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慧;陈苓;王卉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对急诊创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92例急诊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每组患者平均为46例,分别对患者落实对应的护理评价,两组不同护理所取得的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进行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结束后,循证护理组明显比常规护理组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循证护理对急诊创伤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干预能有效的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减轻患者心理应激对患者病情的影响,值得推广.
作者:李雪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探究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0月-2017年3月收治的68例接受糖尿病患者为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所有患者晨起的尿糖、血糖与餐后2小时的血糖进行采集、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患者空腹尿糖与空腹血糖的关系,血糖浓度随着尿糖浓度的增高而增高,两者具有正相关.存在尿糖检查结果为阴性但存在血糖异常情况.对患者空腹的尿糖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进行对比分析,血糖浓度随着尿糖浓度的增高而增高,两者具有正相关,存在尿糖检查结果为阴性但存在血糖异常情况.结论:尿糖检验与血糖检验均可作为诊断糖尿病患者的依据,尿糖与血糖同时进行检验,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糖尿病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上使用及推广.
作者:陶洁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例烧伤整形患者为观察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皮片移植修复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较明显(P<0.05).结论:针对烧伤整形患者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疗效显著,不仅可有效促进创面皮肤血运恢复及创面愈合,还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彭德飞;李盼;严晓寒;王宝云 刊期: 2018年第34期
探讨陈明岭教授从寒温互透法论治湿热挟血热型白疕的思路,认为本病病机以湿热内生,郁而发热,入于血分,湿热与血热胶着而外发于肌表.治以甘草泻心汤加减,以寒温互透,清热除湿、凉血解毒.
作者:兰艳;余倩颖;陈明岭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心脏外科ICU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危险因素与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8年9月期间的心脏外科ICU中失禁相关性皮炎高风险患者共8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针对患者临床特征和失禁相关性皮炎关系展开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经分析80例心外科术后失禁相关性皮炎高风险患者资料发现,其中50例患者发生了失禁相关性皮炎,独立危险因素为昏迷、组织缺氧、血清白蛋白水平及发热.结论:心脏外科ICU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组织缺氧、发热与昏迷与失禁相关性皮炎存在紧密联系,因此要降低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率,就必须正确认知其危险因素以及采取对应的预防护理措施.
作者:曾春兰;李莉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中药自拟方联合循环驱动仪治疗骨科创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118例骨科创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n=59)给予中药自拟方联合循环驱动仪治疗;对照组(n=59)给予常规治疗.治疗1个月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自拟方联合循环驱动仪治疗骨科创伤效果显著,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椎广.
作者:朱爱洪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在三叉神经痛射频消融术术前指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康复科2016年三叉神经射频消融术患者40例为对照组,予个别指导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2017年三叉神经射频消融术患者60例为实验组,予标准化病人指导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于术后第一天、出院时、术后3月评估疼痛,出院时进行疗效评定及满意度测评.结果: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评定实验组有效率93.33%,对照组有效率77.50%,差异具统计学意义;满意度调查实验组为91.4,对照组82.9,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标准化病人用于三叉神经射频消融术术前指导,可提高手术治疗的有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可推广应用.
作者:王俊英;袁冬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评价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术中护理配合对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观察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的50例(2016年1月-2018年2月),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25例)与综合护理的观察组(25例),观察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下地时间少,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术中,给予患者综合护理,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借鉴.
作者:康宜琴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是一种多聚酶,位于线粒体内膜,不仅催化琥珀酸盐氧化为延胡索酸,也参与呼吸链中电子转运.本文综述了SDH缺陷型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继明;张亚娟;成元华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构建以自主学习任务单为核心的翻转课堂,运用于高职护理《感觉器官系统疾病病人护理》课程中,并评价效果.方法:在高职护理专业《感觉器官系统疾病病人护理》课程教学中,试验组采用以自主学习任务单为核心的翻转课堂,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考试、自主学习能力评定及教学满意度测评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的理论考试成绩(79.13±7.15)高于对照组(74.16±7.25);课程结束后,试验组的自主学习能力评定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t=2.416,P<0.05),同时也较课程开始前有所提高(t=3.210,P<0.01);81.3%的试验组学生对课程总体满意.结论:以自主学习任务单为核心的翻转课堂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在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在课中、课后教学中的运用还需进一步探索.
