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纯性肾囊肿的B型超声诊断及介入性治疗临床分析

姜彩霞

关键词:超声, 单纯性肾囊肿, 诊断与治疗
摘要:目的 进一步提高超声对单纯性肾囊肿诊断和治疗.方法 将我院单纯性肾囊肿患者180例的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分析与治疗.结果 本组180例均无发热,穿刺治疗后2 d感腰部轻度刺痛30例、合并轻度血尿42例;180例术后均进行B型超声复查,第1个月囊肿消失127例;第2个月消失41例,无变化12例,再行穿刺治疗后1个月囊肿消失.结论 超声对于单纯性肾囊肿的诊断准确率高,治愈效果明显.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正常人成骨细胞主要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及意义

    目的 了解人正常成骨细胞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为体外从细胞学水平进行骨生理、病理研究提供必要的准备.方法 取4个月龄正常胎儿的四肢皮质骨,胰酶、胶原酶消化后进行培养,获得正常的人成骨细胞.利用光镜、SEM、TEM对其形态进行观察;Giemsa染色作组织学观察;并且通过与成纤维细胞对比,观察细胞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骨钙素(BPG)合成.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其生成Ⅰ型胶原的情况.结果 通过本实验可知正常人成骨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是稳定的.成骨细胞具有较其它细胞更高的ALP含量,并且能合成特异性的蛋白质-BPG,此种物质已被当作鉴别成骨细胞的标志之一.另外,人成骨细胞几乎只产生Ⅰ型胶原.结论 通过本实验的方法可以较全面的了解正常人成骨细胞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其组织学基础,为进一步从细胞学水平进行骨生理、病理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作者:张学敏;马文辉;时述山;李亚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糖皮质激素继发糖尿病血糖变化特点及综合防治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继发糖尿病(类固醇性糖尿病)的血糖变化特点及综合防治效果.方法 对138例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血液及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并对引起的类固醇性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8例患者中发生类固醇性糖尿病44例,发生率为31.9%,均以午餐后至睡前血糖升高为主要表现,空腹血糖一般正常,经控制饮食、合理运动及药物等综合治疗,血糖均得到良好控制,无1例引起糖尿病酮症及高渗性糖尿病昏迷,均未影响原发病的治疗.结论 类固醇性糖尿病血糖变化具有自身的临床特点,其血糖变化与激素作用高峰有关,经合理干预治疗均能得到良好控制,并发酮症酸中毒比例低.

    作者:付慧稳;权学莲;王金燕;王丹;刘芳;徐秀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气象因素对石家庄地区居民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和季节差异,许多研究表明气象因素的刺激是AMI发病的诱因[1,2].不同地区气候条件不同,疾病发生的规律也有所差别,因此有必要对石家庄地区气候环境因素对AMI发病影响作一分析总结.本研究试图运用流行病学调查和多元统计方法,探讨AMI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作者:杨备战;赵科林;刘立刚;戚国庆;夏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人员对化疗药的职业安全防护

    据统计,全世界40余年来筛选过的化合物多达50万种,经临床验证,目前有超过50多种的细胞毒药物用于临床肿瘤患者的治疗[1].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多数抗癌药为细胞毒制剂,具有毒性、致畸性、致突变性和致癌性[2,3].抗癌药物的作用属非选择性,在破坏患者异常细胞的同时,也破坏人体的正常细胞.目前国内有越来越多的医院意识到此危害并已着手建立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有生物安全柜,实行了化疗药物的集中配置与管理.我院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从设计到维护以及使用等各环节在充分借鉴其他配置中心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进行相应的改变.本文将如何预防控制细胞毒药物的危害,提高防护意识和完善操作流程等方面作一探讨.

    作者:高书萍;李伟;李海风;孙月敏;王建敏;孟雪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组织因子与冠状动脉血栓形成

    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是严重的心血管急症,是一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类型.现在的监测、评价血栓形成倾向的常规出凝血检查常不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迄今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认为,冠状动脉血栓形成主要是因冠状动脉损伤后启动的凝血瀑布反应[1].有关血小板、凝血和纤溶过程已较清楚,可以进行体外试验进行诊断评价并指导临床抗血小板、抗凝和溶栓治疗.但在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启动环节-血管壁方面尚无定论,临床尚无确且的检查和有效的治疗方法[2].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在动脉血栓形成方面的作用早已为基础研究学者所注意.近来的研究认为,组织因子在血管壁损伤和受刺激后释放,并启动了凝血瀑布反应[3].本文将有关组织因子在冠状动脉血栓形成中作用综述如下,以期进一步研究更好的临床预测血栓形成的检查方法,指导临床实践.

