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臣;杨宝礼;刘宝江;杨立丰
目的研究p16基因抑制脑胶质瘤生长的作用.方法将p16基因表达缺失的大鼠C6胶质瘤细胞(对照组)和转染外源性p16基因的C6细胞(转染组)种植于SD大鼠右侧尾状核,荷载C6脑胶质瘤鼠用p16 cDNA原位治疗(治疗组),并以空载体治疗作为对照(空载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生存期、MRI动态变化及病理改变.通过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p16 mRNA及蛋白表达,以AgNOR平均计数检测增殖活性,以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对照组和空载组大鼠均于3周内死亡;转染组6只大鼠和治疗组8只大鼠120d内死亡.除治疗组1只尚有残留外,余瘤体消失.转染组和治疗组肿瘤细胞均有p16 mRNA蛋白表达,且增殖活性下降,但凋亡不增加.结论转染外源性p16基因后的C6胶质瘤细胞致瘤性显著降低,且对荷载脑胶质瘤鼠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有可能成为恶性胶质瘤基因治疗的优选靶之一.
作者:焦保华;吴立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迅速发展,CT、MRI、DSA等一系列新影像设备广泛应用于临床,使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也促进了临床及实验室研究.
作者:李佩萱;孙晓枫;扈玉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垂体后叶面积的改变与年龄的变化关系.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SIGNA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于T1W正中矢状位测量垂体后叶的前后径和高径.结果男性在10岁以内数值大(17.11 mm2),女性在10~19岁之间数值大(20.00mm2).60岁以后垂体后叶面积小,男性为11.93mm2,女性为9.27mm2.结论男、女在40岁以前垂体后叶面积与年龄无明显关系,40岁以后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小.
作者:王满;魏少波;蔡幼铨;梁艳;邓淑凤;王捷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我院自1996年7月~2001年12月间通过显微手术治疗小脑桥脑角区肿瘤36例,皆经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增学;史彦芳;李志红;宋建立;郭毅;方川;周剑云 刊期: 2002年第10期
肥达氏反应(widal reaction)用常法检测,需经20h左右观察结果,给患者带来了不便.我们依凝集反应中抗原抗体的在1~2 min内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尝试了一种快速肥达氏反应的方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付力;赵昶 刊期: 2002年第10期
肺心病常因感染而加重,且病人反复发作易致多器官受损.基层医院缺乏先进仪器设备,这在确定病情程度上带来一定困难,但若结合临床及一些常用检查可进行推理判断,从而做到综合分析,提高疗效,体会如下.
作者:尹建昌;张义芹 刊期: 2002年第10期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业、建筑行业、矿产业等繁荣,颅脑创伤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迫切要求我们努力提高救治水平.
作者:胡福广;白宝忠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我院自1995年1月~2000年12月以来,内科、妇产科先后收治围生期心肌病16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爱莲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我科自1997年1月~2001年12月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病人276例,手术治疗233例,疗效满意.针对其疗效及影响因素,现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史彦芳;王洪;郭毅;崔增学;周剑云;方川;田春晖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评价经皮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对预防和治疗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3例患者均在术前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及行颈动脉及其颅内段血管造影,手术采用自膨式支架植入方法,术后行神经专科及颈动脉超声随访.结果3例均为60岁以上曾患有脑卒中或反复一过性脑缺血的病人,其中2例合并严重冠心病.共成功植入支架3个,围术期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未发现神经系统发作事件,颈动脉超声检查示靶血管开通无明显狭窄.结论经皮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是一项安全可行的解除颈动脉狭窄,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方法.
作者:董得宏;孟祥靖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患者,男,54岁,汉族,农民.主因右颞部钝痛并局部渐肿胀、触痛2月就诊.经头颅CT扫描及头颅X线摄平片示右额、颞、顶不规则颅骨缺损伴软组织肿胀,脑室无受压,中线结构无移位,骨缺损区约7 cm×8 cm.患者病期无发热及周身不适,它处未发现感染灶.
