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刘建侠;张艳平

关键词:降钙素原, 血培养, 血流感染
摘要:目的 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56例血流感染组和56非血流感染组分别取血做血培养和降钙素原检测,以SPSS 19.0软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获得佳诊断点.计算血培养、PCT、血培养联合PCT在诊断血流感染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血培养单检的敏感性为35.7%,特异性为92.9%,血培养诊断符合率为64.3%.PCT的ROC曲线诊断标准选择为0.74 ng/ml处的约登指数大,敏感性为94.6%,特异性为83.9%.以血培养和PCT任意一项阳性为诊断标准,敏感性为98.2%.如以血培养和PCT同时阳性为诊断标准,特异性为96.4%.结论 PCT是灵敏、快速的血流感染早期诊断指标,PCT联合血培养结果分析能提高诊断血流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补硒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效果

    目的 观察补硒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D)的效果.方法 选取博爱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00例采用补硒治疗的AITD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治疗组进行补硒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及游离甲状腺素(FT4)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FT4、FT3和TSH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均下降,对照组抗体水平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硒治疗能够有效降低AITD患者甲状腺的抗体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戴慧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疗效比较

    目的 对比分析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3年11月在登封市中医院治疗的84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相比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3d清石率和术后1个月清石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秦成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行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行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5.0%,实验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为(2.1±0.7)次/d,对照组为(3.2±0.5)次/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心脏事件及住院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减少心脏事件,可推广应用.

    作者:代先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将81例CHF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成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胺碘酮,观察组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和胺碘酮,观察两组的疗效、心电图和心功能变化,以及部分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VEF、6MW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NP、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胺碘酮对CHF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

    作者:王晶晶;胡新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疗效.方法 选取良性卵巢肿瘤患者74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7例患者利用常规的剖腹手术进行治疗,而治疗组的37例患者利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相比无明显差异,但是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临床效果较好,相比于传统的剖腹手术,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乔成敏;李卫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治疗前后HIF-1α的表达变化与意义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PCI)对患者体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 α)的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AMI患者分为急诊PCI组(55例)和非急诊PCI组(45例),入院时、入院后24h、48 h、7d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清HIF-1α水平.结果 入院即刻,两组患者体内HIF-1 α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入院后24 h、48 h、7d,急诊PCI组患者体内血清HIF-1α水平均明显低于非急诊PCI组.结论 AMI患者体内HIF-1 α水平与心肌细胞的急性缺血缺氧程度密切相关,血清HIF-1α水平的动态监测将有助于判断介入治疗的效果.

    作者:王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碘海醇上消化道造影在胃十二指肠手术治疗后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碘海醇上消化道造影在胃十二指肠手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0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手术患者,术后第4天或第5天口服或经胃管营养管注入适量的碘海醇或碘海醇稀释液,对胃肠蠕动情况、有无吻合口漏、有无狭窄、胃管营养管深度位置等透视观察并摄片.结果 本研究80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手术患者应用碘海醇造影后,胃肠道、吻合口情况、胃管营养管均显示清晰.80例患者中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出现漏1例,毕Ⅰ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吻合口漏1例,毕Ⅱ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吻合口漏1例.1例毕Ⅰ胃大部切除术所放置的胃管有移动致深度不.够,未通过吻合口,1例毕Ⅱ胃大部切除术所放置的营养管在输出袢出现折返情况.结论 碘海醇消化道造影能够较好地反应胃十二指肠术后胃肠道功能情况,特别对于胃肠蠕动、有无吻合口漏、有无狭窄、胃管营养管深度位置能较好地显示.造影方法简单,检查范围全面,诊断结果可靠,利于指导临床调整治疗方案,患者容易接受,是胃十二指肠疾病手术后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邹文贵;袁之翔;何飞宏;吕孟;张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连续高通量净化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疗效

    目的 探讨连续高通量血液滤过(HV-CVVH)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效果.方法 25例MODS常规应用控制感染、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HV-CVVH,观察其疗效.结果 好转出院18例,存活率72%,死亡7例,死亡率28%.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连续性高通量血液滤过对MODS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氧合、清除炎症介质,维护内环境稳定,明显改善预后.

    作者:曲东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急诊内科昏迷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构成以及救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宾阳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急诊科收治的87例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研究87例患者中,病因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急性脑血管病33例(37.9%)、急性中毒24例(27.6%)、糖代谢紊乱11例(12.6%);经积极救治后共抢救成功72例,成功率为82.8%,死亡15例;病死率为17.2%.结论 引起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病因很多、构成复杂,快速、准确的诊断以及积极、有效的治疗是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黄可赞;钟华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降钙素原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检测(PCT)在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武汉市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接诊的86例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实验室血清PCT检测,结果显示病毒组患者的血清PCT阴性率为73.33%,阳性率为26.67%;细菌组患者的血清PCT阴性率为32.14%,阳性率为67.86%.结论 在感染性疾病诊疗中检测患者的血清PCT值,可用于鉴别感染类型、指导临床用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明;张明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征与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病原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工作中提高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方法 对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90例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临床特征并对惠儿痰液进行实验室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结果 90例患儿取标本124份送检,检出菌117株,阳性率为94.4%,其中革兰阴性菌82株(70.1%);革兰阳性菌23株(19.7%);真菌12株(10.3%).致病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并且对临床常用药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头孢哌酮等耐药.结论 革兰阴性菌是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耐药性多、发病复杂,临床医务工作者应对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的患儿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防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王锦;季海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

    目的 探讨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1月符合中医诊断标准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治疗给予止痛和神经营养药物,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1.67,P<0.05).结论 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缩短病程的作用.

