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婴幼儿低钾血症的治疗

蔡红兵

关键词:婴幼儿, 低钾血症, 鼻饲
摘要:目的 探讨快速治疗婴幼儿低血钾的临床方法.方法 利用消化道主动吸收钾钠离子的特性,口服或鼻饲喂养10%氯化钾辅助治疗低血钾.随机将213例低血钾患儿分成治疗组105例和对照10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10%氯化钾口服或鼻饲.观察两组患儿低血钾临床症状的缓解和治愈时间.结果 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比对照组短.治疗组心电图正常时间为(1.2±0.4)d,血清钾值正常时间为(1.6±1.2)d.结论 在常规补液的同时经消化道补钾比单纯由静脉通道补钾临床效果迅速.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根除幽门螺杆菌三种治疗方案疗效观察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三种治疗方案抗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及其耐药性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186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58例,B组68例,C组60例.A组为对照组,给予标准三联疗法(标准剂量质子泵抑制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B组为含有铋剂的四联疗法组,在标准三联疗法基础上加铋剂;C组为含有铋剂及呋喃唑酮的四联观察组,给予标准剂量质子泵抑制剂+铋剂+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每组治疗方案疗程均为7 d.结果 幽门螺杆菌根除率A组为62.07%,B组为73.53%,C组为90.00%;B组较A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提高9.64%,C组较B组提高16.47%,C组较A组提高27.93%.结论 含有铋剂及呋喃唑酮的四联方案耐药率低,有效提高了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可做为初次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首选方法.

    作者:伏永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子宫内膜HOXA10及白血病抑制因子mRNA表达水平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关系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HOXA10、白血病抑制因子(LIF)mRNA表达水平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ICSI-ET)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收集了行IVF/ICSI-ET者59例,其中21例临床妊娠者作为妊娠组,38例未妊娠者作为非妊娠组,于前1个月经周期的黄体中期取内膜,应用RT-PCR技术检测子宫内膜HOXA10 mRNA和LIF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妊娠组与未妊娠组黄体中期子宫内膜LIF mRNA水平分别为1.12±0.32和0.94±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与未妊娠组分泌中期子宫内膜HOXA10 mRNA水平分别为0.68±0.12和0.62±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泌中期子宫内膜HOXA10 mRNA和LIF mRNA表达水平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有相关性.

    作者:马彩辉;张清学;李予;王文军;麦美琪;杨冬梓;陈向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合并血脂增高酒精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合并血脂增高酒精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及治疗后复发情况.方法 选取自2010年1月至2011年4月在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48例酒精性胰腺炎患者,根据血脂有无增高分为血脂增高组(Ⅰ组)和血脂正常组(Ⅱ组).分别观察血清淀粉酶(AMY)、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PACHEⅡ评分、CT严重指数、体质量指数,治疗后转归及复发情况.结果 Ⅰ组与Ⅱ组比较,TG、CHO、ALT、AST、APACHEⅡ评分、CT严重指数、体质量指数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Y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Ⅱ组比较,重症比例、6个月内复发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高血脂酒精性胰腺炎患者病情较重,治疗后易复发.

    作者:樊继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视可尼喉镜在鼾症患者行腭垂腭咽成型术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 对视可尼引导气管插管操作方法在鼾症患者行腭垂腭咽成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进行探讨和评价.方法 50例拟行气管插管的全麻患者,分为视可尼插管组(A组)、喉镜明视插管组(B组),每组25例,用慢诱导气管插管,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咪达唑仑1~2 mg、氟哌利多1~2 mg/kg、芬太尼,经环甲膜穿刺并注射2%丁卡因2 ml进行气管表面麻醉.两组患者均血压心率达低值时,行视可尼可视喉镜辅助气管内插管.观察记录插管次数、插管成功率、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喉部暴露更好,插管时间明显较短,一次插管成功率和总插管成功率明显较高,插管次数、鼻出血明显较少(P<0.05).喉镜明视对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与视可尼插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可尼引导气管插管技术可作为鼾症患者行腭垂腭咽成型术麻醉气管插管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蔡宁;许卫兵;祁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双管喉管与双管喉罩用于全身麻醉患儿通气效果的比较

    目的 比较双管喉管与双管喉罩用于全身麻醉患儿的通气效果.方法 拟行全身麻醉的患儿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双管喉管组(L组)和双管喉罩组(P组),每组20例.采用咪唑达伦0.05 mg/kg、丙泊酚1~2 mg/kg、芬太尼2~4 μg/kg和阿曲库胺0.5 mg/kg进行麻醉诱导,待肌松完全后插入适宜型号的双管喉管或双管喉罩.记录插入时间和一次插入成功率;术中持续监测的脉搏氧饱和度(SpO2)、心率(HR)、气道峰压(Ppeak)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间隔3分钟测量并记录一次无创血压;记录手术时间、清醒时间、拔除时间和术后24 h内咽部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插入时间和一次插入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流动力学平稳,SpO2、Ppeak和PETCO2 均在正常范围内,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清醒时间、拔除时间和术后24 h内咽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管喉管可以安全而有效地用于全身麻醉患儿,且通气效果与双管喉罩相似.