作者:史锡贵;王俊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患者,女,50岁,头痛伴言语不清入院.查体:呈慢性颅高压表现.头CT表现为左额低密度占位,中线移位,同侧脑室受压.
作者:王守臣;杨宝礼;刘宝江;杨立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CH)是指头部受伤后,首次CT检查未发现颅内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查始出现脑内血肿者;或于清除颅内血肿一段时间后又在脑内不同部位发现血肿者[1].
作者:王秀丽;王瑞华;由彦红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复发性斜疝及巨大斜疝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采用Mesh-Plug定型产品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其中巨大腹股沟斜疝19例,复发性腹股沟斜疝7例,对手术方法、术后病人的恢复、术后伤口疼痛等进行观察.结果全部病人随访3月~2年,无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应用简便等优点,对复发疝及巨大疝也可取得满意临床效果.
作者:沈保国;房居宁;叶国强;李振毅;贾东;马东旭 刊期: 2002年第10期
前列腺增生症有效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前列腺增生开放性手术,术后前列腺窝出血量大,不易止血,增加病人危险性,延长刀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甚至再次手术.我院于1996年1月~2001年8月随机抽取前列腺增生病人50例,采用恒温(37.5℃)生理盐水+利多卡因+VitK3接尿管控制滴速16滴/min持续冲洗膀胱明显减轻出血,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提运前;王思亮;韩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慢性并发症范畴,多于发病数年后出现,也可在血糖升高后很快出现.其发病率因诊断方法不同差异较大,产生原因与代谢障碍、血管病变、神经营养因子等多因素相关,神经束有髓纤维、髓鞘均受累.
作者:张立红;蔡月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我们用二维(2D)及彩色多普勒(CDFI)超声对乳腺肿块30例患者进行检查,其检出率大大提高,且可为肿块的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马春芝;黎奇;刘晓玲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对脑挫裂伤病人自身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将同1 d收住院的性别、年龄、病情相似的两个单纯脑挫裂伤病人进行配对,其中一个病人入院后即给予地塞米松(每日20mg以上),另一个不给予地塞米松及其它任何免疫抑制剂,但其它治疗相同.如果配对的两个病人伤后4~6 d均需要手术治疗,这对病人即进入试验.于术中切取脑挫裂伤组织,用免疫组化法观测脑组织中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数量.比较配对病人脑组织中免疫细胞数量,采用质反应开放型单向配对序贯试验判定地塞米松对脑挫裂伤后自身免疫反应的抑制作用.结果给予地塞米松的病人脑挫裂伤组织中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计数均少于不使用地塞米松的病人.当试验进行到第7对病人时,试验线触及序贯试验图上边界线.结论地塞米松能够明显减少免疫细胞在脑组织中浸润、有效抑制脑挫裂伤后自身免疫反应.
作者:许建强;田德棒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由于交通事故以及建筑业的外伤日益增多,胰腺损伤也有增加的趋势.胰腺损伤有时症状不明显,早期不易发现,现将我院16年来,收治的26例胰腺损伤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毕秀玲;吴素花;陈铁良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颅鼻沟通瘤的手术入路、修复方法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1995~2001年间共收治颅鼻沟通瘤患者11例,均采用颅面联合入路一次性完全切除,并应用EC耳脑胶固化的带血管蒂额肌筋膜瓣对前颅底缺损进行一期修补.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完全肉眼切除肿瘤,术后无1例发生颅内感染、脑脊液漏、脑膜膨出等严重并发症.术后病人生存期为1~5年.结论经颅面联合入路切除颅鼻沟通瘤是一种治疗效果良好且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EC耳脑胶固化带血管蒂额肌筋膜瓣进行前颅底修补是预防手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张学新;李文玲;张磊;刘英姿;邢鹏辉;佟静 刊期: 200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