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状腺癌术中不同方法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临床观察

刘华

关键词:甲状腺癌, 手术, 喉返神经损伤
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术中不同方法对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影响研究.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143例因甲状腺癌进行手术的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3组.解剖喉返神经甲状腺全切除术(A组)49例,精细化被膜解剖甲状腺全切除术(B组)51例,保留甲状腺后背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C组)43例.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对喉返神经损伤的影响.结果 共有12例喉返神经损伤的病例,占病例总数的7.70%,损伤原因中,因解剖层次不清导致喉返神经损伤占2.8%,其次是术野模糊不清和由于出血导致手脚慌乱误伤喉返神经,均占损伤总数的2.10%;所有损伤中,永久性损伤5例,占3.50%,短暂性损伤6例,占4.20%,损伤的总发生率为7.70%.与B组比较,A组永久性损伤和总损伤率降低,短暂性损伤增高(P<0.05),与C组比较,A组和B组永久性损伤、短暂性损伤和总损伤率均增多(P<0.05).结论 甲状腺癌术中不同的处理方法确实会对喉返神经造成不同的影响,临床上应该根据病变的部位、病情合理选择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率,提高手术安全性.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诞生齿致巨大创伤性溃疡1例

    患儿,女,出生2个月时发现舌腹部出现肿物来我院就诊.该患儿出生时家人即发现诞生牙2颗,位于下中切齿位置,萌出1/3,长约5 mm,边缘锐利.牙齿白色,质硬,略活动.家人未在意,坚持母乳喂养.出生后1个月患儿吃奶时出现哭闹,仔细观察,在两颗牙齿相对应部位的舌腹处出现2处溃疡面,米粒大小,周围红肿.当时未处理,仍持续母乳喂养.出生后2个月左右发现孩子舌腹溃疡处出现黄白色肿物,突出黏膜表面,吃奶时肿物边缘破裂出血,哭闹明显,遂到我院就诊.

    作者:原家祥;李跃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足部护理知识与行为对糖尿病足发病的影响

    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糖尿病足的概率高达15%~25%[1,2],糖尿病足并发感染是导致下肢截肢的重要因素.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防止或者延缓糖尿病足的发生,对于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1年以来,我们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调查问卷方式,发现足部护理知识与行为与糖尿病足的发病有着密切关系,现报道如下,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李小娟;王海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两种仪器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对比报告

    目前先进的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操作简单,检测精密度、准确度越来越高.凝血四项(PT、APTT、TT、FIB)检测是临床上血栓与出血性疾病诊断、治疗、预后观察中的常规检验项目.将同一血凝标本分别用德国BE(凝固法)及法国STA-Compact(凝固法)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同时进行凝血四项检测,统计所测结果如下.

    作者:王秀明;李志武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子宫内膜癌的经阴道彩色超声诊断分析

    我们对经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的病例的超声特点和有关的临床资料加以回顾分析,旨在提高该病的超声诊断率,以期对临床治疗及手术提供参考.

    作者:陈宝霞;王佳旭;王艳丽;张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MRI对于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在临床上的主要症状为膝关节疼痛、打软腿、膝关节交锁、膝关节间隙局限性压痛等,由于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发病率正在与日俱增,且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因此受到国内专家学者的关注[1].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MRI在临床诊断各种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2].为了提高对于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的诊断准确性,使患者得到及时的、科学的治疗,本文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就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MRI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侯波;张拓;姚仲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细节管理在降低肝病科护士职业暴露风险中的应用

    医疗护理工作是一种高风险职业,为简单的临床护理活动也可能带有极大的风险性.而肝病科收治的病人病程迁延、且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双手直接接触其血液及污染物的机会多,易被感染[1].作为一名护理管理人员,如何做好科室管理,大限度地降低护士职业暴露风险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自2012年2月我们科室实施了细节管理.充分分析本科室护士职业暴露风险的原因,制定了相关的防范措施,护士职业暴露风险有了明显降低.

