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福兰
高血压是临床的常见病,其随年龄增长发生率逐渐增高,由于血压升高导致的心脑血管事件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本研究旨在通过应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指导临床用药,从而大化的实现血压达标,减少血压控制不良相关的临床事件.
作者:马静;张一达;丁振江;于健;黄贤胜;郝志敏;王峥 刊期: 2009年第16期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用计算机辅助成像技术的血管检查方法,是神经介入治疗的基础及显示脑血管解剖结构的金标准[1].本院2004年2月至2008年12月对脑卒中患者60例进行DSA检查,护理经验如下.
作者:林静;张雁;谢延香;孙艳军;冯亚茹;来锦;蔡秀丽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糖尿病是严重影响母儿预后的妊娠合并症,如并发子痫前期,会给母儿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治疗起来较棘手,终止妊娠的时机不好把握,多以手术结束妊娠[1].如何使母婴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是决定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也是产科医生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并发子痫前期患者26例围手术期处理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史丹丹;刘红玲;邢宝恒;王勇;刘玉新 刊期: 2009年第16期
患者,女,18岁,未婚.初潮16岁,主因阴道出血淋漓不断2年,曾用中药治疗无效,近2个月流血水样而来院就诊.肝、肾、肺CT检查均未发现异常.指肛检查:阴道肿物大小约5.0 cm×4.5 cm×4.5 cm.妇科检查:子宫及宫颈未见异常,阴道后壁见息肉状肿物,呈突起状,表面糜烂、质脆、触之易出血.临床诊断:阴道肿物,考虑恶性.肉眼检查:灰白、灰红破碎组织,共约1.2 cm×0.6 cm×0.3 cm,质软脆.镜下:癌细胞透明状实质,鞋钉状,乳头状、腺管状排列.见图1.
作者:张俊明;王传苓;邢荣格 刊期: 2009年第16期
我院采用套管式胸膜活检钳,经胸壁插入胸腔对9例胸水凝固机化患者进行脏层胸膜活检,观察其在胸膜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和安全性,报告如下.
作者:田晓玲;习翠玲;李朝霞;丁翠敏;金普乐 刊期: 2009年第16期
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即患者感觉疼痛时按压启动键,通过微处理器控制的微量镇痛泵,向体内注入设定计量的镇痛药物以消除疼痛.我科自2001年开始对剖宫产术后患者分别采用静脉PCA(PCIA)和硬膜外PCA(PCEA)的方法进行术后连续镇痛.本文将2种镇痛的效果、镇痛问题及术后护理体会分析如下.
作者:齐亚新;田玉玲;孙亚平;宋晓军 刊期: 2009年第16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目前手术治疗是该病较理想的治疗手段.但由于多数患者年老体弱,且往往合并多种其他疾病,对一般外科手术耐受能力差,因此,采取高效、微创、安全、并发症少的手术方式治疗BPH已成为泌尿外科医生探索的方向[1].我院在本地区首先引进、采用用钬激光系统及自行改进的组织粉碎器,经尿道进行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微创治疗BPH 3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高社全;霍韶军;雷庆华;董海燕;张振江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测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包括内-中膜增厚、斑块形成)与吸烟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年龄38~75岁,烟龄20~50年的男性患者109例为吸烟组,无吸烟史男性86例为对照组,年龄40~74岁,用彩超仪检测其颈部血管,测量其颈部血管的内-中膜厚度,斑块厚度等.结果 吸烟组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包括内-中膜增厚、斑块形成)检出率88.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7%(P<0.05).结论 吸烟与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相关性,彩超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刘怡培;张莉;金仲群;陈舜珏;张超 刊期: 2009年第16期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体后,患者常因免疫功能缺陷而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因此,机会性感染已经成为艾滋病(AIDS)患者就诊和致死的重要原因[1].为探讨河北省AIDS在治疗6个月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发生情况,本文将我省3个县新入选治疗的11例AIDS发生机会性感染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陈志强;李保军;梁良;赵宏儒;王春燕;张彩雪;储俊武;李国浩 刊期: 2009年第16期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是指糖皮质激素抵抗、依赖和经常复发的肾病综合征.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传统药物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但对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文对46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采用对照研究,发现雷公藤多甙(TⅡ)能有效提高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缓解率.
作者:赵丽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索和建立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的方法.方法 以包皮组织为材料,采用胶原酶消化,分离、培养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同时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和β-半乳糖苷酶染色.结果 分离的成纤维细胞可在体外快速贴壁生长、增殖.波形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95%以上为阳性.随成纤维细胞的连续传代培养β-半乳糖苷酶表达呈递增趋势.结论 该方法在体外可以获得高纯度的成纤维细胞.
