腹腔B超均未见异常,为明确诊断,在处女膜缘外侧行穿刺术,抽出暗红色血1 ml,拔出注射器后针眼处冒暗红色血,张力较大,考虑巴氏腺血肿,局麻后在处女膜缘根部皮肤与黏膜交界处切开2 cm,挤压出5 cm ×4 cm凝血块,直接闭合血肿腔隙,逐层缝合。术后体温恢复正常,24日起又觉外阴肿胀发热,体温高达39℃,自行抗炎治疗无效,25日来院,查体见右侧大阴唇处恢复良好,左侧大阴唇下2/3隆起,颜色发紫,触痛,触及4 cm ×4 cm肿物,边界不清,无明显波动感,考虑左巴氏腺血肿,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在静脉麻醉下行血肿切开,挤出血块,封闭基底,造口,纱条引流,抗生素预防感染,当日下午体温正常,次日换药,2 d后坐浴,1周复查恢复良好。讨论外阴部血肿发生的原因多为分娩损伤及手术损伤,胎儿娩出过快或手术损伤血管致血液局部积聚形成;缝合止血不彻底;宫颈裂伤,子宫侧壁不完全破裂累及子宫动脉及其分支,血液积聚;凝血功能障碍,原发性血小板减少,子痫前期凝血功能受损,或产后一过性低血压,伤口出血不明显,缝扎止血不彻底,待血压回升,伤口重新出血形成血肿[1]。外阴静脉无静脉瓣,与盆腔内大量静脉自由吻合,因此损伤后血液不能外流而形成局部大血肿[2]。妊娠期间盆腔组织充血,分娩中当胎儿下降扩张阴道时可造成深部血管断裂出血,由于该处的皮肤黏膜仍然完整,血液不能外流而积存于局部,逐渐肿大而形成[3]。本例产妇产时进展顺利,未经任何处理凝血功能正常,中度贫血,右侧为产后4d发生,可以认为与产时第二产程过快有关联,但左侧相继发生,原因不明,值得探讨。
作者:范红芳;蔡银素 刊期: 2014年第14期
患者,男,92岁,2004年10月因“冠心病、持续房颤、心功能不全”,口服地高辛0.125 mg/d及扩冠等药物治疗,心室率控制在60~80次/min。既往患脑梗死、重度痴呆等多种疾病,长期卧床、鼻饲。2012年5月患者病情恶化,诊断肺部感染、Ⅱ型呼吸衰竭、急性左心衰、肠麻痹、胃潴留,经抗感染、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禁食、胃肠减压、利尿等抢救后,病情稳定,期间曾检测地高辛血药浓度正常。2012年10月患者再次发生肺部感染,伴少尿、肾功受损、心衰加重,给予反复更换抗感染药(曾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替加环素、替考拉宁、莫西沙星、卡泊芬净)及加强利尿(呋塞米、托拉塞米)等药物治疗,病情未缓解。为避免食物反流误吸,将鼻饲方法由原来的定时人工推注法改为高压滴注法(营养液滴注速度为100 ml/h )。2013年1月11日患者口腔中溢出较多营养液,护士吸痰时也发现混有少量营养液。当时患者憋喘严重,听诊双肺呼吸音低,可闻及喘鸣音。经静脉应用喘定、西地兰、甲泼尼龙及禁食、胃肠减压等抢救后,憋喘逐渐改善。但心率无明显减慢,波动在120~140次/min,心电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多次给予小壶入西地兰(0.1 mg/次),4 d内西地兰用量共0.6 mg。1月14日化验地高辛血药浓度明显增高(>5 ng/ml,正常值0.8~2.2 ng/ml),诊断地高辛中毒。经停用地高辛及西地兰3d后,症状明显改善,心率降至68~90次/min。复查地高辛血药浓度逐渐下降。见表1。
作者:刘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 CHD)病变程度与脑型钠尿肽( 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 hs-CRP)的相关性。方法100例CHD患者和同期32例健康者纳入研究,测定血浆BNP和 hs-CRP含量,分析相关性。结果 AMI组、UAP组、SAP组和对照组的BNP和hs-CRP水平依次下降( P <0.05),同时BNP和hs-CRP水平随病变支数增多依次增大( P <0.05)。冠脉病变支数,冠脉病变积分,心功能级别与BNP和hs-CRP均呈正相关( P <0.05)。结论 BNP及hs-CRP与CHD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作为患者心脏功能、心肌缺血程度及危险分层的指标。
作者:刘子龙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查找适用于研究百日咳发病率和气象因素之间关系的科学方法,探讨邯郸市百日咳的气象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1972至2010年邯郸市百日咳疫情资料、气象资料和人口资料,采用EpiData 3.0进行“双重录入”,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气象参数的共线性诊断结果显示,本组气象因子数据容差小为0.014,方差膨胀因子大达69.998。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百日咳月发病率与月小型蒸发量、月平均风速、月日照时数之间均呈正相关( P <0.01)。计划免疫之前百日咳月发病率呈三次模型曲线,之后呈倒数模型曲线。百日咳月发病率与月平均风速之间得到曲线拟合方程Y^=-0.227+0.186X+0.019X2。气象参数的KMO和Bartlett检验结果显示,本文中的气象参数非常适合做因子分析,通过做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方程Y^=5.326+0.461Z2( P <0.01)。结论邯郸市10个气象参数之间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月平均风速是影响百日咳发病的主要气象因素,邯郸市百日咳月发病率的模型曲线在计划免疫前后各不相同,气象因素对百日咳发病的影响在总的影响因素中所占比例很小。
作者:赵鲜芝;李燕霞;王洪;果丽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相关性。方法对在内镜下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倾向的338个病例进行分析。结果338例内镜下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倾向的患者中199例与病理结果相符合,均位于胃窦部,符合率为58.88%(199/338),其中伴肠化生133例,伴轻度异形增生43例;伴重度异形增生2例。338例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H.pylori)阳性率为48.22%(163/338);病理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H.pylori阳性率为63.82%(127/199)。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下和病理诊断及H.pylori感染有一定相关性,掌握镜下表现,采取H.pylori检测、胃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相结合的方法有利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正确诊断。
作者:胡静;刘润;张莉;张若青;韩占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联合中药制剂对糖尿病足患者股动脉加压灌注治疗的临床效果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110例糖尿病足患者,采取胰岛素控制血糖及抗炎、局部换药等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2组:股动脉加压灌注治疗组(A组)55例采取股动脉加压灌注方法给予活血化瘀联合中药制剂,股动脉注射组(B组)55例采取股动脉注射单一西药制剂。结果 A组有效率为92.7%明显高于B组的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利用股动脉加压灌注联合中药制剂方法治疗糖尿病足较简便,股动脉注射西药制剂方法疗效显著。
作者:赵翠华;王俊霞;钱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胸骨后甲状腺肿瘤是甲状腺外科常见的疾病,由于肿大的甲状腺部分或全部位于胸腔内,且多数位于上纵隔内,常与大血管、心包、气管、食管、迷走神经、肺等器官关系密切。故手术难度大,危险性高,术后并发症多,手术的治疗情况和恢复效果均受到并发症的影响。因此,治疗护理中的关键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本文通过分析在我院手术的43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瘤患者的护理资料,总结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措施及护理体会,给予及时观察及护理,有效的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报告如下。
作者:王令焕;刘大响;徐梅;王秀珍 刊期: 2014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