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穿孔的超声诊断价值评价

任新翠

关键词:子宫穿孔, 超声诊断, 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穿孔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00年1月至2013年1月经手术证实的31例子宫穿孔患者,术前均经超声检查,了解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结果 31例经手术证实的子宫穿孔患者均经超声进行诊断,28例经超声明确诊断,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0.32%.结论 超声诊断可以直观地对子宫、宫旁进行检查,可以对子宫穿孔进行分型,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超声诊断子宫穿孔具有直观、方便、简单、快捷等优点,可以作为子宫穿孔的首选检查方法.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提上睑肌腱膜眶筋膜瓣与额肌瓣吻合矫正重度上睑下垂

    目的 探讨提上睑肌腱膜眶筋膜瓣与额肌瓣吻合矫正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术中切开眶隔,制做带蒂“舌形”眶隔筋膜瓣及提上睑肌腱膜瓣.在眼轮匝肌与眶隔间向眉区分离隧道,制作一宽15 mm片状肌瓣,将眶隔膜瓣向上,额肌瓣向下,提上睑肌腱膜辩向上牵引,三者重叠缝合,上睑缘重度以位于上角膜缘1~2mm为度.结果 对23例27只眼采用此法治疗,随访2周~5年.其中24只眼良好,3只眼满意,重睑弧度自然美观,无一例复发及并发症出现.结论 该手术结合了提上睑肌缩短及额肌瓣悬吊两者功能并加以优化,上睑悬吊固定牢固,不易复发,同时保留并加强提上睑肌的部分功能及运动方向,保持了提上睑肌原有附着结构和完整性,使得上睑弧度自然,外观美观满意,畸形矫正效果良好.

    作者:司义湘;曾诏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并进行介入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健康体检的人员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在介入治疗前后及冠状动脉造影前后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检查.根据介入治疗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将观察组患者分为观察A组(≥3.0 mg/L)和观察B组(<3.0 mg/L).结果 观察组72例患者介入治疗前,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0.72 ±0.41)mg/L,介入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1.41±0.37)mg/L;对照组50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前,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0.29±0.12) mg/L,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0.30±0.14) mg/L.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检查前(P<0.05);对照组检查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及对照组检查后(P<0.05).观察A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B组(P<0.05).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会发生明显增高,3.0 mg/L可以作为判断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后预后的标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毕勇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分期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分期疗法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分期疗法,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著改善26例,改善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显著改善18例,改善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期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便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兵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妊娠期妇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妇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治疗策略及效果.方法 选择济源市人民医院门诊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的妊娠期妇女86例,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达克宁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碳酸氢钠溶液擦洗阴道.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及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 (P <0.05),治疗后30 d两组复发率分别为2.3%和18.6%,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率分别为4.7%和1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均缓解.结论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妊娠期妇女常见病,采用迭克宁栓联合碳酸氢钠溶液擦洗阴道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效果显著,安全,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李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755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了解病种、年龄分布、用药情况等,更好地指导今后工作.方法 对江苏连云港解放军149医院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住院的755例患者从疾病诊断、年龄分布、药物使用、住院次数等方面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疾病诊断频次前六位是高血压、脑梗死、高血脂症、糖尿病、冠心病、前庭周围性眩晕,而且女性发病率明显大于男性,脑肿瘤及肌病等诊断少,功能性疾病占一定比例,药物方面抗血小板药、活血化瘀中成药、调脂药物等使用居多.结论 我院神经内科以心脑血管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老年患者居多,学习掌握老年疾病特点、合理使用相关药物十分重要.

    作者:廖日洪;仲崇翔;姜川;袁春星;刘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妊娠期糖尿病和肥胖与子痫前期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DM)合并肥胖或者单一GDM与肥胖出现时对孕妇子痫前期的影响.方法 受试者于孕28周左右进行75 g糖耐量试验,之后应用国际妊娠期糖尿病研究协会标准进行诊断,并测试孕妇体质量指数(BMI),通过病历资料统计患者出现子痫前期的情况,将患者分成无GDM,无肥胖;GDM,无肥胖;无GDM,肥胖;GDM合并肥胖四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无GDM、无肥胖出现子痫前期的比例为3.5%;GDM、无肥胖出现子痫前期的比例为5.9%;无GDM、肥胖出现子痫前期的比例为13.3%;GDM合并肥胖出现子痫前期的比例为20.1%.结论 产妇的妊娠期糖尿病和肥胖都与子痫前期独立相关,其组合比任何一个单独的因素影响都大.

