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松;董永书
目的:观察柴葛解肌汤治疗时行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年龄6~58岁、病程1~6 d的时行感冒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给予柴葛解肌汤(柴胡、葛根、黄芩、白芍、桔梗、羌活、白芷、石膏、甘草、生姜、大枣)加减治疗,每日1剂,水煎,分3次热服.同时嘱患者服药后啜热粥,覆被取微汗一时许.12岁以下儿童酌情减少药物剂量.对照组47例口服或静脉滴注常规抗病毒的药物,病情中度以上者加用解热镇痛药物,咳嗽咳痰者配用化痰止咳药物.两组均以3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31例,显效14例,好转6例,无效2例,有效率占96.23%.对照组痊愈18例,显效11例,好转9例,无效9例,有效率占80.85%.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柴葛解肌汤治疗时行感冒有显著疗效.
作者:孙建国;杜光亮;李献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小儿脑性瘫痪由于其病因不同,临床表现虽以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等为主,但表现各异,其治疗手段亦有不同.本文针对脑瘫患儿的临床特点,根据中医基础理论,以八纲辨证中的虚实辨证为主体指导,结合脑瘫患儿独特的临床特点进行部位辨证为主要治疗思路,并指导临床,取得较好的前期疗效.
作者:冯兆才;马融;李瑞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针灸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梅尼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单盲法分为3组,每组各30例.A组给予内服定眩汤(柴胡、茯苓、桂枝、白术、黄芩、半夏、生龙骨、生牡蛎、当归、川芎、党参、甘草、大枣、生姜);B组给予针灸治疗(取穴百会、风池、头维、太阳、悬钟、翳风、听宫,并随证加减);C组给予内服定眩汤联合针灸治疗.3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A组痊愈15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3例,有效率占90.00%;B组痊愈16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2例,有效率占93.33%;C组痊愈24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1例,有效率占96.67%.3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结论:中药和针灸均是治疗梅尼埃病的有效方法,联合运用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福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683例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所得临床信息进行归类,辨证后得出中医证候,分析和探讨其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与相关指标间的关系.结果:有5个主要中医证候,气阴两虚证200例,痰湿阻遏证190例,阴虚热盛证132例,痰瘀互结证104例,阴阳两虚证57例.结论:代谢综合征以气阴两虚证为多见,其次是痰湿阻遏证、阴虚热盛证、痰瘀互结证、阴阳两虚证;其病情发展演变规律顺序为痰湿阻遏证,痰瘀互结证,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血脂与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证候具相关性.
作者:梁润英;熊玉鑫;阎国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壮骨增髓液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严格要求硬板床休息治疗,治疗组53例加用壮骨增髓液内服联合腰椎牵引疗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腰椎牵引疗法治疗.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37例,好转15例,无效1例,有效率占98.1%;对照组临床痊愈24例,好转21例,无效8例,有效率占84.9%.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壮骨增髓液内服结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孟文彦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克敏汤对变应性鼻炎(AR)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AR患者,给予中药克敏汤(桂枝、生麻黄、细辛、黄芪、党参、炒白术、茯苓、诃子、炒山药、白扁豆、防风、蝉蜕、乌梅、炙甘草)口服.结果:治疗后SNOT-20总分、VAS得分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各维度分值对比,鼻相关症状、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较治疗前对比,改善明显(P<0.05).结论:克敏汤治疗AR疗效确切,长期疗效较为理想,是一种治疗AR较为理想的方法;SNOT-20和VAS量表相结合能够较全面地反映AR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一种能够应用于临床的评估AR疗效的指标.
