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爱民;杨丹;韩立敏;许明;张秀珍;屠蕊沁
我科于2007年1月和3月分别对2例心脏直视术后缩窄性心包炎的患者施行了心包切除术,取得了满意的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凯;杨兆华;王春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盐酸坦素罗辛联合溴吡斯的明防治宫颈癌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 自1999年3月至2007年4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因宫颈癌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患者57例,治疗组28例,为拔导尿管前后口服盐酸坦素罗辛和溴吡斯的明的患者;对照组29例,为单纯导尿的患者.两组手术范围、术中出血、年龄等情况大致相当.比较两组尿潴留发生情况及药物毒副反应.结果 在经术后常规导尿1周或2周,治疗组和对照组发生尿潴留者分别为3例(10.7%)与17例(58.6%),尿潴留发生率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1).首次拔管后治疗组平均膀胱残余尿量为(44.4±60.9)mL,对照组为(167.8±159.9)mL,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1).分层数据显示,无论术后1周还是2周拔除导尿管,治疗组的膀胱残余尿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未观察到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 盐酸坦素罗辛联合溴吡斯的明对防治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的尿潴留有较好的作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爱民;杨丹;韩立敏;许明;张秀珍;屠蕊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早期的动物实验表明麻黄碱相对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而言极少引起子宫胎盘血流减少,因此一直是产科麻醉首选的升压药,然而近年来的研究提示,对苯肾上腺素等α受体激动剂引起子宫胎盘血管收缩的顾虑被夸大了.麻黄碱可引起产妇心动过速,并且由于代谢兴奋作用能引起胎儿血pH和碱剩余降低,而苯肾上腺素处理脊麻后低血压更加有效且容易滴定,没有发现引起胎儿酸血症的报道.尽管在这一领域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但目前的证据似乎提示苯肾上腺素才是更符合产科需要的升压药.
作者:黄绍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高脂饲料喂养的小鼠心脏和肺组织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oxide syn-thase,eNOS)及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的含量变化,探讨高脂血症对eNOS和HO-1表达的影响.方法 高脂饮食组(n=8)和普通饮食组(n=8)C57BL/6小鼠分别经高脂饲料和普通饲料喂养18周后,测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含量,采用Real-time PCR检测心脏和肺组织中eNOS及HO-1的mRNA水平,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蛋白表达.结果 高脂饮食组TC、TG和LDL明显高于普通饮食组,HDL则低于普通饮食组;高脂饮食组心脏和肺组织中eNOS的mRNA和蛋白水平低于普通饮食组,HO-1的mRNA和蛋白水平高于普通饮食组.结论 高脂饲料喂养能使小鼠形成高脂血症,并引起心脏和肺组织中eNOS的表达降低,同时HO-1的表达升高.
作者:江一峰;曹晓娥;王丽;赵凤娣;殷莲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采用自行设计的CO2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CO2)包衣设备研究肠溶包衣参数,为开发蛋白质及多肽的口服制剂提供工艺基础.方法 以载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颗粒为微丸核心,以EUDRAGIT L100-55作为pH敏感的肠溶包衣材料,采用正交表研究压力、温度、增塑剂和包衣持续时间等不同的工艺参数组合,并考察肠溶包衣微丸的形态学和体外释放特性,以选择优的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包衣工艺.结果 压力为20 Mpa、温度为35℃、使用40%增塑剂的条件下包衣30min,所得BSA微丸在模拟胃液中释放量小于5%,在模拟肠液中迅速释放,符合肠溶包衣的要求.结论 得到了通过ScCO2制备肠溶微丸的优参数组合,为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包衣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作者:肖菊香;马晓文;莫炜;宋后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腹膜后纤维化上尿路梗阻的诊治经验,为腹膜后纤维化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2007年9月间本院收治的11例腹膜后纤维化患者上尿路梗阻的诊治情况,男7例,女4例,均以肾积水为临床表现.1例行肾造瘘术,7例行输尿管松解术,2例行输尿管切断再吻合,1例因患侧肾脏无功能,行患肾切除.结果 随访12~36个月,3例失访,2例因脑梗死亡,余患者在随访期内病情稳定或无变化.结论 腹膜后纤维化上尿路梗阻是少见病因,病理是本病诊断的终依据.早期的手术治疗能够保护患者的肾功能.
