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飞;王轩;高堃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方法 将70例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均按上述治疗方法治疗,并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哮喘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的外周血清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2(IL-12)和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治疗组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1、2个月后,患者外周血清IL-5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IL-12和IFN-γ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2月外周血清IL-5、IL-12和IFN-γ的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好转.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可有效降低IL-5水平,升高IL-12水平与IFN-γ,并抑制炎症介质释放,调节Th1/Th2 细胞因子间失平衡.
作者:黄晗;吴素玲;赵二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对29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15例加用恩替卡韦0.5 mg,每日1次口服;14例给予拉米夫定100 mg,每日1次口服.观察3个月后的疗效.结果恩替卡韦治疗3个月后HBV DNA转阴率为53.3%,存活率为93.3%,高于拉米夫定组的转阴率(14.3%)及存活率(71.4%,P<0.05).总胆红素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分别降至(54±19)μmol/L和(61±23)U/L,均较拉米夫定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 在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中,采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在改善肝功能和抑制病毒复制方面均优于拉米夫定,可提高存活率.
作者:张俊荣;胡俊;鲍福全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及上尿路疾病的临床效果及手术技巧.方法 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及上尿路疾病136例,其中肾囊肿去顶减压术68例,肾上腺手术15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4例,嗜铬细胞瘤4例,皮质醇腺瘤2例,神经纤维瘤2例,无功能皮脂腺瘤2例,皮质增生1例),单纯性肾切除术15例,肾癌根治性肾切除术8例,肾盂癌肾输尿管全切术5例,肾盂输尿管成型术3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12例.结果 134例获得成功,转开放手术5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疗效满意.结论 后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清理腹膜后脂肪为手术提供了较好的视野及空间,通过腰大肌及膈肌脚寻找输尿管及肾动脉方法可靠.
作者:张超;桂俊卿;张小德;徐跃文;崔茂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栾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均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结果 38例患者中31例溶栓成功,再通率达76.31%,6例溶栓失败发生泵衰竭转上级医院,住院期间死亡1例,病死率为2.6%.结论 静脉溶栓可有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降低了病死率和致残率,减少了心肌损伤,实现了血管功能重建,且患者治疗的时间越早,血管再通率就越高.
作者:杨秋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树脂材料和不锈钢丝固定外伤松动牙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树脂材料加不锈钢丝对外伤松动牙进行粘接固定.结果 20例患者固定时间为1个月,解除固定后成功率达100%.结论该方法操作方便,不损坏牙体组织且效果良好,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利用人工合成网片材料,在无张力的情况下进行疝修补的新方法.它克服了传统疝修补术的诸多弊端,具有术后恢复快,无疼痛,复发率低等优点[1].我院2005年10月至2011年10月对246例腹股沟疝成功实施了无张力修补术,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洪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莫沙必利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太康县城郊乡卫生院门诊收治的9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莫沙必利和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和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66.67%,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显效率为40.00%,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4,P﹤0.05).结论 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明显优于多潘立酮联合奥美拉唑,疗效肯定并安全可靠.
作者:谢彩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更年期女性动态心电图ST-T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1年11月于信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130例患者,选取31例年龄45~57岁女性患者及同年龄阶段的男性患者26例,分为55~57岁、50~54岁、45~49岁三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ST-T改变特点:主要表现在aVF、Ⅲ、Ⅱ导联.更年期女性动态心电图ST-T段改变特点:睡眠中或安静状态中ST-T段基本正常,全部ST-T段改变均出现在日间活动或心率较快时.女性ST-T段无改变者有27例,平均心率为78次/min;女性ST-T段有改变者有9例,平均心率为74次/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更年期女性动态心电图不同年龄段比较:55~57岁(2例,22.22%)、50~54岁(4例,44.44%)、45~49岁(3例,33.33%)三组,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动态心电图比较:26例男性患者中有1例发生ST-T段改变,占3.85%;31例女性患者中有9例发生ST-T段改变,占29.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ST-T改变的女性患者进一步做心得安试验,有6例ST-T恢复正常.结论 更年期女性动态心电图ST-T段改变多为功能性,应主要治疗自主神经功能及调节内分泌.
