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和生存质量观察

赵玲玲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异位妊娠, 治疗效果, 生存质量
摘要:目的 观察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在异位妊娠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异位妊娠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 h、12 h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及36 h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17.5%,P<0.05).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异位妊娠患者治疗时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理想,具有创伤小、切口小、并发症少等优点,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及并发症观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6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随机编号分为观察组(均为奇数例)和对照组(均为偶数例),每组3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对照组行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后均行1年期随访,对比两组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切口满意度、下床活动时间和镇痛药的使用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用时稍长,但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较短,不使用镇痛药,且切口满意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较好,未见严重并发症,安全可行.

    作者:郑周红;朱婷娜;徐刚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内环境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外周血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在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效果评价与安全,以及采用本方法对机体血液内环境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32例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检测换血术前与术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血糖、电解质、血常规及凝血功能,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与换血前比较,治疗后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均明显下降;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血钾降低,血糖有一定程度的升高,换血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轻微下降,血钙、血钠水平及凝血功能没有明显变化,换血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换血疗法能有效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治疗效果显著,但短时间内可引起新生儿血液内环境的不同程度的变化,术后应密切观察内环境变化,以便及时处理.

    作者:杨敏;都鹏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利巴韦林联合高渗盐水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利巴韦林联合高渗盐水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患儿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98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49例,给予吸氧和抗病原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49例,于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3%高渗盐水2.0 ml+30~50 mg利巴韦林注射液雾化吸入,每次10 min,2次/d.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临床疗效、治疗后症状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3%(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潮气量、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而呼吸频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各项指标升高或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咳嗽缓解、哮鸣音消失、湿啰音消失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利用利巴韦林联合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且安全.

    作者:谢幼苗;邹家柳;黄宝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颅内出血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颅内出血(ICH)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IC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1例.观察组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抗生素应用时间、术程及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3%、67.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9%、16.1%,两组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ICH,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罗伟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MC+颈椎椎间融合器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 观察分析MC+颈椎椎间融合器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方法及疗效,总结临床处理经验.方法 选择2012年4月至2015年5月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4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2例,试验组采取颈前路经椎间隙减压术+MC+颈椎椎间融合器植骨融骨术,对照组采取常规颈前路经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术+钛网植骨融合钛板置入内固定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JOA评分、颈椎曲度、随访期的植骨融合率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JOA评分、颈椎曲度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的JOA评分、颈椎曲度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两组患者在末次随访时的植骨融合率均为100.0%,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期间,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6%;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7.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C+颈椎椎间融合器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确切,且并发症发生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剑平;蔡宏华;刘伟乐;赖伟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目的 分析高血压脑出血(HICH)应用微创钻孔引流术的治疗效果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120例HICH患者的资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实施微创钻孔引流术,对照组实施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血肿量及NIHSS与ADL评分.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3、5 d血肿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IHSS与ADL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优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程孟忠;李康成;吉康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超声引导微创旋切术式对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微创旋切术式对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8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6例行常规手术切除治疗,观察组44例行超声引导下的微创旋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以及瘢痕大小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病灶切除率为97.73%,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两组术后均出现了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7%,显著低于对照组(16.67%);观察组治疗满意率为97.73%,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式对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病灶清除率高,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安全性好,实用性强,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黄元坤;黄君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前列腺体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 根据前列腺大小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手术前后运用国际前列腺症状分数(IPSS)进行储尿、排尿症状评分,进一步评价手术效果.方法 将150例50岁以上前列腺增生患者根据直肠超声前列腺体积分为两组:A组55例前列腺体积小于30 ml,B组95例前列腺体积大于30 ml.术前均进行尿动力学检查,所有患者均行TURP.术前术后进行IPSS、排尿症状、存储的症状、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 术后3个月,两组IPSS、排尿症状、存储症状、生活质量和大尿流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两组IPSS、排尿症状、存储症状、生活质量分别为16.31比13.95(P=0.206),8.33比8.02(P=0.890),8.21比5.32(P=0.023),2.79比2.09(P=0.028).结论 体积小于30 ml的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储尿期症状的明显改善,但不如大体积前列腺患者改善显著;术前应向小体积前列腺患者告知.

    作者:周振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与心率变异性的临床关系研究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与心率变异性的临床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2型糖尿病患者106例,均接受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检查,且1周内采用动态心电图实时监测其心脏情况,其中53例出现无症状心肌缺血现象2型糖尿病患者为实验组,另外53例未出现无症状心肌缺血现象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动态心电图的各种参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RR间期标准差均值(SDNNI)、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SDNN)、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NN之差>50 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PNN50)以及平均心率都是心率变异性的重要参数,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各项参数(除平均心率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心率变异性各项参数降低,极大地增加了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的可能性.因此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心率变异性各项参数的分析来筛选出患者是否易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现象.

    作者:邢光;许华;戚纪周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美托洛尔强心治疗后心功能改善分析

    目的 研究对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美托洛尔强心治疗后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方法 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2月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9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研究组用美托洛尔治疗,分别治疗6个月共2个疗程,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血压、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情况并判断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心率(66±9)次/min,舒张压(72.32±1.70)mmHg(1 mmHg=0.133 kPa),收缩压(108.45±2.30)mmHg,LVDd(48.40±1.30)mm,LVEF(67.40±1.20)%;对照组治疗后心率(82±8)次/min,舒张压(78.32±2.10)mmHg,收缩压(78.32±2.10)mmHg,LVDd(60.74±1.20)mm,LVEF(61.40±1.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91%,明显高于对照组(7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775,P=0.0137).结论 实施美托洛尔强心治疗后,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情况改善较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长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纤维支气管镜在高位截瘫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高位截瘫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因颈胸椎骨折高位截瘫并呼吸衰竭住院并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56例患者需长期(>14d)呼吸机辅助呼吸,8例患者颈、胸椎骨折术后3d内脱离呼吸机,但需要吸氧.结果 64例患者中,气道大量分泌物或肺不张53例(其中31例需定期反复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气道充血、水肿,局部糜烂8例,痰痂阻塞气管导管2例,气道轻微渗血1例.53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吸出气道分泌物后,肺部听诊及肺不张较检查前明显改善,呼吸状态明显好转;其余11例也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进行准确诊断和有效处理.本研究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顺利完成痰液标本采集64例,未发生缺氧、心律失常和出血等操作并发症,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后通气和氧合明显改善.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应用于高位截瘫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在维持呼吸道通畅、正确指导抗生素的选用、辅助诊断治疗中有积极作用.

