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军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控制儿童哮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00例儿童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治疗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或加孟鲁司特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玉屏风散麻杏石甘汤.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治疗组患儿哮喘复发明显减少,控制33例,部分控制12例,总有效率为9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控制儿童哮喘疗效显著,可明显减少复发,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爱美;江丽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脾蒂结扎法在腹腔镜脾切除术(LS)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对8例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4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其中3例合并胆囊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超声刀离断脾周韧带,丝线结扎并钛夹夹闭脾蒂,切除脾脏.合并胆囊结石者,同时切除胆囊.结果 12例均完成腹腔镜脾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102 min,术中出血平均90 ml,无中转开腹,术后2例切口皮下血肿.结论 脾蒂结扎法行腹腔镜脾切除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手术费用低,是易推广应用的手术方法.
作者:王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膀胱癌不同治疗方法对复发率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可随访的6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膀胱部分切除术210例,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340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70例(其中部分为膀胱部分切除后及TURbt术后的患者).随访1~15年.膀胱部分切除术1、3年复发率达32.4%和61.5%;3、5、10年生存率为76.5%、58.8%和18.6%.TURbt术1、3年复发率为29.8%和63.4%;3、5、10年生存率为88.2%、65.8%、35.6%.根治性膀胱切除术1、3年复发率为16.2%和32.6%;3、5、10年存活率为78.4%、73.7%、46.5%.结论 膀胱癌的治疗方法可根据病情选择TURbt或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不宜选择膀胱部分切除术.
作者:薛春晓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EV71)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改变与病情的关系,探讨早期重症病例以上血象的动态变化与预后趋势的关系.方法 216例门诊与住院病例按病情分为:(Ⅰ组)危重组17例、(Ⅱ组)早期重症组167例、(Ⅲ组)普通组32例.分别比较三组年龄、病程、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值;其中早期重症组病例12~24 h后复查血常规1次,根据以上血象的动态变化进一步分为:A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值增高组49例;B组,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比值增高组53例;C组,白细胞下降及淋巴细胞比值增高组67例.结果 ①不同病情病例年龄、病程、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值各项指标统计分析:病程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8,P>0.05),年龄、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值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4.9,14.15,25.98;P<0.01).②A组,49例中4例发展为危重症病例,危重症转化率8.16%,B组与C组,危重症转化率均为0,A组危重症转化率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手足口病(EV71)病情与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值相关,病情越重、血象越高;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动态比值变化对预后趋势有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姚令良;康乐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2例同期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常规应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肠溶阿司匹林、钙拮抗剂、低分子肝素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3.0 g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2~3周.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心绞痛严重程度分级改善率、心绞痛症状改善率、每日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每日用量.结果 3周后,治疗组心绞痛严重程度分级改善率、症状改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硝酸甘油的每日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但每日心绞痛发作次数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左卡尼汀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安全肯定.
作者:李鸣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大剂量胸腺肽配合常规措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胸腺肽针100 mg/d静脉滴注,同时合并使用常规治疗方法; 对照组仅使用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71%,对照组为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胸腺肽可调节T 淋巴细胞功能,间接调节B淋巴细胞,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ITP患者的疗效,且无不良反应,是一种治疗ITP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根区;郭学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家庭特需服务开展的意义.方法 428例采用剖宫产术后家庭特需服务的产妇做为观察组,382例剖宫产术后按常规出院的产妇做为对照组,对产妇所掌握的护理技能及母婴并发症的观察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剖宫产术后家庭特需服务的产妇及家人的护理技能(合格率99%、97%)均高于对照组(合格率94%、86%),同时采用家庭特需服务的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亦少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剖宫产术后家庭特需服务能帮助产妇及家人掌握的护理技能,有利于母婴健康,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金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临床资料,其中单侧104例,双侧22例,结石长径0.6~2.3 cm.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87%,5例改开放手术,11例几乎未碎石即上移入肾孟,平均手术时间36 min(15~85 min).术后3个月复查,结石排净率为82.5%,肾积水不同程度好转.结论 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安全、有效.
作者:宋宗生;张磊;秦本存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鼻肠管与鼻胃管喂养对有创通气患者中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进行创通气的40例患者随机分成鼻肠管喂养组和鼻胃管喂养组,观察喂养期间VAP的发生情况.结果 鼻肠管喂养组VAP发生率为30%,鼻胃管喂养组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鼻肠管喂养有利于减少有创通气患者中VAP的发生.
