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征宇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合并不孕患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妊娠的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纳入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EMT合并不孕患者118例,开展前瞻性随访研究.对其持续随访至少3年,统计其术后3年妊娠率、内异症生育指数(EFI)及术后治疗方案,分析术后妊娠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118例不孕患者中115例完成至少3年随访,其中术后妊娠82例,占71. 3%.妊娠者术后应用孕三烯酮、GnRH-a及术后接受中药辅助治疗者占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西药辅助是术后3年妊娠的独立保护因素(OR =6. 207,P =0. 001).EFI对术后 3年妊娠预测效果较差,ROC曲线下面积 0. 548 (P>0. 05).结论 西药辅助治疗可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3年妊娠率,且其妊娠率不受EFI及是否接受辅助生殖技术的影响.
作者:陈粉合;党丹;段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经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手术对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7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内固定法,观察组采取经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术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伸膝大角度与屈膝大角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GQOL I274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经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可促进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邹红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一期后路病灶清除钛笼置入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胸椎结核患者4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调查对象的人口学资料和基本病情进行匹配,分别接受方案1、方案2、方案3、方案4治疗,每个治疗方案胸椎结核患者均为12例.术后6个月随访,通过监测若干临床指标评估胸椎结核患者的临床实际疗效.结果 术后6个月随访,四种方案治疗后症状缓解(χ2=21. 83,P=0. 00)和神经功能恢复(χ2=19. 60,P=0. 02)显著.造成该疗效整体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期后路病灶清除钛笼置入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方案和其余3个方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钛笼置入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方法相比其他手术方案,可减小手术节段活动度,有效恢复原有生物力学特点,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董智晖;罗绍坚;韦健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8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CRP水平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 00%)高于对照组(77. 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血清C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 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血清CRP水平,疗效较单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好,联合用药不会增加患儿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高.
作者:王坤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伴不孕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EMT伴不孕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观察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留置导管时间、住院时间均长于观察组,术后12 h卵巢癌相关抗原水平高于观察组(P均<0. 05),观察组术后感染(0例)少于对照组(2例).结论 针对EMT伴不孕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感染发生率低,利于预后.
作者:朱成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氯氮平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104例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氯氮平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氯氮平联合氟哌啶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阳性与阴性症状(PANSS)量表评分为(50. 32 ± 9. 51)分,低于对照组的(60. 63 ± 9. 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 43%)低于对照组(25.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氯氮平联合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患者,能够有效改善其阳性症状,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齐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严重膝关节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7年9月90例因严重膝外翻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资料,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股胫角(FTA)、HSS评分,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膝关节屈曲术前(93. 58 ± 4. 73)°,术后(113. 61 ± 7. 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FTA术前(26. 4 ± 2. 5)°,术后(4. 3 ± 1.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HSS评分术前(37. 52 ± 3. 89)分,术后(78. 13 ± 5. 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出现延迟愈合1例,腓总神经损伤1例,无假体感染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结论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外翻患者,膝关节功能能够得到明显的改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马玉伟;原小兵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80例翼状胬肉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翼状胬肉切除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实施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 两组治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主观不适感发生率为7. 50%,低于对照组的25. 00%;观察组复发率为5. 00%,低于于对照组的22. 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将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效果显著,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主观不适感发生情况较少,同时复发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靳素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脾切除术后门脉系统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1月至2018年2月行脾切除术患者63例,其中术后无门静脉血栓30例,术后有门静脉血栓33例.对术后血栓及术后无血栓者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相关因素,如术前术后门脉直径、门脉流速差、脾容积、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体质指数等,应用多元回归筛选术后门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63例患者中,脾切除断流术后未发生门脉系统血栓30例(47. 62%);发生门脉系统血栓33例(52. 38%),均于术后1~6个月内发生.术后血栓及术后无血栓者脾脏容积、脾切除前后门脉流速差、术前及术后门脉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术前术后门脉流速差是脾切除术后门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 05),而术前及术后门脉血流速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体质指数与门脉血栓形成无关(P>0. 05).结论 脾切除术后门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较多,术前及术后门脉流速差是术后血栓形成的独立高危因素.针对不同患者给予个性化治疗能够预防门脉血栓的形成,减少脾切除术后出血的风险,有助于患者恢复.
作者:李嘉;徐继威;张彩云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高龄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采取高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88例高龄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每组44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钙,观察组使用高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血脂水平及心功能.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脑钠肽等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脂指标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等含量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中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高于对照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高龄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采取高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可促进机体炎症反应降低,改善血脂水平,保护血管,改善心功能.
