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刚峰
目的 比较Deluxe-PS型与PFC Sigma RP型假体在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2例膝关节炎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A、B两组,每组51例.两组患者均通过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A组选用Deluxe-PS型假体,B组选用PFC Sigma RP型假体,评价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K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假体屈曲角度以及外翻角.结果 B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多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K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假体屈曲角度及外翻角均少于A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膝关节置换中,Deluxe-PS型假体同PFC Sigma RP型假体的应用效果相当,可很好实现假体同骨截面高精度的结合,提高假体同截骨覆盖面融合的适合性,但Deluxe-PS型假体的手术时间短且术中出血量少,值得推广.
作者:葛建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防治多次剖宫产孕产妇再次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2次剖宫产手术史再次妊娠至足月行剖宫产的单胎活产孕妇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在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予以子宫体肌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 μg,剖宫产术后予以米索前列醇400μg直肠置入.对照组在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予以缩宫素20 IU子宫体肌肉注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h及术后24 h出血量、术后输血患者例数、子宫切除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h出血量及术后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输血率及子宫切除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多次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后出血疗效效果显著,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慧;许博;董丽娟;张文艳;张晓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94例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中缘高度、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以及并发症.结果 治疗前患者的VAS评分(8.2±0.8)分高于治疗后VAS评分(2.13 ±0.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569,P=0.000).治疗后患者的中缘高度(78.3±19.0)%高于治疗前(58.20±1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58,P=0.000).治疗后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72.1±16.2)%高于治疗前(56.0±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17,P=0.000).治疗后患者的Cobb角(13.6±2.0)°少于治疗前(24.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15,P=0.000).治疗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06%)少于治疗前(1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1.113,P=0.001).结论 在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治疗中,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应用效果很好,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疼痛情况、中缘高度、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并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瑞明;杜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西地那非联合高频振荡通气对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新生儿心肺功能及血清脑钠肽(BNP)、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58例PPHN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高频振荡通气,研究组联合采用高频振荡通气及西地那非治疗,治疗3~6d.对比两组用氧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入院时及疗程结束后心肺功能指标[肺动脉压力(PA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BNP、HIF-1α、ET-1水平.结果 研究组用氧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AP、LVEF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AP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BNP、HIF-1α、ET-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血清BNP、HIF-1α、ET-1水平,改善患儿心肺功能.
作者:王俊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兰索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对食管反流患者食管功能及胃电节律的影响.方法 选取食管反流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兰索拉唑,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莫沙必利.观察患者食管功能、胃电节律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食管功能及胃电节律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食管反流患者给予兰索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患者食管功能明显改善,胃电节律水平明显提高,疗效显著.
作者:韩世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抗骨质疏松药物预防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再发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择93例骨质疏松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后患者,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骨密度、疼痛、椎体高度骨折再发率.结果 观察组椎体压缩性骨折再发率(4.26%)低于对照组(28.26%),(P<0.05);观察组降低VSA评分、提高骨密度T值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减少Cobb角、增加伤椎椎体前缘高度、降低OD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抗骨质疏松药物降低PKP术后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再次骨折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温亚锋;陈丽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麻醉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120例拟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左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麻醉,对照组给予罗哌卡因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早期认知功能、免疫功能.结果 手术后,观察组早期(T1、T2)精神状态以及镇静恢复较对照组快(P<0.05),且与手术前(T1)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后期(T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早期(T1、T2)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等指标恢复较快,显著低于同时刻对照组(P<0.05),且与手术前(T1)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后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麻醉,具有避免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快速恢复患者免疫机制等特点,安全高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包中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伴周边环形钙化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 法选取58例伴周边环形钙化甲状腺结节患者,根据临床病理学检测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组(良性甲状腺结节,44例)和恶性组(恶性甲状腺结节,14例).比较两组患者周边环形钙化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一般情况和超声诊断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甲状腺结节大径、边界清晰度、内部回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钙化厚薄和钙化连续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周围声晕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厚薄不均匀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阳性预测值为46.15% (6/13),阴性预测值为82.22%(37/45);钙化连续性中断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阳性预测值为41.67%(10/24),阴性预测值为88.24% (30/34).结论 超声检查中甲状腺结节周围环形钙化厚薄是否均匀、钙化连续性是否中断可作为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重要指标.
作者:张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高龄难治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高龄难治性呼吸道感染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单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和细菌清除率.结果 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4%(38/39),对照组为81.6%(31/39);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细菌清除率观察组为83.3%(20/24),对照组为40.9% (9/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高龄难治性呼吸道感染,较单左氧氟沙星效果更显著.
