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支气管局部灌洗治疗难治性肺炎32例疗效观察

王永;宁大米;韩明峰

关键词:支气管局部灌洗, 纤支镜, 难治性肺炎
摘要:目的 通过对难治性肺炎治疗的研究,评价支气管局部灌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2例难治性肺炎患者经纤支镜支气管局部灌洗治疗,并与同期不愿接受支气管灌洗局部治疗的难治性肺炎患者33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治疗组32例中显效10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84.4%;对照组33例中显效3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30.3%.两组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支气管局部灌洗是治疗难治性肺炎的较好方法.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58例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观察58例T2DM患者治疗前和采用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10周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观察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FPG、2 h PG、HbA1c均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6),治疗后和治疗前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6.90%、22.41%(P<0.01).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T2DM安全有效.

    作者:赵小娟;董火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腔内胆囊管开口辨认在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复杂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管的辨认及处理方法,以减少胆道损伤的发生率.方法 A组30例患者采取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B组30例患者术中探查发现Calot三角分离困难、肝外胆管损伤几率较大时,则切开胆囊壶腹或体部,吸净胆汁、取出结石后从胆囊腔内辨认胆囊管开口位置,作为分离Calot三角的标志,若胆囊管可完全分离则予以钛夹夹闭或丝线结扎,若胆囊管粗短并紧贴胆总管而难以分离时,则于腹腔下缝扎胆囊管断端.结果 A组发生胆管损伤5例,B组无胆管损伤,两组在胆管损伤、中转开腹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Calot三角分离困难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切开胆囊壶腹,从胆囊腔内辨认胆囊管开口位置,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有利于胆囊管的识别等优点,可进一步减少肝外胆管损伤的几率.

    作者:褚光平;刘强;袁林;肖亿;谭盛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药物流产135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35例早孕药物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135例药物流产患者中完全流产128例,完全流产率为94.81%;不全流产6例,流产失败1例,流产总失败率为5.19%;经统计分析发现,停经时间越短、孕囊越小、孕次越少、子宫位置正常的药物流产患者,完全流产率越高(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效果确切,且停经时间越短、孕囊越小、孕次越少,完全流产率越高.

    作者:张祥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12例

    目的 探讨和总结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钟祥市第四人民医院 1996年至2010年收治的12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 12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平均年龄27.9岁,保守治疗3例,手术治疗9例,无早产流产病例,所有孕产妇及新生儿无死亡.结论 尽管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有一定的难度,但熟练掌握妊娠期生理变化,外科、妇产科共同参与,提高对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认识,均有助于做出正确诊断,只有及早诊断,合理治疗,才能有效保障母婴安全.手术治疗仍是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应遵循个体化的治疗原则.

    作者:林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慢性胃炎的分类值得商榷

    目前临床上将慢性胃炎分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两大类,而慢性萎缩性胃炎又可分为自身免疫性胃炎和多灶萎缩性胃炎.笔者认为这种分类方法有不合理之处,值得商榷.

    作者:王志;邢学义;樊明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髁上型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粉碎性骨折

    目的 探讨股骨髁上严重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治愈方法.方法 对36例严重股骨髁上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髁上型带锁髓内钉固定并一期植骨修复缺损,术后早期进行CPM机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随访6~18个月,36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5~10个月.无肢体短缩、旋转或成角畸形,无创伤性关节炎、感染、主钉弯曲或断裂,锁钉无断裂或退出.膝关节屈曲均>70°,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采用髁上型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髁上严重粉碎性骨折,结合早期CPM机膝关节功能锻炼,内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是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程田;朱振军;李慧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输尿管下段小结石的四联药物治疗

    目的 提高输尿管下段小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1年1月在上虞市中医院接受四联药物治疗的562例输尿管下段小结石(直径<10mm)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肾绞痛的快速缓解、结石的有效排出、复发率的下降进行评估.结果 562例患者中,489例患者肾绞痛当日缓解,其余患者次日缓解,当日缓解率为87%;2周内排石192例;473例患者6个月内无复发及肾绞痛发生.结论 输尿管下段小结石发生肾绞痛时四联药物治疗合理且有效,可明显提高结石排出率,减少结石复发率.

    作者:章冠军;钟小平;章雪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纳洛酮与传统呼吸衰竭合剂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纳洛酮与以氨茶碱为主的呼吸衰竭(呼衰)合剂在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疗效.方法 95例患儿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比较纳洛酮与氨茶碱治疗呼吸衰竭的近期疗效.结果 纳洛酮组治疗呼吸衰竭有效率为96.1%,以氨茶碱为主组成的呼衰合剂组治疗呼吸衰竭有效率为7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治疗呼吸衰竭疗效优于以氨茶碱为主组成的呼衰合剂.