作者:张春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10年12月间龙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9例脑卒中后首次发作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发病率为8.42%(49/582),继发癫痫多发生在脑卒中急性期(2周内),癫痫发作与脑卒中病灶部位密切相关;治疗上以抗癫痫药物为主,效果较好.结论 脑卒中是癫痫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继发癫痫的发病率与脑卒中病灶部位有关,以早发性癫痫为主,应在积极控制癫痫发作的同时处理原发病.
作者:李全谋;刘登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瑞舒伐他汀降脂、拉西地平达标降压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筛选60例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和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给予阿司匹林(拜阿司匹林)0.1 g,1次/d,在此基础上,A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托妥)10 mg,每晚1次,拉西地平(乐息平)4 mg,1次/d口服;B组给予普伐他汀(美百乐镇)20 mg,每晚1次,拉西地平4 mg,1次/d口服.血压不达标者拉西地平加至8 mg,1次/d,再加用氢氯噻嗪12.5~25.0 mg,1次/d.12个月后观察CIMT和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结果 A、B两组均可降低CIMT和消退颈动脉斑块,但A组较B组CIMT降低更明显(P<0.01),颈动脉斑块消退更明显(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瑞舒伐他汀与拉西地平联合应用,可以发挥降压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协同作用.
作者:赵静茜;晋万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股骨转子间骨折系指股骨颈基底至小转子水平以上部位所发生的骨折,多发于老年人,以往采取保守治疗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因此在患者全身情况允许的条件下,早期手术治疗可以使骨折得以良好复位,加上早期功能锻炼,能有效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方法有很多,钉板系统和髓内固定系统是其常见的手术方式,此外还有针对年老体弱多病、不能耐受内固定手术的患者的外固定支架装置以及人工关节置换和微创手术等.本文对近几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进行综述,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云飞;王轩;高堃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64层CT血管成像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 对30例临床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行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对所有扫描原始数据行积再现,大密度投影,冠状、矢状面多平面重组以及曲面重建.结果 30例患者CT血管成像检查均能清晰显示动脉血管影像,可以准确显示下肢动脉硬化病变血管情况.结论 64层CT血管成像能清晰地显示下肢动脉及其病变,对术前诊断及术后评价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赵伟;任千里;陈龙;祝洪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肝癌手术切除加肝动脉置泵化疗对肝癌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64例肝癌患者行肝癌切除或姑息切除加肝动脉置泵,药盒置于皮下,术后第7天重复给药1次,以后每21天重复给药1次,共计4~6次,经泵反复给药化疗.结果 围术期死亡1例;生存期: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9.1%、44.6%、27.5%.结论 肝癌手术切除加肝动脉置泵化疗在治疗肝癌中,肝动脉置泵操作简单,并发症及手术风险较少,术后给药方便,减少了患者全身化疗的痛苦,肿瘤复发时间延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作者:谢小春;徐立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1 病例资料患儿,女,2个月,既往体健.因面色苍黄1 d于2011年4月25日9∶50入院就诊,患儿家属自述入院前1 d早晨8:00左右发现患儿面色苍黄,伴吃奶减少,精神不振,多睡;无发热,无咳嗽、气喘,无恶心、呕吐,无寒战、抽搐,无腹泻,在家未作特殊处理.次日清晨发现患儿皮肤黄染明显加重,遍及全身,伴巩膜黄染.门诊以急性溶血性贫血收入院.
作者:胡令英;张俊霞;胡莹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鲍氏不动杆菌在医院感染中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至2011年医院内感染标本150例鲍氏不动杆菌,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鲍氏不动杆菌对常用药物已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奈替米星、头孢吡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耐药率低,在0%~22%之间.其中亚胺培南为100%敏感,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为32%~100%.结论 医务人员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细菌耐药的监测工作,防止多药耐药菌株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作者:钟金城;林定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全麻术毕切口浸润罗哌卡因对术后镇痛及减少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18~75岁、ASA Ⅰ~Ⅱ级行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罗哌卡因组(R组)患者在关气腹后以0.75%罗哌卡因(阿斯利康公司生产的0.75%耐乐品)逐次浸润每个切口2~3 ml;曲马多组(T组)关气腹后给予1 mg/kg曲马多;芬太尼组(F组)关气腹后给予1 μg/kg芬太尼.三组术前静脉加用昂丹司琼8 mg防止术后呕吐,以咪达唑仑0.05 mg/kg、维库溴铵0.1 mg/kg、依托咪酯0.3 mg/kg、芬太尼4 μg/kg诱导,术中以瑞芬太尼、异丙酚和维库溴铵维持麻醉深度,不再追加阿片类药物.术后采用镇痛泵[吗啡0.2 mg/(kg·d)+格拉司琼3 mg/d].记录三组患者拔管后即刻及术后 4、8、12、24、48 h VAS评分结果,以及患者术后首次加用阿片类止痛药的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R组在拔管后即刻及术后4、8、12、24 h VAS评分明显低于T组和F组(P<0.05).F组与T组在术后VAS评分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首次加用止痛药物的时间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术后恶心、呕吐、口干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毕切口浸润罗哌卡因可安全有效减轻全麻腹腔镜患者术后疼痛,且不增加相关不良反应.