    作者:孙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胃镜下氩气刀治疗食管上皮内瘤变

    目的 探讨胃镜下氩气刀治疗食管上皮内瘤变(IE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45例食管上皮内瘤变患者进行胃镜下氩气刀(APC)治疗,术后1、3、6、12个月进行临床随访及胃镜复查,评价其疗效.结果 45例患者均能一次性给予病灶灼除,术后出现胸骨后疼痛27例,9例出现恶心、返酸症状,给予抑酸治疗后均好转,无一例出现出血、穿孔.所有患者均按时随访,未见复发.结论 氢气刀可用于治疗食管上皮内瘤变.

    作者:罗红来;仇学明;樊荣;厉琴;王莹;陶亮亮;高小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窒息新生儿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变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 通过观察窒息新生儿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值的变化,探讨窒息新生儿缺氧程度与心肌损害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田阳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40例窒息新生儿(观察组)的CK-MB值,与40例无窒息的新生儿(对照组)的CK-MB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血清CK-MB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重度窒息惠儿平均血清CK-MB值明显高于轻度窒息患儿;窒息新生儿日龄越小,其血清CK-MB值越高,随着治疗而逐渐下降;观察组早产窒息新生儿血清CK-MB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早产儿,且明显高于观察组全组及重度窒息新生儿的平均血清CK-MB值.结论 窒息新生儿的缺氧程度与心肌损害程度之间的关系呈正相关,此关系在早产儿中的表现更加明显;血清CK-MB值的变化可作为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早期诊断敏感而特异的指标,具有判断病情轻重、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疾病转归的重要意义.

    作者:覃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氩离子凝固术联合黏膜下注射治疗慢性放射性肠炎出血12例

    目的 观察内镜下使用氩离子凝固术(APC)联合黏膜下注射治疗慢性放射性结直肠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12例确诊慢性放射性结直肠炎并出血患者,使用APC联合黏膜下注射0.001%肾上腺素盐水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 12例患者均成功止血出院,半年后1例肠出血复发,1年后3例肠出血复发,复发患者重复使用APC联合黏膜下注射治疗,均成功止血,治疗中无肠穿孔并发症发生.结论 APC联合黏膜下注射治疗慢性放射性结直肠炎出血,操作简便,止血效果好.

    作者:张周欢;胡志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中风预测中的作用

    目的 对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中风预测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安钢集团永通公司医院于2010年2月至2013年5月收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4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颈动脉超声诊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8例患者中1级颈动脉粥样硬化42例,占87.50%;2级6例,占12.50%,其中不稳定斑块2例,稳定斑块4例,6例斑块患者血流动力学均无显著变化,颈动脉均表现为轻度狭窄,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斑块处有局部血流缺损现象.结论 在颈动脉粥样硬化中,超声检查可做为有效诊断手段,同时可对血流情况、斑块位置、大小与形态进行检查,为脑中风预测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李慧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郸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116例,其中细菌性感染55例(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61例(病毒感染组),另选6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三组治疗前血清PCT和CRP水平.结果 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细菌感染组PCT、CRP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CT检测可作为细菌感染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对鉴别诊断细菌性和病毒性感染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段慧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180例

    目的 总结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的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对180例应用ESWL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一次性碎石排尽成功130例,2~3次复震后结石排尽成功23例,无效17例,经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愈.结论 ESWL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安全有效、快捷经济的方法,可作为首选,但术前应完善有关检查,严格掌握适应证,才能提高成功率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秦红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肠套叠CT平扫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肠套叠的不同CT影像学表现,以提高CT平扫对肠套叠的诊断水平及临床指导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小儿及成人肠套叠的CT影像学表现及形成原因.结果 76例中小肠型肠套叠18例,回结肠型22例,结肠型36例.其中小儿肠套叠多为原发性,成人肠套叠的病因包括胃肠道间质瘤、错构瘤、脂肪瘤、肠道腺瘤样息肉、肠憩室等.结论 肠套叠具有特征性CT表现,对小儿及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诊断、治疗有重要指导作用.

