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皮质激素联合慢作用抗风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孙尚斐;胡杰锋;殷锦荣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 慢作用抗风湿药, 类风湿性关节炎
摘要: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慢作用抗风湿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10月5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慢作用抗风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慢作用抗风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关节炎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 85%,高于对照组的67. 85%(P<0. 05);观察组患者关节炎指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糖皮质激素联合慢作用抗风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此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关节炎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云浮地区385例急性手外伤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云浮地区急性手外伤的相关因素,为其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2013-2016年云浮地区385例急性手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其完整住院病历为研究信息来源,相关数据输入经查阅文献设计的《手外伤患者信息调查表》,分析385例手外伤患者的相关因素.结果 385例手外伤患者中,男345例(89. 61%),女40例(10. 39%),年龄(35. 12 ± 5. 13)岁,其中发病高峰年龄段为40~49岁,达35. 84%.石材行业致伤所占比例(51. 69%)高于机器制造业致伤、农林牧渔业致伤、日常生活利器致伤和其他致伤(χ2=57. 098、133. 829、182. 666、228. 286,P =0. 000、0. 000、0. 000、0. 000 ),冬季手外伤所占比例(30. 13%)高于春季(χ2=27. 972,P=0. 000),切割伤所占比例(35. 32%)高于挤压伤、绞伤和离断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 384、21. 770、26. 981,P=0. 004、0. 000、0. 000).结论 急性手外伤青壮年男性多发,工作场所切割伤较多,应及时做好季节安全知识宣教,定期检查工作器械和环境等,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和急救,并制定有效防护措施.

    作者:钟子敏;刘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筋膜蒂皮瓣术治疗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

    目的 分析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筋膜蒂皮瓣术治疗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119例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采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观察组60例给予筋膜蒂皮瓣修复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手术效果及手指功能.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91. 67%)高于对照组(77. 97%),手术时间、两点辨别实验距离、手指耐磨率及整体外观评分高于对照组,屈伸功能受限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 筋膜蒂皮瓣修复术能够有效缩短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压力,外观佳,耐磨性强,屈伸功能良好.

    作者:冯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丹参酮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肾病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采用丹参酮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肾病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106例高血压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予以服用缬沙坦及常规抗压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丹参酮,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指标及氧化应激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收缩压、舒张压及24 h尿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观察组丙二醛、晚期蛋白氧化产物水平低于对照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丹参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肾病患者能够协同保护肾功能,减少尿蛋白,控制血压.

    作者:吕志广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差异性分析

    目的 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的差异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10月经内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内镜检查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统计内镜检查与组织病理学结果的诊断符合情况.结果 内镜诊断的2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110例,内镜诊断符合率为55. 00%.200例患者中内镜下胃黏膜表现为A型58例,B型61例,C型81例;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A型21例,B型16例,C型73例;其对应内镜诊断符合率分别为36. 20%、26. 23%、90. 12%.其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不能完全吻合,存在一定差异.内镜检查示慢性萎缩性胃炎者应给予组织病理学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降低癌变发生率.

    作者:栗安刚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4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70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TNF-α、IL-6、IL-8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能够有效改善其炎性因子水平,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高剂量瑞舒伐他汀在高龄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高龄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采取高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88例高龄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每组44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钙,观察组使用高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血脂水平及心功能.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脑钠肽等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脂指标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等含量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中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高于对照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高龄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采取高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可促进机体炎症反应降低,改善血脂水平,保护血管,改善心功能.

