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治疗偏头痛123例体会

陈晓华;徐放;高月平;韩玉娥;周金英

关键词:针刺疗法, 治疗偏头痛, 现报告如下, 反复发作, 无理想, 发病率, 顽症, 疗效
摘要: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发病率较高的常见顽症.目前尚无理想疗法,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疗法治疗偏头痛 123例,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医学研究与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肾盂癌的B超诊断价值

    目的为了明确 B超在肾盂癌的诊断价值,进一步提高肾盂癌的早期诊断符合率.方法系统分析了本院近年来经 B超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盂移行上皮癌的 15例声像图资料.结果通过分析显示早期肿瘤直径小于 1cm时,超声检查较困难,肿瘤直径大于 1cm时 B超诊断与手术病理均符合.结论超声可作为准确的定位定性诊断,对病灶浸润和转移的检出亦极为敏感.

    作者:赵庆春;邸桂新;郝冬梅;钟娅丽;袁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Ⅲ°烧伤自体微粒皮及同种异体皮混合移植手术配合体会

    大面积烧伤,尤其是Ⅲ°烧伤需要植皮治疗,但常因自体皮源匮乏,使创面修复时间延长,影响病人的愈后,现将作者在北京 304医院进修期间亲自参加大面积Ⅲ°烧伤病人,采用微粒皮及同种异体皮混合移植术治疗 8例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的经验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杨润亭;薛淑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关于医学院校电子与电路基础课教学的构想

    医学院校现在普遍设立了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等专业,一些学校也设立了医疗电子器械维修等专业.这些专业除了需要有医学基本知识外,还需要对医用电子科学有一些了解,在医学院校中开设电子与电路基础知识课程显然有很大的必要.医用电子学是一门应用物理、电子学、计算机学和医学的交叉学科.随着电子及计算机技术在医学特别是检验、核磁、 CT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各级各类医院和医学教学、科研部门的电子仪器设备越来越多,相应生产、销售、使用和维修的需要使得对电子学基本知识的了解日益迫切.开设电子与电路学基础知识课程,使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更好地掌握仪器设备,服务于日常工作,同时可以扩大学生就业渠道,在医疗器械设备生产、销售和维修等部门实现就业.

    作者:袁泉;张洪义;刘文瑾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实习初级阶段护理专业学生学习需求的调查

    为了解护理专业学生 (大、中专 )实习初级阶段的学习需求,进一步提高临床带教质量,使学生学有所得,笔者对刚进入临床学习阶段的学生学习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瑞娟;杨润婷;商亚贞;潘秀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内窥镜下摘除结肠息肉52例分析

    结肠息肉的发生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特别是老年人的结肠息肉有随年龄增大而发生率上升趋势.因此,对大肠息肉的治疗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内窥镜下行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或钳除是治疗大肠息肉的一大进展.本文作者就近年来在北京 301医院内窥镜室进修期间参予诊断为大肠息肉并行内窥镜下切除术 52例的临床分析及体会做以下总结.

    作者:赵鸿雁;李乐群;白杰;李同凯;杜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体会

    随着环境与天气的变化及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在临床工作中,肺系疾病患者日趋增多,其中慢性支气管炎占较大比例.并且慢性支气管炎是继发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肺系疾病的前奏,严重时可引起心衰、呼衰等危重病症.在临床上针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是较为重要的,本人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中中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报告结果如下.

    作者:李建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微机应用基础》实验教学的改革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各高等院校早已适时地开设计算机课程;随着计算机课程的开设,也出现了许多值得计算机教师去思考、去探索的问题,例如:如何提高计算机实验课教学质量就值得许多计算机教师去努力探索;虽然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一直都是计算机教师努力探索的目标,但是,计算机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它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一节实验课内要使学生尽可能学到更多的计算机知识,操作熟练,需要教师花费一翻心思,寻找使每节课达到佳效果的有效途径.而且近年来高校扩大招生规模,成人教育的形势更加严峻.大专院校的招生分数越来越低,这些学生的素质也越来越低,接受能力、领悟性也差得多,学习的自觉性不高.怎样使这些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让他们喜欢上实验课呢?根据笔者在<微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观察和实践,本文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谈谈如何提高成人医学院校计算机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作者:牛齐明;吴艳萍;张洪义;袁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开展综合性社区卫生服务的思路探讨

    随着卫生事业体制与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已经成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与全科医疗的概念存在着有机的联系,综合性服务是全科医疗的基本特征,也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原则,那么,如何体现综合性社区卫生服务又怎样能发挥其优势,本文就此问题从五个方面加以探讨.