    作者:冀振旭;杨帆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MP)的相关性,为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收集住院治疗的19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对照组)与160例呼吸道感染伴支气管哮喘患儿(观察组),通过血清学检查(采用ELISA测定MP-IgM)确定患儿支原体感染情况.结果 支气管哮喘组MP-IgM阳性率,阳性率45.6%;对照组阳性198例,阳性率24.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与观察组经治疗后,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感染与儿童支气管哮喘关系密切,支原体可能是诱发支气管哮喘发作或长期难以缓解的重要病原体.小儿发生支气管哮喘时常常伴发支原体感染,应加强的实验室检查以明确诊断,伴有肺炎支原体感染时,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能提高治愈率,有效控制复发率.

    作者:刘晓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胆囊切除术并发胆道损伤8例

    目的 探讨单纯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道损伤的原因及治疗原则.方法 选择1990年1月至2010年10月单纯胆囊切除术并发医源性胆管损伤的8例患者,对其手术方式、胆道损伤的原因及治疗原则、防治策略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共计8例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均发生于单纯胆囊切除术.其中肝总管结扎1例,胆总管横断1例,胆管侧壁损伤4例,胆总管缝针刺伤2例.共行胆管对端吻合1例,胆肠Roux-Y吻合术2例次,胆管侧壁修补6例.术后恢复满意7例,轻微胆管炎发作1例,本组无死亡患者.结论 胆道损伤应积极总结经验,预防为主,力争在并发症发生以前进行修复和重建胆道系统,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作者:蔡水华;何亚丽;朱学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 52例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的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下胫腓联合采用单个或双螺钉固定,手术后用石膏外固定6周.术后根据Baird-Jackson系统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本组52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4.5年(6个月~8年),骨折愈合良好,无切口感染发生.根据Baird-Jackson评定标准,本组优26例,良21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90.38%.结论 骨折的解剖复位,胫距之间正常的对合关系,应依据不同骨折类型处理下胫腓韧带损伤,是取得满意结果 的关键.

    作者:鄢安良;刘文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QT间期离散度和肌钙蛋白I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的评估价值

    目的 探讨QT间期离散度(QTd)和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nI)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时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以及对预后的评价.方法 将62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分为轻度(n=36)和重度两组(n=26),选择28例日龄、性别与窒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无窒息的新生儿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cTnI,并在安静或睡眠情况下描记心电图,测定QTd值.结果 窒息组cTnI、QTd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重度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中cTnI可作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程度的敏感指标,且QTd比cTnI对心肌损害的判断具有特异性.

    作者:张慧勇;李树军;王团结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热毒宁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热毒宁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临床总效率为88.8%,高于对照组的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毒宁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东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婴儿下呼吸道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婴儿大肠埃希菌下呼吸道感染的耐药现状.方法 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55株大肠埃希菌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用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ESBLs确证试验进行分析.结果 大肠埃希菌药敏试验显示,敏感性较高的是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均达85%以上;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和头孢呋辛的耐药率均达到85%以上.结论 检出的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率较高,应进行耐药性监测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减少ESBLs和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宋庆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尉氏县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住院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共100例,按入院顺序及手术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治疗完成后对两组相关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相比,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学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三联疗法联合温胃舒或养胃舒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胃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三联疗法联合温胃舒或养胃舒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106例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并经胃镜证实的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采用三联疗法联合温胃舒或养胃舒治疗8周;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治疗8周.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显效率为77.8%,对照组为5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效率为96.3%,对照组为94.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结束后6个月进行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3.7%,对照组为1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联疗法联合温胃舒或养胃舒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胃溃疡疗效较好,能减少复发率.

    作者:杨琦;赵靖松;杨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鼻出血误诊3例

    鼻出血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鼻腔和(或)鼻窦病变,血液从血管内流出至血管腔外,继而经鼻腔、鼻窦并从前鼻孔和或后鼻孔流出的现象,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一种常见病,鼻出血应属于一种独立的疾病,还是作为其他相关疾病的一个症状,目前尚存在着争论.

    作者:刘自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61例,并设对照组61例应用奥扎格雷钠治疗,两组基础治疗相同,连续治疗14 d为1个疗程.结果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用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 ),总有效率为9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 (P< 0.05).结论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孟鲁斯特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孟鲁斯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192例随机分为三组:Ⅰ组吸入布地奈德;Ⅱ组口服孟鲁司特;Ⅲ组口服酮替芬.结果 孟钽司特组68例,治疗后显效52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89.7%;而地奈德组58例,治疗后显产39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77.6%;酮替芬组66例,治疗后显效15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39.4%,各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口服孟鲁斯特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优于糖皮质激素及酮替芬,且患儿依从性好.

    作者:薛东生;许惠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凯扶兰用于产后镇痛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凯扶兰用于产后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在中牟县人民医院侧切顺产,产后疼痛要求镇痛的初产妇220例进行分析,将22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凯扶兰组120例,去痛片组100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结果 两组服药0.5 h后疼痛等级均有明显下降,服药2 h内疼痛等级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服药2 h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可以认为凯扶兰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去痛片.结论 产后镇痛不容忽视,它对产后康复及母乳喂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抗炎镇痛药物凯扶兰口服后起效快,吸收率高,不良反应少,不产生依赖性,特别适用于产后镇痛.

    作者:陈茵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