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春晓
目的 探讨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诱发肺结核的临床特点、诊断和预后.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调查的方法,对24例长期使用激素并发肺结核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与普通肺结核相比,长期应用激素相关肺结核临床表现以中高热、乏力多见,干咳和胸痛少见;病情重,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继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及合并肺外结核多见;X线上多表现为均匀一致的片絮状阴影;合并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少见;病灶分布范围较广,以非肺结核好发部位发病率高,多分布在双侧肺、中肺野及下肺野.结论 长期使用激素易诱发肺结核或导致原来肺结核恶化,对长期使用激素的患者应提高警惕,必要时给予预防性抗结核治疗.
作者:张学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电切术后联合丝裂霉素热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34例腺性膀胱炎患者经尿道电切后行丝裂霉素(MMC)膀胱热灌注化疗.结果 34例患者中,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4例,好转7例,复发3例.1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痛及膀胱区疼痛,肉眼血尿14例.全身反应少见.在6~24个月复发再次电切气化切除,随访期间内未发现恶变者.结论 经尿道电切联合MMC膀胱热灌注化疗腺性膀胱炎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作者:唐中山;毛利峰;魏广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胎儿发育与脐血瘦素及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 以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新生儿共132例为研究对象,测定脐血瘦素、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按不同出生体质量、胎龄及不同胎龄与出生体质量的足月儿进行分类研究.结果 脐血瘦素及甘油三酯在巨大儿组明显高于正常出生体质量儿组(P<0.05),低出生体质量儿组则明显降低(P<0.01),足月儿较早产儿明显升高(P<0.05).妊娠34周以前脐血瘦素水平很低,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脐血瘦素水平提高,特别是妊娠34周以后,脐血瘦素水平增高明显(P<0.01),宫内发育迟缓足月儿脐血瘦素明显降低,甘油三酯及胆固醇无明显改变.结论 脐血瘦素水平可以反映胎儿脂肪组织的含量,可作为评价胎儿宫内营养状态的指标.
作者:吴晓平;冷振香;徐艳艳;吕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腔静脉后输尿管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2003年7月至2010年8月16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资料.结果 16例患者术前联合应用相关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并行输尿管离断复位矫形术,恢复输尿管正常通道.术后随访2~84个月,右肾积水及输尿管上段扩张均明显减轻,输尿管通畅,吻合口未见狭窄.结论 腔静脉后输尿管需联合各种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输尿管离断复位矫形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术中应用双J导管可减少狭窄的发生.
作者:汪群锋;鲍彤;陈志洁;戴宇红;朱劲松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联合治疗肺炎喘嗽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7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病毒唑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7~10 d.评价两组临床治疗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6%,显著高于对照组(8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肺炎喘嗽患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明;江丽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指征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三医院1996年10月至2009年10月甲状腺全切除术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甲状腺癌38例,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3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单侧切除术后对侧复发8例.术后恢复顺利,痊愈出院.术后2例出现喉返神经损伤,均治愈.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或伴有远处转移或良性病变但已失去正常甲状腺组织,为甲状腺全切除术的主要手术指征.术中细致解剖是确保手术安全性的关键.
作者:陈建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在先天性输尿管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138例先天性输尿管狭窄的临床表现及超声征像.结果 先天性输尿管狭窄两端为多见,中间段较少;输尿管狭窄的部位与肾积水的程度有关,狭窄部位越高时,积水程度越重,狭窄部位较低时,肾积水程度相对较轻;输尿管狭窄的程度及病程与肾积水呈正相关.结论 超声检查在先天性输尿管狭窄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姚龙;王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条件的30例患者,对其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并且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然后分析其结果.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并且患者恢复情况较好.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确切.
作者:李桂芝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血浆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疗效,选择更好的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方法 97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均符合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年龄2~12个月.随机分成对照组52例,治疗组45例.对照组常规抗病毒、平喘镇静、纠正酸中毒治疗;治疗组常规抗病毒、平喘镇静、纠正酸中毒的基础上辅以输血浆,每公斤体重3 ml,选择普通型冷冻血浆.结果 治疗组45例患儿4 d基本痊愈37例,1周基本痊愈7例,10 d未愈1例;对照组52例患儿4 d基本痊愈15例,1周基本痊愈25例,10 d未愈7例,有5例患儿治疗1周效差转院.治疗组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血浆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更好的起到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对纠正营养缺乏、维持酸碱平衡同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这种方法能缩短疾病疗程,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国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自20世纪60年代初纤维胃镜应用于临床,经过50年的推广普及,胃镜检查已成为诊断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手段.随着器械革新和操作方法的改进,胃镜检查已具有极高的安全性,但与B超等无创检查相比仍属侵入性腔内操作,除引起受检者焦虑、恐惧等多种不适外,还可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的甚至可导致死亡.我国内镜学会统计2 082 893例受检者出现严重并发症者占0.012%,而美国胃肠内镜协会统计200 000例胃镜受检者,并发症发生率为0.13%,病死率为0.004%[1].尽管其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有些甚至罕见,但许多并发症的发生和结局,恰恰又与医生的风险意识、操作技术、判断能力及处理措施密切相关.故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就胃镜检查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讨论如下.