作者:王树勇;游会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14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胃肠减压,禁食水,吸氧,输液,输血浆或白蛋白,抗感染,抑制胰酶分泌等),治疗组1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清胰汤治疗(生大黄、芒硝、厚朴、枳实、陈皮、木香、槟榔、丹参、红花、蒲公英).观察两组患者腹部体征缓解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Ranson评分、C反应蛋白定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腹部体征缓解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Ranson评分、C反应蛋白定量对比,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赵彬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中医医院是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厚重的中医药文化积淀是中医医院区别于其他医院的重要特征.为了保持中医医院以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弘扬中医传统职业道德、提高中医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通过夯实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基础,增强中医观念,不断扩大中医药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加强中医医院的人才培养,增进医务人员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加强环境形象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使中医医院文化建设内外统一;全面提高中医医院整体诊疗服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使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好的中医医疗、保健、康复和养生服务,全面推进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中医医院又好又快和全面协调发展.
作者:司富春;高燕;宋雪洁;徐向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对损美性疾病的认识与治疗,是医学美容的重要内容,本文探讨经方中汗法在治疗损美性疾病上的运用.通过对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汗法的代表方剂做一剖析,与损美性疾病特点相结合,从中得出损美性疾病的治疗原则,以期能将经典之理法方药有效地指导临床损美性疾病的治疗.
作者:付玉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迟发性睾丸功能减退的疗效.方法:将72例迟发性睾丸功能减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例,服用十一酸睾酮胶丸160 mg/d;治疗组在服用80 mg/d十一酸睾酮胶丸的同时给予补肾疏肝交泰汤(菟丝子、杜仲、巴戟天、仙茅、淫羊藿、柴胡、白术、白芍、当归、黄柏、知母、甘草)加减.治疗3个月,观察评估患者治疗前后PADAM评分、T、ALT、PSA、前列腺质量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后PADAM评分、T、PSA、前列腺质量与治疗前对比,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PADAM评分、T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对比,治疗组PADAM评分、PSA、前列腺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迟发性睾丸功能减退效果显著,无PSA升高、前列腺增大风险.
作者:张二峰;邵丽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健脾化浊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胰岛素抵抗及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本院门诊就诊的NAFLD患者按照B超分度分层及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健脾化浊饮(苍术、白术、薏苡仁、云茯苓、半夏、败酱草、茵陈、莪术、山楂、泽泻、决明子、荷叶、冬瓜仁、陈皮、白豆蔻)每日1剂,水煎,取药汁400 mL,分两袋包装,于早晚加温后各服1袋.对照组30例口服水飞蓟宾葡甲胺片,每次2片,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12周,治疗期间均进行适量有氧运动,并给予饮食指导--低脂、低糖、高维生素饮食,宜食新鲜蔬菜及水果,少食高胆固醇食物、高糖食物,忌高脂食物及饮酒.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8例,显效10例,好转8例,无效4例,有效率占86.67%;对照组临床痊愈3例,显效4例,好转11例,无效12例,有效率占60.0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血脂、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肿瘤坏死因子及肝脏B超影像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健脾化浊饮治疗NAFLD安全有效.
作者:孙建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本科室住院的血管性痴呆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给予尼莫地平片40 mg,每日3次,口服;吡拉西坦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4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补髓增智汤(熟地黄、山茱萸、何首乌、枸杞子、黄芪、茯神、丹参、石菖蒲、远志)加减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休息5 d 后进行第2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基本控制25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6例,无效3例,恶化1例,有效率占90.91%;对照组基本控制7例,显著进步5例,进步5例,无效3例,恶化2例,有效率占77.27%.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确切,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刘兰印;武宏;贠建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李振华为河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全国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2009年被两部一局评为首届国医大师,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中医药专家.李老认为:久泻的病机主要在于脾虚湿盛,辨证可分为脾胃气虚、脾肾阳虚2型,治疗时应详查病因,分析症状,明辨虚实,并注意有方有守,坚持服药;若泄泻初愈,脾胃较弱,还应注意饮食调理,起居有时,情志舒畅,以便促使机体彻底康复.
作者:李郑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运用辨证论治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对中医正骨手法进行辨证施术探讨,提出辨析骨关节生理解剖特点,辨析创伤病理解剖,结合手法原理及生物力学关系,制定骨关节损伤的整复方案,为临床提供佳治疗路径,并做了示例分析.
