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滢;舒承倩;唐欣;杨军宣
儿童多动症(以下简称多动症)是临床多发病、难治病,中医治疗本病有其优势.一是多动症从疳论治.笔者在临床中发现多动症患儿往往有比较明显的疳证表现,辅以从疳论治能提高疗效.多动症患儿的营养、消化功能改变以往中西医也已有发现.二是多动症从疳论治原理探讨.传统对多动症、疳证的病机、证候认识有较大差别,主要从阴-阳角度认识,其辨证多离不开“阳亢”“热”“火”.疳证则主要从脾虚、脾胃纳运功能失调角度认识;多动症辨证离不开“阳”“火”,主要原因在于其临床表现以“动”为主要特征,但“神不足”也是多动症“动”的主要原因,所以多动症之“动”除“阳”“火”之外,“气虚”“阳虚”“精亏”等“阴证”也应占重要地位.疳证之脾虚、脾胃纳运功能失调,正是加重或者导致“气虚”“阳虚”“精亏”,所以多动症与疳证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辅以从疳论治.
作者:邵晶晶;于峥;翟志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艾迪注射液对晚期肺癌患者瘤体变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晚期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全身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艾迪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2组患者近期缓解情况及瘤体变化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进行比较观察,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卡氏评分(Karnofsky,KPS)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56.6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KPS评分总提高率为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46.6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化疗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晚期肺癌疗效确切,可显著缩小肿瘤体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秀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配伍是中药复方用药的特色和优势,而药对则是常见的配伍形式.柴胡、黄芩配伍出自《伤寒论》的小柴胡汤方,是张仲景柴胡系列方剂中具代表意义的基本配伍,也是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柴胡和黄芩配伍的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如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精神神志系统疾病以及发热等都有显著疗效.研究显示,柴胡、黄芩配伍具有保肝利胆、抗病毒、解热抗炎、抗惊厥抗癫痫等药理作用,故从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两方面对柴胡、黄芩配伍进行综述,根据黄芩的主要药效成分黄酮类及柴胡和柴胡的主要成分柴胡皂苷均具有抗抑郁作用,且配伍后黄芩苷和柴胡皂苷溶出率均提高,以及临床治疗抑郁症常用的柴胡类方(柴胡为君药)多常配伍黄芩清热泻火等推断,即柴胡配伍黄芩可能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抑郁作用,但仍需学者进一步证实.
作者:李亚芹;瞿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国医大师张学文认为在疾病的急性期往往处于正邪斗争的初期或极期,是正邪斗争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强力祛邪、防邪伤正是既病防变的主要思路.治疗外感温热疾病必须辨明兼夹之邪,防兼夹之邪生变.内伤杂病其传变规律更为复杂,如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五脏的生理病理规律、经络相传规律以及气血、阴阳等传变规律等均应熟练掌握.可借鉴西医学对疾病发展和转归的认识,采用中医既病防变的治疗措施.情志也是影响疾病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应防情志生变.
作者:何光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熏洗联合关节镜清理术治疗骨性膝关节炎患者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诊治的骨性膝关节炎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随机均分成2组.对照组单纯采用自拟中药熏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关节镜清理术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晨僵、压痛、功能及WOMAC评分、炎性因子、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9%高于对照组的75.8%;2组患者晨僵、疼痛、功能及WOMAC评分等指标相比于治疗前显著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L-6、IL-17、IL-23、CRP水平含量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自拟中药熏洗联合关节镜清理术治疗骨性膝关节炎临床疗效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炎性反应且不良反应小,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鑫;曹得玉;静晓明;魏福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大医精诚”出自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故从隋唐时期社会政策开明、律法完备、经济繁荣,儒释道文化兼容,先贤诸家先进思想等方面分析其形成背景,旨在倡导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健康中国建设中,弘扬“大医精诚”医德医术风范,构建良好的医疗保健环境.“大医精诚”理念是在分裂统一的社会更迭背景下,基于民众对政策开明、律法完备、社会公德的需求,兼容并蓄儒、释、道优秀文化,以及先贤诸家先进思想,结合医学发展现状与需求而产生的.
作者:夏洁楠;王乐;曹洪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支气管扩张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治愈率较低的特点.由于病情反复发展,支气管扩张患者的肺组织及肺功能受到严重损害,生活质量也明显受到严重影响.而目前的治疗方案西药以抗感染治疗为主,以减少急性加重期的次数,但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效果不佳.而中医药在改善机体状况、提高患者免疫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故通过临床门诊医案,总结上海市名老中医吴银根教授治疗支气管扩张的诊疗思路与用药特色,以传承其宝贵的临床经验.
