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敏
目的 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栾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均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结果 38例患者中31例溶栓成功,再通率达76.31%,6例溶栓失败发生泵衰竭转上级医院,住院期间死亡1例,病死率为2.6%.结论 静脉溶栓可有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降低了病死率和致残率,减少了心肌损伤,实现了血管功能重建,且患者治疗的时间越早,血管再通率就越高.
作者:杨秋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中老年女性肺癌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下的特征及其与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对2006 年6 月至2011年7 月经纤支镜确诊的96例中老年女性肺癌患者(包括门诊及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60岁年龄组58例,60岁以上38例;鳞癌56例,腺癌19例,小细胞癌16例,细支气管肺泡癌3例,其他未分类型癌2 例.钳检阳性率为100%,刷检阳性率为72.6%.结论 女性肺癌好发于中老年,右肺多见,纤支镜下病灶以浸润性和增生性多见,钳检阳性率高于刷检,联合两者能提高诊断阳性率.
作者:张龙举;刘晓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的诱发因素及复发性胰腺炎的预后.方法 对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收集的83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发作次数分为单发组和复发组,对两组的病史特点、临床表现及预后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单发组693例(83.3%),复发组139例(16.7%),两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复发组中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P<0.01),年龄相对集中在31~59岁,通过单因素分析显示:饮酒、胆结石病史、胆囊切除术后、高脂血症病史、血清高三酰甘油及高脂饮食病史等与复发性急性胰腺炎(RAP)相关;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胆囊切除术后及胆结石病史为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的有可能的潜在危险因素.结论 胆囊切除术及胆结石病史是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的高危因素,饮酒、高脂血症病史及高脂饮食也是RAP不容忽视的危险因素.
作者:潘越;李晓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对29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15例加用恩替卡韦0.5 mg,每日1次口服;14例给予拉米夫定100 mg,每日1次口服.观察3个月后的疗效.结果恩替卡韦治疗3个月后HBV DNA转阴率为53.3%,存活率为93.3%,高于拉米夫定组的转阴率(14.3%)及存活率(71.4%,P<0.05).总胆红素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分别降至(54±19)μmol/L和(61±23)U/L,均较拉米夫定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 在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中,采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在改善肝功能和抑制病毒复制方面均优于拉米夫定,可提高存活率.
作者:张俊荣;胡俊;鲍福全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早期复极综合征是一种生理性变异的心电图改变,其心电图的特点与超急性期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等心电图特点相似,极易发生误诊.现对我院10年来诊出的260例早期复极综合征进行心电图特征分析,旨在加强对本病诊断和临床意义的认识.
作者:孙玲;荣爱萍;姜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每小时一平衡的容量管理模式对重症监护室(ICU)危重症病人血液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从实施每小时一平衡的容量管理前后2年内各随机抽取41例病人分为两组进行历史对照研究,分别观察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动脉血氧分压、多巴胺的用量、预后等指标.结果 实施每小时一平衡的容量管理后与实施前病例组相比:实施后组各病人72 h内心率变异系数均值、动脉血氧分压变异系数均值明显小于实施前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实施后组72 h内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明显高于实施前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实施后组72 h内心率、多巴胺用量明显低于实施前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实施前病死率为71%,实施后为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每小时一平衡的容量管理模式能够稳定危重症病人血流动力学特性,改善心肺功能,降低危重症病人病死率.
作者:郭永兵;王慧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方法 将济源市肿瘤医院诊治的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治疗),每组各40例,观察并比较其疗效.结果 40例对照组患者中,13例显效,21例有效,6例无效;40例观察组中,22例显效,17例有效,1例无效.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5%)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倍他乐克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孙海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加强对晚发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的认识,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及发病原因,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期合理治疗.方法 对泌阳县人民医院32例晚发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2例患儿中25例发生颅内出血,10例首发表现为针刺部位出血不止,5例首发表现为消化道出血.结论 晚发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是危害婴儿健康的常见出血性疾病之一,发病急,病死率高,合并颅内出血者致残率较高,应加强对乳母的营养指导,建立预防用药制度.
作者:胡海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小儿难治性肺炎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禹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72例小儿难治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 小儿难治性肺炎由多种因素联合造成;大部分患儿在查明致病原因及病原体后,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选择适合的抗生素治疗,并辅以雾化、吸痰及肺部微波治疗,部分患儿给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并积极处理合并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小儿难治性肺炎致病因素很多,治疗比较困难,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积极治疗并发症,是小儿难治性肺炎的治疗关键.