    作者:王世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关节病型银屑病30例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银屑病与关节炎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从我院皮肤科收治的银屑病患者389例中选出有骨关节症状,经X线摄片证实有手、足指(趾)间关节骨质改变的关节炎患者30例,并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0例进行对比.结果 关节病型银屑病在双手25例中发生在掌指关节及近端指间关节6例,远端指间关节19例;双足9例,跖趾关节3例;远端趾间关节6例;双手、足所累及的关节尚未见有对称性发病.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中,累及腕关节12例,累及双手近端指间关节48例;双足近端趾间关节15例;双手、足对称性发病56例.结论 关节病型银屑病多侵犯双手、足指(趾)间关节的远侧端,类风湿性关节炎多侵犯双手、足指(趾)间关节的近侧端和腕关节,且两者对称性发病完全不同.

    作者:郭永宽;邹晓光;初迎幸;李光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神经生长因子对单眼剥夺大鼠外侧膝状体nNOS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单眼剥夺大鼠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治疗前后外侧膝状体背核(dorsal l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 dLGN)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nNOS)阳性神经元表达的改变.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单眼剥夺组(MD)、单眼剥夺脑室内注射NGF组(MD+NGF)和注射生理盐水组(MD+NS),每组随机分为2个亚组.剥夺自14 d龄开始,分别于28、42 d龄处死,脑室注射分别于14、28 d龄开始.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dLGN nN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结果 nNOS阳性神经元在 dLGN散在分布,单眼剥夺和年龄增长可致其阳性神经元数密度降低.N组及MD+NGF组分别与MD组和MD+N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2 d龄处死大鼠dLGN阳性神经元数密度N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42 d龄与28 d龄比较,dLGN阳性神经元数密度均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 视觉发育具有可塑性,弱视治疗具有时效性.在视觉发育敏感期内,外源性提供NGF,可以促进dLGN nNOS增多,从而拮抗剥夺效应.

    作者:苏鸣;刘丽;陈璐;张亚娟;任生刚;滑惠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不孕不育门诊生殖道支原体的感染分析

    支原体是常见的性传染病原体之一,泌尿生殖道已发现7种支原体,其中解脲支原体(UU)是致病支原体,人型支原体(MH)是可能致病支原体,能引起女性阴道炎、宫颈炎,使阴道黏膜、宫颈充血发红,分泌物增多;孕妇患生殖道UU及MH感染可致绒毛膜羊膜炎,由母婴垂直传播导致流产、死胎及新生儿早期死亡;它又能引起男性前列腺炎、附睾炎等导致不育,因此,支原体感染是与不孕不育密切相关的感染之一.本文临床观察了不孕不育门诊支原体感染情况、药敏试验及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梁莹;李亚从;白楠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完善消毒供应室职能预防医院感染

    消毒供应室担负着全院医疗器械、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以及灭菌物品的贮存、保管、发放等工作,供应品种所涉及的科室广、品种多,消毒灭菌产品周转快、需求量大,每项工作的质量好坏都直接关系到全院医疗、护理的质量[1-3],是预防热源反应、减少微粒危害、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4].笔者以此为出发点加以探讨与研究.

    作者:陈俊卓;王媛;贾志英;李保军;刘晓;刘子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结肠癌患者监测外周血液癌胚抗原mRNA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 了解监测结肠癌患者外周血癌胚抗原mRNA(CEA mRNA)和端粒酶活性(TA)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CEA mRNA,比较结肠癌和结肠炎患者治疗前血液中表达CEA mRNA的差别以及结肠癌患者治疗后指标阳性者与阴性者36个月生存情况.结果 结肠癌患者血液CEA mRNA 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结肠炎患者(P<0.01);结肠癌患者治疗后指标阴性组的36个月生存例数显著多于阳性组(P<0.01).结论 监测血液CEA mRNA有助于发现癌细胞血液转移和评估结肠癌患者的预后.

    作者:孙宝信;杜新生;薛承岩;刘怀深;敖亚洲;胡大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服毒青少年血液净化抢救成功20例心理分析

    青少年自杀是一个社会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威胁人类健康的躯体疾病,已有了更多的医疗措施,病死率有所下降,而自杀死亡率却有增无减,尤其是青少年的自杀已成为第一死因,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广泛关注.我们作为第一线的医护人员,应义不容辞地发挥我们这个特殊角色所起到的作用.通过我们精湛的技术、良好的语言、甜美的表情、和蔼的态度、认真负责的行为去影响那些从死亡线上挽救回来的生命,对其进行心理卫生教育,改变其感受及认知,使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

    作者:马慧鹏;贾楠;王莉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D-二聚体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D-二聚体的检测是一种对继发性纤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检验项目,被认为是目前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以及监测溶栓治疗等方面颇具价值的指标.D-二聚体定量检测的应用则极大地提高了对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疗效判定及评价预后的水平.