作者:程雪;方泓;吴银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李振华教授在研究脏躁病的过程中,认为该病病因缘于精神受到刺激,肝失疏泄条达,郁而化火,肝火过盛则耗伤肾阴,肾水不能正常抑制心火,水火不济,肝火、心火旺盛出现神经失控和思维混乱;肝失疏泄、肝气横逆又可损伤脾胃,水湿运化失常,湿遇火而成痰,痰随肝气上逆蒙蔽清窍则思维更加混乱不能自主,因此肝、脾、心、肾是本病的主要病位,其病机为肝郁脾虚,心肝脾肾四脏功能失调.治疗以“通”字为先,宜疏通肝气,气行则湿行,健脾化痰,清心豁痰,痰湿消失,痰热成无根之火,痰火便自行消散.依照疏肝理气、健脾化痰、清心豁痰安神的治法,李振华教授研制出“清心豁痰汤”治疗脏躁病.
作者:华荣;孙景波;李郑生;张正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心律失常是心力衰竭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晚钠电流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中异常增高并参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现代医学对心衰心律失常的治疗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使用局限性和患者难以耐受的不良反应.研究表明,中医药可综合干预心脏功能和电生理,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且安全性较高.一些临床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中药及单体已被证实具有抑制晚钠电流的作用,晚钠电流可成为未来研究中医药干预心衰心律失常的新靶点之一.
作者:刘璐;刘静;高群;林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从“六经为百病立法”之说入手,结合古今医家的阐释和临床应用分析《伤寒论》六经辨证的临床指导意义.六经辨证不独为外感病而设,亦可指导杂病的辨证治疗.故以痹症为例,通过系统梳理《伤寒论》六经病证相应的理法方药,结合痹症发展不同阶段的病机特点,初步探讨痹症的六经证治规律.痹症初起多见邪在三阳之证,可按三阳证相应之法治疗:风湿在表,治以发汗散邪;邪郁化热,治以清热宣痹;少阳气郁,治以调气和血.若痹症日久从阳入阴,正虚邪恋,则取决于中焦脾胃的功能状态,以及肝肾阴血、阳气充盛与否,分别治以调补脾胃、温肾养肝、养血通脉,即按六经病三阴之证治疗.
作者:杜盼盼;朱辉;朱爱松;姜兆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儿科应用小青龙汤的证治规律.方法:从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中筛选出运用小青龙汤的儿科医案137例,对医案记录中的相关数据进行规范,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运用频数分析、黄金分割法、聚类分析等方法.结果:男性患儿、华东地区、冬季、肺系疾病应用小青龙汤频率较高;儿科应用本方的症状指征为咳嗽、气喘、咯痰、痰鸣、苔白,主要兼症有表证、气虚证、阳虚证、里热证等;应用时多8味药物合用,加味药以化痰止咳平喘药、补虚药频次较高;干姜、白芍、五味子的用量比例比《伤寒论》有所增大.结论:现代儿科应用小青龙汤时在证候、用药、剂量等方面与《伤寒论》有所不同,为本方在儿科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作者:杨淑慧;丁吉善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根据《贻令堂医学三书》总结清代岭南医家黄霄鹏的学术思想.认为黄氏遍读医籍,擅长诀微摘要;治法上外感宗吴鞠通,内伤依陈修园,临证明辨外感内伤,从病源、证候、治法、传染等角度辨析伤寒与温病的不同;立足岭南气候环境特点,深研暑证,融合名家论治痹病经验而自成特色;用药强调气味补泻、引经报使;用方不泥于古,灵活多变,加减化裁使之符合临床实践,深有岭南用药特色;养生以节饮食为要,重视疾病禁忌等方面.黄霄鹏偏重于中医药基础理论的总结与提炼,体现了岭南医家务实包容的内涵实质.
作者:周登威;徐志伟;孙海娇;吴焕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周念祖老师善用温热药物,强调在辨证基础上可以早用广用.故主要介绍其将补托应用于创面难愈类疾病的治疗.认为此类疾病病程久、反复加重伴发感染,与气的防御和推动功能低下有关,故以气虚火衰立论.治疗上补托以黄芪重用配白芷为基础,见火衰则加温阳之品,见标实则攻毒祛邪,以益气补火为先导推动透托搜剔、行气活血、清热散结更能直达病处.以阴阳为纲统摄标本,或见气虚火衰即益气补火,又常反复斟酌标本缓急.从实际出发,用药似不合常规,实则着眼临床,大胆任用温阳补托药物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值得学习研究.
