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育斌
人们的生存离不开食物,尤其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推动,人们食用的食品更是多样化,所以保证食品的安全是尤为重要的;随着国家及相关部门对于食品安全的大力关注,以及先进设备的普及应用,使其食品检测的技术更加的多元化,如何将食品检验中生物检测的技术更加的安全和优化,就要将各项检测技术的原理进行分析;并结合其他国家先进的检测技术,进行整合,使其食品生物检测技术更加的国际化.
作者:程敏;徐丽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1粮食行业清理输送设备的设计当前粮食行业的输送设备主要有提升机 、输送机等,其结构特点的不同决定了它们在粮食仓库运输中的不同作用.影响输送设备的因素有很多,输送物料的特性对于粮食输送设备的选择有很大影响,粮食自身的重量对于设备的实际功率有要求,粮食自然休止角影响设备设计的自溜角,否则会对粮食有很大程度的破坏;工艺性能和排布要求输送设备选择更具影响,比如说刮板输送机能够实现多点进料多点出料,普通带式输送机只能够多点进料单点出料;在综合分析设备实现的功能、运行安全以及可靠性的基本要求外,投资分析以及运行费用也是不容忽视的考虑因素,另外就是建筑物对于设备尺寸要求、粉尘防爆、环保等因素.
作者:张德喜;袁美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物质,能够促进人们的生存和发展,食品的质量对人们的健康影响非常大,如果不健康的食品在市场的兜售,会引起社会稳定问题,也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现在,社会在不断地发展,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作者:赵淑昂;林秀芝;洪丹妮 刊期: 2015年第21期
1材料与方法新鲜蔬菜菜心、生菜、芥菜均在荔湾区龙津市场购得.蔬菜去掉不可食部分,取整株洗净,晾干.每种蔬菜称取8份,每份20克,备用.
作者:孙育斌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研究了皂土、壳聚糖、果胶酶澄清发酵木瓜酒的工艺,结果表明,三种澄清剂对发酵木瓜酒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皂土的澄清效果佳;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三种澄清剂的佳配比为皂土用量1.5%,壳聚糖用量0.1%,果胶酶用量0.15%,在此条件下,透光率可达到98.8%.
作者:李作良;于博;孙言;刘谨瑞;覃智森 刊期: 2015年第21期
食品质量安全与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都息息相关,同时其还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发展,关乎社会的稳定性.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推动下,国际食品贸易在不断的拓展,食品安全事件却层出不穷,这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食品质量安全工作开展迫在眉睫.
作者:谢秋亭;林王琳;罗丹虹 刊期: 2015年第21期
近些年来,随着各种食品安全事故的接连发生,消费者对于食品的质量投入了更多的关注,这也就对食品质量检验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品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对于维护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稳定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不断探究优化食品质量检验工作效果就显得非常有必要.1食品质量检验工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即便是各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得当前食品质量检验工作已经有了一些改善,但是近段时间仍时有曝出有关食品安全质量的问题,这就说明我国食品质量检验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下面就我国食品质量检验工作中存在的缺陷进行概述.
作者:冯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人开始购买进口食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进口商品中,农产品占比达到了16.30%,在所有商品大类中排第三位.可见,国内消费者对于国外的农产品(主要是奶粉等食品)青睐有加,消费能力也很强.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口食品的检验检疫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进口食品的检验检疫出现较大的监管漏洞,质量有问题的食品流入国内市场,势必对人们身体健康和整个社会的安定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
作者:蒋蔚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荧光染料,在我国,荧光增白剂并非食品添加剂,而是被划分为精细化工产品;在国际上,荧光增白剂被认定为具有潜在的致癌性,其使用应当受到一定的限制.我国相关标准明确规定:食品中严禁违法添加,且在食品包装用原纸、餐具洗涤剂、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剂与洗涤消毒剂中均不得使用荧光增白剂.
作者:安莹 刊期: 2015年第21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食品质量问题渐渐已经成为了对人民的生命安全以及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的重要因素.在近几年,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引起了人们对其的重视,因此,完善监督食品安全体系,提升食品质量,向人民群众负责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南艳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产品检验过程中的高效管理对样品的检验过程有着重大的关系,要想提升产品检验工作的工作效率就要先做好产品检验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本文主要就是介绍高效完成质量监督检验工作的方法.一、样品的接收原则规范化的有效性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样品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委托检验样品、日常监督抽查样品以及专项监督抽查样品.为了保证样品在选择的时候的有效性、完整性以及具有代表性,所以接收的环节要做到层层深入和发展,对于每一个细节的环节都要有着严格的规范,应有专人负责检查登记并入库保存.
