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显微镜下真菌性角膜溃疡病灶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的疗效

田君焕;金贵玉;郭奭涛

关键词:真菌性角膜溃疡, 羊膜移植, 病灶切除
摘要:目的 探讨病灶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3月至2010年3月用本方法治疗37例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病例资料.结果 对37例患者实行该手术,角膜溃疡32例愈合,无一例穿孔.结论 病灶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是一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有效方法.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哮喘50例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控制儿童哮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00例儿童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治疗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或加孟鲁司特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玉屏风散麻杏石甘汤.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治疗组患儿哮喘复发明显减少,控制33例,部分控制12例,总有效率为9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控制儿童哮喘疗效显著,可明显减少复发,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爱美;江丽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左卡尼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2例同期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常规应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肠溶阿司匹林、钙拮抗剂、低分子肝素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3.0 g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2~3周.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心绞痛严重程度分级改善率、心绞痛症状改善率、每日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每日用量.结果 3周后,治疗组心绞痛严重程度分级改善率、症状改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硝酸甘油的每日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但每日心绞痛发作次数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左卡尼汀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安全肯定.

    作者:李鸣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化脓性脑膜炎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并发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上蔡县人民医院儿科病房2006年7月到2008年6月住院收治的91例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 91例败血症患儿并发化脓性脑膜炎13例,发生率为14.3%; ②临床诊断败血症与确诊败血症并发化脓性脑膜炎相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化脓性脑膜炎组与非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临床首发症状相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化脓性脑膜炎是新生儿败血症常见并发症之一,脑脊液检查是化脓性脑膜炎早期诊断可靠指标.

    作者:曹香叶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16例临床疗效观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06年2月至2010年12月入住我院新生儿病房资料完整的早产儿16例.入选标准:胎龄<37周,出生体质量<2500 g(其中<1500 g 9例,≥1500 g 7例),出现动脉导管未闭(PDA)症状,经超生心动图检查确诊为PDA,并排除先天畸形、肾功能不全、血小板减少、有出血倾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出生体质量(1650±128)g,胎龄(31.9±0.8)周.16例中超低出生体质量儿1例(6.25%),极低出生体重儿5例(31.25%),低出生体质量儿10例(62.5%).胎龄28~30周4例(25%),31~37周12例(75%).PDA发生均在生后3~7 d出现.开始治疗时间为PDA发生时间.

    作者:林发振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心理舒适护理在呼吸机患者上机前后应用效果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本质的逐渐深入,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1].舒适护理(comfort care)是力求达到这一境界的有效护理模式,舒适护理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性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2],我们所从事的各项护理工作中都应讲究舒适护理.

    作者:章丽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尼莫地平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CVS)的疗效.方法 6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高于对照组的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大脑中动脉(MCV)血流速度均明显降低,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尼莫地平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大脑中动脉(MCV)血流速度.

    作者:荆举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局部封闭与使用硅凝胶瘢痕贴片加压治疗瘢痕组织的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曲安奈德注射液局部封闭联合硅凝胶瘢痕贴片加压疗法与单纯应用曲安奈德局部注射及单纯使用硅凝胶瘢痕贴片和单纯加压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 120例患者分为四组各30例,Ⅰ组单纯曲安奈德注射液局部注射,1月1次,Ⅱ组单纯硅凝胶膜贴敷,Ⅲ组单纯加压疗法,Ⅳ组对病理性增生性瘢痕采取局部封闭1月1次,术后应用硅凝胶瘢痕贴片及加压疗法.四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全部病例至少追踪观察1年.结果 四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3.3%(Ⅰ组)、56.6%(Ⅱ组)、53.3(Ⅲ组)、83.3% (Ⅳ组),Ⅳ组有效率及痊愈率均高于其他三组,全部病例均追踪观察至少半年时间长13个月,四组治疗时痊愈及显效病例,均未发现皮损复发、加重及恶化情况.结论 曲安奈德联合硅凝胶贴片加压疗法治疗增生性瘢痕较应用曲安奈德局部注射及单纯应用硅凝胶贴片和单纯加压贴敷疗效更佳、安全.