作者:陆云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结核性胸膜炎患者54例为观察组,同期确诊为非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5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T细胞斑点试验、血清结核抗体(TB-AB)、腺苷脱氨酶(ADA)、胸腔积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检测,比较各个检测方法诊断准确情况.结果 观察组斑点形成细胞(SFC)形成数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原检测SFC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细胞斑点试验诊断准确率高于其他检测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细胞斑点试验用于临床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具有极高的敏感度、特异度,诊断准确率高.
作者:郭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对危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后评估.方法 选取确诊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患者61例,于确诊当日及确诊后第4、8天检查患者血清PCT及CRP水平.按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其中存活组39例,死亡组22例.比较两组VAP患者于确诊后第0、4、8天的PCT和CRP水平及分析在不同时间段PCT截断值与死亡预后的关系.结果 两组VAP患者确诊当天的血清PCT和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患者于确诊第4天和第8天的血清PCT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存活组患者于确诊第0、4、8天的血清PCT水平呈下降趋势;两组VAP患者的血清CRP水平于确诊第0、4、8天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第4天PCT水平>1μg/L是强的死亡预兆.结论 血清PCT水平是危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重要预测标志物,未发现CRP水平与该疾病的预后存在相关性;确诊第4天PCT水平是预测危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病死率的关键指标.
作者:朱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诊断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病理证实或对症治疗后的肠梗阻患者26例,使用MSCT中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增强以及CT血管造影(CTA)应用技术,对其CT资料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 MSCT中多种新技术,能够对肠梗阻诊断的定位准确率,相对平扫明显提高,而且更有利于发现病变.结论 MSCT对肠梗阻的定位定性有重要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帮助.
作者:徐恒昀;赵烨;施颖;高玲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住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术后恢复优良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肩关节恢复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创伤小,对骨折局部血液运行破坏少,可早期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陈延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下肢手术应用硬膜外注射右美托咪定和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下肢手术的患者180例,均实施硬膜外麻醉,将其分为三组,组1的60例患者应用1.5 μg/kg右美托咪定+1.0μg/kg舒芬太尼+0.10%罗哌卡因治疗,共计150 ml;组2的60例患者应用1.5 μg/kg舒芬太尼+0.10%罗哌卡因治疗;组3的60例患者应用2.0 μg/kg舒芬太尼+5 mg/ml曲马多,共计150 ml,实施静脉镇痛,分别在T0、T1、T2、T3各时间点采集患者的静脉血对其NE、E、APTT、COR、PT、APTT、FIB以及TT值,同时在术后T1、T2、T3时间点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 通过对组2、组3患者进行比较,其术后T1、T2、T3时间点的VAS评分差异未见统计意义(P>0.05);与组1比较,组2、组3的术后T1、T2、髓时间点PT、APTT、TT值均比组1低,而NE、E、COR、FIB值比组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比较,组1患者的T1、T2、T3时间点PT、APTT、TT、NE、E、COR、FIB值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组2、组3比较,T1、T2、T3时间点的各个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肢手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镇痛的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应激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思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表字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使用门冬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糖代谢功能改善情况及用药安全性生.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糖代谢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糖代谢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高.
作者:黄黎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高支链氨基酸肠外营养在重症患者中应用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62例需7d以上肠外营养的ICU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肠外营养治疗,研究组应用高支链氨基酸肠外营养治疗,比较两组肝肾功能变化及并发症.结果 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7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肝肾功能不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新发感染的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支链氨基酸肠外营养可降低重症患者肝功能损害,促进蛋白质合成,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营养支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刘庆国;彭国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经伤椎单侧固定与跨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70例,按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进行跨伤椎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经伤椎单侧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即刻JOA、VAS评分和手术前后Cobb角度、术后半年丢失度、术后即刻矫正度.结果 术前,两组JOA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观察组JOA、V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Cobb角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即刻、半年Cobb角和术后半年丢失度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即刻矫正度度数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跨伤椎固定比较,采用经伤椎单侧固定对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复位效果更佳,术后能更好地维持脊椎的矫正度.
作者:刘卫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空心螺钉内固定技术对Lisfranc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6例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通过数字编号和随机分组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行三刃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38例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患者关节功能评分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84.21%高于对照组的52.63% (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功能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实施空心螺钉内固定技术,可改善患者关节功能,缩短患者恢复时间.
作者:高刚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血管介入栓塞术和开颅夹闭术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5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夹闭组(68例)和介入组(57例),夹闭组患者采用开颅夹闭术,介入组患者采用血管介入栓塞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介入组患者预后良好率(43/57)75.44%高于夹闭组55.88%(38/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患者GOS评分(3.93±1.00)分、Barthel指数评分(76.47 ±9.06)分高于夹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夹闭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47%高于介入组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介入栓塞术可减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提高其预后治疗效果.
作者:李光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Y型钢板内固定与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肱骨髁间骨折患者8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肘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肘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增高,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效果显著,可恢复患者肘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作者:杜凯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