    作者:孙明明;杨建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阶段性目标管理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为了提高临床带教质量, 采用自制问卷对 1998年- 1999年在本院临床实习生 136人, 进行不同实习阶段专业需求调查.结果显示: 护生临床实习需求具有阶段性特点,即实习初期 (护士角色适应期 ):实习生对熟悉工作环境、协调人际关系、了解工作程序和各个护士岗位职责、掌握基本技术操作强烈需求.实习中期 (护士角色成熟期 ): 对专科疾病护理及整体护理新知识强烈需求.实习后期 (护士角色稳固期 ):渴望临床综合能力的提高.针对上述特点,对 2000年临床实习护生 98人,在总的培养目标基础上采取阶段性目标管理,经对阶段末和实习结束时的结果及时考核,使带教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作者:周旖;高素芹;李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聋哑人妊娠合并肾损伤的心理护理

    本科于 2002年 8月 5日收治 1位聋哑人妊娠合并肾损伤的患者,对这一特殊患者,医护人员共同探讨治疗护理方案,使其得到了身心全方面的护理,尤其重视心理护理的实施,现将心理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作者:范永华;倪晓宇;李红梅;郭敬如;李晶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和过程.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1].

    作者:王茹欣;贾海红;杜新杰;晋素景;丁英娈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生物塑化技术在运动系统教学中的应用

    长期以来,我国的解剖工作者,一直利用福尔马林保存的标本进行解剖学实验教学,使教师和学生受到福尔马林刺激味的危害.而摆脱这种现状是解剖工作者大的愿望. 20世纪 70年代末,德国 Hagens教授发明了生物塑化技术 [1- 2]. 90年代中期,我国部分医学院解剖工作者,也开展了这项技术的研究 [3- 4],并采用该技术制作了生物塑化标本.尤其人体肌肉、骨连结整体标本经造型、着色等特殊手法处理后,既有动态感,又有艺术感.如按各类体育的动作规则进行造型,其形态逼真.本文作者为使生物塑化技术尽快地在我国解剖实验课运动系统标本的教学中得到应用,对生物塑化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及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霍志斐;史树堂;张克呈;刘俊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肾移植术后尿量观察及护理

    肾移植术为目前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ESRD)理想方法.尿量是观察移植肾功能的主要指标.本文对肾移植术后患者尿量观察及控制进行了分析,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阎红丽;宋亚丽;纪桂英;范永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脑外科手术患者家属与医护人员发生分歧的原因及对策

    本院脑外科自 1998年 8月- 2002年 11月手术治疗患者家属提出意见与医护人员发生分歧 30起,现将发生原因及避免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王玉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促进医院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处理好六种关系

    随着中国加入 WTO,消除贸易壁垒、引入公平竞争将成为现实.做为一家国有医院,如何应对当前形势,如何结合所处的环境探索一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兴院之路,应该是每一位医院管理者乃至每一位医院人认真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如何处理好长远规划与立足现实、锐意改革与稳定大局、医院经营与以德治院、科学管理与有效激励、优质服务与技术创新、依法行医与素质教育等 6种关系,分别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能引起医院管理者的共同关注.

    作者:董立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缺血性脑损伤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有关凋亡( apoptosis)的分子机制研究显示,凋亡是一个遗传性的程序性过程,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及调控,凋亡性细胞死亡不仅是正常神经系统发育所必需,而且参与脑缺血、脑外伤以及多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病理性神经元死亡过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凋亡在脑损伤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1- 2].

