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新
目的 探讨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置环联合人工周期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中度宫腔粘连并拟行宫腔镜粘连分离术的患者60例,其中术后宫内置入宫内节育器(IUD)18例(A组),人工周期治疗18例(B组),术后置环联合人工周期治疗24例(C组).术后3个月检查宫腔形态和子宫内膜恢复情况,比较三组术后子宫再粘连发生率和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A、B、C三组术后宫腔再粘连发生率分别为38.9%、27.8%、8.3%,C组宫腔再粘连的发生率低于A组(P<0.05);术后3个月子宫内膜厚度B组(4.2±0.7 mm)与A组(4.1±1.0 mm)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C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置环联合人工周期治疗可有效防治宫腔再粘连形成,修复子宫内膜,可作为宫腔粘连的常规治疗方法.
作者:吴志军;黄惠兰;许园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儿童低血糖所致脑损伤的效果以及价值.方法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56例低血糖所致脑损伤患儿分为两组,每组2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予以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低血糖所致脑损伤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低血糖所致脑损伤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1.42%)低于实验组(9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低血糖所致脑损伤患儿治疗前NBNA评分(17.69±3.21)与实验组的(17.54±4.11)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低血糖所致脑损伤患儿治疗后NBNA评分(30.54±4.54)分低于实验组的(39.57±6.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儿童低血糖所致脑损伤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神经细胞呼吸功能,保护患儿脑部神经组织,对于改善患儿预后以及生存质量有重要作用.
作者:周俊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每组50例.低剂量组给予0.6 mg/kg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常规剂量组给予0.9 mg/kg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mR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mRS评分均有所改善,但常规剂量组的NIHSS评分、mRS评分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治疗有效率(92.00%)与常规剂量组(90.0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剂量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有助于患者预后恢复.
作者:侯胜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持续硬膜外麻醉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择期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持续硬膜外麻醉组(40例)和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心率、中心静脉压、舒张压和收缩压的变化.结果 T1、T2以及T4、T5时心率、中心静脉压、舒张压和收缩压比较,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优于持续硬膜外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持续硬膜外麻醉,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麻醉程度易控制,其应用于老年性髋关节置换术中可降低手术麻醉风险,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许建能;蓝林森;李昆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镜介入联合体外放疗治疗中央型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36例中央型肺癌患者为观察组,运用支气管镜介入联合体外放疗进行治疗;同期选取36例不愿进行支气管镜介入的中央型肺癌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体外放疗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胸部CT、生存期.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胸部CT检查结果好转率(80.56%)高于对照组(58.33%),生存期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镜介入联合体外放疗治疗中央型肺癌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胸部CT好转率,延长生存期及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鑫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改良式旋肩法处理肩难产产妇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肩难产产妇62例的临床资料,按处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旋肩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式旋肩法治疗,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总产程及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出血量[(160.71±18.34)ml]少于对照组[(232.61±26.17)ml],且总产程时间[(8.27±1.37)h]短于对照组[(11.37±2.6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9.68%、6.45%)低于对照组(35.48%、2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90.32%)高于对照组(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肩难产产妇行改良式旋肩法处理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缩短产程时间,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分娩效果.
作者:王卫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顺铂联合紫杉醇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行三维适型调整放射治疗,观察组行顺铂联合紫杉醇同步放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远期疗效、炎症因子水平及安全性.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平均生存时间少于观察组,1年存活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α、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放射性肺炎、恶心呕吐发生率(13.73%、21.57%)低于观察组(19.61%、31.37%),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骨髓抑制及Ⅲ、Ⅳ级粒细胞减少比例(7.84%、3.92%)低于观察组(23.53%、1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顺铂联合紫杉醇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虽然优于单纯放疗,但其不良反应比例较高,临床应掌握合理使用剂量.
作者:马新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下腹部手术的患儿63例,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采用七氟醚联合骶管阻滞的方式麻醉,实验组(32例)采用七氟醚联合骶管阻滞加以使用单次骶管阻滞联合静脉持续泵注丙泊酚的方式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儿苏醒时间及麻醉诱导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各个时间节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T2时间节点时MAP、HR上升(P<0.05);实验组T2时间节点MAP、HR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比例(0)低于对照组(1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采取七氟醚联合骶管阻滞加以使用单次骶管阻滞联合静脉持续泵注丙泊酚的麻醉方式能够有效缩短患者苏醒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麻醉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赵闯;梁超;李志刚;屈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HAG与CAG预激方案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CAG预激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HAG预激方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血常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7.27%)略高于对照组(81.82%),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36%)低于对照组(29.09%),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水平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AG与CAG预激方案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均取得满意疗效,但HAG预激方案可快速缓解症状,有利于血常规指标恢复正常水平.
