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地塞米松对脑挫裂伤病人自身免疫反应的影响

许建强;田德棒

关键词:地塞米松, 脑挫裂伤, 自身免疫
摘要: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对脑挫裂伤病人自身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将同1 d收住院的性别、年龄、病情相似的两个单纯脑挫裂伤病人进行配对,其中一个病人入院后即给予地塞米松(每日20mg以上),另一个不给予地塞米松及其它任何免疫抑制剂,但其它治疗相同.如果配对的两个病人伤后4~6 d均需要手术治疗,这对病人即进入试验.于术中切取脑挫裂伤组织,用免疫组化法观测脑组织中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数量.比较配对病人脑组织中免疫细胞数量,采用质反应开放型单向配对序贯试验判定地塞米松对脑挫裂伤后自身免疫反应的抑制作用.结果给予地塞米松的病人脑挫裂伤组织中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计数均少于不使用地塞米松的病人.当试验进行到第7对病人时,试验线触及序贯试验图上边界线.结论地塞米松能够明显减少免疫细胞在脑组织中浸润、有效抑制脑挫裂伤后自身免疫反应.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多因素疗效分析

    我科自1997年1月~2001年12月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病人276例,手术治疗233例,疗效满意.针对其疗效及影响因素,现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史彦芳;王洪;郭毅;崔增学;周剑云;方川;田春晖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复发性及巨型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附26例报告)

    目的总结复发性斜疝及巨大斜疝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采用Mesh-Plug定型产品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其中巨大腹股沟斜疝19例,复发性腹股沟斜疝7例,对手术方法、术后病人的恢复、术后伤口疼痛等进行观察.结果全部病人随访3月~2年,无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应用简便等优点,对复发疝及巨大疝也可取得满意临床效果.

    作者:沈保国;房居宁;叶国强;李振毅;贾东;马东旭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颅底外科技术与床突旁颈内动脉瘤

    床突旁颈内动脉瘤指的是在床突旁段即颈内动脉出海绵窦顶至后交通动脉起点间发生的动脉瘤.约占所有颅内动脉瘤的1.3%~11%,主要有眼动脉瘤、垂体上动脉瘤和颈内动脉腹侧动脉瘤3种类型.

    作者:张庆俊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陈旧性腹腔妊娠伴机械性肠梗阻1例

    患者,女,36岁.因阵发性腹痛3 d伴呕吐入院.入院前3天劳动时突然腹部阵发性疼痛伴恶心、呕吐,2 d后吐粪便样液体,不排气和排便.原在11年前第一次妊娠时到7个月左右胎儿即不见增长,同时月经恢复且规律,但右下腹部有一肿块,无任何不适,从未治疗.此后再次妊娠2次,生育功能均健在.

    作者:黎国屏;陈淑琴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抑癌基因nm23与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

    肿瘤转移是涉及许多基因变化的一系列复杂过程,包括肿瘤细胞从原发瘤脱离,进入血管和淋巴管,通过粘附于内皮细胞的适宜部位驻留,诱导血管形成,对抗宿主抗肿瘤免疫,终在远隔部位形成转移灶.肿瘤转移整个过程受许多特殊基因的调控,本文就nm23抑癌基因在人类肿瘤中的表达与肿瘤转移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孙金禄;姚洪森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125碘体内放射治疗脑胶质瘤1例

    患者,女,50岁,头痛伴言语不清入院.查体:呈慢性颅高压表现.头CT表现为左额低密度占位,中线移位,同侧脑室受压.

    作者:王守臣;杨宝礼;刘宝江;杨立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鱼金与乐舒痰雾化吸入佐治支气管肺炎及强化护理的疗效观察

    我们应用鱼金注射液(鱼金)、乐舒痰、超声雾化吸入(雾化吸入)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24例,进行强化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未见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汝松;许素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摩托车所致脑外伤281例临床分析

    我科于1994年8月~2001年12月共收治因摩托车致颅脑损伤共281例,占同期颅脑损伤的10.8%,占同期交通事故所致颅脑损伤的34.4%.