    作者:翟燕;高艳;栗艳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对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35例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入院介绍、住院教育及出院教育等方面,采取张贴壁画、绘制墙报、播放录像、发放健康小册子等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以调动机体对疾病积极的应对方式.结果 135例患者空腹血糖在7.2 mmol/L以下者86例(63.7%),7.2~8.3 mmol/L者41例(30.1%),8.3 mmol/L以上者8例(6.2%).9个月以后复查胸片病灶吸收好转133例(98.5%).结论 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养成了良好的就医积极性和依从性,使患者处于积极的应对状态,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陆学桂;王建秋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胸膜腔积液303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胸腔积液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淅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03例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通过综合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资料,303例胸腔积液患者的病因依次为:结核性胸腔积液127例(41.9%),恶性胸腔积液75例(24.8%),心功能不全35例(11.6%),肺炎旁性胸腔积液30例(9.9%),结缔组织疾病17例(5.6%),低蛋白血症15例(5.0%),外伤性2例(0.7%),不明原因乳糜性2例(0.7%).结论 结核和恶性肿瘤是引起胸腔积液的主要原因,尽快鉴别二者是诊断、治疗和改善预后的关键环节.

    作者:刘彦玲;王翠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妇科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65例支原体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并设同期内采用单纯西医治疗6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原体感染有较好疗效.

    作者:莫万绪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治疗及预后

    目的 探讨弥漫性轴索伤(DAI)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通过分析71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诊断标准、及全面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 本组71例,死亡例13例(18.3%),植物生存状态12例(16.9%),苏醒38例(53.5%).结论 以亚低温冬眠疗法、神经节苷脂、安宫牛黄丸等的综合治疗方案对改善DAI患者预后有明显的的疗效,显著提高了重型DAI的苏醒率.

    作者:井慎;李莫振;高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腹股沟疝分型无张力修补术52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腹股沟疝分型分别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方法.方法 对52例腹股沟疝进行术前和术中分型:Ⅰ型15例和Ⅱ型18例采用平片无张力修补术,Ⅲ型12例和Ⅳ型7例采用Kugel修补术.结果 术前Ⅱ型22例有4例确诊为Ⅲ型,手术时间30~60 min,切口轻度痛,时间1~2 d,无一例术后使用止痛药,发生尿潴留3例,2例出现腹股沟异物感,阴囊积液1例,全部切口I期愈合,无补片排斥病例,随访3~24个月无切口并发症及复发病例.结论 中华外科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的腹股沟疝分型适用,I型和II型可采用平片无张力修补,Ⅲ型和Ⅳ型适用于Kugel修补术.

    作者:贺卫锋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血浆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45例

    目的 观察血浆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疗效,选择更好的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方法 97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均符合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年龄2~12个月.随机分成对照组52例,治疗组45例.对照组常规抗病毒、平喘镇静、纠正酸中毒治疗;治疗组常规抗病毒、平喘镇静、纠正酸中毒的基础上辅以输血浆,每公斤体重3 ml,选择普通型冷冻血浆.结果 治疗组45例患儿4 d基本痊愈37例,1周基本痊愈7例,10 d未愈1例;对照组52例患儿4 d基本痊愈15例,1周基本痊愈25例,10 d未愈7例,有5例患儿治疗1周效差转院.治疗组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血浆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更好的起到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对纠正营养缺乏、维持酸碱平衡同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这种方法能缩短疾病疗程,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国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自拟黄芪平喘止咳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口服黄芪平喘止咳汤治疗支气管哮喘与吸入布地奈德(普米克)及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万托林)的疗效.方法 将10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黄芪平喘止咳汤,对照组吸入布地奈德(普米克)及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万托林).分别观察用药后1个月、3个月咳嗽消失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效48例,有效8例,无效0例;对照组显效50例,有效2例,无效0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黄芪平喘止咳汤与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相当,口服给药经济,使用更为方便,也更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王洪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图像引导放疗同步NP方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接受放化疗综合治疗的结果.方法 50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图像引导放疗联合NP方案化疗模式治疗.化学治疗方案采用NP方案(N:国产长春瑞滨,25 mg/m2,第1、8天使用;P:顺铂,25 mg/m2,第2~4天使用;28 d为1个周期),化疗从放疗开始第1天起同期应用,分别于第1、5周给予,放疗结束后巩固1个周期,共3个周期.图像引导放疗方法应用医科达Synergy医用直线加速器行图像引导放疗.中位放疗剂量62 Gy(55~69 Gy).结果 50例患者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 34例,稳定 6例,进展 4例,总有效率为80%.1年生存率为74%,4例(8%)患者出现NCI CTC≥3级放射性肺炎,16例(32%)患者出现放射性食管炎(Ⅰ~Ⅱ级).结论 图像引导放疗联合NP方案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季艳霞;康振桥;杨志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目的 观察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条件的30例患者,对其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并且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然后分析其结果.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并且患者恢复情况较好.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确切.

