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根
目的 观察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尿酸(UA)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连续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201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收集同期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202例作为健康组,分析比较两组的尿酸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性别、吸烟、饮酒、高血压病、糖尿病、房颤、冠心病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三酰甘油(TG)、肌酐(CRE)、同型半胱氨酸(Hcy)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高血压、冠心病、吸烟、饮酒、UA、Hcy、TG、低密度脂蛋白(LDL)、血肌酐(Cre)等是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轻度与中、重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与重度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r=0.213,P=0.002)、Cre(r=0.392,P<0.001)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血尿酸水平的升高是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伟;李东杰;赵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微创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2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PFNA组和DHS组两组,每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显著短于DHS组(P<0.05),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显著高于DHS组(P<0.05);PFNA组术后并发生发生率为4.88%,显著低于DHS组的19.51%(P<0.05).结论 PFNA和DHS手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均取得较好的疗效,但PFNA内固定术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小,患者能更早下床进行功能锻炼,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DHS术,更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陈洪柱;祁传才;王延瑞;高秀品;路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患者昏迷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脑卒中患者120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及改良日常生活质量(Barthcl)评分.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0%(57/60),对照组为80.0%(48/60),实验组Barthcl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患者昏迷期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春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76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观察组38例给予二甲双胍与沙格列汀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均显著降低,胰岛素分泌指数、空腹胰岛素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效果理想,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
作者:曾鑫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与阴式子宫切除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8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患者行阴式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盆底功能障碍性相关症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法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情况均无较大影响,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创伤小,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但子宫切除术术式的选择并不是患者术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独立因素.
作者:王庆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采用后腹腔镜肾上腺部分切除术治疗库欣综合征肾上腺皮质腺瘤,探讨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60例库欣综合征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患者实施后腹腔镜肾上腺部分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手术疗法,对两组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后腹腔镜肾上腺部分切除术治疗库欣综合征肾上腺皮质腺瘤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安全性高、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张俊;南小新;罗飏;张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R)-EPOCH方案治疗MYC和BCL-2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病理确诊的MYC和BCL-2阳性DLBCL患者28例,应用(R)-EPOCH方案化疗,观察其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具体用药为依托泊苷每天50 mg/m2,多柔比星(ADM)或吡柔比星(THP)每天10 mg/m2,长春新碱(VCR)每天0.4 mg/m2持续静脉滴注,第1~4天,环磷酰胺(CTX)每天750 mg/m2静脉滴注第5天,泼尼松每天60 mg/m2口服第1~5天,21 d为一疗程.结果 患者接受4个周期的(R)-EPOCH方案治疗后评价疗效,CR 率为64.3%(18/28),PR率为25.0%(7/28),总有效率为89.3%,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结论 (R)-EPOCH方案可作为MYC和BCL-2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初始治疗方案,缓解率高,不良反应可耐受,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张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儿童行全身麻醉下肠息肉电凝电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肠息肉患儿115例,均于全身麻醉下行肠息肉电凝电切术,分析其肠镜检查结果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一次性切除息肉137枚;115例中单发息肉105例(91.3%),多发息肉10例(8.7%),其中2例患儿一次切除5枚息肉.所有患儿术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全身麻醉下行肠息肉电凝电切术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郭亚琼;李小芹;周喜红;王紫;王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阴道填纱治疗剖宫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剖宫产后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Bakri球囊压迫术联合阴道填纱治疗,观察组实施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阴道填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产褥病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切口恢复时间、术后24 h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而产褥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阴道填纱治疗剖宫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和产褥病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栗晓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与传统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6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肝切除术,观察组采用全腹腔镜肝切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及并发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且术中出血量较少,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较低,而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与传统肝切除术均能达到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作用,但全腹腔镜肝切除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万西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9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取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分为两组.两组患儿均采取常规治疗,在抗生素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或体征消失情况,包括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综合评价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发热消失时间[(3.82±1.52)d]、咳嗽消失时间[(3.12±0.42)d]、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5.53±2.02)d]均短于对照组[(4.61±1.68)、(4.65±0.87)、(7.79±2.5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显效率(85.42%)高于对照组(6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显著,可快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或体征,对于缩短病程、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郭军;李华锦;莫春燕;敖丽云;陈璋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莫西沙星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8至2013年3月的60例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肺炎支原体清除率与IgM检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23.3%,明显低于对照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西沙星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显著,起效快,明显缩短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长期应用.