作者:徐煜;徐可;姜吴文;陈忠清;丁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脑肿瘤,特别是恶性脑肿瘤的治疗目前仍是临床医生面临的一个难题,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对脑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尚不明了.新研究表明:神经干细胞、脑肿瘤干细胞都可能参与这一过程,针对干细胞水平的研究将给脑肿瘤的治疗带来新希望.Hedgehog-Gli信号通路正是一条影响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重要通路.本文就该通路在神经系统发育、神经干细胞分化和脑肿瘤发生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王柯;车晓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测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脂代谢紊乱发生情况及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人选非糖尿病透析龄大于3个月规律连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48人,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其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血脂等生化指标,以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法(ABC-ELISA)测定脂联素、瘦素、抵抗素等脂质因子.结果 非糖尿病腹透患者48人(男20,女28)稳态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为6.32±8.97,其中4位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发展为糖尿病.根据IR中位数2.59分组,IR≥2.59组(n=24)与<2.59组(n=24)两组比较发现在BMI、三酰甘油、铁蛋白和脂联素、瘦素存在显著差异(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IR与铁蛋白(P<0.01)、血脂(胆固醇、三酰甘油)分别成正相关(P<0.05).结论 非糖尿病腹透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肥胖、高三酰甘油血症、脂联素、瘦素等因素与胰岛素抵抗相关.
作者:张敏;朱彤莹;李芸;田菁;孙怡;徐美珍;顾勇;林善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检测不同CD40L表达水平的脾细胞对巨噬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影响,探讨通过调控CD40L的表达改变巨噬细胞的类型.方法 贴壁分离正常BALB/c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将腹腔巨噬细胞或经IL-4刺激的腹腔巨噬细胞,分别与体外培养2 d后获得的CD40low脾细胞和Ionomycin与PMA诱导的CD40Lhigh脾细胞共孵育,24 h后检测M1和M2型巨噬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并以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分泌水平.结果 与CD40Llow脾细胞共孵育的巨噬细胞CCL22、Fizz1和Ym1表达水平较高,但只分泌较低水平的NO,而与CD40Lhigh脾细胞共孵育的巨噬细胞表达较高水平的CCL3并分泌高水平的NO,而且CD40Lhigh脾细胞可使M2型巨噬细胞表型相关基因明显下调.结论 CD40Lhigh脾细胞使巨噬细胞倾向于M1型极化,并且能使M2型巨噬细胞向M1型转换.
作者:郭强;李康;徐薇;关庆东;储以微;熊思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柘树提取物片剂处方.方法 以微晶纤维素(microcrystallinecellulose,MCC)的用量、乳糖的用量和黏合剂聚维酮(polyvinylpynolidone,PVP)的浓度为考察因素,以崩解时间和3个有效成分的溶出度为考察指标,分别用多元线性模型、二次多项式模型描述考察指标和3个考察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绘制效应面和等高线图,确定较优处方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 根据二次多项式模型,发现3个考察因素和4个考察指标之间存在可信的定量关系;优选的佳处方为MCC的用量40 mg,乳糖的用量为70mg,PVP浓度为4%,优化处方各设定的预测值和测定值非常接近.结论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得到了基于二次多项式模型的柘树提取物片剂处方优化模型,实现了该片剂的处方优化.
作者:吴海健;王建新;黄建明;韩丽妹;侯爱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骨髓单个核细胞植入对心肌梗死后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冷冻损伤的方法建立新西兰种家兔心肌梗死模型,分为骨髓单个核细胞组(mononuclear bone marrow cells,MN-BMCs组)和对照组,各8只.4周后,MN-BMCs组中将提取分离的MN-BMCs,植入心肌梗死及其边缘区,对照组于心肌梗死及其边缘区注射相应体积的MDM完全培养液.以超声心动图分析细胞植入前后心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MN-BMCs植入心肌梗死及其边缘区可以改善局部及整体心脏功能:细胞移植4周后两组之间比较,MN-BMCs组局部心脏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表现为MN-BMCs组比对照组心肌梗死区室壁厚度增加,[(4.81±0.55)mm VS(3.94±0.54)mm,P<0.05];收缩期和舒张期心肌梗死区室壁运动速度明显增加[分别为(8.20±0.77)cm/s vs(7.00±0.56)cm/s,P<0.05;(8.51±0.93)cm/s vs(6.75±0.57)cm/s,P<0.053.细胞移植4周后,MN-BMCs组整体心脏功能亦优于对照组,表现为MN-BMCs组比对照组心腔减小,LVDD分别为(14.89±1.36)mm vs(16.24±1.31)mm(P<0.05),LVSD分别为(10.48±1.32)mm vs(12.29±1.48)mill(P<0.05);MN-BMCs组左心室收缩功能明显改善,左室射血分数及缩短分数提高,LVEF分别为(65.25±5.73)%vs(57.00±5.81)%,P<0.05;LVFS分别为(30.25±3.73)%vs(24.88±3.95)%,P<0.05.结论 骨髓单个核细胞植入心肌梗死及其边缘区可以改善心肌梗死后心脏功能.