    作者:李桂芝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并同期心脏瓣膜的手术治疗

    目的 总结同期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与心脏瓣膜手术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经验.方法 2004年5月至2010年10月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和心脏瓣膜手术49例,其中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变14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35例,合并左心房血栓5例.行单纯二尖瓣置换术26例,单纯主动脉瓣置换11例,双瓣膜置换10例,二尖瓣成形2例;移植旁路血管99支,平均2.02支.结果 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再次开胸止血1例;发生低心排出量2例,肺不张1例,心包积液3例.49例患者心脏功能明显改善,临床治愈出院;术后随访3~24个月,1例生物瓣置换术后半年再次出现左房血栓,无死亡事件,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 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和心脏瓣膜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宏山;戴仕林;申红亚;李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31例

    目的 分析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临床特征,评估其内镜下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孝感市中心医院进行的4636例结肠镜检查患者,发现病灶后均进行黏膜染色,记录患者的发病年龄以及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病理分析及随访结果.结果 4636例患者共检测出LST 32处,其中颗粒均一型10个(46.6%),结节混合型15个(25.9%),平坦隆起型6个(18.1%)、假凹陷型1个(7.8%).病变分布:直肠15个(46.8%),乙状结肠6个(19.7%),降结肠5个(15.6%),横结肠3个(0.09%),升结肠3个(0.09%).病理检查:32处病变中,管状腺瘤6例,绒毛状腺瘤14例,管状绒毛状腺瘤9例,锯齿状腺瘤3例,其中有3例合并早期癌变,2例为黏膜内癌,1例为sm1癌.结论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作为一种新型的大肠肿瘤,不同于一般的腺瘤,需引起内镜医师的重视.结合染色内镜,对LST进行内镜下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钟碧波;钟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母亲妊娠期糖尿病的婴儿生长发育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母亲妊娠期糖尿病的婴儿(IDM)生长发育情况,为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儿童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68例IDM进行了系统管理(IDM1组),与68例儿保科体检的正常婴儿(对照组)及60例非系统管理IDM(IDM2组)进行了比较,观察其体格、智能发育及气质类型进行了随访.结果 IDM出生体重与母亲孕期血糖控制水平有关;IDM1组围生期总的并发症明显低IDM2组(P<0.05),至1岁时体格发育达标率及智能发育均高于IDM2组(P<0.01)及与对照组近似;儿童1岁时气质评估无明显差异.结论 IDM母亲孕期控制血糖、婴儿出生后进行系统管理,可减少围生期并发症的发生及至儿童1岁时体格和智能发育接近正常儿;远期发育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璟;严学勤;高建慧;何淑华;栾峰;陈宇明;刘仲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观察剖宫产下腹部纵切口创可贴固定与常规缝合的疗效

    多年来,各级的妇产科医生在做剖宫产手术时多采用传统的皮层缝合方法来固定皮肤的边缘使之愈合,但这使患者在接受手术的创伤后还要接受拆线的痛苦.本文对260例创可贴固定剖宫产腹部切口皮肤与110例常规皮层缝合患者进行观察与分析.

    作者:王兆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