    作者:陈妙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奥曲肽联合红霉素治疗非绞窄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早在1984 年Itoh等[1,2] 先后研究证实红霉素对胃肠道的促动力作用,不同国家的学者在此以后广泛研究了红霉素的这种作用.目前,红霉素作为促胃肠道动力药一种替代的临床应用.近年来,奥曲肽在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等消化道疾病和内分泌肿瘤的治疗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它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八肽,与生长抑素具有相似的作用.肠粘连是腹部手术后、创伤及腹腔炎症较常见的并发症,继发于腹部手术后的约占80%,奥曲肽的药理作用使其在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上与常规治疗相比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我们收集2006年7月至2012年5月在我科应用奥曲肽联合红霉素治疗肠梗阻患者的资料.介绍如下.

    作者:刘文建;朱少峰;梁艳;邢志雪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手术室舒适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的影响分析

    子宫平滑肌瘤又称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肿瘤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高,多数患者可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体检时腹部可触及肿物和出现压迫症状等[1].现有许多方法用来治疗子宫肌瘤,手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手段,但因手术产生的创伤及对生理方面的改变使患者产生较重的心理负担[2,3].我院通过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郑容斌;邓瑞文;周红菊;周艳红;杨愈慧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保护肠黏膜功能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SAP)是常见的外科疾病,尤其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 pancreatitis,SAP)病情凶险,治疗棘手,由于长期禁食、炎性反应、肠道动力紊乱、肠黏膜上皮细胞过度凋亡等原因出现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intestinal barrierdysfunction,IBD)[1],进而出现肠道细菌和内毒素易位,继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本研究针对保护肠黏膜屏障,采用早期肠内营养、丙氨酰谷氨酰胺、中药管饲等方法,可阻断病情进展,改善肠道血运促进肠蠕动,减少内毒素的产生和吸收,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胰酶,利胆,改善微循环,提高患者营养状况,疗效满意.

    作者:殷小莉;马建亭;胡美红;郭爱霞;李江红;苗江雨;郭炳勋;刘伟;董耀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和心功能的影响

    慢性肾脏疾病(CKD)是一种累及多个系统和器官的损害性疾病,其中心血管并发症(CVD)是其常见的,在终末期肾衰患者中发生CVD的危险性是普通人群的50倍,发生率高达75%,其中左心室肥厚(LVH)占81.6%[1].50%以上的血液透析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部分患者长期存在慢性心功能不全(CHF).逆转心肌重构则是改善患者CHF的机制之一.左卡尼汀又称左旋肉碱,具有多种生理生化功能,可以改善透析患者的并发症.我们观察了左旋卡尼汀对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和心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文慧;周红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经后路减压植骨融合RF椎弓根系统治疗重度发育不良性腰椎滑脱的临床观察

    腰椎滑脱是因椎体间连接异常发生的上位与下位椎体表面部分或全部滑移[1].其原因主要分为发育性和获得性.发育不良性是因骶骨上缘或第5腰椎椎弓先天性发育异常 ,或是椎体椎弓峡部有裂隙不连续,或是椎弓峡部延长变细等原因致椎体滑脱[2].获得性腰椎滑脱分为退行性、创伤性、手术性和病理性.本文采用经后路减压植骨融合RF椎弓根系统治疗重度发育不良性腰椎滑脱46例,汇报如下.

    作者:唐耀华;何福元;何正华;唐振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血栓弹力图对冠脉介入患者抗血小板疗效的监测价值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中,使用血栓弹力图(TEG)所测定的血小板抑制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97例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根据应用美国Hamo scope公司的TEG分析仪测定其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值,根据血栓弹力图仪所测ADP诱导抑制率差异分为3组,>70%划入达标组(A组),ADP抑制率小于30%划入未达标组;入选未达标组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大剂量组(B组),加用阿司匹林300 mg/d,1月后改用100 mg/d,长期服用;同时改氯吡格雷为100 mg/d,长期服用.另一组(C组)保持常规剂量不变.随访6个月记录一般情况及严重心脏不良事件(MACE).结果 半年随访期内共发生MACE事件28例,其中A组10例(9.7%),B组7例(15.2%),C组11例(22.9%);3组中MACE发生率C组>B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G测定的血小板抑制率对于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刘如辉;许嘉鸿;李铭;黄飞飞;石炜祺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淋巴结转移度与晚期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分析淋巴结转移度与晚期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2年3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138例结肠癌晚期患者,对所有患者的病理资料与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ⅢA、ⅢB、ⅢC患者5年生存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患者的5年生存期要显著低于高分化患者(P<0.05);淋巴结分期N1的患者5年生存率要显著高于淋巴结分期N2的患者(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明晚期结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度密切相关(P<0.05).结论 淋巴结转移度与晚期结肠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能够为现有的肿瘤分期作一定的补充.

