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核性脑膜炎的CT研究

杨静萱;杨桦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 结核性脑膜炎, 感染性疾病, 临床诊断, 结核杆菌, 发病率, 常见病, 证明, 应用, 实践, 颅内
摘要: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tingitis,TBM)是结核杆菌在颅内播散而引起的一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性疾病,在我国属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CT自20世纪70年代应用于临床以来经实践证明其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1996年至2001年河北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分析

    本文对河北省1996年至200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中儿童死亡的变化趋势、主要病类及病种原因构成以及医疗保健服务情况进行了分析.

    作者:张英奎;蒋燕青;李中秋;陈会岩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普鲁卡因的临床应用

    普鲁卡因不仅是局麻药物之一,而且在其他方面也应用广泛.临床主要用于神经官能症、瘙痒症、胃肠绞痛、肾血管痉挛、妊娠晚期中毒征、支气管哮喘、运动性血红蛋白尿症、.偏瘫及老年性疾病[1].本文综述如下.

    作者:李军;李保庆;王桂琦;王其彰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跟骨冠状位与轴状位CT扫描技术

    临床上跟骨骨折较为常见,跟骨CT扫描一般采用轴位扫描方法.近一段时间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体会到,仅轴位扫描不能满足临床医生的要求,所以我们在轴位扫描后再进行冠状位扫描,对诊断和临床医生要求与手术前后观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现将此方法介绍给同行以供参考.

    作者:王风珍;李俊敏;李石玲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14例分析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的方法.方法关节镜下钢丝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14例,其中Ⅱ度10例,Ⅲ度4例,膝前外侧入路关节镜检查,前内侧入路引入器械进行髁间嵴骨折清创、复位,在胫骨结节两侧带孔克氏针钻孔,腰穿针引入钢丝,钢丝通过撕脱骨折块基底,用带孔克氏针将钢丝牵出,在胫骨结节将钢丝拧紧,固定撕脱骨折.石膏外固定4周.结果骨折愈合,关节功能优8例,良5例,优良率92.8%.结论关节镜下行胫骨髁间嵴骨折内固定创伤小,功能恢复优于切开内固定.

    作者:张壮岱;张卫平;刘长安;步建立;钱宇航;冯志军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病毒性脑炎的CT诊断及评价

    病毒性脑炎病情较重,病死率高,同时由于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已应用于临床,故早期迅速做出诊断非常重要[1].目前病毒性脑炎确诊主要靠病理学检查,但其对患者会造成极大的创伤.CT的问世及在临床上的普及,大大提高了早期诊断该病的准确率,而且对临床上的鉴别诊断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征及CT表现和鉴别诊断综述.

    作者:郜晓彬;王铁刚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超声表现(附7例报告)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一种特发性淤胆性疾病,以往诊断依靠ERCP或PTC,但此两种方法具有创伤性.随着超声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提高了对该疾病的认识.我们从2001年至2003年中观察到7例,现将其声像图特征总结如下.

    作者:陈美华;徐夙媛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Tinu综合征1例

    患者,男性,28岁.教师.主因咳嗽、乏力2月余,发现肾功能不全1个月住院.2个月当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乏力,伴低热、消瘦,入当地医院.查血常规:RBC 2.93×1012/L,

    作者:马迎春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结核性脑膜炎的CT研究

    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tingitis,TBM)是结核杆菌在颅内播散而引起的一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性疾病,在我国属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CT自20世纪70年代应用于临床以来经实践证明其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杨静萱;杨桦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SARS时期发热病房的管理

    针对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简称SARS)在我国部分省市相继发生蔓延,为了不让一个可疑病人进入普通病区,避免引发医院内、外交叉感染,我院于4月中旬及时成立了发热门诊和发热病房,将可疑患者与普通患者隔离起来.

    作者:赵志红;王明芹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心血管病人用药方法

    心血管病人病情重、变化快、危险性高、突发因素多,使用药物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方法,药物品种多、使用方法复杂,如何在临床工作中准确执行医嘱,正确应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是临床心血管病房护士学习的重要课题.我们在工作中体会到用药方法的重要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鹿玉果;王力;王瑞霞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高频超声对跟腱断裂伤的诊断价值

    本文总结了59例高频超声观察跟腱断裂的声像图特征,并与手术情况相对照,探讨高频超声对跟腱断裂的诊断价值及对临床手术定位的重要指导作用.

