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化脓性脑膜炎临床分析

曹香叶

关键词:新生儿, 败血症, 化脓性脑膜炎, 脑脊液
摘要:目的 了解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并发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上蔡县人民医院儿科病房2006年7月到2008年6月住院收治的91例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 91例败血症患儿并发化脓性脑膜炎13例,发生率为14.3%; ②临床诊断败血症与确诊败血症并发化脓性脑膜炎相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化脓性脑膜炎组与非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临床首发症状相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化脓性脑膜炎是新生儿败血症常见并发症之一,脑脊液检查是化脓性脑膜炎早期诊断可靠指标.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16例临床疗效观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06年2月至2010年12月入住我院新生儿病房资料完整的早产儿16例.入选标准:胎龄<37周,出生体质量<2500 g(其中<1500 g 9例,≥1500 g 7例),出现动脉导管未闭(PDA)症状,经超生心动图检查确诊为PDA,并排除先天畸形、肾功能不全、血小板减少、有出血倾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出生体质量(1650±128)g,胎龄(31.9±0.8)周.16例中超低出生体质量儿1例(6.25%),极低出生体重儿5例(31.25%),低出生体质量儿10例(62.5%).胎龄28~30周4例(25%),31~37周12例(75%).PDA发生均在生后3~7 d出现.开始治疗时间为PDA发生时间.

    作者:林发振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4%和63.34%,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显著,具有骨折愈合快、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宫民庄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小儿急性细菌性腹泻临床联合用药

    目的 观察盐酸头孢他美酯联合蒙脱石散及金双歧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应用盐酸头孢他美酯、金双歧和蒙脱石散;对照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应用盐酸头孢他美酯.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为85.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腹痛及腹泻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头孢他美酯联合蒙脱石散、微生态制剂金双歧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腹泻疗效确切,可缩短患儿病程,改善症状,是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腹泻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孙永成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空心拉力螺钉钢丝张力带法治疗髌骨骨折

    目的 探讨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起采用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36例髌骨骨折,疗效满意.结果 术后随访6~12个月,全部患者均获得临床愈合,无伤口感染、骨折端再移位、疼痛及断丝等并发症,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空心拉力螺钉钢丝张力带法是治疗髌骨骨折的有效方法,临床效果满意,提高了固定的牢固性和稳定性,避免了传统张力带固定的并发症.

    作者:张光耀;景心国;姜大权;周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对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35例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入院介绍、住院教育及出院教育等方面,采取张贴壁画、绘制墙报、播放录像、发放健康小册子等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以调动机体对疾病积极的应对方式.结果 135例患者空腹血糖在7.2 mmol/L以下者86例(63.7%),7.2~8.3 mmol/L者41例(30.1%),8.3 mmol/L以上者8例(6.2%).9个月以后复查胸片病灶吸收好转133例(98.5%).结论 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养成了良好的就医积极性和依从性,使患者处于积极的应对状态,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陆学桂;王建秋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心理舒适护理在呼吸机患者上机前后应用效果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本质的逐渐深入,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1].舒适护理(comfort care)是力求达到这一境界的有效护理模式,舒适护理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性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2],我们所从事的各项护理工作中都应讲究舒适护理.

    作者:章丽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母亲妊娠期糖尿病的婴儿生长发育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母亲妊娠期糖尿病的婴儿(IDM)生长发育情况,为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儿童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68例IDM进行了系统管理(IDM1组),与68例儿保科体检的正常婴儿(对照组)及60例非系统管理IDM(IDM2组)进行了比较,观察其体格、智能发育及气质类型进行了随访.结果 IDM出生体重与母亲孕期血糖控制水平有关;IDM1组围生期总的并发症明显低IDM2组(P<0.05),至1岁时体格发育达标率及智能发育均高于IDM2组(P<0.01)及与对照组近似;儿童1岁时气质评估无明显差异.结论 IDM母亲孕期控制血糖、婴儿出生后进行系统管理,可减少围生期并发症的发生及至儿童1岁时体格和智能发育接近正常儿;远期发育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璟;严学勤;高建慧;何淑华;栾峰;陈宇明;刘仲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大剂量胸腺肽配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大剂量胸腺肽配合常规措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胸腺肽针100 mg/d静脉滴注,同时合并使用常规治疗方法; 对照组仅使用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71%,对照组为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胸腺肽可调节T 淋巴细胞功能,间接调节B淋巴细胞,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ITP患者的疗效,且无不良反应,是一种治疗ITP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根区;郭学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目的 观察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条件的30例患者,对其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并且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然后分析其结果.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并且患者恢复情况较好.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确切.

    作者:李桂芝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间苯三酚联合安定用于促进产程进展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联合安定用于促进产程进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至2010年于我院分娩的初产妇1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3例)及对照组(93例),当子宫颈口扩张至2~3 cm时,观察组采用间苯三酚80 mg、安定10 mg静脉注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分娩.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变化及围产结局.结果 观察组子宫颈口从用药至开全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苯三酚联合安定能加速子宫颈口扩张,加速产程进展,降低剖宫产率,且对母婴无明显不良影响.

