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置环联合人工周期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

吴志军;黄惠兰;许园姣

关键词:宫腔镜, 宫腔粘连, 宫内节育器, 人工周期
摘要:目的 探讨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置环联合人工周期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中度宫腔粘连并拟行宫腔镜粘连分离术的患者60例,其中术后宫内置入宫内节育器(IUD)18例(A组),人工周期治疗18例(B组),术后置环联合人工周期治疗24例(C组).术后3个月检查宫腔形态和子宫内膜恢复情况,比较三组术后子宫再粘连发生率和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A、B、C三组术后宫腔再粘连发生率分别为38.9%、27.8%、8.3%,C组宫腔再粘连的发生率低于A组(P<0.05);术后3个月子宫内膜厚度B组(4.2±0.7 mm)与A组(4.1±1.0 mm)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C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置环联合人工周期治疗可有效防治宫腔再粘连形成,修复子宫内膜,可作为宫腔粘连的常规治疗方法.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疗程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疗程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疗程长短将其分为短(≤5 d)、中(6 d)、长(7 d)三组,每组38例,三组均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三组患者退热时间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的退热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7 d组咳嗽持续时间、肺部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5 d组和6 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7 d疗程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能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缩短住院时间,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崔自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在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行常规产前检查的单胎孕妇140例,均行二维彩超检查和四维彩超检查,并以随访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种诊断方法胎儿畸形检出情况.结果 经正常分娩或引产结果,140例胎儿中胎儿畸形32例,其中面部畸形7例,四肢畸形4例,胎盘与脐带畸形2例,躯干畸形5例,头颅畸形2例,脊柱畸形3例,脏器畸形9例.四维彩超胎儿畸形检出率(96.88%)高于二维彩超检出率(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维彩超检查和四维彩超均可筛查胎儿畸形,四维彩超检查可进一步提高产前筛查胎儿畸形的准确性,有效区分各种胎儿畸形类型.

    作者:李书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大隐静脉曲张37例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 选取大隐静脉曲张患者7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6例予以常规剥脱术治疗,观察组37例于超声引导下给予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手术情况(手术用时、出院时间),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30%(36/37)]高于对照组[77.78%(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及出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41%(2/37)]低于对照组[25.00%(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疗效显著,可缩短手术用时及出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作者:张永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锁骨远端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观察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锁骨远端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锁骨远端骨折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1、3、6个月肩关节功能恢复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各时点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效果确切,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理想,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作者:王学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重性抑郁障碍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重性抑郁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重性抑郁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给予帕罗西汀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比较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DM)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30 d,观察组患者HAMD和NHI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重性抑郁患者,能有效降低抑郁程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刘海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及治疗时机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及治疗时机.方法 选取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84例,根据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时的病程分为A组(术前病程<15 d)与B组(术前病程≥15 d),其中A组48例,B组36例,比较两组热程、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 A组的热程和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A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高于B组(6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可缩短热程,有效缓解咳嗽症状.发病15 d内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较佳治疗时机.

    作者:黄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miR-29及VEGF在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的表达

    目的 研究miR-29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miR-29、VEGF与宫腔粘连(IUA)发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经宫腔镜检查证实为宫腔粘连患者内膜组织167例,其中Ⅰ度粘连40例,Ⅱ度粘连46例,Ⅲ度粘连51例,Ⅳ度粘连18例,Ⅴ度粘连12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iR-29及VEGF在不同程度IUA患者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结果 随着宫腔粘连程度的加重,miR-29的表达逐渐减弱,VEGF的表达逐渐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29与VEGF在IUA患者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1.0,P<0.05).结论 miR-29与VEGF表达水平与宫腔粘连严重程度相关,miR-29、VEGF相互间可能通过某些通路共同参与了宫腔粘连的形成及发展.

    作者:刘智敏;周春慧;龙文香;周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抗旋髓内钉与动力髋关节螺钉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观察

    目的 对比分析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关节螺钉(DHS)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不稳定股骨粗隆骨折老年患者74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PFNA治疗,B组给予DH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恢复指标、术后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B组(P<0.05).A组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4.59%,B组为72.97%,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82,P=0.041).A组并发症发生率(5.41%)少于B组(2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66,P=0.012).结论 PFNA与DHS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均能有效恢复髋关节功能,PFNA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湘勃;曾秋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三维超声联合羊水激素在胎儿甲状腺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联合羊水激素在胎儿甲状腺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行产前检查被证实为胎儿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孕妇12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产前检查胎儿正常孕妇102例为对照组.两组孕妇行三维超声检查及羊膜腔穿刺术,观察比较两组不同孕周孕妇的胎儿甲状腺三维超声指标及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促甲状腺素(FSH)等羊水激素指标.结果 观察组不同孕周孕妇胎儿各三维超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同孕周孕妇胎儿T3、FT3及FT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SH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胎儿T4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超声联合羊水激素可以准确评价胎儿甲状腺功能,可早期发现胎儿甲状腺功能异常,以便早治疗,保障胎儿正常发育.