    作者:李莉;郭瑞军;张文云;殷春霞;甄景琴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腹壁切口选择体会

    目的从美容的观点探讨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腹壁戳孔的佳位置.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91例的三组不同腹壁戳孔(三个切口分别为10、10、5 mm)手术的优缺点.第1组在脐与左侧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处内侧2 cm和腹正中线耻骨上4 cm处;第2组脐与左侧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和麦氏点头侧4 cm处;第3组耻骨结节左、右侧各1 cm处,分析位置选择的优缺点.结果除手术时间不同外(P<0.05),平均住院天数、切口感染率、中转开腹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应在保证手术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双耻骨上戳孔,以获得佳的美容效果.

    作者:李斌辉;胡明秋;宋希江;姜成文;蒲建军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急性磷化铝中毒临床和胸部X线表现

    磷化铝(ALP)是一种高毒类熏杀虫剂,农业主要用于粮食杀虫.中毒途径有皮肤侵入,消化道、呼吸道吸入,通过磷对皮肤、粘膜的灼伤,腐蚀作用和磷化铝吸潮,遇酸所放出的磷化氢气体引起中毒.ALP人类中毒目前报道尚少,我科收治因自杀或误服中毒者10例,现将其临床及胸部X线表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福兴;周玉中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河北省农村0~4岁儿童营养不良危险因素调查

    营养不良是影响儿童健康和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其发生与社会发展、经济状况、营养供给、卫生保健服务等因素有关.为了解河北省农村儿童营养不良患病情况,我们于2002年5~7月对河北省农村10个县进行了0~4岁儿童营养不良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的调查,为制定改善儿童营养状况的干预措施,降低营养不良患病率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李进华;李中秋;张英奎;崔炳元;尚煜;范松丽;刘静;陈会岩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现况及对策

    随着计划免疫工作不断深入发展,计划免疫接种率的不断舷提高和使用疫苗种类的不断增加.预防接种的安全注射问题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关注.并且卫生部于1997年4月下发<1997~2000年全国预防接种安全注射规划>提出,2000年所有预防接种达到安全注射的目标[1].笔者查阅了一些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预防接种资料,就这方面给予粗浅分析.

    作者:汪洋杰;张玉敏;王薇;温海英;任景平;李粉霞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硬膜外阻滞治疗功能性阳痿2例

    功能性阳痿临床较常见,一般中西医治疗效果不佳,笔者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治疗2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霍丙伏;陈贵房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梯形杠悬吊牵引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6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疼痛常见病之一,治疗方法多,但疗效差、疗程长.自1997年4月至2003年1月以来,我们运用梯形杠悬吊牵引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6例,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中渠;张健;郭忠慧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方法对108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纠正低血容量等治疗,待血压平稳后在入院48h内行急诊胃镜检查,判断出血原因.结果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60例(55.6%),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ro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y,PHG)并出血26例(24.1%):肝源性溃疡(hepatogenic ulcer,HU)出血24例(22.2%).结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并非都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PHG及HU亦是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病因,应引以重视.

    作者:马俊宝;常风娟;韩文良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4年间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分布及抗生素敏感率的初步分析

    下呼吸道感染是一类常见的细菌感染性疾病,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均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为了便于了解细菌分布情况和抗生素的敏感率,我们分析了1999年至2002年中我院成人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的病原体分析情况及药物敏感情况,以指导临床.

    作者:肖玉艳;骆元正;梁燕生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胃大部切除术后病人饮食健康教育效果观察

    胃大部切除术后病人合理饮食在术后恢复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我科胃十二指肠术后病人,在胃肠功能恢复后,由于不能按饮食指导进行合理饮食,遵医行为差,而时有胃肠功能紊乱发生,不仅给病人造成身心痛苦,还可加重病情,延长住院时间.

    作者:吴爱须;李彦平;张振军;张玉荣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