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肛肠洗剂在肛肠术后临床应用探讨

姚毅

关键词:肛肠洗剂, 肛肠手术,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肛肠洗剂在肛肠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7月-2016年6月肛肠手术患者中抽取70例,随机分成两组:复方黄柏洗剂对照组35例,肛肠洗剂观察组35例,统计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94.3%(33/35),高于对照组控制率的77.1% (27/35),P<0.05,有差别;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消退时间、水肿消退时间、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有差别.结论:给予肛肠手术患者肛肠洗剂作用突出,能减轻疼痛,促进康复,值得学习.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动态心电图检测精神病患者因氯氮平致心律失常分析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测精神病患者因氯氮平致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在本次实验观察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安慰剂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氯氮平进行治疗;随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观察组精神病患者中有18例(36.00%)出现了心律失常;其中,房性心律失常患者有11(22.00%)例、室性早搏患者5(10.00%)例、房室传导阻滞患者2(4.00%)例.对照组精神病患者中有5例(10.00%)出现了心律失常;其中,房性心律失常患者有3 (6.00%)例、室性早搏患者1(2.00%)例、房室传导阻滞患者1(2.00%)例.此外,通过随访可知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精神状态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可知,氯氮平虽然在导致心律失常上具有较高的风险,但是,对于改善精神病患者的日常精神状态也具有相对较高的效果.结论:动态心电图能够较好的检测出因氯氮平致心律失常的精神病患者其具体的心律失常情况,同时,其检测结果还能够为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作出指导.

    作者:陈向梅;刘桂梅;王蜀湘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我院城站院区2016年癌痛用药分析点评

    目的: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城站院区2016年的癌痛处方进行调查分析,为我院城站院区癌痛治疗的规范化与合理化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城站院区2016年的癌痛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城站院区对于癌痛用药过程中疼痛评分,每日疼痛的动态评分,用药后不良反应评分,爆发痛用药,用药频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结论:我院城站院区对癌痛用药的使用上还需改进,应提高医护人员的癌痛知识水平以及实践能力,学习国外成熟的疼痛管理模式,加强本院区对癌痛用药管理,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癌痛管理措施,努力创建癌痛示范化医院.

    作者:朱贺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关于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合理使用

    2011年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首届合理甩药大会在这一天召开,恰好契合了世界卫生日的主题一一“抵御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在我国的一些医疗机构中,滥用抗生素的现象非常严重,滥用抗生素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而且还会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在医学临床实践中应从合理、安全的角度出发使用抗生素,使其发挥出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米晓安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

    目的:探讨以家庭作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为产妇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方法:建立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理念,营造家庭化住院环境,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结果:90%以上产妇在母亲角色适应、母乳喂养技能掌握、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家庭参与几方面感觉良好.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是满足孕产妇需求的高品质的护理,同时提升了护士职业形象,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周翠华;胡书琴;吴琴;卢萍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肝胆管结石再次手术胆管-空肠吻合术临床体会