    作者:周进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氯氮平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的效果

    目的 探讨氯氮平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104例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氯氮平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氯氮平联合氟哌啶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阳性与阴性症状(PANSS)量表评分为(50. 32 ± 9. 51)分,低于对照组的(60. 63 ± 9. 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 43%)低于对照组(25.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氯氮平联合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患者,能够有效改善其阳性症状,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齐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早期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母婴围产结局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母婴围产结局.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GDM患者150例,以孕妇进行胰岛素治疗起始孕周分组,于<32孕周治疗者75例为早期组,于≥32孕周治疗者75例为晚期组.记录并比较两组孕妇初诊及分娩前1周时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 h血糖(2 hPG)水平,分析两组母婴围产结局.结果 初诊及分娩前1周时,两组孕妇FBG、2 hPG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分娩前1周时,两组孕妇FBG、2 hPG水平均低于初诊时(P<0. 01),且基本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早期组母婴不良围产结局率为8. 00%(6/75),晚期组为21. 33%(1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 33,P<0. 01).结论 于<32孕周行早期胰岛素治疗GDM能有效调节孕妇血糖水平,减少母婴不良围产结局,可临床推荐应用.

    作者:马向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2型糖尿病并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249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三组,每组8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脑梗死与2型糖尿病对症治疗,丹红组采用丹红注射液单药治疗,依达拉奉组采用依达拉奉单药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一氧化氮(NO)、血糖控制指标(非空腹血糖和空腹血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与内皮素(ET)检测值,及脑梗死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三组患者空腹血糖与非空腹血糖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 05),NIHSS评分、NO与ET值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 05).联合治疗组NIHSS评分、NO、ET值均较丹红组、依达拉奉组有所改善(P<0. 05).联合治疗组脑梗死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丹红组与依达拉奉组(P<0. 05).丹红组、依达拉奉组与联合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 7%(13/83)、19. 3%(16/83)与22. 9%(19/83),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498).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疗效较好,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明显改善,且药物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多,可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刘永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110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予以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实施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膝关节恢复优良率为72. 73%,高于对照组的50. 91%,观察组负重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将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用于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可有效缩短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有利于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杨冰;王荣冠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113例行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应用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57例给予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血流动力学改变、应激反应及认知功能变化.结果 观察组麻醉起效、睁眼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 05);麻醉后12、24 h观察组MMS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T1、T2、T3段舒张压(DBP)及收缩压(SBP)高于对照组,心率(HR)、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全凭静脉麻醉能够有效抑制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降低对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麻醉效果较好.

    作者:崔雪娅;李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妊娠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合并不孕患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妊娠的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纳入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EMT合并不孕患者118例,开展前瞻性随访研究.对其持续随访至少3年,统计其术后3年妊娠率、内异症生育指数(EFI)及术后治疗方案,分析术后妊娠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118例不孕患者中115例完成至少3年随访,其中术后妊娠82例,占71. 3%.妊娠者术后应用孕三烯酮、GnRH-a及术后接受中药辅助治疗者占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西药辅助是术后3年妊娠的独立保护因素(OR =6. 207,P =0. 001).EFI对术后 3年妊娠预测效果较差,ROC曲线下面积 0. 548 (P>0. 05).结论 西药辅助治疗可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3年妊娠率,且其妊娠率不受EFI及是否接受辅助生殖技术的影响.

    作者:陈粉合;党丹;段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72例卵巢囊肿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手术出血量和卵巢功能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实验组患者手术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卵巢功能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患者可缩短治疗时间,改善卵巢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丽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肝包虫病术后胆汁漏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肝包虫病由棘球蚴的幼虫寄生于人体或其他动物的脏器内引起,是一种由动物传染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主要对肝脏造成严重的损害,呈世界性分布,我国西部属高发地区.手术及药物治疗是肝包虫病的常规治疗手段,随着医疗器械、理念的更新,手术方式更多样化,手术效果却差别较大,临床上,胆汁漏是肝胆术后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胆汁漏可导致胆源性腹膜炎,病死率高,若处理不及时会危害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分析术后胆汁漏发生的原因及术中预防措施在肝胆手术中意义重大.

