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七叶一枝花地上部分总黄酮的测定研究

张玉霖;余海峰;周亮;张又枝;陈锦红

关键词:七叶一枚花, 总黄酮, 荧光分光光度法
摘要:目的:建立荧光光度法测定七叶一枝花地上茎、叶中总黄酮含量.方法:用超声法提取样品中总黄酮,以芦丁为对照品、利用黄酮类化合物能和Al3+形成稳定荧光络合物的性质,选择激发波长430nm、发射波长483nm测定样品中总黄酮含量,对所建立的荧光法进行方法学验证,并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溶液PH等对荧光测定的影响.结果:以90%乙醇为溶剂,25mL体系中加入10%A1 (NO3)3溶液1.6mL及PH=3.6HAC-Nac缓冲溶液0.8mL,室温测定时,芦丁浓度在0.004~0.03g·L-1的范围内与荧光强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Y=33573X-13.715,相关系数r2=0.9991,平均回收率为96.55%.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可作为七叶一枝花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科应对大型活动院前保健工作分析和总结

    医疗卫生保健工作是各种大型活动组织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近些年,随着各类大型活动越来越多,医疗卫生保健工作越来越受重视.本文分析总结了我院急诊科2016年-2017年所应对大型活动医疗卫生保健工作情况,为今后工作中制定出更科学高效工作方法.

    作者:王柏恒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额颞叶脑挫裂伤并颅内血肿并发脑疝的护理研究

    目的:分析额颞叶脑挫裂伤并颅内血肿并发脑疝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本次对象为我院2015年5月-2018年1月收治额颞叶脑挫裂伤并颅内血肿并发脑疝患者77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37例基础护理对照组,40例综合护理实验组,比较2组结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GOS评分为(4.45±1.19)分,比对照组的(2.98±0.07)高.并发症发生率为5.0%,比对照组的21.6%低,统计有差异(P<0.05).结论:给予额颞叶脑挫裂伤并颅内血肿并发脑疝患者综合护理,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值得学习.

    作者:袁慧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神经外科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Excel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DVT的发生率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DVT的发生率的2%,患者满意度为92%,对照组DVT发生率为8%,患者满意度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集束化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患者DVT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促进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桂翠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上海某社区高血压患者认知-态度-行为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上海某社区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进一步提高本社区对高血压病的综合管理能力.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本卫生服务中心站点门诊就诊及随访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并对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社区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在40.0%~100.0%之间,高血压病相关治疗措施的认同率在75.0%~100.0%之间,社区高血压患者在知识、态度、行为(KAB)总得分及格率为73.3%.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KAB总分及格率尚可(73.3%).高血压病人有较高知识知晓率,对高血压相关治疗措施认可度也较高,但行为水平欠佳,存在态度、行为分离现象.

    作者:李丽;蔡成伟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我校大学生烧烫伤急救知识知晓及需求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南京农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学生对烫伤紧急救知识的知晓情况、需求情况及途径、影响因素,为学生急救知识的培训提供参考.方法:用随机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大学生烧烫伤知识调查问卷,对我校1500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仅有38.2%的大学生知道烫伤后的紧急处理方法,36.1%的学生用错误的方法处理伤口.急救知识获取途径分别为网络、电视占50.1%,课堂占26.0%,亲朋好友告知占11.9%,书籍占6.3%,其他的为5.7%.调查人群中85.1%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掌握急救知识,90.5%的学生愿意参加急救培训,但是我校学生仅有7.6%参加过急救培训.结论:我校大学生急救知识掌握较少,急救培训意愿很强,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学校主渠道教育与自主学习的途径,进一步普及大学生的急救知识和救助能力.

    作者:秦玉玲;陈荣彬;姜娟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个性化护理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深入探究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中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56例作为临床研究样本,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成每组各28例的观察与对照两组.观察组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00%,明显高于对照组3.57%,经过比较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的效果确切,感染程度减轻,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生活质量提高.