作者:孙勇新;赵强;潘翠珍;夏利民;徐德民;陈安清;王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慢病毒载体和腺病毒载体转染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后,外源基因的表达.方法 采用人脐带血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制备表达GFP的慢病毒载体和腺病毒载体,用以转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其外源基因的表达.结果 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与骨髓中的类似,其外表呈纤维样;转染5周后,慢病毒载体转染的GFP阳性表达明显高于腺病毒载体.结论 慢病毒载体较腺病毒载体作为基因转导系统更有优势.
作者:马晓生;吕飞舟;姜建元;李小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hand2在斑马鱼胚胎内的表达情况,验证显微注射吗啡啉修饰的反义寡核苷酸(Morpholi-no oligonucleotides,MO)使hand2表达下调的有效性.观察hand2表达下调后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异常表型,初步探讨hand2在斑马鱼胚胎发育中的作用,为利用斑马鱼开展hand2的功能研究提供线索.方法 采用胚胎整体原位杂交的方法观察hand2在斑马鱼胚胎内的表达情况.利用向斑马鱼受精卵显微注射MO的方法使hand2表达下调,并进行hand2表达下调的效率验证.将斑马鱼单细胞受精卵分为4组进行显微注射,即对照MO(Con MO)注射组、hand2 MO注射组、hand2-GFP mRNA注射组和hand2-GFP mRNA+hand2 MO注射组.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hand2-GFP mRNA注射组和hand2-GFP mRNA+hand2 MO注射组的荧光表达情况以验证hand2表达下调的效率.在显微镜下观察hand2 MO注射组斑马鱼胚胎的各器官发育情况并进行评定.结果 hand2在斑马鱼胚胎的侧板中胚层、咽弓、心脏和鳍有较强表达.hand2-GFP mRNA注射组在8 hpf(hours post fertilization)时胚胎有较强的荧光表达,而hand2-GFP mRNA+hand2 MO注射组胚胎几乎无荧光表达.与Con MO注射组相比,hana2 MO注射组斑马鱼胚胎的心脏、血管、血细胞、鳍以及体节有明显的发育异常.结论 向斑马鱼受精卵显微注射hand2 MO的方法可有效的使hand2表达下调.hand2在斑马鱼胚胎的心脏、血管、血细胞、鳍以及体节的发育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孙淑娜;桂永浩;宋后燕;蒋璆;王跃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类胰蛋白酶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435侵袭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体外细胞侵袭力试验观察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类胰蛋白酶对乳腺癌MDA-MB-435细胞跨膜侵袭力的影响,并利用RT-PCR以及明胶酶谱法研究类胰蛋白酶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2,TIMP-2)表达水平的调节.结果 150~500 pmol/L的类胰蛋白酶可以促进MDA-MB-435细胞的跨膜侵袭;还可以促进MMP-2、TIMP-2的mRNA表达(P<0.01)和MMP-2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 类胰蛋白酶可以促进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435细胞的跨膜侵袭,该作用可能与增加M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TIMP-2的mRNA表达相关.
作者:顾漪萍;向萌;陆超;赵凤娣;李晓波;殷莲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构建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 1,TIMP1)基因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表达质粒,并观察其在HEK293细胞中的表达,检测目的 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方法 采用PCR技术,分别设计引物扩增所需序列并进行PCR鉴定.再采用分子克隆的方法,以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s,IRES)序列连接CTGF和TIMP1并克隆到AAV表达质粒pSNAV2.0构建重组质粒pSNAV2-CTGF-IRESTIMP1.把重组质粒转染HEK293细胞,用双重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的方法对重组质粒的表达进行研究,MTT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CTGF蛋白的生物学活性,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IMP1蛋白的含量.结果 PCR、酶切、DNA测序等方法均证实成功构建了含有完全正确的CTGF和TIMP1基因序列的AAV表达质粒.双重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到目的 蛋白的表达,转染后的细胞上清具有促使成纤维细胞增殖的生物学活性,ELISA法结果证实重组载体能够高表达TIMP1蛋白.结论 成功构建了双表达质粒pSNAV2-CTGF-IRES-TIMP1,转染HEK293细胞后能够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目的 蛋白,为基因治疗椎间盘退变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作者:魏见伟;王德春;胡有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小鼠腹部心脏移植术的手术技巧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雄性昆明(KM)小鼠60只,随机分供、受体2组,采用大鼠Ono术式进行小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小鼠供体升主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端侧吻合,供体肺动脉与受体下腔静脉吻合,实验30例.结果 实验成功率86.7%(26/30).取供心时间(9.4±1.2)min,供心修取时间(14.8±1.2)min,受体手术时间(60.4±2.4)min,其中吻合时间(29.8±2.5)min.结论 掌握小鼠心脏移植的显微外科技巧和正确的处理手术并发症,可以成功建立小鼠腹部心脏移植模型.