作者:文纪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黄芪猪苓汤治疗难治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难治性膜性肾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泼尼松1 mg/(kg·d-1),凌晨顿服,连用8周后,每2~3周减原用药量的10%,后以小剂量5~10 mg/(kg·d-1)维持,2次/d,口服;霉酚酸酯 20~25 mg/(kg·d-1),每日大剂量为2.5 mg,2次/d,口服.治疗组给予黄芪猪苓汤(黄芪、党参、怀山药、薏苡仁、猪苓、川芎、白术、茯苓、当归、生姜皮、益母草、白花蛇舌草、淫羊藿、丹参)治疗,1 d 1剂.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12例,显著缓解6例,部分缓解2例,无效1例,有效率占95.2%;对照组完全缓解8例,显著缓解2例,部分缓解5例,无效6例,有效率占71.43%.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猪苓汤治疗难治性膜性肾病临床疗确切.
作者:马传武;谢谋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容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本文采用中医方法将本病分为风邪袭表、风火湿毒、营卫不和、气血亏虚、阳虚风中5个证型,治疗上注重祛风和血、调和营卫,并分证举案说明,疗效确切.
作者:孔俊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建立肾康口服液HPLC测定方法.方法: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0~5 min,65:35;5~20 min,(65→82):(35→18);20~25 min,82:18],体积流量1.0 mL/min,波长254 nm.结果: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标准曲线分别为Y=3×106X-5 019.9,r=0.999 8(n=6);Y=3×106X +1 436.9,r=0.999 8(n=6);Y=5×106X +2 260.8,r=0.999 8(n=6).大黄酸在浓度4.201 6~42.016 0 mg/L范围内良好线性关系,大黄素在浓度0.596 8~5.968 0 mg/L范围呈良好线性关系,大黄酚在浓度0.52~5.20 mg/L范围内良好线性关系.结论:该方法方法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以作为肾康口服液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秦静海;曹站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律康颗粒剂治疗心肌炎后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0例心肌炎后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3例,给予口服律康颗粒剂(炙甘草、人参、阿胶、桂枝、五味子、生地黄、黄连、麦冬、五味子、玄参、大枣)治疗,10 g/次,3次/d;对照组87例,给予口服稳心颗粒治疗,1包/次,3次/d.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95例,好转49例,无效119例,有效率占67.2%;对照组治愈27例,好转12例,无效48例,有效率占44.83%.两组疗效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律康颗粒剂疗效与稳心颗粒相似,对心肌炎后心律失常有较好疗效.
作者:徐毅;陈阳春;马玉娟;王守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逍遥散为中医常用经典方药,治疗范围广,尤以主治由情志所致的肝郁血虚脾弱等心身疾病较为常见.基于国内对逍遥散治疗心身疾病的研究已取得的丰富成果,本文回顾并整理了近20 a来本方在实验研究、中医临床心理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情况.逍遥散基本的药理学研究成果为逍遥散的治疗效果奠定了基础,探讨逍遥散在临床心理疾病治疗中的运用及成效,通过对国内逍遥散的研究进行回顾,总结以往研究中所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并对此提出了如何优化应用的建议.
作者:邱鸿钟;刘婉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皂贝化痰胶囊联合西医常规治疗风痰瘀阻型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0例风痰瘀阻型中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给予丹红注射液40 mL加入50 g/L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 d 1次;胞二磷胆碱0.75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 d 1次;阿司匹林肠溶片1次0.1 g,1 d 1次,口服.治疗组106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皂贝化痰胶囊1次4粒,1 d 3次.对照组104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灯盏细辛胶囊,1次3粒,1 d 3次.两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25例,显效36例,有效35例,无效10例,有效率占90.57%;对照组基本痊愈17例,显效27例,有效36例,无效24例,有效率占76.82%.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皂贝化痰胶囊联合西医常规治疗风痰瘀阻型中风疗效显著,且能降低血液黏稠度、血脂等,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董喜敏;王宝亮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