    作者:罗布顿珠;边伊啦;于洪亮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妊娠糖尿病规范化治疗的效果及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规范化治疗效果与妊娠结局.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12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患者给予规范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妊娠结局.结果 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采取规范化治疗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可靠,可以将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妊娠结局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朱中慧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降钙素原及传统炎症指标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发挥的作用及价值,同时比较传统炎症指标在诊断和鉴别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46例细菌性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设为CAP1组,42例非细菌性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设为CAP2组,同时选取同一时间段的9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分别对以上三组研究对象进行静脉血血清降钙素原测定以及传统炎症指标检测,比较降钙素原及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分类、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在两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的差异及与正常儿童之间的差异,明确上述检测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 CAPI组 PCT、WBC、N%、CRP及ESR检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AP2组PCT、WBC、CRP及ES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 05).但两组N%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CAPI组以上各指标检测水平均高于CAP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降钙素原对CAP1组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 5%和88. 9%,均高于传统炎症指标对CAP1组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 降钙素原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诊断特异性及灵敏度均高于传统炎症指标,可及早为临床诊断以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作者:丁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钛笼置入植骨融合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一期后路病灶清除钛笼置入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胸椎结核患者4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调查对象的人口学资料和基本病情进行匹配,分别接受方案1、方案2、方案3、方案4治疗,每个治疗方案胸椎结核患者均为12例.术后6个月随访,通过监测若干临床指标评估胸椎结核患者的临床实际疗效.结果 术后6个月随访,四种方案治疗后症状缓解(χ2=21. 83,P=0. 00)和神经功能恢复(χ2=19. 60,P=0. 02)显著.造成该疗效整体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期后路病灶清除钛笼置入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方案和其余3个方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钛笼置入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方法相比其他手术方案,可减小手术节段活动度,有效恢复原有生物力学特点,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董智晖;罗绍坚;韦健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消旋卡多曲联合儿泻停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观察消旋卡多曲与儿泻停联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儿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轮状病毒肠炎患儿7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使用消旋卡多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儿泻停颗粒,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 29%)高于对照组(77. 14%),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消旋卡多曲与儿泻停颗粒联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临床疗效显著,且未增加患儿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高.

    作者:张秀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11月70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单双日的顺序将7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70例患儿入院后均给予补液、指导喂养以及利巴韦林抗病毒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则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及蒙脱石散,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细胞因子浓度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 59%)高于对照组(78. 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儿止泻时间为(2. 4 ± 1. 3)d、退热时间为(1. 7 ± 0. 6)d、止吐时间为(1. 3 ± 0. 6)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患儿细胞因子浓度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 05).两组患儿CD4 +、CD8 +、CD4 +/CD8 +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能降低炎症细胞因子浓度,增强机体细胞免疫能力,用药安全性良好,可临床推荐应用.

    作者:蔡戈利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先兆流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先兆流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早孕者2 037例,均进行甲状腺筛查,其中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者123例(甲减组),甲状腺功能正常者1 914例(甲功正常组);2 037例早孕者中共有先兆流产患者253例,分为先兆流产甲减组(61例)和先兆流产甲功正常组(192例).有111例妊娠合并甲减患者在我院分娩,111患者中83例在孕期定期复查甲功并及时调整优甲乐剂量,作为甲减治疗组;21例患者应从性差,自行停药,未进行定期复查,7例患者因怕药物影响胎儿而拒绝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此28例患者归为甲减未治疗组.先兆流产患者均给予黄体酮肌注和地屈孕酮口服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给予左旋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观察保胎成功情况及妊娠结局,分析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先兆流产、保胎成功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甲减组患者先兆流产发生率为49. 59%(61/123),高于甲功正常组的10. 03%(192/1 9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178,P<0. 05).先兆流产甲减组和先兆流产甲功正常组的孕酮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保胎成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1. 337,P>0. 05).甲减治疗组患者重度贫血、妊高症、子痫前期及胎膜早破发生率低于甲减未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甲减治疗组患者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和生后1 min Apgar评分均高于甲减未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妊娠合并甲减患者先兆流产发生率高,但经过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保胎成功率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先兆流产孕妇无差异.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妊娠结局有一定影响,因此在孕早期孕妇应进行常规甲状腺筛查,以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宋俊杰;李彩霞;申爱琴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