    目的:通过对肝胆管结石再次手术胆管-空肠吻合术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以期在临床应用广泛推广.方法:搜集本院2010年1月-2016年10月的肝胆管结石再次手术胆管-空肠吻合术患者资料,将数据汇总,进行对比分析,样本数量共计84例.结果:重构型胆管-空肠吻合38例,占再次手术患者的45.2%;胆管-空肠吻合类型包括:胆管-空肠侧向吻合20例(23.8%),胆管-空肠端侧吻合65例(77.4%),朗迈尔氏吻合8例(9.5%),皮下盲袢12例(14.3%).经手术后,胆结石内稍有遗留者10例(11.9%),对胆内结石仍有较小遗留者,可行经T管窦道联合液电碎石(EHL)治疗.对于84例患者的术后情况,需进行访视,复检,发生术后结石复发率仅有2.9%.结论:肝胆管结石再次手术胆管-空肠吻合的治疗效果,显而易见,通过电击可彻底清除结石,再次手术考虑全面,能通过基础操作,综合考虑胆胰腹壶括约肌、胆汁流动性的特征改变、结石形成的主要诱因等相关病理学表现,通过这几个方面的综合思考,可以大幅度降低胆结石复发率,提高再次手术作用机制,在临床医学上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军;李静喆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甲亢131碘治疗后早发性甲减的临床转归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131碘(131Ⅰ)治疗后早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临床转归.方法:对34例131Ⅰ治疗甲亢后1年内出现早发性甲减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甲亢131Ⅰ治疗后出现早发性甲减的患者通过信件、门诊、外院复查等方式进行长达4~ 19年的随访,平均随访14年,以了解早发性甲减的转归.结果:(1)早发性甲减恢复组3例,占9%,2例在1年内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远期随访显示,2例甲状腺功能正常者在4年及8年后出现甲减,1例甲减患者在6年后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2)早发性甲减未恢复组31例,占91%,其中79% (26例)在131Ⅰ治疗后3~6个月出现甲减,5例在7~ 12月出现甲减,这些在4 ~ 19年一直处于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中.结论:早发性甲减中91%为永久性甲低,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绝大多数早发性甲减都会转变成为永久性甲减.

    作者:文勇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现状与展望

    我国的腹腔结直肠手术的发展至今已经超过将近20年了,但是关于结直肠癌的讨论一直非常受外界的关注.结直肠癌一直是对人类身体威胁的一种癌症之一.在医学上对这种病症的研究一直在增强,对于结直肠癌的手术也从多方面进行开展.从全球医学来看,结直肠癌可谓是四大非常常见的肿瘤之一,通过对国内结直肠癌病例的统计,该类病症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并且在一些发达地区,这类病症发生的概率非常高.结直肠癌的20年至今,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显著,这项手术也被普遍的接受,本文主要是对腹腔镜结直肠癌的现状进行总结和回顾,希望能够对未来的结直肠癌明确一些发展方向,给未来的结直肠癌手术提供一些新思路.

    作者:沈小钢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杂性肛瘘及护理探究

    目的:探讨复杂性肛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 015年8月-2016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复杂性肛瘘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30例)选择西医手术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B组(32例)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并搭配相应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的临床优良率为76.7%明显低于B组的96.9%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杂性肛瘘并搭配相应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疾病治疗的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优良率,值得推广.

    作者:游春霞;孟兰芳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麻醉护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1月-2015年2月治疗的90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成两个小组,分别为研究组和时比组.为对比组提供一般的护理服务,而研究组在为其提供一般护理的基础上还需提供综合护理干预服务,对比两组干预麻醉苏醒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两组自然生理呼吸时间大同小异(P>0.05);研究组呼吸时握拳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都比对比组少(P<0.05),麻醉药效过后,两组意识恢复程度、身体舒适度、用药等考核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结束后引起的并发症发生概率大有不同,研究组更优(P<0.05).结论:在恢复室为手术麻醉患者提供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缩短术后仍处于麻醉状态的时间,促进自我意识的恢复,缓解患者自身不适感,并且减少麻醉苏醒后带来的并发症发生频率.

    作者:黄雪梅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胃炎病人应用中医疏肝法治疗的临床疗效评定

    目的:评定胃炎患者应用中医疏肝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本中医馆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40例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70例,给予患者西药治疗,观察组70例,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中医疏肝法治疗.将两组的症状积分、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述三项对比指标均较对照组更佳(P<0.05).结论中医疏肝法治疗胃炎效果确切,在缓解症状的同时还可改善患者身心.

    作者:何海勇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术应用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疗效

    目的: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术应用于Ⅱ期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12年1月-20t6年1月接诊的52侧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分成X组(31例)和Y组(21例)并分别给予经腹和腹腔镜的广泛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的相关数据.结果:淋巴结清扫数量及留置尿管时间外(P>0.05),其它方面及治疗有效率比较Y组均优于X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广泛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术在治疗Ⅱ期子宫内膜癌方面效果理想,建议推广使用.