    作者:蒋平芳;吴思培;葛永芹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消化内镜微创手术专项知识培训对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微创手术专项知识培训对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对内镜下开展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进行专项培训,培训后考核护理人员对内镜微创手术理论知识及专科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对比培训前一年及培训后一年内镜微创手术围术期护理质量达标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病人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培训后护理人员专科知识及护理技能得到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专项知识培训能有效提高消化内科护理人员专业能力,有效保证内镜微创手术的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红;郑磊;罗娟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探讨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中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中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52例中老年子宫脱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26)和对照组(n=26),观察组患者实施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并于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阴道壁膨出、阴道残端脱垂、压力性尿失禁、肠疝等)出现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 (P<0.05);且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3个月后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77%.结论: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中老年妇女子宫脱垂具有疗效好、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出现风险小等优点,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吴巧云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儿童肾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相关研究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儿童肾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其预后情况,并结合临床护理工作总结出儿童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特点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2016年间49例儿童肾移植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并结合临床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中心儿童肾移植术后并发症中,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发生率高26.5%,其次分别为肺部感染20.4%和急性排斥18.4%.共3例患儿移植肾失功,其余46例经过治疗及护理后治愈,移植肾功能均恢复良好后出院.结论:儿童肾移植因受体血管纤细、术野空间小等导致手术难度大,术后早期并发症多.通过对并发症观察,从而减少儿童肾移植术后旱期并发症的发生,对治疗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促进患儿旱日康复.

    作者:叶丽玉;刘小涓;肖云;苏翠玲;陈锷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左肝外叶切除联合术中经残端胆管行胆道探查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探究

    目的:探究和分析左肝外叶切除联合术中经残端胆管行胆道镜探查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的4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研究的观察和分析对象,将这40例患者分为行单一左肝外叶切除术的20例对照组和行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道镜探查治疗的20例观察组两组;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两项手术指标和近期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平均出血量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 0.05,没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残石率为5%,比对照组20%的残石率低,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5%,比对照组75%的优良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道镜探查进行肝胆管结石的治疗,比单一行左肝外叶切除术的残石率低,优良率高,同时不会增加术中出血量和延长手术时间,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意义和应用价值.

    作者:屈岳育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两种不同示教法对首次使用胰岛素笔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示教法在糖尿病患者首次使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教育中的影响.方法:选取首次应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模拟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在首次自我注射时的注射时间、成功率、掌握操作所需时间等.结果:模拟组与传统组比较,患者首次自我注射时间、成功率、掌握操作的时间等各项指标均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创模拟示教法能增强患者自我注射胰岛素的信心,缩短培训时间,教育方法简单、省时省力易于推广应用.

    作者:黄中莹;卜贤翠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药物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分析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药物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类素药物联合使用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98例,对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药物联合使用导致药效下降发生率60.20%、用量和用法不合理发生率18.37%、溶媒使用不合理者发生率10.20%、重复用药者发生率7.14%、药物联合使用毒性增加发生率4.08%.出现全身性症状反应占比41.84%、低血压症状占比21.43%、肝肾损害症状占比22.45%、尿滞留占比13.27%、精神症状占比1.02%.结论: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药物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主要以全身症状为主,且会导致疗效的下降,临床需对药物的使用进行合理控制,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作者:赵丹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陈卫川全国名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经验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及功能障碍,严重者导致关节畸形,活动受限[1].虽然国内外就KOA治疗方法进行大量研究,但是关节软骨再生能力有限,导致久治难愈,容易复发,成为骨伤科临床治疗的难题之一[2].陈卫川主任为全国名中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宁夏回族自治区名中医.从医六十余载,勤求古训,精研医理,博采众方,学验俱丰,德高望重,用药平稳,善治多种疑难杂症,对脑病、脾胃病、风湿骨病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笔者有幸侍诊,现将陈老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辩证和用药特点介绍如下.

    作者:徐创龙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维生素D缺乏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维生素D的经典作用是调节肾-肠钙磷代谢,进而影响骨质代谢及血钙水平.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人们把研究重点转移到维生素D在非骨骼组织中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维生素D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对动脉粥样硬化产生保护作用,如防止内皮功能障碍,抑制炎症反应,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调节免疫系统等;因此,维生素D缺乏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增加.