    作者:胡小苗;肖宝来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胆囊癌多层螺旋CT的诊断价值

    胆囊癌在消化系统肿瘤中常见的肿瘤,多发生于中老年女性[1],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切临床表现无特征性,所以不易发现,临床误诊、漏诊率较高.本文回顾性的分析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6月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癌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总结胆囊癌的CT检查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胆囊癌的诊断正确率,从而使患者能够今早得到准确的治疗.

    作者:樊一萌;孙峰;高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心理护理在儿科重症监护室的应用

    应激是个体察觉各种刺激对其生理心理及社会系统威胁时的整体现像,所引起的反应可以是适应或适应不良[1].个体的认知评价能力在是否产生应激反应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积极应激给人以力量,利于保持身心的平衡;消极应激则耗费能量储备,易破坏个体身心的平衡,导致更严重的身心反应[1].PICU住院患儿的心智发育不完善,在面对住院这一应激时主要表现为适应不良,即以消极应激为主.据报道疾病的程度越严重,患儿的自理能力越低,应对能力也越低[2].因此PICU住院期间,加强心理护理,变消极应激为积极应激,有利于帮助度过生命的危险期,并利于儿童身心发展.本文结合临床经验,谈PICU的心理护理.

    作者:张银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比较

    消化性溃疡指胃肠道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而产生的溃疡,好发于胃和十二指肠[1].典型的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具有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的特点.胃溃疡饭后30 min痛,至下次餐前缓解.十二指肠溃疡有空腹痛、半夜痛,进食可以缓解.常伴反酸、烧心、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可伴精神神经功能失调症候群.本文观察比较,盐酸氟桂利嗪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较单纯三联疗法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克祥;解俊霞;王鸿雁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流动人口非意愿妊娠终止术后有效避孕方法落实相关因素分析

    近30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年轻人的性观念日趋开放,尽管全世界不断推广各种避孕方法,但非意愿妊娠的人工流产发生率仍呈增加趋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人工流产例数每年都在1 000万以上,并以2.9%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递增[1].

    作者:于红;谭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并高血糖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预后观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重症监护室较常见的获得性感染之一,是机械通气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目前VAP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机械通气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之一.VAP患者因应激反应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血糖升高,应激性高血糖如控制不好会产生一系列不良结果,增加死亡率及并发症.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以胰岛素强化治疗用于控制应激性高血糖,本研究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并高血糖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血糖在接近正常的高限水平,了解强化治疗是否降低VAP患者的住ICU时间、并发症及病死率.

    作者:张丽;陶红;崔守章;纪茹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护理安全文化在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践研究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医疗安全一直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加强安全文化管理是整个医疗安全中的重要体现,其中,对于实施安全文化管理应从基础着手.开展这项工作的重点在于护理,因此,在护理的过程中加强护理安全文化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在优质护理的工作中,安全文化的管理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本文重点探究在我院神经内科的优质护理工作中加强护理安全文化管理的实际应用与应用效果,具体的分析情况如下.

    作者:张素英;郑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疼痛护理在新生儿科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静脉留置针是新生儿科疾病治疗的有效输液方法,其不仅可以有减轻反复穿刺对新生儿造成的痛苦,且可大大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因此其临床应用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由穿刺带来了的不适感及其他不良情况也日益引起临床的重视[1].本文中我们就疼痛护理在新生儿科静脉留置针中的综合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如下.

    作者:王春凤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