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与治疗

汪群锋;鲍彤;陈志洁;戴宇红;朱劲松

关键词:腔静脉后输尿管, 诊断, 治疗, 双J管
摘要:目的 探讨腔静脉后输尿管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2003年7月至2010年8月16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资料.结果 16例患者术前联合应用相关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并行输尿管离断复位矫形术,恢复输尿管正常通道.术后随访2~84个月,右肾积水及输尿管上段扩张均明显减轻,输尿管通畅,吻合口未见狭窄.结论 腔静脉后输尿管需联合各种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输尿管离断复位矫形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术中应用双J导管可减少狭窄的发生.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Ⅱ型前列腺炎伴性功能障碍的治疗

    目的 分析Ⅱ型前列腺炎伴性功能障碍临床特征及提高其疗效的方法.方法 统计近3年宣城市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Ⅱ型前列腺炎患者,通过问卷了解其性功能状况,并用CPSFI调查表和IIEF-5问卷评估治疗前后性功能变化.结果 93例Ⅱ型前列腺炎伴性功能障碍者,治疗后有21例性功能恢复正常,占22.58%,其中勃起功能障碍的29例中9例恢复正常,其余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欲下降治愈率为13.16%,早泄治愈率为22.73%.结论 Ⅱ型前列腺炎应注重对症治疗,症状改善可明显提高其性功能,规律性生活利于前列腺炎恢复.

    作者:张仁涛;张玉峰;胡志华;丁银满;王正权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支原体肺炎肺外表现62例临床分析

    肺炎支原体 (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儿童及青少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儿科医生十分关注MP感染带来的诸多临床问题.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多样,除呼吸道感染症状外还可有多系统损害.现收集我院近3年内合并肺外并发症的62例MP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肺外表现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吴晓平;江丽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31例

    目的 分析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临床特征,评估其内镜下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孝感市中心医院进行的4636例结肠镜检查患者,发现病灶后均进行黏膜染色,记录患者的发病年龄以及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病理分析及随访结果.结果 4636例患者共检测出LST 32处,其中颗粒均一型10个(46.6%),结节混合型15个(25.9%),平坦隆起型6个(18.1%)、假凹陷型1个(7.8%).病变分布:直肠15个(46.8%),乙状结肠6个(19.7%),降结肠5个(15.6%),横结肠3个(0.09%),升结肠3个(0.09%).病理检查:32处病变中,管状腺瘤6例,绒毛状腺瘤14例,管状绒毛状腺瘤9例,锯齿状腺瘤3例,其中有3例合并早期癌变,2例为黏膜内癌,1例为sm1癌.结论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作为一种新型的大肠肿瘤,不同于一般的腺瘤,需引起内镜医师的重视.结合染色内镜,对LST进行内镜下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钟碧波;钟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膀胱癌治疗方法的选择

    目的 探讨膀胱癌不同治疗方法对复发率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可随访的6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膀胱部分切除术210例,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340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70例(其中部分为膀胱部分切除后及TURbt术后的患者).随访1~15年.膀胱部分切除术1、3年复发率达32.4%和61.5%;3、5、10年生存率为76.5%、58.8%和18.6%.TURbt术1、3年复发率为29.8%和63.4%;3、5、10年生存率为88.2%、65.8%、35.6%.根治性膀胱切除术1、3年复发率为16.2%和32.6%;3、5、10年存活率为78.4%、73.7%、46.5%.结论 膀胱癌的治疗方法可根据病情选择TURbt或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不宜选择膀胱部分切除术.

    作者:薛春晓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目的 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 总结鲁山县人民医院自2007年5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行PVP治疗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缓解和发生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 56例患者术后疼痛消失,24例疼痛明显减轻,6例疼痛减轻,无术后病情加重患者.结论 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前手法复位、双侧注入骨水泥和完善的影像学监测有助于减少骨水泥渗漏的发生,效果良好.

    作者:崔建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妇科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65例支原体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并设同期内采用单纯西医治疗6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原体感染有较好疗效.

    作者:莫万绪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小儿急性细菌性腹泻临床联合用药

    目的 观察盐酸头孢他美酯联合蒙脱石散及金双歧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应用盐酸头孢他美酯、金双歧和蒙脱石散;对照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应用盐酸头孢他美酯.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为85.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腹痛及腹泻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头孢他美酯联合蒙脱石散、微生态制剂金双歧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腹泻疗效确切,可缩短患儿病程,改善症状,是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腹泻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孙永成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治疗及预后

    目的 探讨弥漫性轴索伤(DAI)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通过分析71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诊断标准、及全面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 本组71例,死亡例13例(18.3%),植物生存状态12例(16.9%),苏醒38例(53.5%).结论 以亚低温冬眠疗法、神经节苷脂、安宫牛黄丸等的综合治疗方案对改善DAI患者预后有明显的的疗效,显著提高了重型DAI的苏醒率.

    作者:井慎;李莫振;高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吸入性肺炎呼气末正压对细胞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时呼气末正压(PEEP)对细胞炎性因子的影响以及对吸入性肺炎疾病的发展变化是否具有与其他疾病不同的影响.方法 将55例动脉血氧饱和度<60 mm Hg(1 mm Hg=0.133 kPa)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5例,起始时间PEEP>8 cm H2O(1 mm Hg=0.098 kPa);对照组20例,起始时间PEEP≤5 cm H2O.检测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时以及5、10、48 h的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的IL-6、TNF-α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各时间段血浆水平对比,在5 h以及10 h两个时间段两组的IL-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在5 h时间段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在5、10、48 h三个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吸入性肺炎机械通气时起始时间使用高PEEP可能会导致血浆内较高IL-6、TNF-α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有所升高,提示此时高PEEP导致炎性反应趋向更为剧烈.

