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临通
中药传统之主流理论是指:一、从历史上看,长期占据中药理论之主导地位,为主要的、多数的中医药著作所采用,作为论述药物功能,解释临床疗效的主要依据之理论;二、从现代来讲,被编入历版大学本科中医教材之中药理论.符合此二条者,即可称为中药传统主流理论.主流理论之外的中药理论,即为传统的中药非主流理论.按新版大学本科中药教材所编,主流理论之主要内容为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七情和合,有毒无毒,归经引经等.
作者:许颖富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宋金时期著名医学专家李东垣所拟制的补中益气汤,组方融益气与升阳为一体,历来被视为调理脾胃的名方.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疗效可靠,受到历代中医的推崇.后代将此方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等科多种疾病,收到了很好疗效.我科多年来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较多,而老年病人非常愿意接受中药治疗,故使用补中益气汤较多,疗效比较好,探析如下……
作者:赵方方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溃疡性结肠炎以结肠黏膜、广泛性溃疡为特征,临床上以黏液便、腹痛、腹泄、里急后重等症状为主要表现.本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且病程长、易复发.2006-01-2007-08,笔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效果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马传武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SA)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种状态.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其临床表现形式及严重程度不一,大多数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逆转为SA,少数病例可在短期内进展为心源性猝死[1].益心康泰胶囊具有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益心康泰胶囊对ACS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疗效.
作者:魏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三仁汤方源于<温病条辨>,是治疗湿温初起,邪郁卫气的名方,具有芳香宣气化湿之功.孙玉信老师应用三仁汤加减辩证治疗多种病症如发热、腹胀、纳呆、乏力、咳嗽、痤疮、口糜、便秘等,多获良效.对一些难治的外感发热,灵活加减,取效甚好,兹举案如下……
作者:白冬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本文主要探讨古医籍对癫痫辨证的认识.历代医家主要通过脏腑病位辨证、病因辨证、寒热虚实辨证、气血辨证等辨证方法认识本病,把握其实质,并将癫、痫、狂、痉、惊、厥、中风等病证鉴别,有利临床诊断和治疗.
作者:张葆青;刁娟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高,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2001-01-2008-01,笔者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RA病人68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闫惠霞;马立森;李秋菊;陈艳丽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有人统计约占消化专科的20%-40%[1].中医学认为肝郁脾虚是FD的主要证型.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疏肝健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56例,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顼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赵炳南教授(1899-1984)是我国中医皮外科学界的泰斗,现代中医皮肤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为发展中医皮肤科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赵老勤研中医经典著作,在广泛汲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证实践,在诊治皮肤科疾病的理法方药方面有许多创新.赵炳南学术思想的传承者众多,许多已成为我国著名的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专家.进行赵炳南学术思想及其学术流派的研究.对中医皮肤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耿学英;宋乃光;赵岩松;蔡念宁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宏琏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50年,擅长治疗各种内科疾病,其多年来致力于中西医结合研究,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经验,笔者有幸随师学习,获益匪浅,现将其治疗心力衰竭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张玉辉;苗利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严重的感染性眼病之一,发病率占角膜病的首位….西药治疗虽有疗效,但不够理想,耐药病例逐渐增加.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其治疗,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王良玉;马翠香;李静英 刊期: 2008年第10期
1 研究目的1982年在第5届国际运动生化会议上,运动性疲劳被定义为: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维持其机能在特定水平上,或机能不能维持某一预定的运动强度.
作者:丁利荣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近年来,由于病毒感染的增多,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小儿常见的、多发的心脏疾病.2004-09-2007-10,笔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辨证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1例,收到满意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成淑凤;高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2003-01-2008-01,笔者以自拟化瘀补肾利水汤为主,结合针灸及西药治疗老年性前列腺增生性小便不利症80例,疗效理想,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孙丙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李发枝教授(1943-),曾为河南中医学院金匮教研室主任,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专家组成员、河南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专家组组长.李师17岁悬壶,业医近50年,学宗仲景,崇尚东垣,旁及诸家,学验俱丰.国家中医药防治艾滋病项目实施3年来,李师深入临床一线,审证求因,治病求本,对本病见解独特,将其平时治疗疑难杂病经验移治艾滋病,每获良效.笔者有幸侍诊于旁,受益匪浅.现将李师治疗艾滋病合并顽固性口腔溃疡和艾滋病反复感冒的验案二则作一介绍,并探讨其辨证机理,总结临证经验.
作者:张明利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平消胶囊是以仙鹤草、郁金、枳壳等多味中药经科学提取精制而成的口服胶囊,具有抑制肿瘤生长、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2005-2007年,笔者选用平消胶囊合并化疗药物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35例.并与同期单纯化疗的35例作对照,对患者的近期疗效、外周血象及生活质量进行观察,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红巧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对家兔心气虚证血浆中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含量的变化及益气活血中药的药效.方法:用家兔高脂饮食和免疫定向损伤法作为心气虚证实验动物模型.观察家兔NO与ET的变化,并以益气活血中药进行干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对心气虚证的效应.结果:造模后心气虚证模型组NO的含量明显下降,ET的含量明显增加.益气活血中药可提高血浆中NO的含量,可降低血浆中ET的含量.大剂量治疗组与小剂量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小剂量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大剂量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小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ET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气虚证可能与NO的下降及ET含量的增加有关.益气活血中药治疗心气虚证的作用机理可能与提高血浆中NO的含量,降低ET的含量有关.
作者:明海霞;金戈;刘喜平;李军;李杨;董晓丽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记,也是一个民族赖以延续和发展的根本.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延续的载体,中医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中医是在东方文化环境中产生、发展、成熟的,没有中医药就没有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
作者:邱彤;王金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子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医运用辨证论治诊治子宫颈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文献资料,为了总结中医辨证论治子宫颈癌的规律,我们对近二十年在期刊上公开发表的中医辨治子宫颈癌文献中的中医方药进行了整理.
作者:司富春;刘瑜 刊期: 200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