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垂体后叶面积与年龄变化的MRI研究

王满;魏少波;蔡幼铨;梁艳;邓淑凤;王捷

关键词:垂体后叶, 磁共振, 面积
摘要:目的研究垂体后叶面积的改变与年龄的变化关系.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SIGNA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于T1W正中矢状位测量垂体后叶的前后径和高径.结果男性在10岁以内数值大(17.11 mm2),女性在10~19岁之间数值大(20.00mm2).60岁以后垂体后叶面积小,男性为11.93mm2,女性为9.27mm2.结论男、女在40岁以前垂体后叶面积与年龄无明显关系,40岁以后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小.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复发性及巨型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附26例报告)

    目的总结复发性斜疝及巨大斜疝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采用Mesh-Plug定型产品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其中巨大腹股沟斜疝19例,复发性腹股沟斜疝7例,对手术方法、术后病人的恢复、术后伤口疼痛等进行观察.结果全部病人随访3月~2年,无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应用简便等优点,对复发疝及巨大疝也可取得满意临床效果.

    作者:沈保国;房居宁;叶国强;李振毅;贾东;马东旭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摩托车所致脑外伤281例临床分析

    我科于1994年8月~2001年12月共收治因摩托车致颅脑损伤共281例,占同期颅脑损伤的10.8%,占同期交通事故所致颅脑损伤的34.4%.

    作者:王鹏飞;孙为民;习志强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护理观察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CH)是指头部受伤后,首次CT检查未发现颅内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查始出现脑内血肿者;或于清除颅内血肿一段时间后又在脑内不同部位发现血肿者[1].

    作者:王秀丽;王瑞华;由彦红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河北省医学科技水平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医学科技论文始终贯穿于整个医学科研过程,是记录科研成果的主要载体,是反映科研能力、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通过对文献数量和质量的评价分析,即文献计量学方法可客观评价个人、单位、地区的医学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并可对发展趋势做出预测性分析[1].

    作者:刘玉华;翟俊霞;王海英;杨振儒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神经影像学的数字化管理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迅速发展,CT、MRI、DSA等一系列新影像设备广泛应用于临床,使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也促进了临床及实验室研究.

    作者:李佩萱;孙晓枫;扈玉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13例分析

    我院自1995年9月~2000年10月收治颅脑损伤合并神经损伤病人13例,其中延误诊治3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安康;李平生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重型颅脑损伤220例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经验.方法对2年来收治的22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法评定预后,采用手术治疗等方法.结果恢复良好92例,中残51例,重残38例,死亡39例,病死率17.7%.结论早期确诊,积极手术治疗,大骨瓣开颅充分减压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作者:邓春芳;李晓卫;焦树平;孙昭胜;陈建超;李永谦;叶艳巧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14例临床分析

    维生素K缺乏症亦称获得性凝血酶原减低症,是由于维生素K的摄入和吸收不足或因肝功能障碍,不能利用维生素K合成凝血酶原所致.发生在生后1~3个月婴儿的维生素K缺乏症,我们常称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

    作者:刘远屏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瘫痪病人的心理变化与护理对策

    通过对我科1998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21例瘫痪病人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的心理护理进行总结,分别对不同心理时期的心理变化而采用不同的护理对策,取得良好效果,病人均能面对现实,配合治疗,接受病情,顺利的度过危险期,对疾病转归起到一定作用.

    作者:施楚君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肱骨髁上截骨张力带固定治疗肘内翻28例

    目的手术矫正肘内翻,恢复肘关节的正常解剖形态.方法肱骨髁上楔形截骨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肘内翻畸形.结果经6个月~6年随访,优良率96.43%.结论此手术方法内固定牢靠,截骨面间有一定的聚拢力和压应力,截骨面低,血运丰富,能促进截骨面的早期愈合,减少了外固定时间,有利于早期肘关节的功能锻炼,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周梅芬;汪振涛;苗武胜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肺中叶病变221例临床分析

    由于中叶支气管细长,缺乏侧支通气,其开口处有许多淋巴结围绕,故容易因各种病因而造成支气管的感染、受压、阻塞,所以临床上常引起肺不张征象[1,2].本文总结肺中叶病变221例,着重探讨其病因及X线、肺CT的表现,并强调中叶不张鉴别诊断的重要性和纤维支气管镜(BF)检查的重要价值.

    作者:要改琴;谢兰品;张玲;郝志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鱼金与乐舒痰雾化吸入佐治支气管肺炎及强化护理的疗效观察

    我们应用鱼金注射液(鱼金)、乐舒痰、超声雾化吸入(雾化吸入)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24例,进行强化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未见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汝松;许素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脑膜瘤术后复发93例临床分析

    脑膜瘤是颅内常见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胶质瘤,约占脑肿瘤总数的20%.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较好,但是脑膜瘤的术后复发同题一直困扰着神经外科医生.

    作者:卢圣奎;焦保华;耿少梅;姚志刚;左书浩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结核1例

    患者,女,16岁.主因发热伴关节疼痛20d入院.患者于2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5~39.5℃,午后为著,无发冷寒战,伴双膝关节疼痛,无红肿,伴右胸痛,与呼吸无关,为隐痛,无放射性,偶有胸闷、乏力,无咳嗽、咳痰、咯血、盗汗等.

    作者:李卫红;齐花芹;王淑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CT诊断眼眶恶性肿瘤15例分析

    目的探讨CT对眼眶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眼眶恶性肿瘤15例.术前均行CT平扫和静脉增强扫描.结果15例中组织学分类多样,其中原发肿瘤13例,老年及少年多见,占66.7%.CT表现为眶内不规则软组织肿块,边界不清,有明显强化,多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结论CT扫描可以清楚显示病变形态、大小和位置,进行准确的空间定位,并显示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合临床表现对判断肿瘤的良恶性有很大价值.根据年龄和肿块部位对恶性肿瘤的组织学判定有一定帮助.

    作者:李书玲;周家凤;刘怀军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抑癌基因nm23与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

    肿瘤转移是涉及许多基因变化的一系列复杂过程,包括肿瘤细胞从原发瘤脱离,进入血管和淋巴管,通过粘附于内皮细胞的适宜部位驻留,诱导血管形成,对抗宿主抗肿瘤免疫,终在远隔部位形成转移灶.肿瘤转移整个过程受许多特殊基因的调控,本文就nm23抑癌基因在人类肿瘤中的表达与肿瘤转移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孙金禄;姚洪森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不伴眼位偏斜的弱视双眼视功能检查分析(附104例报告)

    弱视是影响儿童视觉发育常见的眼病之一,我们做了104例不伴眼位偏斜的弱视的双眼视功能的检查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腹部闭合性胰腺损伤26例

    由于交通事故以及建筑业的外伤日益增多,胰腺损伤也有增加的趋势.胰腺损伤有时症状不明显,早期不易发现,现将我院16年来,收治的26例胰腺损伤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毕秀玲;吴素花;陈铁良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基层医院对肺心病的治疗体会

    肺心病常因感染而加重,且病人反复发作易致多器官受损.基层医院缺乏先进仪器设备,这在确定病情程度上带来一定困难,但若结合临床及一些常用检查可进行推理判断,从而做到综合分析,提高疗效,体会如下.

    作者:尹建昌;张义芹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无偿献血推行400ml的必要性、合理性与科学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九条规定: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200 m,多不超过400ml.现就采集400 ml袋血的有关问题探讨如下.

    作者:宋俊荣;谭延伟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