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岳凤;袁叶;王军;李雷勇
目的:基于计算机技术对《中华医典》内肺与大肠表里关系文献进行研究,以探讨其理论基础.方法:依托java web技术建立“肺与大肠相表里”文献数据库,检索《中华医典》408部古代医籍相关文献录入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方法探寻肺与大肠功能关系在文献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筛选出符合条文2126条,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在肺与大肠表里关系中,频数所占比例较高的功能关系依次为经络络属、气机升降、津液相关、呼吸作用及糟粕传导作用.结论:根据分析得出“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形成依据为经络络属关系,气机升降和津液相关功能是肺与大肠表里的功能基础,鼻和魄门是肺与大肠表里的解剖基础.
作者:孟庆岩;颜培正;相光鑫;尚怡冰;张庆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通过对IgA肾病病因病机、营卫学说理论及IgA肾病与营卫二气关系的梳理,归纳出营卫失调导致IgA肾病发病的机理及调和营卫法则治疗IgA肾病的理论依据,并从现代免疫学理论角度探讨营卫二气与免疫功能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论述以调和营卫法则确立的自拟方益气固本调免方治疗IgA肾病的可行性,从而提出营卫失调是IgA肾病发病的基本病机关键,调和营卫是既继承传统理论又符合IgA肾病现代免疫学发病机制认识的治疗法则.
作者:李雯雯;贾维;沈沛成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中医证候的科学本质是中医基础研究中的核心内容,也是揭开中医辨证论治个性化治疗奥秘的关键,但目前对其的认识仍然有限.通过介绍复杂性状遗传学的基本概念,提出将证候作为生命活动表现的复杂性状,运用复杂性状遗传学研究手段,特别是当前迅速发展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方法,以解析证候个体化差异的分子遗传基础.除了进行人群的证候GWAS研究,还可利用遗传参照种群小鼠资源进行证候的分子及系统网络GWAS研究.故展望了在中医基础研究中利用模式动物建构合适的中医病-证模型进行GWAS研究的广阔前景,该方法的推广应用将在新的方向上推动中医基础研究的发展.
作者:陈刚;周欣;薛文达;吴颢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大补阴丸对去卵巢所致骨质疏松症大鼠胫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的影响,以探讨其对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方法:将88只雌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己烯雌酚组和大补阴丸高、中、低剂量组7组.采用摘除卵巢的方法制作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在灌胃给药3个月后,运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对大鼠胫骨不脱钙骨切片进行形态计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大补阴丸高、中剂量组TBV%显著增高,TRS%、TFS%、MAR、mAR显著降低.结论:大补阴丸对去卵巢所致的大鼠骨质疏松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汪文来;刘梅洁;于峥;李艳;王少君;刘红;潘静华;王震;赵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肝癌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位居第二,严重影响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中医药在肝癌的发展过程中均起到治疗作用,针对湿、热、痰、瘀等邪进行依法施药,并结合扶正补虚法则,对抑制肿瘤的生长和延长患者生命有着重要意义.故将中医药对肝癌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病理基础、病变脏腑等病因病机进行分析,结合临床实践对肝癌的治则归为扶正与祛邪,主要总结分析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等祛邪治法与益气健脾、补益肝肾、补气养阴等扶正治法.
作者:贾文霞;赵红兵;陈桂杰;张春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析中药配伍组分改善糖尿病兔大血管病变症状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四氧嘧啶静脉推注配合腹主动脉内膜球囊损伤术诱导大兔的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以中药配伍组分(40%麦冬多糖,30%黄连生物碱,30%三七总皂苷)高、中、低剂量进行干预.结果:中药配伍组分能够有效降低FBG、GHB、GSP、AGEs、TC、TG、LDL-C、hs-CRP、IL-6、TNF-α、ET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高、中剂量组疗效更佳.结论:中药配伍组分能够降低血糖相关指标,调整脂质代谢紊乱,缓解炎症反应进展,从而有效地改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症状.