    作者:武水斗;伊书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快通道和常规麻醉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比较快通道和常规麻醉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7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择期手术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1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观察组采用快通道麻醉,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镇静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术后拔管时间、CICU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芬太尼使用剂量为(10.79±7.15)μg/kg,使用1种以上镇静镇痛药物为6例,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拔管时间、CICU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8%,对照组为3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通道麻醉使用芬太尼的剂量较少,拔管时间、CICU时间较短,患儿恢复快,并发症少,费用较低,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李维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保留子宫盆底重建术与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脱垂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保留子宫盆底重建术与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泌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脱垂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保留子宫盆底重建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阴式子宫切除术加阴道壁修补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复发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并顺利出院.所有患者均完成术后随访,随访率100%.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PFIQ-7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保留子宫盆底重建术较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复发率低,术后生活质量好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乔海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膈下游离气体误诊为上消化道穿孔6例

    患者6例,男4例,女2例,年龄45~82岁.6例均以突发下腹部疼痛并且迅速弥漫至全腹部入院,5例合并恶心、呕吐,3例合并发热.病史:患者自诉慢性胃炎6例,强直性脊柱炎口服止疼药物1例,右侧腰背部疼痛1月余伴午后发热半月间断口服退热药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长期间断口服激素1例,肝硬化1例,腰腿痛均为女性间断口服西药2例.

    作者:牛高华;曹艳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院前与院内急救

    目的 总结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院前与院内急救的经验,为今后的临床急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永州市中心医院120急救中心前往救治并行院前救治的3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取30例由家属送至我院治疗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救治率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x2=5.3636,P=0.0206)、住院治疗率(x2=7.2000,P=0.0073)、病死率(x2 =7.2176,P =0.0072)、并发症(x2=4.0111,P=0.045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行有效的院前救治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同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蒋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三组用药方案对异位妊娠的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不同用药方案治疗异位妊娠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鄢陵县中心医院就诊的异位妊娠的患者159例,随机均分为A、B、C三组,A组患者采用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杀胚术配合甲氨蝶呤(MTX)单次肌肉注射,B组患者给予MTX单次肌肉注射,C组患者给予小剂量MTX连续肌肉注射,三组均配伍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7、14 d后的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率.结果 A、B两组患者的有效率、血β-HCG下降率高于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患者的有效率、血β-HCG下降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X单次肌肉注射联合米非司酮的临床疗效好,操作更加简单,风险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鼻镜手术在慢性鼻窦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对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12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行鼻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的慢性鼻窦炎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5.1058、6.2985、7.3750、10.4118、10.6200、9.6109,P均<0.05).结论 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病情的预后和转归,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万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肾肿瘤实施部分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肾肿瘤实施部分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为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肾肿瘤患者实施肾部分切除术.将钳闭30 min作为节点,<30 min钳闭者计入A组,≥30 min钳闭者计入B组.A组67例,B组39例.对比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失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10 d及0.5年的肾小球滤过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肾小球滤过率、手术时间、失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10 d及0.5年肾小球滤过率显著优于B组.两组术后10 d肾小球滤过率显著低于治疗前,术后0.5年肾小球滤过率显著优于术后10 d,A组治疗前与术后0.5年肾小球滤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术后0.5年肾小球滤过率显著低于治疗前.两组随访期间肿瘤均未复发.结论 肾肿瘤实施部分切除术效果确切,但需控制肾脏血管夹闭时间以大程度恢复肾功能.

    作者:闫河峰;张芳;王天喜;卢建路;冀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MSCT在胃肠道穿孔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胃肠道穿孔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58例行急诊腹部CT平扫并经过手术证实为胃肠道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表现;其中术前44例行X线检查,6例为外伤患者.结果 58例患者中,良性溃疡及炎性穿孔共49例,胃癌穿孔3例,外伤所致肠穿孔6例.腹部X线平片检查7例阴性(气腹检出率为84.09%);CT检查2例阴性(气腹检出率96.55%),而且可显示腹腔积液量、腹膜炎症范围及实质脏器有无联合损伤等改变.结论 MSCT便捷、易行,能准确显示腹腔游离气体,对胃肠道穿孔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明显优势,将会逐渐成为该类急腹症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魏忠荣;韩丹;陆建环;江少青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