    作者:赵银玲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肺小结节微创术中CT引导下穿刺结合亚甲蓝定位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究肺小结节微创术中CT引导下穿刺结合亚甲蓝定位的护理干预方式.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胸外科接收的60例术前实施CT引导定位下肺穿刺联合亚甲蓝定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其实施穿刺治疗过程中,辅以针对性护理干预,探究相关结果.结果:本组案例患者的定位成功率为91.67%.就并发症发生情况来看,气胸12例,咳血2例,痰中带血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8.3%.结论:对于实施肺小结节微创术中CT引导下穿刺结合亚甲蓝定位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安全有效,准确性高.做好临床护理工作,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升肺小结节切除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丽莹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血脂浓度的变化对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

    目的:讨论血脂浓度的变化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的影响关系.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脂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97例,对入组患者进行血检,记录患者血浆中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cy的检测结果,与治疗前进行对比.结果:TC、TG、HDL-C、LDL-C以及Hcy指标在治疗后有明显变化,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1.线性回归分析后发现,TG、HDL-C与Hcy具有相关性,而HDL-C与Hcy呈显著相关(r=0.160,P<0.001).结论:血脂指征中HDL-C与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性较强,可作为目前诊断中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肖金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输卵管妊娠手术方式对再次妊娠的影响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手术对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后患者的输卵管通畅情况以及术后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40例输卵管通畅,输卵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30例宫内妊娠,宫内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输卵管通畅率,改善妊娠结局,应作为输卵管妊娠治疗的首选方式.

    作者:黄钰华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优化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效果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把我院从2014年5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各有38例患者,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化护理流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溶栓与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溶栓总有效率是97.4%,预后良好率是81.6%;对照组溶栓总有效率是84.2%,预后良好率是5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化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溶栓效果与预后有积极影响,可显著改善溶栓效果与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李珊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疾病控制机构微生物检验质量与控制管理

    疾病控制机构微生物检验和痰控工作的良好进行存在密切关系,因此进行微生物检验的过程中应该确保其质量,同时做好相应的控制管理工作.本次我们针对疾病控制机构微生物检验观状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控制管理措施,并做出综述.

    作者:陈健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81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根据护理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41例)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风险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2周、3个月观察组GO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左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的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罗效萍;董韫;袁慧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行健康教育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94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按照健康教育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为93.6%,高于对照组的8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7%,高于对照组8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情况,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林燕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奥拉西坦注射液处方工艺改进和稳定性研究

    目的:分析奥扭西坦注射液处方工艺改进和稳定性.方法:选择奥拉西坦200.0g,加入3.45g磷酸二氢钠、0.5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加入注射水直至1000ml为制造工艺,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相关物质含量进行测定,实施影响因素实验,加速实验以及长期考察实验,确认其稳定性,实施过敏性实验以及溶血反应实验,评价药物的安全性.结果:在0.002091~0.189521mg/ml之内,线性关系良好.样品主峰面积为1378512,RSD=0.14%,12h内稳定性良好.回收率实验平均回收率为99.51%.RSD为0.32%.重复实验证实:样本的平均值为100.8%,RSD为0.39%.稳定性良好,安全性佳,奥拉西坦不存在溶血和凝集现象,无过敏性.12mo药品性状,PH值以及有关物质等和0mo无显著差异.结论:本实验制定的工艺处方安全性强,质量可靠.稳定性良好,药物安全性高.

    作者:周红霞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巴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检测机构2016年度报告

    巴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地处巴中市巴州区回风大道155号,其前身为巴州区卫生防疫站,成立于1956年1月,2007年11月更名为巴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政府举办的集疾病预防与控制、监测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技术管理与服务等主要职能为一体的县级公益性卫生事业单位,承担卫生行政部门赋予的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等职责.

    作者:吴後 刊期: 2017年第26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