    作者:柳家翔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三种肿瘤标志物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甲胎蛋白(AFP)作为早提出及应用的肝癌肿瘤标志物,经过不断的探究证明其在HCC的诊断中有着较高的临床价值,但是其对早期的HCC仍有较高假阴性率.为弥补AFP的实验室诊断的不足,提高早期HCC的检出率,GP-73、PIVKA-Ⅱ有着更高灵敏度及特异性肝癌肿瘤标志物在临床上逐渐被开展及应用.

    作者:罗德荣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不同药物对急性肾绞痛的镇痛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药物用于急性肾绞痛的镇痛效果.方法:88例急性肾绞痛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甲组44例应用间苯三酚治疗,乙组44例应用氟比洛芬治疗,对比分析不同药物疗效.结果:乙组见效时间少于甲组,乙组用药后10min、用药后20min、用药后40min的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少于甲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间苯三酚,氟比洛芬酯治疗急性肾绞痛的镇痛效果更为显著,且应用安全.

    作者:顾奕;周芳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丙泊酚联合布托诺菲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将布托诺菲联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提高麻醉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对在我中心进行无痛人流的4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用药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287例)与对照组(205例),对照组单纯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联合布托啡诺麻醉.对两组术前、扩宫、吸宫及术毕时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麻醉指标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扩宫及吸宫时的无创血压及心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唤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无痛人流的麻醉中联合应用布托啡诺与丙泊酚可显著提高麻醉效果,患者清醒质量好,镇痛作用明显,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顾英干;熊智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SWI序列在儿童踝关节骺板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SWI序列在儿童患者踝关节骺板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12例踝关节外伤儿童患者进行MR检查,每例患者行T1WI,FS-T2WI,SWI序列扫描.对比SWI序列与T1WI,FS-T2WI序列对儿童踝关节外伤骺板的影像表现,并对其中4例进行MR随访复查.结果:12例患者中,T1WI及FS-T2WI序列发现骨髓水肿9例,其中4例伴有骨骺损伤,3例无异常表现.SWI序列显示5例骺板内无异常信号,7例骺板内存在斑点状低信号,其中1例随访中考虑骺板生长紊乱形成.SWI序列对于儿童踝关节骺板损伤的骨折线及骨髓水肿征象显示与T1WI,FS-T2WI序列对比无优势,SWI序列对儿童踝关节骺板结构及骺板信号的观察优于T1WI,FS-T2WI序列.结论:SWI对儿童踝关节骺板结构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与MR常规序列相比,SWI对骺板内信号的变化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对于诊断儿童踝关节骺板隐匿性损伤以及生长紊乱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作者:杨积昌;何涌;成戈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不同位置的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角膜散光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位置的长度为1.8mm的透明角膜切口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选择无并发症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10例240只眼随机分为3组:A组行12:00钟位1.8mm透明角膜切口70例(80只眼),B组行11:00钟位1.8mm透明角膜切口70例(80只眼),C组行9:00钟位1.8mm透明角膜切口70例(80只眼).由同一位医师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分别于术后7d、1月和3月行常规裂隙灯检查、视力检查及角膜地形图检查角膜散光.各指标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的多重比较采用SNK-q检验法,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各时间点3组患者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7d时,3组患者角膜散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月和3月时,C组患者的角膜散光较A组与B组明显减小(P<0.01),但A组与B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9:00钟位透明角膜切口,术后引起的角膜散光小,能更好的提高白内障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

    作者:李利文;苟文军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舒肝解郁胶囊治疗伴轻中度抑郁症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并分析舒肝解郁胶囊治疗伴轻中度抑郁症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有关治疗的伴轻中度抑郁症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共98例,将患者采取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n=49)和对照组(n--49),两组患者均服用对应的基础药物,对照组患者加用安慰剂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加用舒肝解郁胶囊进行治疗.结果:经过药物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1.84%远高于对照组的69.39%,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治疗后抑郁评分为(4.18±1.2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9.27±1.73)分,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伴轻中度抑郁症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取舒肝解郁胶囊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突出,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抑郁状态,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伟;高励;曾仲 刊期: 2018年第32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