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坚;周雪坚;周圆媛;李翠娥
目的 探讨研究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治疗早期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月胸外科以肺癌收住院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3例患者选择采用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设为对照组;其余69例患者选择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设为VATS组.两组患者术前肿瘤临床分期均为Ⅰ期或ⅡA期.分析并比较两组淋巴结清扫个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置管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组数、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VATS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置管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治疗早期肺癌中具有微创、瘢痕小和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明学;黄晓云;刘志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应用硝普钠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硝普钠,剂量从0.5 μg/(kg·min)开始,每10分钟增加0.5μg/(kg·min),大剂量不超过8 μg/(kg·min).结果 应用硝普钠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5~28 h后,心率、呼吸频率下降,射血分数提高至正常.结论 使用硝普钠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佩军;董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72例,年龄23 ~40岁,依据病情分别给予手术治疗和期待治疗.结果 孕早期发现16例,3例发生肿瘤蒂扭转;孕中期发现28例,9例发生肿瘤蒂扭转;孕晚期发现2例;剖宫产术中发现26例.早产8例,足月产64例;阴道分娩20例,剖宫产52例.病理检查提示良性肿瘤68例,占95.4%,交界性肿瘤4例,占5.6%,肿瘤直径2.5 ~16.5 cm,平均(9.5±4.5)cm.结论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以良性常见,妇产科医师对本病应保持高度警惕,仔细行妇科检查及B超动态监测,尽早发现卵巢肿瘤并进行适时合理的处理是确保母儿取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作者:曾伟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间充质干细胞(MSCs)为具有多分化能力且能自我更新复制的骨髓间质细胞,已被多个临床试验证实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潜能,可被应用于组织损伤修复,如心肌梗死、脊柱及脑损伤、软骨及骨损伤等.而间充质干细胞“归巢”是其产生生物学效应的前提,因此进一步了解“归巢”机制可以为临床更有效的应用MSCs提供理论依据及有效的移植方法.
作者:曹星宇;肖践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布加氏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探测布加氏综合征10例,并经临床及其他影像学检查证实.结果 肝静脉阻塞3例,下腔静脉阻塞5例,二者同时病变2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明确判断血管阻塞部位、程度、范围及侧支循环,对临床诊断可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王志榕;郑继伟;张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所遇常见问题的临床处理体会.方法 对60例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常见问题的临床处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积极处理膀胱造瘘管常见问题,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结论 通过对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常见问题的积极处理,减少了并发症,有效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亮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注射用硝普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并发左心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桃江县人民医院2009年2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并发左心衰竭患者58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在接受吸氧、镇静、强心、利尿、血管扩张剂等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硝普钠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动脉血气分析和左心室心功能.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心力衰竭改善总有效率达83.3%,且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在心力衰竭指标改善和有效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30 d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室峰值充盈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使用硝普钠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心衰竭的基础上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可显著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且具有较好的耐受力.
作者:傅泽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后临床疗效和血CD4+、CD4+/CD8+比值的变化.方法 以100例确诊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后行流式细胞术检测血CD4+、CD4+/CD8+比值的比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血CD4+、CD4+/CD8+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CD4+、CD4+/CD8+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治疗前后血CD4+、CD4+/CD8+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8,P <0.05).结论 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可使血CD4+、CD4+/CD8+比值升高,增强T淋巴细胞的功能,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
作者:于献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盐酸拉贝洛尔注射液对高血压急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4月治疗的85例高血压急症患者,男52例,女33例,年龄50~76岁.观察给予拉贝洛尔治疗前后不同时间心率、血压变化及肝、肾功能的改变情况.结果 用药前后不同时间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指标改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肌酐[(80±20) U/L]和血尿素氮[(6±2)U/L]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贝洛尔可在较短时间内降低急症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改善肾脏功能.
作者:贾西伟;潘瑞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评估在腹腔镜辅助下的阴式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8例患者施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其中子宫肌瘤22例,子宫脱垂25例,子宫腺肌病11例.结果 58例患者均在腹腔镜辅助下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52 min,术中平均出血150 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5d,恢复自主排尿时间平均为3d.无膀胱、输尿管及直肠损伤,无阴道壁血肿及术后感染,无阴道残端愈合不良等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后恢复快、可探查和治疗盆腔并存病变的优点,是子宫切除的一种理想方法.
作者:李忠秀;刘金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拉米夫定(LAM)初始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116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LAM+ ADV)41例、LAM组37例、ADV组38例,所有病例均采取综合治疗,抗病毒药物均按照常规剂量口服(LAM 100 mg/d、ADV 10 mg/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48周观察其肝功能、HBVM、HBV DNA的变化以及预后.结果 在HBV DNA阴转率方面,联合组明显优于LAM组和ADV组(P<0.05).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明显优于单用拉米夫定或阿德福韦酯.