作者:田春阳;陈娅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并发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上蔡县人民医院儿科病房2006年7月到2008年6月住院收治的91例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 91例败血症患儿并发化脓性脑膜炎13例,发生率为14.3%; ②临床诊断败血症与确诊败血症并发化脓性脑膜炎相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化脓性脑膜炎组与非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临床首发症状相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化脓性脑膜炎是新生儿败血症常见并发症之一,脑脊液检查是化脓性脑膜炎早期诊断可靠指标.
作者:曹香叶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4%和63.34%,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显著,具有骨折愈合快、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宫民庄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弥漫性轴索伤(DAI)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通过分析71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诊断标准、及全面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 本组71例,死亡例13例(18.3%),植物生存状态12例(16.9%),苏醒38例(53.5%).结论 以亚低温冬眠疗法、神经节苷脂、安宫牛黄丸等的综合治疗方案对改善DAI患者预后有明显的的疗效,显著提高了重型DAI的苏醒率.
作者:井慎;李莫振;高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过程中对患者血浆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和脑钠肽(BNP)的影响.探讨BiPA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伴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33例,Killip心功能分级Ⅲ级或Ⅳ级,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15例)给予常规治疗;无创通气组(1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BiPAP-Vision呼吸机进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持续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测定血浆ET-1、NO和BNP的浓度.结果 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无创通气组患者血浆者ET-l和BNP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NO水平则显著增高(P<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伴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早期使用BiPAP呼吸机进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体内的ET-l、BNP水平;升高NO水平,并且能够改善心功能.
作者:王化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女青年肺癌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对30例女青年原发性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女青年肺癌除呼吸道症状外,常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肿瘤多见于右肺,腺癌多见,周围型多见,与主动性吸烟关系不明显;肿瘤进展快,转移早,可手术率低.结论 女青年出现早期的呼吸道症状如刺激性咳嗽、胸痛、血痰或不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头痛呕吐,应警惕肺癌.争取早期正确诊断,早期根治切除肿瘤,以提高女青年肺癌的治疗效果.
作者:何建明;徐淑仪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与分析急性重症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30例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且给予相应治疗措施,同时观察其治疗效果且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然后分析其结果.结果 本次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且患者心肌酶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结论 加强急性重症心肌炎的治疗分析对提高生存率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小琴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合并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与处理要点.方法总结分析武陟县大虹桥乡阳城卫生院1998年至2010年收治的29例妊娠期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诊断、处理与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29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妊娠早期(<3个月)5例,妊娠中期(3~7个月)13例,妊娠晚期(8~10个月)11例;术后切口感染1例,妊娠转归:早产1例(婴儿成活),先兆流产2例(临床表现为术后阵发性腹痛和或阴道少量流血),足月分娩3例,其余继续妊娠.结论 急性阑尾炎是妊娠期较常见的外科合并症,尤其妊娠中、晚期由于子宫增大较快,盲肠被子宫推压上移,腹壁被抬高,炎症阑尾刺激不到壁层腹膜,腹肌被伸直而使压痛、肌紧张和反跳痛等体征不明显,大网膜难以包裹炎症的阑尾,腹膜炎不易局限而易在腹腔内扩散,病程发展较快,如处理不及时易导致流产和早产,威胁母子安全,因此应及时手术治疗.
作者:文胜利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由高血压导致的脑实质内出血性疾病,多见于50岁以上及长期合并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老年人群.该病具有起病急、进展快、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等特点,造成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为急性血肿占位效应及血肿代谢物对周围脑组织的损害,因此如何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清除颅内血肿、降低周围脑组织的受压以改善颅内局部血液循环、预防和减轻继发性脑水肿成为外科治疗的关键.本文就近年来外科治疗HICH的手术指征、手术方法及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如下.
作者:唐建勋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大剂量胸腺肽配合常规措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胸腺肽针100 mg/d静脉滴注,同时合并使用常规治疗方法; 对照组仅使用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71%,对照组为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胸腺肽可调节T 淋巴细胞功能,间接调节B淋巴细胞,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ITP患者的疗效,且无不良反应,是一种治疗ITP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根区;郭学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西甲硅油联合聚乙二醇在胶囊内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清洁及祛泡效果.方法 将在解放军152中心医院行胶囊内镜检查的20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02例应用复方聚乙二醇4000散,研究组101例在应用复方聚乙二醇4000散的基础上加用西甲硅油,观察两组患者肠道清洁程度以及肠道内泡沫情况.结果 肠道清洁率肠道内无泡和少泡率研究组(94%)明显高于对照组(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甲硅油在胶囊内镜检查前肠道的准备中可有效去除肠道内的泡沫,提高视野的清晰度.
作者:郭变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