作者:朱命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在当前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转基因技术的出现可谓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并广泛的在生命科室的各个方面进行应用.转基因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在二十世纪末开始出现,其有效的推动了农业、医药卫生等行业的发展.但在近年的科学研究过程中发现,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应用会带来一些潜在的危害.由于转基因生物产品中含有有毒物质和过敏源,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同时转基因生物体还会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较在的影响.转基因生物体属于新的物种,其存在可能会对自然演化的原有自然生态物种带来一定的破坏,从而导致自然生态物种的失衡.但转基因生物具有传统生物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为,而且具有较深远的科学和经济潜力,但由于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还没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定论,所以人们对转基因检测技术越发关注.
作者:胡艳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本文首次建立了复合食品包装袋中2,4-二氨基甲苯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样品中2,4-二氨基甲苯用沸水浸取,经滤膜过滤后,直接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复合食品包装袋中的2,4-二氨基甲苯的检测限为0.2 μg/L,检测浓度范围为0.2~100 μg/L,线性关系良好(R2=0.9994);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2%~108%,RSD偏差(n = 6)为2.1~5.9%.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快捷、准确,完全满足复合食品包装袋中2,4-二氨基甲苯检测的需要.
作者:舒勇;赵成仕;张居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沙门氏菌是肠杆菌科中的主要菌种,是革兰氏阴性菌,它主要分布于动物的肠道中,可以中毒致病.一般的动物性食品尤其是肉类制品可以引起人或动物的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一、沙门氏菌胶体金的染色沙门氏菌胶体金染色试验在试验中,选择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两种菌种,并取氯金酸、营养琼脂、沙门氏菌抗体、氯化钠、LB培养基等17种试验试剂备用.
作者:陈荣楦 刊期: 2015年第21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种安全问题就会层出不穷,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也是如此,但是由于我们检测技术还没有相当的成熟和一些人为因素等,在食品检验过程中检验结果不能做到大的有效性,在加之一些其他的原因,导致食品安全问题时常发生.所以如何提高食品检验标准,如何提高食品检验的精确度以及检验的速度是我们检测所主要关注的问题,同时加强实验室的管理是做好检验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对食品检测和实验室管理进行探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只有把握好这些问题,努力的做到好才能更好的解决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才能更好的保证人类的身体健康,才能为构建新型的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食品检测体系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更好的造福于人类,加快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贡献.
作者:周玉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从理论上来讲,不确定度主要指的是,由于在测量和检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差,进而出现的对被测量值不能肯定的程度.不确定度的数值越低,代表着检验精度越高.理化检验与一般的检验有很大的不同,其能够根据被检验产品的性质和特点,实施针对性的检验方法,运用针对性的检验仪器,从而得到比较精确的结果.通过在理化检验中运用测量不确定度原理,进一步丰富了理化检验的理论和实践,弥补了固有检验中的不足,客观上实现了检验水平的提升.在此,本文主要对测量不确定度原理及在理化检验中的运用展开讨论.
作者:周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食源性致病菌、转基因食品等生物污染监测和控制是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控制的重要领域之一,核酸作为每一物种独一无二的身份证明,在食源性致病菌、益生菌、动物源性食品、过敏原食品、转基因食品乃至食品真伪鉴定和检测中是理想的检测载体,结合强大的实时荧光PCR核酸检测技术,为食品安全监测、风险评估及食品品质保障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本文对目前实时荧光PCR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和进展作一概述.
作者:窦丽芳;李梦迪;方慧文 刊期: 2015年第21期
针对产品进行抽查从而保证产品质量,是我国产品质量监督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有关质检部门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对产品的一部分进行检查,以该部分样品的质量的优劣来作为整体质量的代表.如果在抽样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产品质量监督的正确性.这就需要在抽样过程时加强抽样过程控制,对生产方和使用方所面临的风险进行控制.
作者:吕叙正;曹丽芬 刊期: 2015年第21期
我国是果蔬的生产大国,在果蔬的出售过程中,货架寿命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参考标准,也就是人们平常说的保质期,保存的时间是果蔬能够实现自身经济价值的关键,所以很多领域专家一直致力于延长货架寿命的相关研究.
作者:李菁雯;于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食品质量检测是一个复杂而全面的过程,是对食品外观、营养成分、有害物质的科学监测,通过化学、物理以及生物技术手段,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一个科学的食品质量检测体制,而这一体系的构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我国的食品安全,提升居民的营养结构组成,改善其健康状况,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我国社会生活的稳定,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但是我国现有的食品质量检测体系发展的时间较短,依旧存在着某些不足与缺陷,影响到检测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所以我们必须对现有的食品质量检测做出必要的调整,弥补不足,实现食品质量检测的全面进步,使其能够满足现实生活的需求,切实提升我国的食品安全.
作者:安华刚;武成祥 刊期: 201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