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颖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封堵器伸展径及厚度在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进行封堵后的房间隔缺损(ASD)40例患者,于术后即刻、第2天、3个月后测量其封堵器伸展径及厚度,与术前缺损大小进行比较,评价封堵器型号选择是否适宜。结果40例 ASD 封堵器伸展径与术前缺损大小无明显变化,封堵器厚度在术后即刻与术后第2天变化不显著,于3个月后变化较大,其厚度明显缩小。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能简便、准确测量先天性心脏病封堵器伸展径及厚度,以得出封堵器形变的过程,封堵器厚度的适宜范围多少为牢固,并发症少。
作者:谢微;罗以恒;张源祥;万志敏;邱银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3年肾盂积水轻中度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48例,结石直径1.0~1.5 cm,其中入院前2周内行 ESWL 者23例为碎石组,未行 ESWL 者25例为未碎石组,两组均行 URSL 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碎石组与未碎石组手术时间分别为31.96、42.96 min,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4%、31.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合理选择 URSL 手术患者,术前配合 ESWL 治疗,可明显减少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增加手术成功率,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治疗有一定参考意义。
作者:王鸿;何长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文拉法辛联合谷胱甘肽防治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的发生和恢复情况。方法应用奥沙利铂辅助治疗肠癌和胃癌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5%葡萄糖联合维生素 B6治疗,观察组给予文拉法辛联合谷胱甘肽治疗,观察两组神经毒性的发生情况,应用 NTX-12自评量表对患者长期遗留神经毒性进行随访和分析。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在化疗4、8、12周期时神经毒性发生率分别为40.0%、77.8%、83.9%和24.4%、44.4%、46.5%。慢性神经毒性在两组均具有明显的剂量累积性。两组患者 NTX-12评分变化在化疗后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化疗后12个月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化疗后6、12个月遗留神经毒性分别为44.5%、33.3%和35.6%、22.2%,其中3级分别为6.7%、4.4%和2.2%、2.2%。结论文拉法辛联合谷胱甘肽可以减轻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并且有助于神经毒性的恢复。
作者:吕晶晶;邹明雷;张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为对照标准,评价128层螺旋 CT 血管造影(CTA)判断主动脉弓以上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临床怀疑主动脉弓以上动脉狭窄性病变患者21例,均行主动脉弓以上 CTA 检查,并在2周内行 DSA 检查,将 CTA 与 DSA 检出结果进行对比,观察 CTA 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评价128层螺旋 CT 血管造影诊断主动脉弓以上动脉狭窄的准确性。结果21例362段血管 CTA 和 DSA 诊断符合数为353段(97.5%),128层螺旋 CT 血管造影诊断主动脉弓以上动脉狭窄的总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9.66%,阳性预测值为98.57%,阴性预测值为100%。结论128层 CTA 作为一种无创或微创性检查,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用于主动脉弓以上动脉狭窄的术前诊断、术后效果评价。
作者:张磊;陈静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应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的效果。方法以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观察患者治疗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C)、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6 min 步行距离以及心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LVC、LVD 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Ⅱ级、Ⅲ级、Ⅳ级心功能6 min 步行距离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曾宪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式对 Pilon 骨折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南宁市中医医院就诊的 Pilon 骨折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用有限切开复位结合跨踝关节外固定架固定治疗,治疗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 VAS 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ilon 骨折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式对 Pilon 骨折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高志敏;陈源;梁毅;黄华;何焕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并脑微出血后期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湄潭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资料,并对急性脑梗死并脑微出血阴性组与阳性组患者记录指标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多元回归法对脑微出血阳性组患者实施危险因素分析。结果两组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脑白质稀疏及年龄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高血压、脑白质稀疏、高血脂及腔隙性脑梗死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微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阳性组缺血性心脏病、脑梗死及病死率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 >0.05),但阳性组患者脑出血发生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较高的脑微出血发生率,而且脑出血和患者高血脂、脑白质稀疏、腔隙性脑梗死及高血压等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郑继珍;柳运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兴奋激越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在徐州市广慈医院诊断并治疗的精神分裂症且处于急性期兴奋激越状态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治疗,观察组给予喹硫平治疗;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7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8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0.49%)与对照组(75.61%)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兴奋激越效果与氟哌啶醇比较未见明显差异,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孟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参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分析其实际临床效果。方法将周口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共92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两组治疗前后NYHA 心功能分级和血浆 BNP 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76.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后 NYHA 心功能分级情况显示,研究组的心功能明显改善,研究组患者血浆脑利钠肽水平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参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善。
作者:张小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应用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临颍县人民医院儿科治疗的48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两组患者均采取消炎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组应用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均以7 d 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发热、咳嗽、气促、啰音、肺部 X线阴影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两组患者都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可明显改善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症状及持续时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密颖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泪液中溶菌酶与转化生长因子β2在干眼症患者中的检测方法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深圳市西丽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干眼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干燥综合征组(A 组)和非干燥综合征组(B 组)。选取30例健康个体设为对照组。采用微量快速比浊法与双抗体夹心 ABC-ELISA 法检测泪液溶菌酶浓度及转化生长因子β2。结果 A、B 两组患者泪液中溶菌酶 A、B、L 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但 A 组与 B 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A、B 组泪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2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A 组与 B 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泪液中溶菌酶与转化生长因子β2是干眼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微量快速比浊法检测法对监测干眼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灵敏度较高,检测结果可靠、准确,对于诊断干眼病具有重要的检测意义。