作者:徐煌;王胜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的诱发因素及复发性胰腺炎的预后.方法 对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收集的83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发作次数分为单发组和复发组,对两组的病史特点、临床表现及预后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单发组693例(83.3%),复发组139例(16.7%),两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复发组中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P<0.01),年龄相对集中在31~59岁,通过单因素分析显示:饮酒、胆结石病史、胆囊切除术后、高脂血症病史、血清高三酰甘油及高脂饮食病史等与复发性急性胰腺炎(RAP)相关;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胆囊切除术后及胆结石病史为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的有可能的潜在危险因素.结论 胆囊切除术及胆结石病史是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的高危因素,饮酒、高脂血症病史及高脂饮食也是RAP不容忽视的危险因素.
作者:潘越;李晓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吉西他滨联合铂类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5月福建省肿瘤医院内科收治的使用吉西他滨联合铂类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7例,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铂类化疗,吉西他滨用量为1.0 g/(m2·次),第1、8天给药,所有患者均有可测量和评价病灶,至少治疗2周期,有完整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资料.结果 47例均可评价疗效.总共化疗周期数129个,中位数2周期,按RECIST标准评价疗效,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0例(21.3%),稳定25例(53.2%),进展12例(25.5%),疾病控制率达74.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铂类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可以耐受.若能结合检测肿瘤基因表达情况,则有助于对二线治疗的临床选择更加合理化和个体化.
作者:王强;许凌;徐海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及沙利度胺BDT(Velcade+ Daxamethasone+ Thalidomide)方案与改良VAD(Vinorebine+Pirarubicin+Daxamethasone)方案、MPT(Melphalan+ Prednisone+ Thalidomide)治疗初发或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52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均为Durie-Salmon分期Ⅲ期,其中初治45例,复发/难治7例.21例(16例初治,5例复发/难治)MM患者采用BDT方案治疗,19例(18例初治,1例复发/难治)MM患者采用改良VAD方案治疗,12例(11例初治,1例复发/难治)MM患者采用MPT方案治疗.临床疗效根据EBMT/IBMTR/ABMTR标准判定,不良反应按依据NCICTCAE标准判断.结果 BDT方案组患者骨痛症状明显消失,贫血及肾功能不全得到明显改善,甚至恢复正常,21例患者中14例(66.7%)完全缓解(CR),6例(28.6%)部分缓解(PR),1例(4.8%)无变化(NC),总有效率为95.2%;改良VAD方案组19例患者中5例(26.3%)CR,3例(15.8%)PR,5例(26.3%)微小缓解(MR),2例(10.5%)NC,4例(21.0%)疾病进展(PD),总有效率为68.4%;MPT方案组12例患者中1例(8.3%)CR,2例(16.7%)PR,2例(16.7%)MR,1例(8.3%)NC,6例(50.0%)PD,总有效率为50.0%;三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血液学毒性和非血液学毒性.BDT组所有不良反应均在对症处理或停药后缓解或减轻.结论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及沙利度胺是一种新的有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化疗方案,不良反应轻且大多可逆,患者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作者:谭振清;罗自勉;周新伏;尹亚飞;石煌;朱凯波;雷晓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早期复极综合征是一种生理性变异的心电图改变,其心电图的特点与超急性期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等心电图特点相似,极易发生误诊.现对我院10年来诊出的260例早期复极综合征进行心电图特征分析,旨在加强对本病诊断和临床意义的认识.
作者:孙玲;荣爱萍;姜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