    作者:王鹏飞;孙为民;习志强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颅面联合入路切除颅鼻沟通瘤

    目的探讨颅鼻沟通瘤的手术入路、修复方法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1995~2001年间共收治颅鼻沟通瘤患者11例,均采用颅面联合入路一次性完全切除,并应用EC耳脑胶固化的带血管蒂额肌筋膜瓣对前颅底缺损进行一期修补.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完全肉眼切除肿瘤,术后无1例发生颅内感染、脑脊液漏、脑膜膨出等严重并发症.术后病人生存期为1~5年.结论经颅面联合入路切除颅鼻沟通瘤是一种治疗效果良好且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EC耳脑胶固化带血管蒂额肌筋膜瓣进行前颅底修补是预防手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张学新;李文玲;张磊;刘英姿;邢鹏辉;佟静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地塞米松对脑挫裂伤病人自身免疫反应的影响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对脑挫裂伤病人自身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将同1 d收住院的性别、年龄、病情相似的两个单纯脑挫裂伤病人进行配对,其中一个病人入院后即给予地塞米松(每日20mg以上),另一个不给予地塞米松及其它任何免疫抑制剂,但其它治疗相同.如果配对的两个病人伤后4~6 d均需要手术治疗,这对病人即进入试验.于术中切取脑挫裂伤组织,用免疫组化法观测脑组织中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数量.比较配对病人脑组织中免疫细胞数量,采用质反应开放型单向配对序贯试验判定地塞米松对脑挫裂伤后自身免疫反应的抑制作用.结果给予地塞米松的病人脑挫裂伤组织中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计数均少于不使用地塞米松的病人.当试验进行到第7对病人时,试验线触及序贯试验图上边界线.结论地塞米松能够明显减少免疫细胞在脑组织中浸润、有效抑制脑挫裂伤后自身免疫反应.

    作者:许建强;田德棒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重型颅脑损伤术前呼吸道的准备

    重型颅脑损伤常因呕吐、口腔及鼻腔等部位合并损伤出血,或应激性溃疡引起呕血,导致呼吸不畅,致使分泌物积聚,造成严重缺氧,甚至窒息,而加重了继发性脑损害,因此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前呼吸道的准备尤为重要.

    作者:魏忠梅;王秀丽;由彦红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高压氧治疗病毒性脑炎113例临床分析

    病毒性脑炎是神经内科的一种常见病,主要表现为脑实质损害征象,有不同程度的脑膜反应和颅压增高征.目前,一般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病毒、神经细胞活化剂及对症治疗,后遗症多,死亡率高.我院于1993年8月~2001年7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利用高压氧治疗113例病毒性脑炎,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再仁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基层医院对肺心病的治疗体会

    肺心病常因感染而加重,且病人反复发作易致多器官受损.基层医院缺乏先进仪器设备,这在确定病情程度上带来一定困难,但若结合临床及一些常用检查可进行推理判断,从而做到综合分析,提高疗效,体会如下.

    作者:尹建昌;张义芹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384例体会

    妇科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以往许多需开腹才能完成的妇科手术,目前已逐渐被腹腔镜手术所代替.2000年11月~2002年5月,我们共完成384例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童玮如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嗜酸性粒细胞与变态反应

    变态反应性疾病包括哮喘、变态反应性鼻炎及特应性皮炎等疾病,是一组以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和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炎症性疾病.EOS在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病理发生上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郭明丽;聂贵红;秦占芬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创伤性脑损伤救治中的几个问题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业、建筑行业、矿产业等繁荣,颅脑创伤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迫切要求我们努力提高救治水平.

    作者:胡福广;白宝忠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介入超声对肝脓肿诊断与治疗的临床价值

    过去对肝脓肿的诊断往往根据临床检查,盲目穿刺和常规X线检查进行诊断,但这些方法常不能及时得到诊断.治疗则主要采用传统的剖腹手术切开引流,其病死率常很高,而介入超声作为肝脓肿的诊断与治疗手段,则大大降低了病死率及并发症,并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娟娟;梁君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CT诊断眼眶恶性肿瘤15例分析

    目的探讨CT对眼眶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眼眶恶性肿瘤15例.术前均行CT平扫和静脉增强扫描.结果15例中组织学分类多样,其中原发肿瘤13例,老年及少年多见,占66.7%.CT表现为眶内不规则软组织肿块,边界不清,有明显强化,多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结论CT扫描可以清楚显示病变形态、大小和位置,进行准确的空间定位,并显示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合临床表现对判断肿瘤的良恶性有很大价值.根据年龄和肿块部位对恶性肿瘤的组织学判定有一定帮助.

    作者:李书玲;周家凤;刘怀军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脑干损伤56例临床体会

    本文总结了我院1994~2002年3月收治的脑干损伤5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郗振东;马东周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32例报告

    目的探讨鞍结节脑膜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5年2月~2002年2月收治的3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鞍结节脑膜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切除25例、次全切除7例,无手术死亡.结论显微手术是佳的治疗方法.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耿少梅;焦保华;卢圣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