    作者:钟华;杨晓仪;谭彬;易铁敏;王瑜;湛晓;黎珍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手术结合微波侧方切断栉膜带与部分内、外括约肌治疗陈旧性肛裂200例

    目的 探讨手术结合微波侧方切断栉膜带与部分内、外括约肌治疗陈旧性肛裂200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手术结合微波侧方切断栉膜带与部分内、外括约肌治疗陈旧性肛裂200例,并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200例全部治愈,无大便失禁等后遗症的发生,一次手术治愈率为100%.结论 采用手术结合微波的方法进行侧方切断栉膜带与部分内、外括约肌治疗陈旧性肛裂效果好,术式操作简单,痛苦小,无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林立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糖尿病合并甲亢23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和甲亢同属于内分泌代谢异常性疾病,多因免疫异常加上遗传、环境、情绪的影响而发病.两者多单独发生,但两者合并存在者也不少见,现将我院2004年至2010年收治的23例糖尿病合并甲亢的患者分析如下:

    作者:耿鹏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输尿管硬镜气压弹道碎石在复发性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输尿管硬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复发性胆管结石的作用及相关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以来解放军331医院输尿管硬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复发性胆管结石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患者碎石顺利,一次性碎石清石成功24例(92.3%),无并发症.结论 采用输尿管硬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复发性胆管结石具有碎石快捷、清石彻底、残石率低、手术时间短、费用低廉、并发症少、安全高效的特点.

    作者:徐家朴;段俊锋;李志东;张志勇;廖一兵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新生儿低血糖患儿136例高危因素及临床症状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高危因素及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检测出的136例新生儿低血糖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36例低血糖患者中早产儿26例(19.1%),小于胎龄儿20例(14.7%),围生期窒息儿36例(26.5%),感染18例(13.2%),硬肿症6例(4.1%),黄疸4例(2.9%),喂养困难4例(2.9%),母亲患糖尿病14例(10.3%),母亲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8例(5.9%),而临床症状并不典型.结论 对存在各种低血糖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均应常规监测血糖水平,及早诊治,避免或减少低血糖引起的脑损伤.

    作者:张万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女青年肺癌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女青年肺癌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对30例女青年原发性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女青年肺癌除呼吸道症状外,常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肿瘤多见于右肺,腺癌多见,周围型多见,与主动性吸烟关系不明显;肿瘤进展快,转移早,可手术率低.结论 女青年出现早期的呼吸道症状如刺激性咳嗽、胸痛、血痰或不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头痛呕吐,应警惕肺癌.争取早期正确诊断,早期根治切除肿瘤,以提高女青年肺癌的治疗效果.

    作者:何建明;徐淑仪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急性重症心肌炎的临床治疗

    目的 观察与分析急性重症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30例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且给予相应治疗措施,同时观察其治疗效果且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然后分析其结果.结果 本次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且患者心肌酶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结论 加强急性重症心肌炎的治疗分析对提高生存率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小琴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甲状腺全切除术指征与安全性探讨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指征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三医院1996年10月至2009年10月甲状腺全切除术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甲状腺癌38例,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3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单侧切除术后对侧复发8例.术后恢复顺利,痊愈出院.术后2例出现喉返神经损伤,均治愈.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或伴有远处转移或良性病变但已失去正常甲状腺组织,为甲状腺全切除术的主要手术指征.术中细致解剖是确保手术安全性的关键.

    作者:陈建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开腹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82例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铜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抽取4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为腹腔镜组(LCTD组),与同期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40例(开腹组)对比分析.结果 腹腔镜组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开腹组[(6.5±1.5)d与(11.5±2.5)d、(1.2±0.5)d与(4.5±1.5)d,P均<0.05)],且创伤小、术后疼痛程度轻.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腹腔镜组(10%与4.7%,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利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作者:崔宾;闫平钊;王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强的松与布地奈德治疗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比较强的松与布地奈德治疗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30例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5例,采用强的松60 mg/d,顿服;B组15例,采用布地奈德2 mg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保留灌肠,1次/d.1周后对A、B两组Southerland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Southerland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保留灌肠治疗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可以起到与强的松冲击治疗同样的效果.

    作者:董玉梅;王富红;李俊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急诊心肺复苏14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因心跳骤停(CA)来院急救的140例患者行心肺复苏后的结果及影响心肺复苏的相关因素,为有效的心肺复苏提供临床参考资料.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四川省人民医院城东病区急救的140例心跳骤停患者,分析患者复苏的方式、急救时间及复苏的结果等,为临床心肺复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材料.结果 复苏失败122例,成功18例,其中3例痊愈出院.复苏的方式、时间等对心肺复苏结果有重要影响.结论 心跳骤停是急诊医学中的常见情况,急诊工作者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行正确的心肺复苏才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作者:王宏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母亲妊娠期糖尿病的婴儿生长发育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母亲妊娠期糖尿病的婴儿(IDM)生长发育情况,为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儿童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68例IDM进行了系统管理(IDM1组),与68例儿保科体检的正常婴儿(对照组)及60例非系统管理IDM(IDM2组)进行了比较,观察其体格、智能发育及气质类型进行了随访.结果 IDM出生体重与母亲孕期血糖控制水平有关;IDM1组围生期总的并发症明显低IDM2组(P<0.05),至1岁时体格发育达标率及智能发育均高于IDM2组(P<0.01)及与对照组近似;儿童1岁时气质评估无明显差异.结论 IDM母亲孕期控制血糖、婴儿出生后进行系统管理,可减少围生期并发症的发生及至儿童1岁时体格和智能发育接近正常儿;远期发育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璟;严学勤;高建慧;何淑华;栾峰;陈宇明;刘仲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