作者:曹晨华;纪丽曼;耿娅;刘国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癌症与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征服癌症与恶性肿瘤一直是医药科学家们追求的理想.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不断上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化疗是目前对癌症与恶性肿瘤较为有效而又普遍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但化疗药物的多系统的严重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使化疗药物的临床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1].紫龙金片可以提高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减轻顺铂、环磷酰胺等化疗药物的部分不良反应.我科2007年1月至2008年7月以紫龙金片配合化疗治疗老年肺癌6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王再红 刊期: 2009年第16期
例1,女,56岁.因常规查体发现血小板异常增高于2007年7月收入院.患者无血栓栓塞和出血的迹象,未接受任何治疗.入院后查血常规,显示血红蛋白128 g/L (正常113~151 g/L),白细胞7.8×109/L[正常(4.0~10.0)×109/L],血小板计数1 236×109/L[正常(100~300)×109/L].第2天早晨空腹抽取静脉血进行生化检查,结果显示血钠138 mmol/L (正常135~145 mmol/L),血氯为105 mmol/L (正常98~108 mmol/L),血钾9.5 mmol/L(正常3.5~5.5 mmol/L),尿素氮5.2 mmol/L (正常1.7~8.3 mmol/L),肌苷77 μmol/L(正常女:44~80 μmol/L).血涂片偶见巨大血小板.针对血钾升高,当日下午再次抽取静脉血复查,仍高于正常,为9.6 mmol/L.但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急查心电图无高钾血症的特异性波形,血气分析pH值正常,无酸中毒迹象.
作者:刘春在;闫效俊 刊期: 2009年第16期
肝囊肿是临床常见的肝脏良性无回声占位性病变.本文回顾性总结3 940例无症状常规腹部超声检查结果,统计肝囊肿在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的发病率,肝囊肿大小分布规律,报道如下.
作者:樊艳华 刊期: 2009年第16期
患者,男,62岁.主因脓血粘液便3个月于2006年8月16日入院.该患者3个月前无诱因出现脓血粘液便及大便习惯改变,无肉眼血尿,无小便异常,无腰背部疼痛.于外院查结肠镜示进镜约9 cm处直肠前壁可见菜花状肿物,约3 cm×4 cm大小,质脆易出血,并取病理示:直肠高分化腺癌.遂以此收入院备行手术治疗.
作者:周炯 刊期: 2009年第16期
肺部感染是一个临床上十分常见又比较棘手的问题,常见于昏迷患者,而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的肺部感染又是其严重并发病之一,救治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我们自2007年5月至2008年5月共观察总结了神经外科救治此类患者36例,临床上在常规给予头孢类抗生素无效的情况下,给予去甲万古霉素使用,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胡亚欣;赵玲;李丽霞;张淑菊;杨艳辉;张宵 刊期: 2009年第16期
老年人不完全性肠梗阻是目前临床常见疾病,其病因复杂,病情多变,使患者饱受病痛折磨.老年患者患有多种疾病,自理能力差、行动不便,长期卧床及饮食习惯的改变使胃肠蠕动减慢,或由于床上排便不习惯及排便无力,导致粪便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使粪便干燥,发生腹胀、腹痛和排气、排便不畅,引发不完全性肠梗阻[1].还可因营养不良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而发生各种感染,由毒素的作用引起肠麻痹而导致不完全肠梗阻.
作者:郑丽;崔丽芹 刊期: 2009年第16期
患者,男,69岁,主因间断胸痛5~6年,加重1月余于2008年12月6日入院于阜外医院.10余天前患者于他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示:三支病变,建议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樾术(CABG).患者及家属要求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入院查体:血压(BP)130/8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HR)68次/min,心肺腹未见异常.常规化验未见异常.予阿司匹林300 mg,1次/d;氯吡格雷75 mg,1次/d;单硝酸异山梨醇酯20 mg,2次/d;地尔硫卓30 mg,2次/d;美托洛尔25 mg,3次/d;阿托伐他汀20 mg,每晚1次;依那普利5 mg,2次/d;克赛0.6 ml,每12 h 1次,皮下注射.于2008年12月7日行冠状动脉造影(CAG)+PCI术.术前患者神志清,反应良好,四肢活动自如,双桡动脉搏动对称良好,Allen氏试验阴性.自行从平车移至造影床.
作者:高连辉 刊期: 2009年第16期
随着脊柱手术方法的日趋成熟和脊柱内固定器械的不断改善,脊柱融合术的成功率有了明显提高.然而随着应用时间的延长以及临床病例的增多,内固定术后带来的相关问题不断出现,由于脊柱融合术改变了脊柱正常的生物力学环境,各节段所承受应力进行重新分配而造成相邻节段受力增加引起邻近节段退行性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
作者:王朝君;冯艳红;姚素琴;李瑞彩;于海泉;范金鹏;李保存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致动眼神经麻痹的脑动脉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整理78例DSA证实为脑动脉瘤患者的病例,对其临床表现及DSA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脑动脉瘤致动眼神经麻痹的发生率约占全部脑动脉瘤的17.9%,后交通动脉易导致动眼神经麻痹,约占全部后交通动脉瘤的44.4%.DSA可真实直观反应导致动眼神经麻痹的脑动脉瘤的特征.结论 对于部分动眼神经麻痹的患者,应行DSA检查,以明确或排除脑动脉瘤的可能.
作者:高见;杨海庆;张莉;张晓红 刊期: 2009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