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维肝福泰片联合盐酸左旋咪唑搽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观察

吴清山

关键词:维肝福泰片, 盐酸左旋咪唑搽剂, 慢性乙型肝炎
摘要:目的 探讨维肝福泰片、盐酸左旋咪唑搽剂联合用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6例,按数字双盲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维肝福泰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左旋咪唑搽剂擦拭治疗.观察两组肝功能指标水平变化与乙型肝炎病毒(HBV)转阴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ALT、AST、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eAg、HBsAg、HBV-DNA转阴率分别为28.94%、5.26%、21.05%,而对照组分别为5.26%、2.63%,2.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肝福泰片联合盐酸左旋咪唑搽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转阴率.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效果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效果.方法 选取93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随机将其分为大剂量组(HDIVIG组)(48例)和亚剂量组(Sub-HD-IVIG组)(45例),两组均给予糖皮质激素(ICS)与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但IVIG给药剂量不同.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HDIVIG组有效率(91.67%)高于Sub-HD-IVIG(75.56%,P<0.05),HDIVIG组IgM、IgA及IgG水平均低于Sub-HD-IVIG组(P<0.05),HDIVIG组PLT水平高于Sub-HD-IVI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效果更好,可提高PLT水平,持续缓解出血症状,减少疾病复发.

    作者:马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重性抑郁障碍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重性抑郁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重性抑郁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给予帕罗西汀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比较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DM)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30 d,观察组患者HAMD和NHI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重性抑郁患者,能有效降低抑郁程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刘海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埃索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泵注治疗门静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目的 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泵注治疗门静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门静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4例,按密封信封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埃索美拉唑方案,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埃索美拉唑+生长抑素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记录出输血、止血、及Hb指标值.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23%)高于对照组(78.85%,P<0.05);观察组平均输血量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b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泵注治疗门静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可减少输血量和止血时间.

    作者:张红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改良后路经皮内镜下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对VAS、ODI评分的影响

    目的 探讨改良后路经皮内镜下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对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后路镜下减压术,观察组行改良后路经皮内镜下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VAS与ODI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ODI与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ODI与VA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后路经皮内镜下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可降低VAS、ODI评分,缓解疼痛,改善功能障碍,促进患者早期恢复.

    作者:李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持续硬膜外麻醉与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持续硬膜外麻醉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择期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持续硬膜外麻醉组(40例)和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心率、中心静脉压、舒张压和收缩压的变化.结果 T1、T2以及T4、T5时心率、中心静脉压、舒张压和收缩压比较,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优于持续硬膜外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持续硬膜外麻醉,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麻醉程度易控制,其应用于老年性髋关节置换术中可降低手术麻醉风险,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许建能;蓝林森;李昆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抗旋髓内钉与动力髋关节螺钉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观察

    目的 对比分析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关节螺钉(DHS)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不稳定股骨粗隆骨折老年患者74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PFNA治疗,B组给予DH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恢复指标、术后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B组(P<0.05).A组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4.59%,B组为72.97%,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82,P=0.041).A组并发症发生率(5.41%)少于B组(2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66,P=0.012).结论 PFNA与DHS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均能有效恢复髋关节功能,PFNA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湘勃;曾秋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94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95.7%)高于对照组(83.0%),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措施能缓解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病情,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盈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髓鞘发育不良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髓鞘发育不良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髓鞘发育不良脑性瘫痪患儿6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脑活素治疗,观察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ADL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26%)低于对照组(2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87%)高于对照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能显著改善髓鞘发育不良脑性瘫痪患儿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彭升;郭明春;何洲;古超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压控制及分娩不良事件的影响

    目的 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压控制及分娩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硝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3.33%),不良反应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26.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可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分娩不良事件,对保护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有重要意义.

    作者:薛华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甲状旁腺原位保护技术和传统手术方案在甲状腺全切除术中的效果对比

    目的 比较甲状旁腺原位保护技术和传统手术方案在甲状腺全切除术中临床的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甲状腺全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摸球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传统手术,研究组采用甲状旁腺原位保护技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钙(Ca2+)含量、甲状旁腺激素(PTH)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两组血Ca2+、PTH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Ca2+、血PT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3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旁腺原位保护技术和传统手术方案都能有效切除甲状腺,甲状旁腺原位保护技术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吴立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胃增生性息肉和胃底腺息肉临床特征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胃增生性息肉和胃底腺息肉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内镜下取病理组织检查诊断为胃增生性息肉38例(A组)和胃底腺息肉59例(B组)患者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性别,息肉直径、部位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结果 A组男性(22例)多于B组(20例),女性(16例)少于B组(39例);A组息肉好发于胃窦(18例),B组息肉好发于胃底(50例);A组HP感染(29例)多于B组(1例);A组息肉直径为(9.8±2.2)mm,B组为(7.1±1.3)mm,A组长于B组(P<0.05).结论 胃增生性息肉好发于男性、胃窦部,胃底腺息肉好发于女性、胃底部,胃增生性息肉直径较胃底腺息肉大,胃增生性息肉发生与HP感染有相关性,临床可根据上述临床特征和差异进行初步预防、诊断.