    作者:万书友;侯明杰;张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连续多次腰穿与腰大池引流预防脑积水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连续多次腰穿及腰大池引流对脑出血、脑外伤术后脑积水的预防价值.方法 对南阳市中心医院5年来收治的67例颅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内死亡者未录入)术后给予连续多次腰穿或腰大池引流.结果 本组48例患者随访复查头颅CT,未见脑积水征象,6例因颅高压影响正常生活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其余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脑室扩大,但均能正常进食,生活自理.结论 颅脑术后行连续多次腰穿或腰大池引流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脑积水的作用.

    作者:董孟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子宫穿孔的超声诊断价值评价

    目的 探讨子宫穿孔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00年1月至2013年1月经手术证实的31例子宫穿孔患者,术前均经超声检查,了解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结果 31例经手术证实的子宫穿孔患者均经超声进行诊断,28例经超声明确诊断,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0.32%.结论 超声诊断可以直观地对子宫、宫旁进行检查,可以对子宫穿孔进行分型,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超声诊断子宫穿孔具有直观、方便、简单、快捷等优点,可以作为子宫穿孔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任新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症状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夏邑县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7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无典型的临床表现,76例中10例表现为晕厥;36例表现为头晕并伴有恶心、呕吐;10例气喘,呼吸困难;以心绞痛为首发症状的仅11例;9例表现为上腹部憋胀.结论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不典型,因此,对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治,以改善预后.

    作者:尹广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电视胸腔镜同期手术治疗双侧肺大疱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在电视胸腔镜同期手术治疗下双侧肺大疱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患有双侧肺大疱的患者30例,采用电视胸腔镜进行同期手术,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患者的疼痛级别为Ⅲ级,尚能忍受;对所有患者进行1~45个月的随访,出现呼吸衰竭患者1例,行机械通气后康复,其余29例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且无任何复发情况.结论 在电视胸腔镜下进行同期手术,不仅能够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还能有效治疗双侧肺大疱,且术后并发症少,康复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朱长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视可尼喉镜不同入路方法气管插管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比较Shikani喉镜左侧磨牙入路、正中入路和Macintosh直接喉镜辅助下气管插管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ASA Ⅰ~Ⅱ级、年龄20 ~75岁,拟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Shikani喉镜左侧磨牙入路组(A组,20例)、Shikani喉镜正中入路(B组,20例)和Macintosh直接喉镜辅助下Shikani气管插管组(C组,20例).观察三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时(T2)和气管插管完成后1 min(T3)、3min(T4)、5 min(T5)内的血压(BP)、心率(HR)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并计算收缩压心率乘积(RPP),同时记录气管插管完成所需时间,有无并发症.结果 与To相比,三组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舒张压(DBP)、HR及RPP在不同时点均显著降低(P <0.05或P<0.01);与A组相比,B组和C组的SBP、MAP、DBP在T2时显著增加(P<0.05),B组的HR、RPP在T2~T5时显著增加(P<0.05).与To相比,B组的LF、LF/HF在不同时点显著增加(P<0.05或P<0.01),A组HF显著增加,但LF/HF显著下降(P<0.05);与A组相比,B组的LF、LF/HF在T2~T5时增加显著(P<0.05或P<0.01).三组患者插管均无明显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使用SOS硬光纤喉镜行经口气管插管时,左侧磨牙入路的方式对患者的应激反应小;但对体质量较大颈部粗短的患者宜使用直接喉镜辅助的方式.

    作者:钱锐锋;陈永权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

    目的 探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5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35例,给予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意志力恢复时间以及自主呼吸时间等.结果 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麻醉观察组患者在苏醒时间、意志力恢复时间以及自主呼吸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过程中,采取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麻醉的方法具有术中镇痛的时间较长,且在手术后患者苏醒较快,可以在临床麻醉中予以有效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永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原因、临床诊断以及治疗对策.方法 对2009年5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26例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患者中,经阴道分娩18例,剖宫产8例.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13例给予环孢菌素治疗,有效率为61.54%;常规保守治疗13例,有效率为30.77%.结论 环孢菌素治疗妇女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具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刘现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