    作者:肖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手术结合微波侧方切断栉膜带与部分内、外括约肌治疗陈旧性肛裂200例

    目的 探讨手术结合微波侧方切断栉膜带与部分内、外括约肌治疗陈旧性肛裂200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手术结合微波侧方切断栉膜带与部分内、外括约肌治疗陈旧性肛裂200例,并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200例全部治愈,无大便失禁等后遗症的发生,一次手术治愈率为100%.结论 采用手术结合微波的方法进行侧方切断栉膜带与部分内、外括约肌治疗陈旧性肛裂效果好,术式操作简单,痛苦小,无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林立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经尿道电切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热灌注治疗

    目的 探讨经尿道电切术后联合丝裂霉素热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34例腺性膀胱炎患者经尿道电切后行丝裂霉素(MMC)膀胱热灌注化疗.结果 34例患者中,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4例,好转7例,复发3例.1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痛及膀胱区疼痛,肉眼血尿14例.全身反应少见.在6~24个月复发再次电切气化切除,随访期间内未发现恶变者.结论 经尿道电切联合MMC膀胱热灌注化疗腺性膀胱炎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作者:唐中山;毛利峰;魏广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腔静脉后输尿管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2003年7月至2010年8月16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资料.结果 16例患者术前联合应用相关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并行输尿管离断复位矫形术,恢复输尿管正常通道.术后随访2~84个月,右肾积水及输尿管上段扩张均明显减轻,输尿管通畅,吻合口未见狭窄.结论 腔静脉后输尿管需联合各种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输尿管离断复位矫形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术中应用双J导管可减少狭窄的发生.

    作者:汪群锋;鲍彤;陈志洁;戴宇红;朱劲松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化脓性脑膜炎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并发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上蔡县人民医院儿科病房2006年7月到2008年6月住院收治的91例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 91例败血症患儿并发化脓性脑膜炎13例,发生率为14.3%; ②临床诊断败血症与确诊败血症并发化脓性脑膜炎相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化脓性脑膜炎组与非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临床首发症状相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化脓性脑膜炎是新生儿败血症常见并发症之一,脑脊液检查是化脓性脑膜炎早期诊断可靠指标.

    作者:曹香叶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尼莫地平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CVS)的疗效.方法 6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高于对照组的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大脑中动脉(MCV)血流速度均明显降低,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尼莫地平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大脑中动脉(MCV)血流速度.

    作者:荆举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血浆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45例

    目的 观察血浆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疗效,选择更好的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方法 97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均符合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年龄2~12个月.随机分成对照组52例,治疗组45例.对照组常规抗病毒、平喘镇静、纠正酸中毒治疗;治疗组常规抗病毒、平喘镇静、纠正酸中毒的基础上辅以输血浆,每公斤体重3 ml,选择普通型冷冻血浆.结果 治疗组45例患儿4 d基本痊愈37例,1周基本痊愈7例,10 d未愈1例;对照组52例患儿4 d基本痊愈15例,1周基本痊愈25例,10 d未愈7例,有5例患儿治疗1周效差转院.治疗组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血浆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更好的起到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对纠正营养缺乏、维持酸碱平衡同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这种方法能缩短疾病疗程,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国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西甲硅油联合聚乙二醇在胶囊内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西甲硅油联合聚乙二醇在胶囊内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清洁及祛泡效果.方法 将在解放军152中心医院行胶囊内镜检查的20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02例应用复方聚乙二醇4000散,研究组101例在应用复方聚乙二醇4000散的基础上加用西甲硅油,观察两组患者肠道清洁程度以及肠道内泡沫情况.结果 肠道清洁率肠道内无泡和少泡率研究组(94%)明显高于对照组(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甲硅油在胶囊内镜检查前肠道的准备中可有效去除肠道内的泡沫,提高视野的清晰度.

    作者:郭变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手术治疗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目的 探讨妊娠期合并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与处理要点.方法总结分析武陟县大虹桥乡阳城卫生院1998年至2010年收治的29例妊娠期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诊断、处理与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29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妊娠早期(<3个月)5例,妊娠中期(3~7个月)13例,妊娠晚期(8~10个月)11例;术后切口感染1例,妊娠转归:早产1例(婴儿成活),先兆流产2例(临床表现为术后阵发性腹痛和或阴道少量流血),足月分娩3例,其余继续妊娠.结论 急性阑尾炎是妊娠期较常见的外科合并症,尤其妊娠中、晚期由于子宫增大较快,盲肠被子宫推压上移,腹壁被抬高,炎症阑尾刺激不到壁层腹膜,腹肌被伸直而使压痛、肌紧张和反跳痛等体征不明显,大网膜难以包裹炎症的阑尾,腹膜炎不易局限而易在腹腔内扩散,病程发展较快,如处理不及时易导致流产和早产,威胁母子安全,因此应及时手术治疗.

    作者:文胜利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术后早期肠梗阻35例诊治分析

    目的 总结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永福县中医院35例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经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愈,平均住院治疗时间12 d;3例经手术治愈,平均住院时间15 d;无肠瘘及死亡患者.结论 术后早期肠梗阻以早期炎性肠梗阻为主,应采用非手术治疗,但对于长时间非手术治疗而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或有肠绞窄趋势者应中转手术治疗.

    作者:文昌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新生儿低血糖患儿136例高危因素及临床症状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高危因素及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检测出的136例新生儿低血糖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36例低血糖患者中早产儿26例(19.1%),小于胎龄儿20例(14.7%),围生期窒息儿36例(26.5%),感染18例(13.2%),硬肿症6例(4.1%),黄疸4例(2.9%),喂养困难4例(2.9%),母亲患糖尿病14例(10.3%),母亲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8例(5.9%),而临床症状并不典型.结论 对存在各种低血糖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均应常规监测血糖水平,及早诊治,避免或减少低血糖引起的脑损伤.

    作者:张万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