    作者:姚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不同麻醉方式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下腹部手术的患儿63例,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采用七氟醚联合骶管阻滞的方式麻醉,实验组(32例)采用七氟醚联合骶管阻滞加以使用单次骶管阻滞联合静脉持续泵注丙泊酚的方式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儿苏醒时间及麻醉诱导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各个时间节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T2时间节点时MAP、HR上升(P<0.05);实验组T2时间节点MAP、HR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比例(0)低于对照组(1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采取七氟醚联合骶管阻滞加以使用单次骶管阻滞联合静脉持续泵注丙泊酚的麻醉方式能够有效缩短患者苏醒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麻醉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赵闯;梁超;李志刚;屈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重症脓毒症患儿112例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脓毒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重症脓毒症患儿11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患儿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结果,分析脓毒症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1岁以下婴幼儿重症脓毒症发病率较高(52.68%);重症脓毒症患儿常见原发感染灶为呼吸道(33.04%)和消化系统(32.14%),主要病原菌为细菌(75.00%).多器官功能障碍数、小儿危重症评分(PCIS)、住院时间、是否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是否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为影响重症脓毒症患儿预后存活率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重症脓毒症患儿多发于1岁以下婴幼儿,主要原发感染灶为呼吸和消化系统,多为细菌感染,临床上加强监测多器官功能障碍数和PCIS评分,及时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和丙种球蛋白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方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置环联合人工周期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置环联合人工周期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中度宫腔粘连并拟行宫腔镜粘连分离术的患者60例,其中术后宫内置入宫内节育器(IUD)18例(A组),人工周期治疗18例(B组),术后置环联合人工周期治疗24例(C组).术后3个月检查宫腔形态和子宫内膜恢复情况,比较三组术后子宫再粘连发生率和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A、B、C三组术后宫腔再粘连发生率分别为38.9%、27.8%、8.3%,C组宫腔再粘连的发生率低于A组(P<0.05);术后3个月子宫内膜厚度B组(4.2±0.7 mm)与A组(4.1±1.0 mm)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C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置环联合人工周期治疗可有效防治宫腔再粘连形成,修复子宫内膜,可作为宫腔粘连的常规治疗方法.

    作者:吴志军;黄惠兰;许园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持续硬膜外麻醉与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持续硬膜外麻醉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择期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持续硬膜外麻醉组(40例)和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心率、中心静脉压、舒张压和收缩压的变化.结果 T1、T2以及T4、T5时心率、中心静脉压、舒张压和收缩压比较,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优于持续硬膜外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持续硬膜外麻醉,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麻醉程度易控制,其应用于老年性髋关节置换术中可降低手术麻醉风险,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许建能;蓝林森;李昆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每组50例.低剂量组给予0.6 mg/kg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常规剂量组给予0.9 mg/kg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mR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mRS评分均有所改善,但常规剂量组的NIHSS评分、mRS评分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治疗有效率(92.00%)与常规剂量组(90.0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剂量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有助于患者预后恢复.

    作者:侯胜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贝前列素钠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及对肾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贝前列素钠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的疗效及对肾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CGN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实验组给予贝前列素钠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对照组给予羟苯磺酸钙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对肾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结果 治疗后2个月,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87%)高于对照组(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Upro)及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水平升高,血内皮素1(ET-1)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贝前列素钠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CGN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鱼慧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神经节苷酯治疗儿童低血糖所致脑损伤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儿童低血糖所致脑损伤的效果以及价值.方法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56例低血糖所致脑损伤患儿分为两组,每组2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予以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低血糖所致脑损伤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低血糖所致脑损伤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1.42%)低于实验组(9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低血糖所致脑损伤患儿治疗前NBNA评分(17.69±3.21)与实验组的(17.54±4.11)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低血糖所致脑损伤患儿治疗后NBNA评分(30.54±4.54)分低于实验组的(39.57±6.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儿童低血糖所致脑损伤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神经细胞呼吸功能,保护患儿脑部神经组织,对于改善患儿预后以及生存质量有重要作用.

    作者:周俊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持续性与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分析持续性与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118例,根据照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用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采用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恢复所需时间、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血清TBiL恢复时间为(3.48±0.68)d,观察组为(3.59±0.77)d,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53%,对照组为93.22%,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47%)低于对照组(2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断性与持续性蓝光照射均可有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间断性蓝光照射能够降低机体损伤,减少发热、皮疹及腹泻等不良反应,可作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杜梅芝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及生育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及生育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子宫肌瘤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患者73例,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排卵情况、内分泌激素水平等,随访时间分别为子宫动脉栓塞术后1、3、6、12个月,此后每年随访1次,记录患者身体状况.结果 子宫肌瘤患者在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前及栓塞后1、3、6、12个月卵巢内分泌功能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术后6个月,患者卵巢排卵功能基本恢复.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术对自身卵巢功能以及生育功能的影响程度较小,预后良好.

    作者:徐耀辉;何俊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西医综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经中西医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95例,采用抓阄方式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7例,采用维生素、叶酸等常规治疗;研究组48例,在维生素、叶酸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为7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大便次数增多、大便不成型2例,研究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中西医综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减少复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代慧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呼吸湿化治疗仪应用于ICU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后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AIRVO 2型呼吸湿化治疗仪应用于ICU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重症监护病房(ICU)气管插管拔管后患者72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6例.观察组使用AIRVO 2型呼吸湿化治疗仪,对照组使用鼻导管吸氧.比较两组拔管48 h后的呼吸频率、心率、外周血氧饱和度、氧分压、呛咳发生率、痰痂形成率和拔管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氧分压和拔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心率、呛咳发生率和痰痂形成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后使用AIRVO 2型呼吸湿化治疗仪可提高患者氧分压,降低心率,减少呛咳发生率和痰痂形成率,提高拔管成功率.

    作者:罗雅洁;湛振业;蔡海荣;麦志晖;梁冬霞;关轮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