    作者:黄照略;边革元;潘险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4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另外口服曲美他嗪,对比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88%,观察组为9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治疗后各项检测指标均有所改善,治疗前后两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短轴缩短率、每搏输出量、左心射血分数检测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曲美他嗪治疗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状态,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霍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宫外孕的诊断意义分析与报告

    目的 探索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宫外孕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择100例疑似宫外孕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对疑似宫外孕的100例患者分别进行阴道超声检查(观察组)和腹部超声检查(对照组),分析两组检查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结果 100例宫外孕患者中,经相关检验确诊为宫外孕患者90例,经阴道超声检查敏感度为92.22%,特异度为90.00%,漏诊率为7.78%,误诊率为10.00%,其和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超声图像特点为:子宫旁可见包块,包块内有时可见妊娠囊,内偶可见胚芽及心血管搏动.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宫外孕患者的诊断效果确切.

    作者:张丽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影响

    目的 分析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及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临床所用不同治疗方案分成两组,将应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手术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治疗效果及术后康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医治后骨折愈合时间为(3.02±0.45)个月,短于对照组的(5.20±0.90)个月,且重度疼痛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轻度疼痛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26.67%),且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73.33%,P<0.05).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医治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且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作者:黄星;欧锐金;黄东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宫腔镜下TCRE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研究

    目的 探究异常子宫出血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TCRE)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子宫异常出血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TCRE治疗.分析手术过程中操作的改善情况及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通过术后回访,分析术后患者的月经恢复情况.结果 84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较传统治疗方法明显减少,仅为(48.97±14.82)min;术中出血量也明显减少,仅为(67.34±21.85)ml.无明显术中并发症出现,仅有3例患者出现颅内低压现象.术后回访显示,80例患者月经均恢复正常,月经恢复率高达95.24%;4例患者月经量增多,并通过服用药物治疗后,其月经量也得以恢复.结论 宫腔镜下行TCRE治疗异常子宫出血,具有安全性良好、治愈率高等特点,可明显改善患者病情,提升手术疗效,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明慧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鼻罩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采用鼻罩、口鼻罩不同无创通气呼吸面罩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采用鼻罩、口鼻罩无创通气治疗的12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抗炎、解痉、平喘、祛痰、营养支持等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通气治疗.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鼻罩治疗组(A组)和口鼻罩治疗组(B组).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血气指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气指标、总有效率、住院天数、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在血气指标、总有效率、住院天数方面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B组少(P<0.05).结论 两种治疗方式均能有效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但鼻罩组较口鼻罩组不良反应少,舒适度高,患者更容易接受.所以本研究认为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优先采用鼻罩无创通气治疗.

    作者:马利娟;杨秀芝;张风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活跃期胎心音正常羊水Ⅱ~Ⅲ度粪染者剖宫产与阴道分娩的母婴结局比较

    目的 研究活跃期胎心音正常羊水Ⅱ~Ⅲ度粪染者剖宫产与阴道分娩的母婴结局.方法 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活跃期胎心音正常羊水Ⅱ~Ⅲ度粪染患者68例分为对照组(34例)与实验组(34例).其中对照组产妇行阴道分娩,实验组产妇采取剖宫产终止妊娠.对比产后两组并发症情况及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实验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4%,较对照组的8.8%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新生儿,实验组新生儿出生后1、5、10 min时的Apgar评分更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羊水Ⅱ~Ⅲ度粪染但胎心音无异常的情况下,经阴道分娩不会影响产后母婴结局,临床应对羊水粪染患者产程进展、阴道分娩条件和胎粪污染程度实施充分评估,并根据胎心监护结果确定分娩方式,以改善围生儿结局,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作者:吕红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急性颅脑损伤合并脑心综合征的临床防治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合并脑心综合征的临床防治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颅脑损伤合并脑心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分析检查结果,并探讨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 通过分析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检查结果,心电图异常患者共48例(80.00%),有31例(64.58%)患者发生心肌酶学改变,心脏的异常改变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很大的联系,尤其是合并心脏改变的患者病死率更高.结论 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常规急诊治疗的同时,应注重患者脑心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做到尽早发现、尽早干预,这样才能提高预后效果.

    作者:何川;谭兴实;林晓鸿;汪永强;李永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23和IL-3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IL-23和IL-33在慢性荨麻疹患者中的变化,分析其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5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健康对照组56例,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并分析两组血清中IL-23、IL-33的水平变化及相关性.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IL-23和IL-33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5及IL-33的水平变化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性.结论 在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中IL-23和IL-3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徐延峰;沈海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前降支病变者侧支循环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前降支病变者侧支循环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前降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236例,均接受PCI治疗,将其分为侧支循环组(98例)和非侧支循环组(138例),比较两组心功能的改善程度.结果 PCI治疗后1、6个月,两组心功能与术前比较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侧支循环组心功能改善程度优于非侧支循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可有效改善有侧支循环的前降支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潘润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