作者:相田园;高普;宋光熠;宋芊;靳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电针手厥阴经“内关”“郄门”穴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大鼠心肌组织CRTmRNA表达率的影响,探讨经穴与脏腑间的特异性联系.方法:50只Wistar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针刺“内关”治疗组、针刺“郄门”治疗组以及针刺“合谷”对照组5组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4组均制备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假手术组穿线但不结扎冠状动脉.“内关”、“郄门”、“合谷”3组穴位针刺20 min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0 min,再次针刺上述穴位20 min松扎,恢复冠脉灌流60 min后摘取心脏取心尖部组织,采用RT-PCR方法测定CRTmRNA表达率,实验过程中心电图(ECG)全程监测.结果:假手术组CRTmRNA的表达很低,模型组与“内关”组、“郄门”组比较,CRTmRNA表达率下降非常明显;模型组与“合谷”组比较,CRTmRNA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关”组与“郄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手厥阴经穴可有效促进CRTmRNA的表达,提高CRTmRNA的表达率,减轻胞浆钙超载对心肌细胞的损伤.
作者:田岳凤;袁叶;王军;李雷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五运六气理论指导下的运气方,历代医家多有发挥,南宋·陈无择创制五运时气民病证治10方、六气时行民病证治6方,对后世影响极大.五运六气理论的组方原则有君臣佐使、适大小为制、奇偶之制、性味法则等.君臣佐使本是运气方的组方指导原则,历代医家用于指导方剂组方并赋予普遍的指导意义;性味法则是根据药食之五味及属性依据天地运气的异常变化确定组方原则,体现天地相通的道理.运气方应用原则有调气以平、求其属、缓急原则、奇偶原则、重方原则、内外原则等,运气方应用要灵活,不可拘泥.故以正阳汤为例解读“三因司天方”的临床应用.
作者:邹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清热活血方(QRHX)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Wnt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清热活血方药对CIA大鼠骨破坏的保护机制.方法:SD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热活血方药组、依那西普组.通过滑膜病理切片观察各组大鼠关节滑膜病理改变,采用RT-PCR方法对各组大鼠滑膜DKK-1、β-catenin基因mRNA表达水平进行对比分析,通过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DKK-1、β-catenin、TCF、LRP5的蛋白含量.结果:滑膜病理显示清热活血方药组大鼠滑膜中的炎症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减轻,清热活血方药组大鼠滑膜中DKK-1mRNA表达水平和血清中DKK-1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减少,β-catenin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β-catenin、TCF、LRP5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升高.结论:清热活血方药能降低滑膜炎症水平,抑制Wnt信号通路中DKK-1细胞因子的表达,促进β-catenin、TCF、LRP5的表达,可能通过作用于Wnt/β-catenin通路在CIA大鼠骨破坏过程中发挥骨保护作用.
作者:李波;姜泉;巩勋;吴振宇;唐晓颇;杨卉;焦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贝牡莪消丸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及血清IGF-1、TGF-β1的影响,探讨贝牡莪消丸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可能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服用贝牡莪消丸)及优甲乐组(服用优甲乐),疗程共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甲状腺大结节的大内径及血清IGF-1和TGF-p1水平的变化.结果:疗程结束后,中药组甲状腺结节大内径比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中药组优于优甲乐组.中药组血清IGF-1水平较优甲乐组明显降低,TGF-β1较优甲乐组明显升高.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优甲乐组TSH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中药组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结论:贝牡莪消丸可明显降低结节性甲状腺肿血清TGF-1,并明显提高TGF-β1水平,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IGF-1及TGF-B1的水平达到治疗效果,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杜丽坤;李楠;马建;仲丽丽;马宝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外科心法要诀》集清乾隆以前中医外科学之精华,全书共十六卷,载方567首,内容全面,立论允当,启后学之功显著.笔者通过研读,从内容选择、疾病治疗、选方用药特点、疾病发展预后等方面对其学术特色作出初步探讨,并对其学术地位作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认为其学术思想对于现今中医学的发展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王三沆;沈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从四季、六气角度探讨天津市2006 ~2013年过敏性鼻炎发病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为过敏性鼻炎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医疗气象依据.方法:收集天津市2006 ~2013年过敏性鼻炎病例及气象资料,按四季、六气分别进行归类,采用S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过敏性鼻炎发病与气象因素相关性.结果:按四季划分,过敏性鼻炎秋季高发,与日照时数及日照百分数呈正相关,与平均风力均呈负相关.按六气划分,过敏性鼻炎四之气高发,与高气温、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力均呈负相关,与日照百分数呈正相关.结论:天津市过敏性鼻炎发病有季节性,不同的季节划分方式以9月高发,平均风力为主要气象因素;以六气划分过敏性鼻炎发病与气象因素相关性优于四季划分.