作者:胡苏珍;常秀春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初步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测量跟腱组织弹性模量的应用价值;为跟腱运动性损伤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新西兰大白兔21只,雄性,体重1.5+0.1kg,5月龄;随机均分成三组(n=7,A组:中等训练强度组,B组:高强度训练组,C组:对照组).结果:根据ARFI成像结果对ABC三组跟腱数据定量分析:经过ARFI成像可得出经过8周训练后B组的弹性模量显著降低,A组较对照组C组弹性模量略有降低.结论:ARFI能够直观、清楚的反映兔跟腱组织的生物力学变化;对运动训练及运动性损伤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有实际性的应用价值.
作者:程杰;周凌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介绍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2例不常见的故障及排除方法.方法:针对“故障一”为比色杯空白错误和“故障二”CC部分样品针冲洗时有渗漏现象,分列出可能引起故障的各种因素,逐步进行排除.结果:经处理后,故障排除,仪器恢复正常运行.结论:实际工作中需严格执行仪器的日常保养、仔细观察仪器运行状况,防微杜渐,避免仪器发生大故障.
作者:陈康荣;陈聪;陈亚珍;黄树通;肖伟泉;唐汉物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对骨伤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评价.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入的80例骨伤患者,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护理前后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护理前疼痛评分、GQOL-74评分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GQOL-74评分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骨伤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干预,能缓解术后疼痛,促进伤口愈合,提高生活质量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王娜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参与式教学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学生分2~3人一组,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根据教材和教学小组提供资料准备相应内容,在理论和实验课中进行参与式教学.结果:从教师评价、学生评价、问卷调查和实践技能考核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结论:参与式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此外,参与式教学是了解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思维能力,促进教师的教学效果以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曾令雯;敖劲;李彦蓉;候达;张国明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与掌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本院自2014年1月-2017年1月接受治疗的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60例,按照患者的皮瓣类型分为A组(桡动脉掌浅支皮瓣,34例)和B组(掌背动脉岛状皮瓣,26例).两组患者均在创面处理后设计皮瓣,切取相应位置的皮瓣并移植缝合,术后常规固定和抗凝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皮瓣成活率、外观、感觉功能状况.结果:A组患者对皮瓣外观的满意度和优良率优于B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A组移植的皮瓣均成活,B组皮瓣远端坏死者3例(11.54%),两组皮瓣成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皮瓣辨别觉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外观更佳,成活率高,适应症广泛,可有效地修复手部小面积的缺损.
作者:蒋守念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分析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抽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上颌窦病变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常规组患者经鼻内镜中鼻道联合下鼻道开窗进路治疗,治疗组患者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概率为2.5%,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低,可推广应用.
作者:丁建辉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固尔苏治疗,分析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1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5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参照组与研讨组.参照组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固尔苏治疗,而研讨组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固尔苏治疗,比较两组用药效果.结果:研讨组患儿疗效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P< 0.05.同时,研讨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参照组患者相近,组间比较不明显,P> 0.05.结论:通过两种治疗方式比较后,采取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能有效促进患儿的病情快速恢复,疗效确切,临床应用效果理想,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龙瑞银;谭晓坤;柏顺竹;王丽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基于动机性访谈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医医院骨伤科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0饲,终对照组32例,试验组30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以及加用动机性访谈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和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试验组功能训练依从性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动机性访谈的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康复锻炼的依从性和髋关节功能活动度.
作者:吴谐;吴怡 刊期: 2018年第34期
介绍了目前国内医院社区联动的政策支持、医院社区联动的信息化建设、国内医院社区联动机制下护理发展的现状,指出医院社区联动过程中,存在的需要探讨的地方:健康教育同质化管理,参与联动机制的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以及信息化过程中与护理专业匹配的研发,发展护理专科门诊等,以期更好地促进联动机制下护理的发展.
作者:曹爱丽;马建映;叶丽萍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对阴道镜联合LEEP在宫颈癌前病变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纳入宫颈癌前病变患者39例参与此次研究,并将其设为实验姐,予以阴道镜联舍LEEP治疗;同期纳入宫颈癌前病变患者39例设为对照组,予以传统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此次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后阴道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阴道.镬联合LEEP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实施治疗,可有效减少手术出血量,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建红 刊期: 2018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