作者:刘钊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术前综合因素评估对行白内障手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1年1月滑县中医院眼科117例(132眼) 行白内障手术的老年白内障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本研究因术前综合因素评估发现手术禁忌证、无法耐受手术或经眼科B超检查及激光视网膜视力测定手术后视力无法提高而未行手术而转内科治疗的老年白内障患者9例(12眼),占同期收治老年白内障患者的7.69%.全身方面禁忌证6例(8眼),伴有眼底出血、玻璃体积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眼部禁忌证3例(4眼).术后视力<0.05者16例(18眼),0.05~0.3者15例(20眼),≥0.3者86例(94眼).结论 术前进行综合因素评估可以明显降低白内障手术的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刘会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醋酸甲地孕酮在肺癌化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确诊为肺癌且具有化疗适应证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4例行常规方案化疗,并行常规对症及支持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于化疗当天开始每日口服醋酸甲地孕酮160 mg,连用1周观察患者的食欲、体质量及Karnofskp评分改变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食欲增加22例,占73.3%;体质量增加18例,占58.9%;Karnofskp评分升高10分以上者16例,占53.3%.对照组食欲增加4例,占11.8%;体质量增加5例,占14.8%;Karnofskv评分升高10分以上者6例,占1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醋酸甲地孕酮不仅能刺激患者的食欲、增加体质量,改善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可以减轻化疗所致的胃肠道反应.还可明显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不良反应不明显.
作者:邹明雷;冯文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1 病例资料患儿,女,2个月,既往体健.因面色苍黄1 d于2011年4月25日9∶50入院就诊,患儿家属自述入院前1 d早晨8:00左右发现患儿面色苍黄,伴吃奶减少,精神不振,多睡;无发热,无咳嗽、气喘,无恶心、呕吐,无寒战、抽搐,无腹泻,在家未作特殊处理.次日清晨发现患儿皮肤黄染明显加重,遍及全身,伴巩膜黄染.门诊以急性溶血性贫血收入院.
作者:胡令英;张俊霞;胡莹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莫沙必利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太康县城郊乡卫生院门诊收治的9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莫沙必利和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和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66.67%,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显效率为40.00%,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4,P﹤0.05).结论 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明显优于多潘立酮联合奥美拉唑,疗效肯定并安全可靠.
作者:谢彩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分析49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是消化性溃疡,占52%,其次是急性胃黏膜病变,占20%,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占12%;消化道肿瘤,占8%;其他占8%.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以消化性溃疡占首位.
作者:郭大庆;朱志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小肾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对南京鼓楼医院泌尿外科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20例手术并经病理证实为小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对比超声造影和CT两种方法对小肾癌的检出率.结果 20例患者中,超声造影诊断符合18例(90%),CT扫描诊断符合16例(80%).在小肾癌的诊断中超声造影的检出率高于CT,两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和CT对小肾癌的诊断均有一定价值,但是超声造影由于其高检出率,为小肾癌检查首选手段.
作者:李伯堂;金晓武;李笑弓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阑尾炎声像图特征,探讨超声对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0例临床诊断为阑尾炎,术前做过超声检查并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阑尾炎71例,占78.9%,第二诊断阑尾炎8例,两者合计87.8%.结论 超声对临床拟诊阑尾炎具有明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能对指导临床手术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李宗宽;鲍静;张玲莉;师从顺;王栓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树脂材料和不锈钢丝固定外伤松动牙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树脂材料加不锈钢丝对外伤松动牙进行粘接固定.结果 20例患者固定时间为1个月,解除固定后成功率达100%.结论该方法操作方便,不损坏牙体组织且效果良好,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 对5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因素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56例患者临床均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绀、呼吸困难;急性呼吸道与肺部感染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发病因素;经治疗,41例出血停止,病情好转,15例因并发肺部感染、出血性休克及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等死亡,病死率达26.79%.结论 早期诊断与防治是降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王晓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威胁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病种,尤其是在其急性加重期易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致死率极高.致死原因很多,可能与此类患者大多年老体弱、基础病较多、痰液多堵塞气道且无力咳痰,导致病情持续恶化有关.笔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的治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刘高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全身麻醉患者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及可能原因.方法行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患者1000例.术后第1天及第4天随访患者,调查术中知晓发生率.结果 1000例患者中,发生术中知晓12例(1.2%),其中女8例(66.7%),男4例(33.3%),包括胸科手术5例,腹腔镜手术4例,颅内肿瘤手术2例,妇科手术1例.结论 术中知晓与性别、手术种类和ASA分级水平相关.
作者:程东群;唐琦峰;李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