作者:刘丹;史丽萍;袁卫玲;步怀恩;杨东;杨正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威灵仙作为临床常用药物,可单用可入方,可内服可外用且功多效广,故通过查阅历代本草文献及古医方书籍等资料,并结合名医用药经验及现代药理研究进展等资料,探索威灵仙中药功效理论.初步界定威灵仙功用为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温中散寒、解毒抗癌、泻下通便、利胆排石、利湿退黄、涤痰化饮、止咳平喘、破血逐瘀、利水消肿、行气降逆,从而为指导临床用药及研发新药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赵敏;聂晶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扶阳理论认为人体以阳气为本,辨治疾病重视保护、强壮人体的阳气.故通过论述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的病理生理特点,认为阳气虚弱在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的疾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进一步从预防疾病、截断病势、善后调养等3个方面论述了扶阳理论在本病的具体应用,拓展了扶阳理论的临床应用范围,同时为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甘营奇;王东强;李志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通过分析肾主闭藏、肝主疏泄的相反相成作用,提出肝的疏泄作用具有疏通阻滞、祛除外邪的作用,其过程伴随着肾精的消耗,常表现为相火亢进.持久的肝气疏泄太过导致肾精亏虚,以致肝之疏泄乏源,可能出现肝气郁结.并结合疾病时高激素水平、应激反应及常见病对肾主闭藏、肝主疏泄进行阐释,进一步深化对肾主闭藏、肝主疏泄的认识.
作者:刘启华;张钰琴;彭玲玲;凌江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玄府与络脉均为中医理论的微观概念,二者同是中医学人体结构中遍布全身且为细小的结构与功能单位,二者之间的关系仍有不明之处.通过系统整理玄府与络脉的结构、功能、病变、治法内容,指出玄府与络脉在结构上相互补充,功能上共同担负着气血流通、神机运转的作用.玄府开阖失司与络脉通利不及是病变发生的基本病机,调节玄府开阖与通补络脉虚滞是基本治疗原则,故旨在完善微观理论内涵,以期为临床指导微观病变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
作者:陆鹏;由凤鸣;胡幼平;周龙甫;侯君;潘迪;刘丽香;任凤艳;呼永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考察红景天苷对实验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胸主动脉缩窄法(TAC)制备高血压模型,观察长期连续给予红景天苷对大鼠血压、胸主动脉血管反应性、COX1及COX2表达水平的影响,并观察血管病理改变.结果:红景天苷干预治疗12周降低高血压大鼠血压值及死亡率,改善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对PE的反应性增强及时Ach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减弱;上调高血压大鼠血管COX1表达水平,抑制COX2表达,并能明显减少高血压引起的胸主动脉中膜厚度,减轻血管内皮损伤.结论:长期给予红景天苷治疗可明显改善高血压大鼠血管功能异常,有效降低血压,并可能通过抑制血管重构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
作者:张涵;陈海琪;赖世龙;张海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王亿平教授认为慢性肾衰竭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兼证,多以脾肾亏虚为本、湿热内蕴为标.在慢性肾衰竭急性加重阶段,湿热证是其主要的中医证候;临床上根据湿热之邪程度不同(湿重于热、湿热参半、热重于湿)应分阶段辨证论治.在组方施治中应攻补兼施、寓攻于补,同时在清热利湿之中勿忘宣肺护阴,并将化瘀通腑贯穿始终.
作者:张磊;金华;王东;王亿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伤寒论》成书年代久远,虽经后世注家的释义,仍有令人费解之处.故时至今日,对原文反复推敲、前后互参,仍是领悟其中奥旨的有效途径.故就阳明病提纲证“胃家实”的含义及其所涵盖的证候进行探讨,通过文字与医理双重层面的分析,结合张仲景在阳明病篇的行文特点而得出结论,即“胃家实”是阳明腑实证病机特点的反映,是张仲景对阳明病关键证候的概括之言,其作为阳明病提纲起到了执简驭繁的纲领性作用.
作者:朱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证论精微》是清初名医马元仪所著的医论类著作,现仅存的民国抄本藏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全书1卷,载医论33篇,撷取历家精华,结合其50余年临证经验求精启微,从病因脉证、治法方药等方面逐一阐释.《证论精微》重视病源病机的分析,理法有度、稳中求新,诊治闭结、咳嗽、腰痛、健忘等病证均有独到见解,对于当今中医临床仍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钟微;杨奕望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