作者:熊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单节段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术中不同融入方式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来茂名市中医院行单节段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用切除上、下关节突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TLIF),对照组采用经后方入路椎体间孔融合术(PLIF),术后比较两组随访 JOA 评分改善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 JOA 改善率为(83.8±0.6)%,对照组为(83.6±0.4)%,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TLIF与 PLIF 两种不同融入方式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效果显著,其中 TLIF 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黄子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32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66例。比较两组血脂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阿托伐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总胆固醇、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降低,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阿托伐组总有效率(84.84%)优于常规组(5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再住院率,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冰珂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应用氨茶碱联合纳洛酮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宝安区人民医院2011年7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氨茶碱与纳洛酮,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气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气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 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 >0.05),均未出现严重反应。结论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卢万可;宋辉;陶伍元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临床资料、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HPV 分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多见于老年妇女,临床无明显阳性体征。组织形态特征为小类圆形细胞巢,由温和一致的基底样细胞组成,巢周栅栏状排列,部分巢中央有腺样结构,表面常伴随宫颈上皮内瘤变。免疫组化 CK5/6和 P63阳性表达,但巢中央腺样结构区阴性。CK7阴性。HPV 多为16型阳性。结论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与 HPV 感染相关,病理组织学具有特征性,必要时辅以免疫组化,可与其他宫颈肿瘤鉴别。
作者:陆亚平;王欣霖;孙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在临床上的作用及疗效。方法将洛阳市吉利区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方案进行日常治疗,即只使用胺碘酮。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使用稳心颗粒药物联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心电图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果和主要不良反应及总体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55.00%);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4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稳心颗粒合并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永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大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MPC-NL)组及大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PCNL)组,每组60例,分别以 MPCNL 及 PCNL 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结石大小、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情况、结石取石率,手术中有无腹腔脏器、肾蒂血管损伤等不良反应。结果手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 PCNL 组为(14.28±3.91)g/ L,MPCNL 组为(11.48±1.94)g/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CNL 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12.49±22.14)min,MPCNL 组为(128.52±28.15)min,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术中出血量 PCNL 组为(116.98±32.76)ml,MPCNL 组为(54.18±15.2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C-NL 组一期结石取尽率为75.34%,MPCNL 组为90.15%,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12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穿刺失败患者,且均无胸膜、腹腔脏器及肾蒂血管损伤等不良反应。结论 MPCNL 组患者具有较低的手术出血量、血红蛋白下降值、较高的一期结石清除率,但手术时间延长。两组患者均无手术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作者:赵珏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中机械通气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在大理州人民医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常规吸氧,观察组患者则在入院后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血气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中结合机械通气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情况,有利于患者的治疗转归和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锦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gp41是 HIV-1表面的一种包膜糖蛋白,介导病毒粒子与宿主细胞的细胞膜发生膜融合从而使病毒进入靶细胞,在 HIV-1感染和传播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以 gp41为靶点的融合抑制剂不失为一种新型的抗 HIV-1药物之选,其中2003年多肽类融合抑制剂 T-20的上市,使得多肽融合抑制剂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本文就 gp41的结构、融合机制以及肽类融合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许燕珍;吴文言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清亲环素 A(CyPA)、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在非心瓣膜病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泌阳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非心瓣膜病持续性房颤患者40例,将这些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泌阳县人民医院同期收治的40例窦性心律非心瓣膜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运用 ELISA 对血清 CyPA进行检测,运用乳胶免疫比浊法对 hs-CRP 进行检测,运用 Vivid E-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左心房前后径(LAD)进行测量,然后对两组患者的 CyPA、hs-CRP、LAD 及其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 CyPA、hs-CRP 水平为(6.9±1.96)ng/ m、(14.2±2.97)mg/ 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1±0.90)ng/ m、(7.5±0.96)mg/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AD[(37.8±4.17)mm]显著长于对照组[(33.5±2.76)mm](P <0.05);研究组 CyPA 水平与 hs-CRP 水平、LAD 均呈正相关(P <0.05),而 hs-CRP 水平和 LAD 也呈正相关(P <0.05)。结论血清 CyPA、hs-CRP 在非心瓣膜病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中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房颤的维持和发展的分子机制中二者的协同作用可能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建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