    作者:刘亚军;王迪;赵国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死亡原因分析

    1999年12月至2004年12月,我科应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29例,其中死亡39例,病死率11.9%.分析如下.

    作者:张文坡;张松林;郭立刚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患者1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胰腺损伤3例.根据损伤部位、损伤程度,采用单纯十二指肠修补、十二指肠憩室化、胰-空肠吻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术式.结果 治愈16例,治愈率84.2%;术后并发症8例,占42.1%.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及合理的手术方式是疗效的关键.

    作者:任怀珍;左长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及探讨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 足月单胎头位产妇10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n=50)用0.1%罗哌卡因+1.5 μg/ml芬太尼,硬膜外腔给药用于分娩镇痛.对照组(n=50)阴道自然分娩,未镇痛.观察镇痛效应及2组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 2组产程、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2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1% 罗哌卡因+1.5 μg/ml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好,疼痛阻滞完善对运动神经阻滞轻,可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及阴道难产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作者:李洪青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抗菌素联合百令胶囊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是一种常见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该病以老年人多见,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我院应用莫西沙星联合百令胶襄治疗CAP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再红;田孝平;郭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早期应用铁剂预防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探讨

    缺铁性贫血(IDA)是全球性的营养缺乏病之一,而孕妇则是高发人群.长期IDA给孕妇及胎儿带来的危害极其严重,因此进行孕期IDA防治研究,提高孕期铁营养水平是全世界一直关注的问题.我院采用测定血红蛋白(Hb),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及血清铁值(SI)的方法,对孕妇进行筛查,特别是在铁缺乏的早期,及时发现,并开始补充铁剂,有效地预防了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作者:尚清;王锐;吴月芳;邢小芬;张惠欣;王会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我国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返流病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评价

    目的 对我国关于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返流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科学性评价.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07),共纳入38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论文.分别对样本含量、随机方法、盲法采用、组间基线可比性、诊断标准、纳入和排除标准、统计方法、疗效判定标准、不良反应、随访等项进行评价.并应用质量评价量表(Jadad)对纳入文献进行随机化、盲法、随访3部分内容的质量评分.结果 检出符合标准文献38篇,均为低质量RCT试验.均未计算样本含量,除1篇外,均进行了组间基线描述.所有文献均未说明随机隐藏.纳入文献采用的诊断标准不统一.疗效标准多以症状、内镜下表现或24 h食管pH值监测等结果表示.结论 截止到2007年,我国发表的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返流病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均为低质量研究.

    作者:张艳芬;池云芳;王勇;杜恩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鼻内镜结果观察

    目的 总结2004~2006年我科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实施鼻内镜鼻窦手术后3个月随访结果,对随访中出现的不同问题进行分类和探讨.方法 所有患者完成超过1年的术后.随访以鼻硬性内镜检查为主,在局部麻醉下进行,记录术后3个月时鼻内镜观察结果.结果 随访见慢性鼻窦炎术后患者仍有粘稠涕60侧,占4.78%,黏膜仍肥厚水肿92侧,占7.34%,术腔粘连54侧,占4.31%,窦口闭锁15例,占1.20%;慢性鼻息肉术后患者仍有粘稠涕20侧,占9.17%,黏膜仍肥厚水肿26侧,占11.93%,术腔粘连18侧,占8.26%,窦口闭锁4侧,占1.83%.结论 术后随访和综合治疗是手术成功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对于儿童及青少年患者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刘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掌握特征性指标发展固定献血队伍

    河北省血液中心自2001年成功实现了计划献血向自愿无偿献血的模式转变,此后开展献血者招募工作中,一直不断摸索规律、总结经验,希望寻求一种针对性更强、方式更科学、更高效的招募策略,培养重复献血者,发展一支稳定的固定献血队伍,以解决献血者流失、献血人群不稳定等实际问题,及时满足不断增长的临床供血需求.笔者在收集、分析本中心2002~2007年的献血者数据过程中,综合年龄、性别比、文化程度、职业等社会学特征的人群分布情况,认为应针对石家庄地区人群中年龄18~22岁、23~37岁,文化程度在高中至大学,职业为学生、工人、公务员及自由职业者在内的市民,分受众人群制定开发、培养、合作等阶段的招募策略,使其成为重复献血者,终将其发展为为本中心固定、预约献血者队伍.

    作者:常缨;张海;李雅静;彭慧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