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春;朱晓晴;李勇;胡敏
目的 探讨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比照低通量血液透析的临床优势.方法 对照组实施低通量血液透析,研究组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透析相关血生化指标水平,同时统计两组透析后的感染比.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清β2-MG、肌酐、尿素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均显著改善,研究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而研究组KT/V值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无显著变化,对照组显著下降.研究组治疗后13例感染,感染比为21.67%;对照组23例感染,感染比为38.33%.研究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肾功能衰竭应用高通量透析的毒素清除率更高,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卢艳;周莉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分析溶血磷脂酸及D-二聚体检测预测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40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观察组)及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溶血磷脂酸及D-二聚体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溶血磷脂酸、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检测溶血磷脂酸及D-二聚体水平,可用于后期指导进展性脑卒中的治疗、监测用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哲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阴道镜在三阶梯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60例经LEEP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CIN2-3患者的阴道镜检查情况及宫颈点活检结果的准确性作自身对照研究.结果 阴道镜下活检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相符合的有106例,占66.25%;其中宫颈为Ⅰ型转化区的诊断符合率为77.89%;转化区为Ⅱ、Ⅲ型的诊断符合率为3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中应根据阴道镜下评估的转化区类型决定活检方式,如果属Ⅱ、Ⅲ型转化区建议直接用诊断性LEEP术或宫颈管搔刮术以排除宫颈管内病变.
作者:蔡毅君;黄志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生长抑素与垂体后叶素分别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河南省某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68例因肝硬化而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实验组给予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垂体后叶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药物治疗后,实验组止血时间为(21.5±5.8)h,对照组止血时间为(38.1±11.7)h;实验组患者24 h内止血率(79.41%)与对照组(5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67.65% (P <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在肝硬化并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止血效果可靠,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适合在基层医院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曾军杰;郭志松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尿激酶溶栓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治疗急性脑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急性脑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入院后予以降糖、控制血压、调脂、改善脑代谢与血液循环、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措施,发病4.5h内静脉滴注尿激酶;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对照组为6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率观察组为11.0%,对照组为6.6%,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激酶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治疗急性脑缺血可发挥明显积极作用,与单纯尿激酶溶栓治疗相比效果得到强化,安全性高.
作者:李明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反勺型血压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277例CKD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携带式动态血压计监测动态血压,收集血压及相关临床指标等资料,评价反勺型血压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结果 CKD患者反勺型血压占23.39%,非勺型血压46.95%,勺型血压27.15%.与勺型及非勺型血压患者相比,肾小球滤过率显著下降(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反勺型血压是CKD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反勺型血压是中国CKD患者常见的血压模式之一,反勺型血压患者肾功能损害更显著.
作者:李杰峰;杨爱成;王宝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与开放隐睾手术治疗高位隐睾的不同效果.方法 选择隐睾下降固定手术指征的62例高位隐睾患儿,将采取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的2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取传统手术入路行隐睾下降固定术病例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放隐睾下降固定术,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术后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与传统隐睾固定术相比,腹腔镜下高位隐睾下降固定术能有效减轻患儿的创伤,由于观察组手术创口小,精索局部干扰少,Ⅰ期手术将隐睾降入阴囊的成功率高,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疼痛轻,因此患者术后恢复快,睾丸恢复良好率高,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手术方式.
作者:汪志华;韦勇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上肢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训练的基础上结合上肢机器人训练治疗.结果 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显效24例(60%),有效14例(35%),无效2例(5%),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显效6例(15%),有效12例(30%),无效22例(55%),总有效率为4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卒中患者中运用上肢机器人对其进行康复训练,使得大脑神经结构发生可属性的改变,提高患者的上肢及手部活动能力.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大限度地恢复脑卒中患者的自由行走.
作者:吕盛;李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纳洛酮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硬膜外麻醉患者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接受硬膜外麻醉的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9例,分别给予舒芬太尼(SF)、纳洛酮复合舒芬太尼(NSF)进行术后疼痛治疗,并对镇痛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VAS评分各时段均低于对照组,但仅有2~6h、6~12h两个时段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纳洛酮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硬膜外麻醉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
作者:王军锋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蒙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符合原发性高血压诊治标准60例,其中男35例,女25例.开始口服蒙诺10 mg/次,1次/d;7 d后血压未降至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以下者,蒙诺改为20 mg/次,1次/d;14 d后依然未达到140/90 mm Hg以下者蒙诺改为30 mg/次,1次/d;21 d后未达到140/90 mm Hg以下者蒙诺改为40 mg/次,1次/d.治疗前及用药期间监测血压,45 d后测定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结果 口服蒙诺后患者平均收缩压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分别为(185.32±11.22)mm Hg和(138.22±12.1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舒张压治疗前为(103.23±6.33) mm Hg,治疗后为(83.12±4.36) 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BUN和SCr已有升高者,治疗后BUN和SCr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蒙诺对原发性高血压具有理想的降压作用,对患者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邹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骨钙素(BGP)水平及骨密度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放射免疫法及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58例男性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及34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IGF-1、BGP水平及腰椎骨密度,并分析相关性.结果 酒精性肝硬化组血清IGF-1、BGP水平、腰椎骨密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随肝功能从Child A级到Child C级逐渐恶化,血清IGF-1、BGP水平、骨密度逐渐下降.血清IGF-1与BGP水平、腰椎骨密度呈正相关.结论 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易发生骨代谢异常,IGF-1、BGP在骨形成减少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监测其水平对早期诊断酒精性肝硬化骨代谢异常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谭坤;周晔;阳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应用甘草酸二铵进行治疗,治疗组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HBV-DNA、HBeAg转阴等.结果 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1.66%)明显低于对照组(3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HBV-DNA转阴率(73.30%)明显高于对照组(46.70%),治疗组患者HBeAg转阴率(38.30%)明显高于对照组(13.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更好,见效更快,能够缓解患者的不良反应,有效抑制病毒再继续复制,在临床上应用更多,更值得推广.