    作者:颜红梅;李荣海;美常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及生育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及生育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子宫肌瘤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患者73例,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排卵情况、内分泌激素水平等,随访时间分别为子宫动脉栓塞术后1、3、6、12个月,此后每年随访1次,记录患者身体状况.结果 子宫肌瘤患者在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前及栓塞后1、3、6、12个月卵巢内分泌功能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术后6个月,患者卵巢排卵功能基本恢复.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术对自身卵巢功能以及生育功能的影响程度较小,预后良好.

    作者:徐耀辉;何俊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微生态制剂治疗婴幼儿腹泻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微生态制剂治疗婴幼儿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婴幼儿腹泻患儿6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抗感染及补液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微生态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时间、症状缓解时间、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患儿治疗时间、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显效率为91.18%(31/34),对照组为67.65%(23/34),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生态制剂治疗婴幼儿腹泻临床效果显著,治疗时间短,症状缓解快,安全性高,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德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全身麻醉下多种手术体位经特殊气道留置胃管的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下多种手术体位经特殊气道留置胃管的方法.方法 选取不适用常规留置胃管法的全身麻醉手术患者120例,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体位(卧位、半坐位、仰卧位)分别给予可视喉镜留置胃管法、经鼻插管引导留置胃管法、气管插管钳留置胃管法、气管插管钳与气管导管联合留置胃管法.结果 120例患者均留置胃管成功,其中60例采用可视喉镜法留置胃管,35例特殊体位者行经鼻插管引导留置胃管,10例采用气管插管钳留置胃管,15例采用气管插管钳与气管导管联合留置胃管法留置胃管.结论 特殊气道留置胃管,能提高留置胃管成功率,为抢救危重患者节省宝贵时间,可在特殊情况下选择适合的胃管留置方法.

    作者:王苏;张思懿;刘兰萍;李亚歌;陈芳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孕早期PP13、PAPP-A、PLGF表达水平预测子痫前期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孕早期胎盘蛋白13(PP13)、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胎盘生长因子(PLGF)表达水平预测子痫前期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子痫前期孕妇40例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健康孕妇4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PP13、PAPP-A、PLGF水平预测子痫前期的临床价值.结果 两组PP13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PP-A、PLGF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PP-A筛查中特异度为48.63%,敏感度为64.18%;PLGF筛查中特异度为46.43%,敏感度为69.31%;PAPP-A和PLGF联合筛查中特异度为48.63%,敏感度为64.18%.结论 孕早期检测PP13、PAPP-A、PLGF水平可作为预测子痫前期的有效指标,子痫前期确诊后对孕妇进行早期诊治,以保证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

    作者:尤春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鼻镜下双径路手术与鼻镜下中鼻道开窗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效果对比

    目的 比较鼻镜下双径路手术与鼻镜下中鼻道开窗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0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应用鼻镜下中鼻道开窗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鼻镜下双径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免疫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计数等免疫学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镜下双径路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较单纯鼻镜下中鼻道开窗术能有效改善治疗效果,促进鼻腔自我修复,缓解炎症反应,预防复发.

    作者:刘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大隐静脉曲张37例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 选取大隐静脉曲张患者7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6例予以常规剥脱术治疗,观察组37例于超声引导下给予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手术情况(手术用时、出院时间),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30%(36/37)]高于对照组[77.78%(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及出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41%(2/37)]低于对照组[25.00%(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疗效显著,可缩短手术用时及出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作者:张永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OSAHS患者173例,其中轻度68例,中度74例,重度31例;合并高血压73例,无高血压100例;比较轻度、中度、重度患者08:00和22:00血压及临床特点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OSAHS合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 轻度、中度和重度OSAHS患者性别、年龄和高血压比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OSAHS患者08:00、22:00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高于中度和轻度OSAHS患者(P<0.05);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吸烟、体质指数(BMI)、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氧饱和度≤90%的时间占监测时间的百分比(CT90%)、总呼吸暂停时间和长呼吸暂停时间高于无高血压患者(P<0.05),而低血氧饱和度(LSaO 2)和平均血氧饱和度2)分别(69.89±8.49)%、(92.31±4.10)%,低于无高血压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BMI和AHI是OSAHS合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OR=2.821、1.451和3.013,P<0.05).结论 OSAHS患者血压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吸烟、BMI和AHI是OSAHS合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作者:安勇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44例行人工泪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泪液分泌、泪膜破裂时间长于对照组,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干眼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能有效缩短泪膜破裂时间,增加泪液分泌量,改善眼干、眼涩症状,有助于老年患者视力恢复.

    作者:姜晓丹;蒋燕铌;李爽;温权生;王洪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对育龄乳腺癌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比较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对育龄乳腺癌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育龄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改良根治术,研究组实施保乳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近期预后状况(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1年复发率、1年乳房外观状况)及术后1年生活质量[乳腺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分)].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研究组FACT-B评分及乳房外观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育龄乳腺癌患者均有良好效果,但保乳术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

    作者:张腾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