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射干麻黄汤联合舒利迭对慢性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

王昌吉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哮喘, 射干麻黄汤, 舒利迭
摘要:目的:探讨射干麻黄汤联合舒利迭对慢性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72例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舒利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射干麻黄汤,对两组患者疗效及临床症状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 (P<0.05);两组治疗前喘息、胸闷、气急、咳嗽等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室上述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射干麻黄汤联合舒利迭可有效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也能快速减轻患者症状,值得推广.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维生素D缺乏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维生素D的经典作用是调节肾-肠钙磷代谢,进而影响骨质代谢及血钙水平.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人们把研究重点转移到维生素D在非骨骼组织中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维生素D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对动脉粥样硬化产生保护作用,如防止内皮功能障碍,抑制炎症反应,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调节免疫系统等;因此,维生素D缺乏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增加.

    作者:柳家翔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药物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分析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药物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类素药物联合使用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98例,对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药物联合使用导致药效下降发生率60.20%、用量和用法不合理发生率18.37%、溶媒使用不合理者发生率10.20%、重复用药者发生率7.14%、药物联合使用毒性增加发生率4.08%.出现全身性症状反应占比41.84%、低血压症状占比21.43%、肝肾损害症状占比22.45%、尿滞留占比13.27%、精神症状占比1.02%.结论: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药物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主要以全身症状为主,且会导致疗效的下降,临床需对药物的使用进行合理控制,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作者:赵丹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和血安神汤治疗失眠96例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和血安神汤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失眠治疗的患者19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96例,使用西药舒乐安定治疗,观察组96例,使用中药和血安神汤治疗,对两组进行治疗后,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失眠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中药和血安神汤治疗效果明显高于西药舒乐安定的治疗效果,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够得到快速改善,睡眠质量能够获得显著提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失眠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慧学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早期临床实践社区教学管理体会

    早期临床实践是培养和提高低年级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逻辑思维与临床实践的初阶段,担当学生走出学校过渡到适应社会角色的重要任务.在2011年召开的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医学教育,能力为重”,要让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从而提高医学生的临床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1].2014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工作推进会上提出:各医学院校要加强与医疗卫生机构合作,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建立医教协同育人机制[2].我中心作为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社区教学基地和上海健康医学院社区联盟教学基地,根据社区实际,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两种不同的教学资源和环境,积极开展了学校-社区合作培养临床医学生的实践.现将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方水芹;陆新建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学历继续教育实行网络学分制教学制度探讨

    本文通过对学历教育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指出了我校现行的教学制度与现在的学生实际存在不相适应的情况,并提出网络学分制这一教学制度,从选课、成绩考核及可行性和效果预判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学历继续教育中实行网络学分制教学制度,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并能让学生灵活、认真的学习而真正学到知识.充分利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实行网络学分制教学制度,能极大地解决学生工学矛盾,达到使学生学到知识的目的.

    作者:李云川;杨敏丽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神经外科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Excel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DVT的发生率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DVT的发生率的2%,患者满意度为92%,对照组DVT发生率为8%,患者满意度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集束化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患者DVT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促进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桂翠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SWI序列在儿童踝关节骺板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SWI序列在儿童患者踝关节骺板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12例踝关节外伤儿童患者进行MR检查,每例患者行T1WI,FS-T2WI,SWI序列扫描.对比SWI序列与T1WI,FS-T2WI序列对儿童踝关节外伤骺板的影像表现,并对其中4例进行MR随访复查.结果:12例患者中,T1WI及FS-T2WI序列发现骨髓水肿9例,其中4例伴有骨骺损伤,3例无异常表现.SWI序列显示5例骺板内无异常信号,7例骺板内存在斑点状低信号,其中1例随访中考虑骺板生长紊乱形成.SWI序列对于儿童踝关节骺板损伤的骨折线及骨髓水肿征象显示与T1WI,FS-T2WI序列对比无优势,SWI序列对儿童踝关节骺板结构及骺板信号的观察优于T1WI,FS-T2WI序列.结论:SWI对儿童踝关节骺板结构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与MR常规序列相比,SWI对骺板内信号的变化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对于诊断儿童踝关节骺板隐匿性损伤以及生长紊乱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作者:杨积昌;何涌;成戈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舒肝解郁胶囊治疗伴轻中度抑郁症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并分析舒肝解郁胶囊治疗伴轻中度抑郁症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有关治疗的伴轻中度抑郁症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共98例,将患者采取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n=49)和对照组(n--49),两组患者均服用对应的基础药物,对照组患者加用安慰剂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加用舒肝解郁胶囊进行治疗.结果:经过药物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1.84%远高于对照组的69.39%,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治疗后抑郁评分为(4.18±1.2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9.27±1.73)分,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伴轻中度抑郁症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取舒肝解郁胶囊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突出,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抑郁状态,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伟;高励;曾仲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两种不同示教法对首次使用胰岛素笔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示教法在糖尿病患者首次使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教育中的影响.方法:选取首次应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模拟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在首次自我注射时的注射时间、成功率、掌握操作所需时间等.结果:模拟组与传统组比较,患者首次自我注射时间、成功率、掌握操作的时间等各项指标均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创模拟示教法能增强患者自我注射胰岛素的信心,缩短培训时间,教育方法简单、省时省力易于推广应用.