作者:肖红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甲状腺全切术与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78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疾病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手术用时(67.37±12.51)min长于对照组(53.51±10.7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69.64±23.15)ml、住院时间(10.15±1.41)d与对照组[(68.85±22.30)ml、(10.22±1.38)d]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7.94%)与对照组(15.38%)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疾病复发率为0,对照组为17.9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率,且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红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达美康与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7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前者予以二甲双胍治疗,后者在前者基础联用达美康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血糖、血脂水平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糖、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但对照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理机能、社会功能、精神状态、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达美康结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血脂水平,促进其生活质量提高,具有医疗推广价值.
作者:蔡建锋;陈韧;黄贾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钠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6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磷酸肌酸钠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心脏射血分数(EF)、心室短轴缩短率(FS)均显著升高,而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与心脏舒张功能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比值(VA/TE)、血管紧张素Ⅱ浓度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EF、FS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TE、血管紧张素Ⅱ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采用磷酸肌酸钠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可明显改善患儿的心功能,降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晓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不同的手术方案对小脑出血疗效及预后有着较大的差异,对比评价立体定向血肿切除术治疗小脑出血的临床疗效、预后及安全性.方法 将32例小脑出血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比分析,对照组选择常规的开颅清除血肿术,研究组采取CT引导下立体定向血肿切除手术,记录并比较血肿消失时间、血肿清除率等,评价日常生活能力及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血肿吸收时间[(11.32±2.63)d]明显短于对照组(22.12±2.60)d,ADL 1~2级比例(43.8%)明显高于对照组(18.8%),术后2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2.5%)低于对照组(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于CT引导下的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小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率高,术后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明显,预后效果好.
作者:杨利超;王冠军;赵中甫;闫文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禁食时间长短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进而评估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早期是否需严格禁食.方法 回顾性分析152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回归模型校正混杂因素,分析禁食时间是否是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临床结局指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院内死亡、持续出血、再出血)的显著性影响因素.结果 禁食时间不是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临床结局指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持续出血、再出血)的显著性影响因素.本研究中无院内死亡病例,无法分析禁食时间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院内病死率的影响.结论 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早期无需严格禁食.
作者:刘美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微波消融术与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108例,随机分成微波组57例和开放组51例,分别行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术和传统开放性手术.比较两组术前1 d及术后8、24、48 h的体温、白细胞计数(WBC)、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皮质醇(CO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术后24 h开放组患者体温高于微波组(P<0.05);术后24、48 h开放组WBC高于微波组(P<0.05);术后8、24、48 h开放组VAS高于微波组(P<0.05);术后8、24、48 h开放组hs-CRP、 IL-6、COR均高于微波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波消融术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明显小于开放手术,显示了微波手术微创的优越性.
作者:倪健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McDonald子宫颈环扎术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行McDonald子宫颈环扎术的妊娠孕妇105例,对所有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McDonald子宫颈环扎术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手术成功91例(86.7%),其中早产38例(41.8%),足月生产53例(58.2%);剖宫产分娩40例(44.0%),阴道生产51例(56.0%).手术失败14例(13.3%).采用预防性环扎术44例,手术时间为(22.5±8.5)min,活产率为88.6%(39/44),足月分娩率为65.9%(29/44),治疗性环扎术61例,手术时间为(24.6±9.0)min,活产率为85.2%(52/61),足月分娩率为39.3%(24/61).结论 McDonald子宫颈环扎术的临床效果显著,采用预防性环扎术治疗比治疗性环扎术足月分娩情况更好.
作者:常喜梅;李辞妹;李国芸;赵孟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采用阴道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足月妊娠的孕妇48例,根据分娩方式分为两组,每组24例.瘢痕子宫孕妇采用阴道分娩者作为观察组,瘢痕子宫孕妇采用再次剖宫产分娩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分娩出血量、住院时间均高于观察组,分娩时间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孕妇自身的客观情况,根据阴道分娩和剖宫产的优势和术后将会出现的并发症,对符合阴道分娩的孕妇,鼓励其进行阴道分娩,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有助于孕妇产后的恢复.
作者:靳红波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