    作者:胡胜红;王胜斌;徐四七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剂量左氧氟沙星在ICU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高剂量左氧氟沙星在重症监护室医院获得性肺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鄂州二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获得性肺炎患者110例,将其按照分组法随机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各55例,高剂量组患者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500 mg,低剂量组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400 mg.治疗结束后对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11%和63.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和低剂量组的显效时间分别为(3.1±1.3)d和 (4.3±2.0)d,两组的疗程分别为(7.1±2.6)d和(10.4±3.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剂量左氧氟沙星在重症监护室治疗获得性肺炎治疗中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鲁俊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7年3月至2010年6月在浦北县人民医院治疗的对糖皮质激素治疗不敏感、依赖或反复发作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39例,均采用来氟米特联合激素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12、24周患者各项主要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本研究有效率为61.5%,治疗期间少数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轻度脱发、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皮疹等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均可耐受;治疗后第4周出现24 h尿蛋白定量减少、血清白蛋白增高、胆固醇下降等,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肌酐水平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来氟米特联合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陈能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是临床上常用于解决难产的手术方法之一.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不断攀升,导致许多并发症的增加.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且严重的并发症,亦是目前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剖宫产术中易出现早期产后出血,往往在短时间内出血量较多.如果处理不及时,会危及产妇生命.

    作者:齐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PGE1)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肝、抗炎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除给予常规治疗外,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10 μg,静脉注射,2次/d,15 d为 1个疗程,观察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病死率为23.3%,对照组为63.33%;治疗组肝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肝昏迷、肝肾综合征、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不良反应轻.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是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有效药物.

    作者:李正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治疗和分析

    目的 探讨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特点和实验研究,观察联合化疗对高危MDS的疗效,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应用联合化疗方案对31例高危MDS患者进行治疗,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其疗效.结果 31例高危MDS患者,化疗后完全缓解12例(38.7%),该12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19例未缓解者中位生存期为7个月.化疗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期感染,少数出现肝功能异常和心肌损害.结论 联合化疗对高危MDS患者有一定疗效,需加强对症支持治疗.

    作者:张云普;吴书一;刘文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尼莫地平在颅脑损伤中的早期应用

    目的 介绍尼莫地平在颅脑损伤中早期应用的重要意义.方法颅脑损伤患者38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不用尼莫地平,乙组24 h内用尼莫地平,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和效果.结果 早期应用尼莫地平与不用尼莫地平对部分脑功能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扫描显示早期应用尼莫地平者与不用者脑水肿坏死病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尼莫地平对颅脑损伤脑功能恢复有明显的疗效,而且用药愈早疗效愈显著.

    作者:李万义;闫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食管癌微创手术进展

    在我国,由于缺乏有效的普查,食管癌患者就诊时多发展至中晚期.自1941年吴英恺在国内完成第一例食管癌切除术以来,食管癌的手术治疗技术不断提高,但开胸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病死率高.上世纪80年代旨在减少食管癌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Cushieri将电视胸腔镜技术引入到食管癌手术中,揭开了食管癌微创手术治疗的序幕.食管癌微创手术发展20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将就此做一综述.

    作者:汤挺;于在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布地奈德与地塞米松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与地塞米松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收治符合入选标准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200例,分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组100例,雾化吸入地塞米松组100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布地奈德组总有效率92.00%,地塞米松组总有效率72.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有明显抗过敏、抗炎作用,起效快,临床疗效显著,可以作为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首选治疗措施.

    作者:商怀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不同术式在V型斜视治疗中的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 评价下斜肌后徙术、下斜肌切断术、下斜肌部分截除术三种术式在V型斜视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104例V型斜视患者分别予以下斜肌后徙术、下斜肌切断术、下斜肌部分截除术进行治疗,6个月后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 三种术式术后患者的下斜肌功能情况、V型斜视情况及双眼视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三种术式术后患者之间的下斜肌功能改善情况及V型斜视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眼科医师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根据患者情况采取合适的术式,从而达到满意的矫正效果.

    作者:王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稳心颗粒治疗甲亢伴快速型房颤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治疗甲亢伴随快速型房颤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随机将收集的40例甲亢伴随快速型房颤患者分成两组,两组患者给予他巴唑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治疗组给予稳心颗粒治疗,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48 h内行24 h动态心电图 Holter 监测、12导联ECG检查,测肝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如心悸、气短、乏力、胸闷等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治疗甲亢伴快速型房颤安全有效.

    作者:方福平;刘明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降脂治疗分析

    目的 研究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降脂治疗情况.方法 选择8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其按照自愿原则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降血脂治疗;对照组不使用特殊治疗方法,注意保持心情平稳,进行一定量的活动,并定期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心脏检查,并记录检查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采用降血脂治疗患者的心绞痛较为稳定,心脏检查各项指标较为正常,发病很少,效果远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过程当中,使用降脂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稳定病情,减小心绞痛的发病几率,在临床治疗的过程当中值得推广.

    作者:李秋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通过对临床患者的研究分析探讨诊断及治疗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方法.方法 选择2010年7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120例,对其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即采用复方丹参滴丸的药物治疗方法;试验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与补中益气丸交替结合治疗的方法.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心绞痛症状改善以及心电图监测改善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结合心电图监测及复方丹参滴丸与补中益气丸交替治疗的方法有助于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治疗.

    作者:刘二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并发乳糜漏16例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漏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 术后并发乳糜漏16例中9例行保守治疗,7例行再次手术(打开手术切口,找到漏口,结扎、缝扎或局部胸大肌皮瓣填塞).结果 术后并发乳糜漏16例中9例经保守治疗治愈,7例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对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并发的乳糜漏术中应加强预防,术后早诊断,并及时采取适当方法处理.

    作者:邹华伟;纪淑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肩胛骨骨折严重移位的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肩胛骨骨折严重移位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例肩胛骨骨折严重移位患者,给予相应的手术治疗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平均随访12个月,所有切口都达到一期愈合,没有发生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根据Hardegger功能评定标准,对20例肩胛骨骨折严重移位患者术后情况进行评估,其中优15例,良5例,优良率达到100.0%.结论 对于肩胛骨骨折严重移位患者,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能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

    作者:马继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对采用静脉溶栓疗法对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80例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确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尿激酶和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结果 B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例数明显少于A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舒张末径水平明显高于A组.结论 采用阿替普酶对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理想.

    作者:常天保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