作者:彭润生;王春生;杨兆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制作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动物模型,探讨自由基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别嘌呤醇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新生1日龄SD大鼠32只行双侧颈总动脉结扎(BCA0)制作脑白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n=8)、BCAO组(BCAO,n=12)及别嘌呤醇干预组(ALLO,n=12).BCAO后48 h检测脑白质XO、iNOS、Na+-K+-ATP酶、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及·OH活力、尿酸(UA)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MDA含量(nmol/mg prot):BCAO组(2.56±0.78)较Sham组(1.36±0.23)明显升高(P<0.01),而ALLO组(1.59±0.19)较BCAO组明显降低(P<0.01).UA含量(mg/g prot):BCAO组(13.57±0.72)及ALLO组(12.34±0.21)均较Sham组(11.42±0.56)明显升高(P<0.01),而ALLO组较BCAO组明显降低(P<0.01);·OH活力(U/mg prot):与Sham组(156.0±8.07)比较,BCAO组(206.6±21.27)明显升高(P<0.01),而ALLO组(191.7±13.04)较BCAO组显著降低(P<0.05).XO及iNOS活力:BCAO组较Sham组明显升高(P<0.01),而ALLO组较BCAO组明显降低(P<0.05);Na+-K+-ATP酶活力(umol pi/mg prot/h):与Sham组(3.04±0.26)比较,BCAO组(2.30±0.37)及ALLO组(2.11±0.26)均明显降低(P<0.01),而ALLO组与BCAO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GST活力(U/mg prot):与Sham组(56.75±4.22)比较,BCAO组(37.60±8.32)明显降低(P<0.01),而ALLO组(43.39±4.44)比BCAO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 自由基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中可能发挥了核心作用.别嘌呤醇对缺血引起的早产大鼠脑白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胡勇;邵肖梅;张旭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基因工程减毒的沙门氏菌VNP20009的低毒性和对于肿瘤细胞的靶向性.方法 将野生型沙门氏菌(对照组)和VNP20009(研究组)分别通过尾静脉注射感染正常小鼠,观察其生存期差别;将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标记VNP20009,红色荧光蛋白(red fluorescent protein,RFP)和GFP分别标记小鼠前胃癌细胞(mouse forestomach carcinoma cell,MFC)的胞质和胞核,尾静脉注射感染离体肿瘤细胞和荷瘤小鼠,以双色荧光成像的定性方法和组织匀浆细菌培养的定量方法显示细菌在离体肿瘤细胞、在体肿瘤和正常组织中的生长情况.结果 接受野生型沙门氏菌注射的对照组小鼠在注射后4 d全部死亡,而接受VNP20009注射的研究组小鼠在注射后10 d依然全部存活;VNP20009能在离体肿瘤细胞中持续增殖并引起核碎裂;在体实验中,感染后第6天,正常组织中的细菌明显减少,到第18天时几乎消失,但在肿瘤组织中依然持续增殖.细菌在肿瘤/正常组织(肝脏)中的比例在感染后第4天约为224:1,第6天为1020:1.结论 基因工程减毒的沙门氏菌VNP20009有着良好的低毒性以及肿瘤靶向性,具有作为肿瘤基因治疗载体的潜力.
作者:周易明;刘常星;邬剑华;王依婷;陈宗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随着对自身免疫性肝病认识的加深,近年来国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和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的病例报道增多,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因此不再认为是少见的疾病.PBC和AIH在临床症状、生化指标和组织学表现方面有所不同而易于鉴别.然而,文献报道5%的AIH和19%的PBC患者存在疾病的相互重叠现象,即所谓的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1]>.AIH-PBC重叠综合征是指在同一时间段或病程中具备PBC和AIH两种疾病的临床表现、血清学及组织学特征.目前临床对重叠综合征的研究不多,由于病例数的限制和存在明显异质性等,尚无大规模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资料,对其诊断与治疗仍是临床的难点.本文报道我院确诊的6例PBC-AIH重叠综合征病例及分析,并就近年国内外的文献报道进行复习,以加深对此病的认识.
作者:涂传涛;朱新宇;张顺财;胡锡琪;王吉耀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VEGF是否与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屏障的破坏有相关性,并定位其破坏位置.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144只,随机分为实验性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各72只).用RT-PCR技术定量第3、5、10、14天时两组大鼠视网膜中VEGF 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使用红色荧光微球来空间定位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屏障的破坏情况.结果 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视网膜VEGF mRNA表达水平随时间呈现升高趋势.其视网膜屏障的破坏位于浅层视网膜的静脉及毛细血管.结论 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屏障的破坏与VEGF mRNA水平的升高相一致,其破坏位置在浅层视网膜的静脉及毛细血管.
作者:马晓萍;袁非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