    作者:张平;张杏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子宫破裂、失血性休克病人1例抢救成功报告

    患者王××,女, 24岁,农民.主因孕 8+月,间断下腹痛 3d,加剧 3+ h于 2003- 3- 29 18: 30入院.患者孕 2产 1, 7年前因产程进展不良于当地行剖腹产术(术中情况不详 ),产后无发热及大出血史.既往脑部外伤史,其家属主诉其患精神障碍(具体情况不详 ),此次妊娠末次月经不详,未做产前检查.现妊娠估计 8+月.患者主诉 3 d前下腹间断疼痛,可忍受,当日下午 15: 00突然腹痛加剧伴尖叫,来院途中恶心、呕吐 1次, 当地 B超提示:胎儿双顶径 8 0cm、胎心 60次 /min,胎儿臀位、胎盘位于后壁.羊水量正常.血常规: HB 95g/L、 WBC 11.0× 10 9/ L、 N 70%、 L 30%、 BT2'、 CT2'.来本院时患者尚能准确回答病史,约 3min后见患者面部冷汗、打哈欠、四肢发冷,急测 BP75/?mmHg(舒张压测不出),脉搏 120次/ min,细弱,贫血貌.腹部检查无板状腹、无正常宫缩、无明显病理缩复环,下腹部见陈旧性纵形瘢痕,下腹压痛,伴腰痛.立即导尿 300ml,色清,阴道检查:阴道出血不多,宫口开 1cm,宫颈管长 2cm,未触及胎儿先露部,未见羊水,可触及宫颈内口环状感、较韧、下唇偏右侧可触及如子宫样肌性组织.厚约 1.5cm(术后证实为子宫破裂断端 ),未触及胎盘组织.本科 B超:胎儿横位,无胎心搏动.血常规 HB 68g/L、 PLT 213× 10 9/L、 RBC 2.1× 10 9/L、 N 73%、 L 20.3%.初步诊断: 1.宫内孕 8月第二胎横位. 2.胎死宫内. 3.失血性休克. 4.失血性贫血. 5.腹腔内出血 :①子宫破裂?②胎盘早剥?③胎盘低置? 6.瘢痕子宫.考虑患者血色素进行性下降,腹腔内出血,病因尚未明确,在纠正休克同时有剖腹控查指征,快速建立三条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升压药多巴胺静点,血压逐渐由 58/36mmHg升至 98/56mmHg,观察患者腹部逐渐隆起,超过妊娠月份,此时休克好转,行剖腹探查术.沿原纵形瘢痕切开腹壁,见肌层薄弱处呈紫黑色,打开腹膜见腹腔内游离血约 2 000ml,子宫下段全层横行裂开,长约 10cm,胎囊自破裂口膨出,刺破羊膜囊、羊水色清,双足牵引一女死婴,体重 2 300g,胎盘位于宫底部,完整娩出胎盘、胎膜.因患者有一健康男孩,为避免术后继发感染,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术中输血 1 200ml,清理腹腔内游离血约 3 000ml.术后血压 110/ 60mmHg、脉博 120次/ min,术后观察尿色清,尿量 1 000ml.予大量抗生素预防感染, 7d治愈出院.出院时诊断: 1.宫内孕 8+月第二胎横位. 2 子宫破裂. 3 胎死宫内. 4.失血性休克 5.多失血性贫血. 6.瘢痕子宫.

    作者:李燕;蒲慧然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生物化学的教学改革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越来越成为生命科学的共同语言,学好生物化学是临床专业课的基础.生物化学这门学科与文化基础课和医学专业课存在较大的差异,它的内在知识结构系统性强,但其独立性不强,往往会受到其它基础学科(化学、生物)的影响.所以,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如不讲究教学方法,学生一般会感到枯燥、乏味,兴趣不高.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在做好相关学科知识衔接教学的前提下,实施分层教学,利用 CAI课件辅助教学,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作者:申文香;邢志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社区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及护理对策

    老年期是人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内,老年人身体各系统退行性改变逐渐明显,影响脏器功能,各类疾病尤其是慢性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与自理能力等.同时在这一时期老年人也面临许多实际问题,如退休、丧偶、子女婚嫁、配偶及自身患病等,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减退,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迫切需要从身体、心理和社会支持等层面满足对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需求.而这些老年病人一般均生活在社区,对社区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丁英娈;耿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静脉输入药物治疗尿石症的观察与护理

    尿石症是泌尿外科常见病,是人体异常矿化的一种表现.本科自 2001年 8月开始对 156例结石小于 0.6cm的病人,施行了静脉输入药物治疗,排石有效率 98%.所用药物为常用药,价格便宜,毒副作用小,患者易接受.现总结如下.

    作者:潘秀敏;李红梅;李晶;倪晓宇;郭敬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医学研究与教育杂志

医学研究与教育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