作者:申长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全面提高对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AFOP)的胸部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组织学的了解.方法 抽取收治的5例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情况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均为男性,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咳嗽、胸痛、发热等.其中2例患者胸部CT主要表现为肺部出现小片状的实变影,以胸膜下分布为主.其他3例患者胸部CT表现出右中肺实变影,且有少量的胸腔积液.初诊5例患者均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经抗生素治疗无效,给予患者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及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肺活检病理显示肺泡腔内有纤维素性渗出物,符合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在糖皮质激素治疗情况下症状得到缓解,随访4例患者病情稳定,1例患者因病变进展死亡.结论 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的病理表现较独特,很容易被误诊为肺炎,在抗生素治疗下无效,医生需要考虑可能为AFOP.
作者:李娜;姬明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瘢痕子宫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长沙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0例符合阴道试产条件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70例有阴道试产条件并要求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产后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经阴道自然分娩、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瘢痕子宫妊娠阴道分娩具有一定可行性,可提高自然分娩率,值得推广.
作者:杨小唯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高速涡轮钻法拔除埋伏阻生牙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32例阻生齿的患者,分别采用两种方法拔除,排除拔牙禁忌症.治疗组(89例)利用微创拔牙器械,采用高速涡轮钻法拔除埋伏阻生牙,对照组(42例)用传统拔牙方法拔出阻生牙.记录拔牙时间,观察患者术中不适情况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治疗组拔牙时间为8~42 (18.7±2.3)min,对照组拔牙时间为35 ~90(48.6±2.5) min;治疗组术后出现肿胀、出血、疼痛难忍及张口受阻的分别为7例、3例、2例,2例.不良反应率为15.7%,而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32.8%,两者差异显著.结论 高速涡轮钻拔除术中高速涡轮钻转速快,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拔牙创口的损伤、减少术后并发症,比传统方法更安全、简便.
作者:李亚东;郭乐乐;王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梗阻性肾病及慢性肾炎所致肾功能衰竭危险因素及病理特点.方法 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东莞市桥头医院收治的梗阻性肾病患者97例,其中36例合并肾功能衰竭,记为A组;选取慢性肾炎患者91例,34例合并肾衰功能竭,记为B组,观察两组患者血肌酐(Scr)、血红蛋白(Hb)、肾小球滤过率(GFR),分析梗阻性肾病及慢性肾炎所致肾功能衰竭危险因素.结果 A组Scr为(587.63±121.06) μmol/L,低于B组的(986.24±241.53) μmol/L,Hb、GFR分别为(93.35±12.05)g/L、(19.63±8.85) ml/min,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5岁、用药依从性低、梗阻时间≥6周是梗阻性肾病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年龄≥45岁、合并高血压、用药依从性低是慢性肾炎致肾功能衰竭危险因素.结论 慢性肾炎所致肾功能衰竭病情进展较梗阻性肾病致肾功能衰竭快;慢性肾炎所致肾功能衰竭可能与高血压、年龄、用药依从性有关,梗阻性肾病致肾功能衰竭与年龄、用药依从性、梗阻时间有关.
作者:陈丽兰;陈国强;杨涛;魏九金;雷海优;龙木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利咽消肿方联合阿奇霉素对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白细胞介素影响.方法 选取松岗人民医院耳鼻喉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190例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片口服,0.25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利咽消肿方口服,100 ml/次,2次/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白细胞介素(IL),包括IL-2、IL-6、IL-8、IL-10及IL-17水平变化;统计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各IL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I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7%)明显高于对照组(80.0%,x2=7.784,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10.5%)高于对照组(7.37%),但是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x2=0.581,P>0.05).结论 利咽消肿方联合阿奇霉素在减少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的IL-2、IL-6、IL-8、IL-17的表达,在调节IL-10方面有积极作用,并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郑伟昌;蒋慈英;张巧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经皮微创接骨板固定技术(MIPPO)和传统切开复位解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至2014年收治的新鲜闭合性胫骨近端骨折患者病例资料完整者58例,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者27例(切开复位组),采用MIPPO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者31例(MIPPO组).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12个月时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及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均进行12个月以上随访.与切开复位组相比,MIPPO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骨折愈合快(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有1例发生皮肤切口感染和骨折延迟愈合,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相比,MIPPO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祖亮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小剂量高三尖杉脂碱联合阿糖胞苷方案治疗难治性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征(PNH)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信宜市人民医院2009年至2014年18例的难治性PNH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糖皮质激素及雄性激素等传统治疗方法治疗1年无效,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小剂量HA方案联合化疗和支持对症治疗,观察记录化疗前后疗效、疾病复发及不良反应情况,统计学处理治疗前后相关参数的变化.结果 18例患者中有15例于化疗后10~115 d起效,平均40 d;化疗后血红蛋白浓度为(85.4±16.9)g/L,显著高于化疗前水平(P<0.05),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游离血红蛋白、乳酸脱氢酶浓度显著低于化疗前(P<0.05),其中4例患者于1年内复发,15例有效患者的部分PNH克隆负荷指标出现转阴,未出现骨髓抑制和严重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难治性PNH患者,小剂量HA方案是理想的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和耐受较高.
作者:黄文添;陆森;陆粤就;龙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分析10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测定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原阳县中医院于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的病历资料,将10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我院同一时期10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液流变学进行测定.结果 脑血栓形成患者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低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以及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红细胞压积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是其主要的危险影响因素,其次是冠心病和吸烟.结论 脑血栓形成患者主要的影响因素不仅取决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也取决于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异常.
作者:申树民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