作者:徐江海;张国柄;翁俊华;琚俊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推动脉血流指数更为准确可信的指标,进一步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疾病组)及110例门诊体检的同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椎动脉及颈外动脉血流指标的检测,并详细记录数据.结果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VA总血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动脉血流总量/颈外动脉血流总量与正常健康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外动脉血流总量与正常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椎动脉血流总量/颈外动脉血流总量不仅可反映后脑部组织的血供状况,同时还可除外因年龄、性别、基础血流、个体等因素所造成的差别,是超声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准确可靠指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秦巧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2008年淮阴医院治疗的1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例胆管端端吻合支架管过早脱落,术后1年吻合口狭窄出现黄疸,再次手术行胆肠吻合.其余患者术后均恢复好,随访1~5年效果好.结论 提高对胆管损伤高危因素的认识,熟悉并仔细辨认胆囊三角结构是避免胆管损伤的两个重要因素.应根据损伤情况和发现损伤的时间不同选择不同方法治疗胆管损伤.
作者:张华国;郭云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鼻内镜下经咽鼓管鼓室内注入地塞米松辅助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 39例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患者均给予鼻内镜下经咽鼓管鼓室内注入地塞米松辅助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平均听力水平的提高程度.结果 治疗后39例患者受损频率听阈降低,平均听力有所提高,其中上升型损失患者平均听力提高明显(有效率为87.50%),其次为下降型损失患者(有效率为77.78%),后为平坦型损失患者(有效率为76.82%),总有效率为79.49%.结论 对于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患者,给予鼻内镜下经咽鼓管鼓室内注入地塞米松辅助治疗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且操作方便,可取得理想的疗效,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孙卫蔚;李立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儿童病毒性心肌炎(VMC)患儿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病毒性心肌炎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间徐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24例VMC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VMC的发病年龄以1岁前居多,临床上以发热、心前区疼痛、全身乏力等为主要表现,辅助检查心电图异常110例,占88.71%,动态心电图检查阳性率为92.31%,心肌酶检查异常率为96.77%.治疗有效率为94.35%,加用磷酸肌酸钠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 对于儿童期,特别是1岁内的病毒性感染患儿,临床上应关注有无VMC表现,疑似患儿应及时进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心肌酶的检查,明确诊断,及早治疗.磷酸肌酸钠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有确切的心肌保护治疗作用.
作者:牛玲;安新江;田静;王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80岁,因发现颈前区肿物7年余,反复黏液血便1月余入院.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发现颈前区肿物,具体大小不详,未至医院诊治,后肿物逐渐增大,中间伴吞咽不适感,无呼吸困难,无声音嘶哑等,无明显心悸、胸闷不适,无性格急躁改变,无多食、易饥等,1月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泻,5~6次/d,伴黏液样物质及暗红色血液,感腹部不适,无明显腹痛、腹胀不适,无低热.
作者:黎志伦;王存川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无痛人流术的效果.方法 观察360例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及单独使用丙泊酚麻醉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组与单独使用丙泊酚组比较丙泊酚用量少,麻醉时间短,不良反应少.结论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无痛人流术安全舒适,能加快患者康复.
作者:张占军;孙菊意;徐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途径补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2年8月治疗的14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补铁途径将其分成两组,即滴注组和口服组,每组各70例,分别采用静脉滴注和口服的方式补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滴注组和口服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8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注射的补铁效果显著优于口服,且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静;赵迪;陈璇;秦卫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热毒宁与利巴韦林联合应用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69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男43例,女26例,年龄5个月~13岁.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研究组,观察组34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利巴韦林治疗,研究组35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两组患儿均于用药3 d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儿在咽部充血消失时间、咳嗽停止时间、鼻塞、流涕停止时间以及退热时间均短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有效率为82.35%,研究组患者有效率为97.14%,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采用热毒宁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的方法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有效,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张晖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早期诊断及病情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入住重症监护室并疑诊为VAP的患者60例,按诊断标准分为VAP组(33例)和非VAP组(27例),测定两组患者的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值,VAP组的33例患者在治疗后第5天再次进行PCT检测并进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根据病情转归又分为好转组(18例)和恶化组(15例).结果 VAP组的PCT、WBC和CRP值均高于非V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T诊断VAP的敏感性与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RP,PCT诊断VAP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WBC;VAP组经治疗后好转组的PCT和CHS值均低于恶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T与CPIS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PCT水平的测定有助于VAP的早期诊断,动态监测PCT水平变化对病情判断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高伟良;陶维华;傅应云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