作者:尚鹏鑫;杨仕年;林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验证温通针法对过敏性鼻炎模型大鼠的疗效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在利用卵清蛋白和氢氧化铝对大鼠进行基础致敏实验后,采用卵清蛋白溶液滴入鼻腔引起大鼠过敏性鼻炎来制造模型,通过温通针法干预模型大鼠观察血清中IL-4表达和鼻黏膜组织病理学形态改变.结果:温通针法可以抑制致炎因子IL-4表达和炎性细胞在鼻黏膜的聚集并对黏膜进行修复.结论:温通针法通过干预炎症靶物IL-4起到对炎症介质的抑制和对黏膜组织炎性细胞聚集阻滞的作用,以此来修复黏膜组织起到治疗的作用机制.
作者:田永萍;郑先丽;雒海燕;赵耀东;刘翔毅;姜影;马承旭;王明娟;刘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四逆散出自张仲景《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阳郁厥逆和肝脾郁滞之证.笔者发现四逆散同样也可以治疗以胸闷为主症的阳郁证.胸闷一症与少阴心肾关系为密切,而四逆散的病机关键在于少阴阳郁,因此以四逆散治疗阳郁胸闷收效甚佳.故从阳郁胸闷与脏腑的关系、病因病机、四逆散治疗机理、临床医案等多方面论证,以求临证之时对四逆散的灵活运用.
作者:李凡;薛一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IgA肾病作为肾脏病领域难点问题,中医药个体化防治有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曹式丽教授对IgA肾病的中医药防治颇有心得.通过撷选曹式丽教授中医治疗IgA肾病典型医案,直观阐释其重视标实毒损、正虚络瘀,强调祛邪调补并重,关注中医宏观辨证与病理形态观察的整合等学术特点,并对其广义毒损的界定、肾络瘀滞的成因与特征予以分析,初步总结其IgA肾病临床用药特点,为IgA肾病综合防治方案优化与中医肾病学术体系完善提供借鉴.
作者:窦一田;杨洪涛;林燕;张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时病论》是晚清浙江名医雷丰的代表作,雷丰治疗时病强调“必按四时五运六气而分治之”,然而后世医家对其研究多重四时而轻运气.笔者今从运气角度分析雷丰治疗“时行疫疟”“秋湿时令忽患暴中”两则医案,发现雷丰临证能够依据天人相应的理论,将时令节气、五运六气、当地气候及患者体质、症象、脉象等相互参照,审天时、察地理、观人体、度病势,理法详实,方药灵活,这种不忽于细、必谨于微、知常达变的思想值得后学效法.
作者:鲁晏武;孟庆海;陈仁寿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郭维琴教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心血管疾病,尤其擅长治疗冠心病,认为心气虚为冠心病发病之本,血脉瘀阻为发病之标,气虚血瘀为发病的基本病机,益气活血法为治疗的基本法则,同时配合理气自拟经验方.临床中辨证施治,结合辨析患者的伴随症状、舌苔情况及合并的西医相关疾病或已有的相关检查结果,在自拟经验方的基础上给予加减用药,药物或者针对改善患者的伴随症状,或者针对舌苔变化予以加强活血,配合健脾、祛湿或者针对治疗患者的合并病,整体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附子-白术”药对对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与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诱导新生SD大鼠骨髓细胞法获得破骨细胞,以形态学观察、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来鉴定破骨细胞,用TRAP+细胞计数、TRAP活力测定检测“附子-白术”药对对破骨细胞增殖、分化及活力的影响.取新生SD大鼠颅骨,多次酶消化法获得成骨细胞,分别用低、高浓度的附子-白术药对进行药物干预,MTT法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ELISA法检测成骨细胞ALP活性.结果:附子-白术药对低、高剂量(1 mg/L和10mg/L)能显著性地抑制TRAP染色阳性细胞的数量及TRAP活力,“附子-白术”药对低、中浓度组成骨细胞的增殖及ALP的活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附子-白术”药对具有抑制骨髓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并抑制破骨细胞的增殖和活性的作用及骨吸收功能的作用,同时也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作者:程旭锋;张新峰;刘琦;乔翠霞;赵慧朵;马书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雪莲细胞培养物的活血化瘀及抗子宫内膜异物炎症的作用.方法:以注射肾上腺素加冰浴的方法建立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以子宫引入异物的方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炎症模型,观察致炎子宫肿胀程度并检测炎性介质.结果:连续给药7d,雪莲细胞培养物低剂量组(35mg/kg)可明显降低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雪莲细胞培养物高、中、低剂量组(140、70、35 mg/kg)可明显降低全血黏度10、全血黏度200,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雪莲细胞培养物高、中剂量组(140、70 mg/kg)对于大鼠子宫内膜异物的炎症有显著抑制作用,可以明显降低致炎子宫的肿胀率;雪莲细胞培养物高、中、低剂量组(140、70、35 mg/kg)可明显降低致炎大鼠血清中TNF-α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雪莲细胞培养物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对大鼠子宫内膜炎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王彦礼;刘雅萍;高俊鹏;王敦方;徐航宇;马旭冉;杨伟鹏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