作者:杨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采取低分子肝素与丹参川芎嗪联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与丹参川芎嗪联合治疗.记录两组临床疗效,检测并分析治疗前后两组白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肌酐及血小板计数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白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肌酐及血小板计数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白蛋白定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能减少自由基生成,缓解肾小球病理性损伤,有效改善白蛋白定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超雄;林清;郭晶晶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梗死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7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钠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0 d后的血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如卒中量表NIHSS、神经功能缺损CSS)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粘度以及NIHSS、C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14.93%比13.43%),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可有效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减轻神经功能损伤,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利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 选取大隐静脉曲张患者7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6例予以常规剥脱术治疗,观察组37例于超声引导下给予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手术情况(手术用时、出院时间),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30%(36/37)]高于对照组[77.78%(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及出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41%(2/37)]低于对照组[25.00%(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疗效显著,可缩短手术用时及出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作者:张永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效果.方法 选取93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随机将其分为大剂量组(HDIVIG组)(48例)和亚剂量组(Sub-HD-IVIG组)(45例),两组均给予糖皮质激素(ICS)与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但IVIG给药剂量不同.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HDIVIG组有效率(91.67%)高于Sub-HD-IVIG(75.56%,P<0.05),HDIVIG组IgM、IgA及IgG水平均低于Sub-HD-IVIG组(P<0.05),HDIVIG组PLT水平高于Sub-HD-IVI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效果更好,可提高PLT水平,持续缓解出血症状,减少疾病复发.
作者:马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产前胎盘植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疑似为产前胎盘植入3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实施MRI检查.观察产妇胎盘的信号均匀程度、形态、位置分布等,比较MRI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及手术诊断的结果,分析MRI诊断对胎盘植入的诊断情况.结果 经产前MRI检查诊断为胎盘植入31例,其中将植入型误诊为粘连型2例,准确率为80.56%(29/36),误诊率为5.56%(2/36).MRI检查主要表现为胎盘-子宫交界不清,肌层内呈现T2WI稍高信号,而胎盘组织内T2WI呈现低信号,子宫下段显示局限性隆起,胎盘内呈现迂曲扩张血管影;经产前MRI检查未诊断出胎盘植入5例,漏诊率为13.89%(5/36),其中粘连型4例,植入型1例.结论 MRI可提高产前胎盘植入诊断准确率,以便及时给予有效防治措施,降低产妇大出血发生率.
作者:马志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肝功能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脂肪肝患者60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给予两组受检者肝功能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并记录受检者血清中的各项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研究组AST、ALT、TC、T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HDL-C、LDL-C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ST、ALT、TC、TG阳性检出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HDL-C、LDL-C阳性检出比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肪肝患者实施肝功能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亓慧敏;王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胎盘早剥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垂体后叶素治疗.比较两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止血时间及产后15 min、30 min、2 h和24 h内的出血量;比较两组产后出血、产后输血、子宫切除、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15 min、30 min、2 h、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产后输血、子宫切除、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能缩短第三产程、止血时间,降低产后出血量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锦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miR-29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miR-29、VEGF与宫腔粘连(IUA)发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经宫腔镜检查证实为宫腔粘连患者内膜组织167例,其中Ⅰ度粘连40例,Ⅱ度粘连46例,Ⅲ度粘连51例,Ⅳ度粘连18例,Ⅴ度粘连12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iR-29及VEGF在不同程度IUA患者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结果 随着宫腔粘连程度的加重,miR-29的表达逐渐减弱,VEGF的表达逐渐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29与VEGF在IUA患者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1.0,P<0.05).结论 miR-29与VEGF表达水平与宫腔粘连严重程度相关,miR-29、VEGF相互间可能通过某些通路共同参与了宫腔粘连的形成及发展.
作者:刘智敏;周春慧;龙文香;周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44例行人工泪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泪液分泌、泪膜破裂时间长于对照组,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干眼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能有效缩短泪膜破裂时间,增加泪液分泌量,改善眼干、眼涩症状,有助于老年患者视力恢复.
作者:姜晓丹;蒋燕铌;李爽;温权生;王洪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对育龄乳腺癌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育龄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改良根治术,研究组实施保乳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近期预后状况(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1年复发率、1年乳房外观状况)及术后1年生活质量[乳腺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分)].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研究组FACT-B评分及乳房外观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育龄乳腺癌患者均有良好效果,但保乳术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
作者:张腾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在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行常规产前检查的单胎孕妇140例,均行二维彩超检查和四维彩超检查,并以随访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种诊断方法胎儿畸形检出情况.结果 经正常分娩或引产结果,140例胎儿中胎儿畸形32例,其中面部畸形7例,四肢畸形4例,胎盘与脐带畸形2例,躯干畸形5例,头颅畸形2例,脊柱畸形3例,脏器畸形9例.四维彩超胎儿畸形检出率(96.88%)高于二维彩超检出率(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维彩超检查和四维彩超均可筛查胎儿畸形,四维彩超检查可进一步提高产前筛查胎儿畸形的准确性,有效区分各种胎儿畸形类型.
作者:李书勤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