作者:周进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发挥的作用及价值,同时比较传统炎症指标在诊断和鉴别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46例细菌性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设为CAP1组,42例非细菌性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设为CAP2组,同时选取同一时间段的9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分别对以上三组研究对象进行静脉血血清降钙素原测定以及传统炎症指标检测,比较降钙素原及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分类、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在两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的差异及与正常儿童之间的差异,明确上述检测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 CAPI组 PCT、WBC、N%、CRP及ESR检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AP2组PCT、WBC、CRP及ES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 05).但两组N%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CAPI组以上各指标检测水平均高于CAP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降钙素原对CAP1组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 5%和88. 9%,均高于传统炎症指标对CAP1组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 降钙素原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诊断特异性及灵敏度均高于传统炎症指标,可及早为临床诊断以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作者:丁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110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予以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实施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膝关节恢复优良率为72. 73%,高于对照组的50. 91%,观察组负重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将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用于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可有效缩短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有利于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杨冰;王荣冠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早期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母婴围产结局.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GDM患者150例,以孕妇进行胰岛素治疗起始孕周分组,于<32孕周治疗者75例为早期组,于≥32孕周治疗者75例为晚期组.记录并比较两组孕妇初诊及分娩前1周时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 h血糖(2 hPG)水平,分析两组母婴围产结局.结果 初诊及分娩前1周时,两组孕妇FBG、2 hPG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分娩前1周时,两组孕妇FBG、2 hPG水平均低于初诊时(P<0. 01),且基本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早期组母婴不良围产结局率为8. 00%(6/75),晚期组为21. 33%(1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 33,P<0. 01).结论 于<32孕周行早期胰岛素治疗GDM能有效调节孕妇血糖水平,减少母婴不良围产结局,可临床推荐应用.
作者:马向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维生素D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儿科10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依据随机数表法将108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D治疗,观察组给予布拉氏酵母菌联合维生素D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Ig)、25-羟维生素D3(25-(OH)D3)、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 30%)高于对照组(79. 63%),且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咳嗽缓解、肺啰音消失及咽部正常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两组患儿IgG、IgA、IgM、血清25-(OH)D3、IL-4、IFN-γ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患儿IgG、IgA、25-(OH)D3、IFN-γ水平较治疗前升高,IL-4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儿治疗前后IgM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布拉氏酵母菌联合维生素D治疗小儿复发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可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增强患儿免疫功能.
作者:柯华寿;江霞辉;黄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热活检钳高频电切术和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结肠息肉患者180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两组,90例行热活检钳高频电切术为对照组,90例行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愈率、并发症及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手术治愈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平分高于对照组(P<0. 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8. 88%)低于对照组(20.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结肠息肉采取APC或热活检钳高频电切术治疗均具较高疗效,APC术并发症更少,术后恢复更快.
作者:黄辉文;陆宝钿;王锦琼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采用丹参酮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肾病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106例高血压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予以服用缬沙坦及常规抗压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丹参酮,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指标及氧化应激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收缩压、舒张压及24 h尿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观察组丙二醛、晚期蛋白氧化产物水平低于对照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丹参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肾病患者能够协同保护肾功能,减少尿蛋白,控制血压.
作者:吕志广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72例卵巢囊肿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手术出血量和卵巢功能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实验组患者手术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卵巢功能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患者可缩短治疗时间,改善卵巢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丽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筋膜蒂皮瓣术治疗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119例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采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观察组60例给予筋膜蒂皮瓣修复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手术效果及手指功能.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91. 67%)高于对照组(77. 97%),手术时间、两点辨别实验距离、手指耐磨率及整体外观评分高于对照组,屈伸功能受限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 筋膜蒂皮瓣修复术能够有效缩短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压力,外观佳,耐磨性强,屈伸功能良好.
作者:冯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高频震荡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227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分为高频震荡通气组(122例)与常频机械通气组(105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氧合功能变化情况与血气分析情况.结果 治疗后常频机械通气组患儿氧合指数(OI)为(7. 92 ±4. 27)mmHg、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为(0. 26 ±0. 12)、血氧分压(PaO2)为(54. 29 ± 14. 39)mmHg,高频震荡通气组患儿以上指标分别为(4. 23 ± 2. 51 )mmHg、(0. 37 ± 0. 21)、(63. 29 ± 15. 21)mmHg.两组患儿治疗后肺氧合功能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常频机械通气组患儿PaCO2为(39. 39 ± 5. 92)mmHg、pH值为(7. 38 ± 0. 37)、PaO2为(79. 67 ± 7. 62)mmHg,高频震荡通气组患儿以上指标分别为(32. 15 ± 6. 42)mmHg、(7. 37 ± 0. 32)、(88. 92 ± 6. 36)mmHg.两组患儿PaCO2与Pa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对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高频震荡通气的效果优于常频机械通气,对于患儿的肺氧合功能以及血氧有着良性的作用.
作者:王金永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慢作用抗风湿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10月5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慢作用抗风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慢作用抗风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关节炎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 85%,高于对照组的67. 85%(P<0. 05);观察组患者关节炎指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糖皮质激素联合慢作用抗风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此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关节炎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孙尚斐;胡杰锋;殷锦荣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