作者:张巨荣;王法霞;林转娣;粱结柱;蔡晶晶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血浆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疗效,选择更好的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方法 97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均符合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年龄2~12个月.随机分成对照组52例,治疗组45例.对照组常规抗病毒、平喘镇静、纠正酸中毒治疗;治疗组常规抗病毒、平喘镇静、纠正酸中毒的基础上辅以输血浆,每公斤体重3 ml,选择普通型冷冻血浆.结果 治疗组45例患儿4 d基本痊愈37例,1周基本痊愈7例,10 d未愈1例;对照组52例患儿4 d基本痊愈15例,1周基本痊愈25例,10 d未愈7例,有5例患儿治疗1周效差转院.治疗组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血浆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更好的起到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对纠正营养缺乏、维持酸碱平衡同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这种方法能缩短疾病疗程,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国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时呼气末正压(PEEP)对细胞炎性因子的影响以及对吸入性肺炎疾病的发展变化是否具有与其他疾病不同的影响.方法 将55例动脉血氧饱和度<60 mm Hg(1 mm Hg=0.133 kPa)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5例,起始时间PEEP>8 cm H2O(1 mm Hg=0.098 kPa);对照组20例,起始时间PEEP≤5 cm H2O.检测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时以及5、10、48 h的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的IL-6、TNF-α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各时间段血浆水平对比,在5 h以及10 h两个时间段两组的IL-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在5 h时间段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在5、10、48 h三个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吸入性肺炎机械通气时起始时间使用高PEEP可能会导致血浆内较高IL-6、TNF-α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有所升高,提示此时高PEEP导致炎性反应趋向更为剧烈.
作者:钟华;杨晓仪;谭彬;易铁敏;王瑜;湛晓;黎珍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新生儿窒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尤其是重度窒息儿消化道出血率达52.3%,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我科应用西咪替丁预防新生儿重度窒息并上消化道出血46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刘相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糖尿病和甲亢同属于内分泌代谢异常性疾病,多因免疫异常加上遗传、环境、情绪的影响而发病.两者多单独发生,但两者合并存在者也不少见,现将我院2004年至2010年收治的23例糖尿病合并甲亢的患者分析如下:
作者:耿鹏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CVS)的疗效.方法 6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高于对照组的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大脑中动脉(MCV)血流速度均明显降低,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尼莫地平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大脑中动脉(MCV)血流速度.
作者:荆举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口服黄芪平喘止咳汤治疗支气管哮喘与吸入布地奈德(普米克)及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万托林)的疗效.方法 将10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黄芪平喘止咳汤,对照组吸入布地奈德(普米克)及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万托林).分别观察用药后1个月、3个月咳嗽消失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效48例,有效8例,无效0例;对照组显效50例,有效2例,无效0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黄芪平喘止咳汤与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相当,口服给药经济,使用更为方便,也更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王洪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及肾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开封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24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肾脏受累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儿童过敏性紫癜好发于秋冬季节,高发人群为学龄期儿童,发病诱因以上呼吸道感染为常见.且感染多发生于发病前1周内.②HSP首发症状多为皮疹,少数为腹痛、关节痛等,临床上混合型病例多见,尤其是合并肾损害者多达45%.③对易感因素进行非条件二分类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发病年龄>8岁,反复紫癜超过1个月,消化道出血为肾脏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肾脏损害及其相关程度是影响患儿临床转归的重要因素,而HSP患儿年龄>8岁,皮疹反复超过1个月者,及消化道出血可能是HSP患儿肾脏损伤的重要相关因素.
作者:周莉;储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铜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抽取4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为腹腔镜组(LCTD组),与同期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40例(开腹组)对比分析.结果 腹腔镜组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开腹组[(6.5±1.5)d与(11.5±2.5)d、(1.2±0.5)d与(4.5±1.5)d,P均<0.05)],且创伤小、术后疼痛程度轻.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腹腔镜组(10%与4.7%,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利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作者:崔宾;闫平钊;王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胸腺肽α1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6例,均给予阿德福韦酯10 mg,每日1次,共1年,治疗组加用胸腺肽α11.6 mg皮下注射,每周2次,共6个月.观察6个月及12个月肝功能、HBV-DNA及HbeAg/HbeAb血清转换.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12个月时,治疗组HBV-DNA阴转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胸腺肽α1联合阿德福韦酯在HBV-DNA阴转率方面优于单一用药.
作者:王宏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 SSSS)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松解毒素引起的一种综合征,多见于婴幼儿,婴幼儿对毒素缺乏免疫力.笔者采用抗炎、外涂药物等治疗做为对照组,以抗炎、外涂药物等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作为治疗组,两组共治疗SSSS患儿106例,现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孙琦巍;孙元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35例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入院介绍、住院教育及出院教育等方面,采取张贴壁画、绘制墙报、播放录像、发放健康小册子等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以调动机体对疾病积极的应对方式.结果 135例患者空腹血糖在7.2 mmol/L以下者86例(63.7%),7.2~8.3 mmol/L者41例(30.1%),8.3 mmol/L以上者8例(6.2%).9个月以后复查胸片病灶吸收好转133例(98.5%).结论 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养成了良好的就医积极性和依从性,使患者处于积极的应对状态,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陆学桂;王建秋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