    作者:黄中莹;卜贤翠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治疗药物监测方法和临床应用新进展

    治疗药物监测在临床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药物的合理使用,本文主要从治疗药物监测方法以及与基因组学等交叉学科的融合等方面阐述治疗药物监测方法的研究与发展趋势.免疫法和质谱联用具有准确、快速、经济等特点,是目前临床药物监测的重要方法,随着药物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交叉学科的发展和融入为治疗药物监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发展趋势,也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更加详尽合理的指导.

    作者:周芮萱;马松涛;蒋刚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左肝外叶切除联合术中经残端胆管行胆道探查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探究

    目的:探究和分析左肝外叶切除联合术中经残端胆管行胆道镜探查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的4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研究的观察和分析对象,将这40例患者分为行单一左肝外叶切除术的20例对照组和行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道镜探查治疗的20例观察组两组;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两项手术指标和近期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平均出血量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 0.05,没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残石率为5%,比对照组20%的残石率低,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5%,比对照组75%的优良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道镜探查进行肝胆管结石的治疗,比单一行左肝外叶切除术的残石率低,优良率高,同时不会增加术中出血量和延长手术时间,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意义和应用价值.

    作者:屈岳育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46起手足口病聚集性事件中患病儿童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了解46起手足口病聚集性事件中201名患病儿童的人口学特征,发病、就诊及流行病学史等因素对手足口病聚集性事件规模的影响[1].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使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将2015年至2018年6月江镇地区所有手足口病聚集性事件中涉及患儿长纳入队列,设计手足口病个案调查问卷,培训医务人员采用面对面及电话访问的方式对惠儿家长进行调查.结果:儿童散居,归属外地,发病就诊时间差,病程板短和极长症状多样化是聚集性手足口病事件控制发展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培培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应用唯象理论方法构建现代中国医药特色的大医学

    通过名词释义的介绍,引用有关学者观点,提出现代中国医药“大医学”的概念,即应是“中国社会现实存在、政府及法律认定、民众接受,以促进健康为目的,用于防治疾病保健的自然医学理论方法.包括我国现实存在的中、西医医学体系及各民族、民间、宗教的自然医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在内”.倡议应用唯象中医理论方法,以“中医为体,西医为用,有机结合”的构建具有现代中国中医药特色的“大医学”的临床学科,是中医走出困境的出路.

    作者:魏代金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对全麻下经皮肾镜患者的围术期麻醉效果影响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uadrates lumborum block,QLB)对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患者的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经皮肾镜碎石术的病人60例,随机平均分为二组作为研究对象.结果:二组病人血流动力学同样稳定,但观察组阿片类药物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结论:腰方肌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可以安全应用于经皮肾镜手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悦;刘德昭;姚伟锋;孟凡兵;沈宁;罗刚健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阅读疗法对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阅读疗法对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8月在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住院的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病人均继续服用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利用阅读疗法进行康复训练.在干预前及干预后8周采用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分别对两组病人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病人在干预后第8周SSPI各因子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人干预前后SSPI各因子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阅读疗法能有效改善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杨剑;耿在香;王慧子;夏志明;朱兴延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手术室护理安全教育及手术配合能力评估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安全教育及手术配合能力评估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遵循自愿参与的原则,随机选取100名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标准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手术室护理安全教育及手术配合能力评估,在实验研究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疾病的知晓度评分.结果: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时于疾病的知晓度以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分,护理前无明显差异,而在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患者的各项实验数据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让其接受手术室护理安全教育,可有效的提升患者的配合程度,改善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具有临床意义,值得在全院进行推广.

    作者:姚彦凤;杨丽峰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护理干预在荨麻疹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荨麻疹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1月该院134例荨麻疹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均为67例.其中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并分析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及常规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01%、80.60%,研究组护理效果更优,P<0.05.结论:将护理干预应用于荨麻疹患者临床护理中效果较好,可有效减轻不良症状及体征,提升护理水平,促进疾病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钟敏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卡托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伴微量尿蛋白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与评价卡托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及其所致微量尿蛋白方面的作用及疗效.方法:将2017年12月至2018年5月因高血压伴微量尿蛋白入院的600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为305例,女性为295例,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52.3±11.7)岁.用系统抽样及简单随机抽样法将病患分为三组,两组对照组(单独服用卡托普利或缬沙坦),一组实验组(卡托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每组为200例.分别检测记录各组治疗前后的尿微量蛋白(尿微量蛋白、α微球蛋白、β微球蛋白)及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数值,进而根据结果评价分析各种方法的疗效及差异.结果:实验组血压血压下降幅度及微量尿蛋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托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伴微量尿蛋白疗效显著,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孔庆伟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将64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n=32)用特布他林治疗,研究组(n=32)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PO2高于常规组,且PCO2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FVC、FEV1、FEV1/FVC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利用特布他林和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肺功能、血气指标均显著改善,疗效突出.值得推广.

    作者:徐志林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丙泊酚联合布托诺菲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将布托诺菲联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提高麻醉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对在我中心进行无痛人流的4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用药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287例)与对照组(205例),对照组单纯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联合布托啡诺麻醉.对两组术前、扩宫、吸宫及术毕时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麻醉指标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扩宫及吸宫时的无创血压及心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唤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无痛人流的麻醉中联合应用布托啡诺与丙泊酚可显著提高麻醉效果,患者清醒质量好,镇痛作用明显,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顾英干;熊智 刊期: 2018年第32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