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重要性的分析

都玉花

关键词:产后出血, 临床分析, 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出血患者高危因素,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2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产后出血的诱发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结果:本组25例产后出血患者,其中2小时内出血患者20例,2 ~ 24小时内出血患者5例;产后出血量500 ~ 999ml患者21例,产后出血量1000 ~2000ml患者3例,产后出血量>2000ml患者1例;诱发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包括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宫缩乏力及凝血障碍等.结论:产后出血的导致因素较多,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确保护理的有效性.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评估食管调搏在阵发性心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食管调拨在阵发性心悸患者中的使用价值.方法:选66例心悸患者,应用食管调搏的方法进行心率市场的电生理类型确定,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超速起搏终止,观察疗效.结果:56例中有28例阳性.其中房室结双径路有20例;房室旁路12例;房性心动过速4例室性心动过速2例.因心动过速首发症状有12例,其中房室双径路5例,房室旁路5例,室性心动过速2例,1例因血流流动学不稳定,行电复律成功.结论:经食管心房调搏行心脏电生理检查对心悸患者心动过速诊断有帮助.

    作者:陈建国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硅油霜制备方法的改进及质量控制

    目的:改探讨硅油霜配制方法及制备工艺条件的控制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破乳法制备硅油霜,并控制乳化温度为75℃,用重量分析法测定二甲基硅油含量.结果:制得的霜剂性状和稳定性良好,符合临床应用要求.

    作者:陈宇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泌尿系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护理

    目的:通过对泌尿系结石患者行体外冲击波(ESWL)碎石治疗的护理,达到安全有效的促进结石的排出.方法:回顾2015年1月-2017年6月共1742例结石患者行ESWL的病例资料,通过观察结石的大小、结石的位置、患者的饮水量、排石的体位、患者的年龄等都会对结石的排出产生影响分析影响排石的因素.结果:通过对1742例结石患者行ESWL碎石前的充分准备、术后心理护理,饮水指导,体位与活动,药物排石,有效的促进结石的排出.结论:对我院1742例结石患者行ESWL碎石术后指导患者每日饮水大于4000cm,不同位置的肾盏结石体位排石,药物排石,补液治疗等护理方法的干预有效促进结石排出.对肾脏多发结石,较大结石(2.0cm左右),碎石后要减慢排出的速度,可以减少碎石术后石街的形成、肾绞痛等并发症的发生,榆尿管结石选择疼痛侧单脚跳动,促进结石排出.

    作者:康利群;梁文卿;詹生虹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疼痛护理干预在小儿慢性扁桃体炎术后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疼痛护理干预在小儿慢性扁桃体炎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200例小儿慢性扁桃体炎患儿进行分析研究,将全部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10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疼痛护理干预.结果:经过疼痛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的疼痛程度及焦虑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将疼痛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慢性扁桃体炎患者术后的护理过程中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疼痛及焦虑程度,提高患儿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作者:佘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团队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住院护理及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团队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住院护理及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4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占50% (47/94),采取常规住院护理及延续性护理;观察组占50% (47/94),应用团队护理模式进行住院护理及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吞咽功能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洼田试验分级.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分、HAMA评分、洼田试验分级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住院护理及延续性护理中应用团队护理模式,可进一步改善吞咽功能、心理状态,对于缓解病情、提高护理质量均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江乾芳;陈霞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日间手术模式下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

    目的:探讨日间手术模式下超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按小儿腹股沟疝日间手术条件的要求,我院2015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小儿腹股沟疝患儿120例患儿,采取经外环超微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留院观察24小时以内出院.结果:本组患儿手术时间短,平均15 ~ 25分钟,住院时间为12 ~ 22小时.结论:术前按小儿腹股沟疝日间手术要求选择病例,熟练地行经外环超微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确保麻醉安全,加强术后护理及术后管理,开展日间手术模式下的超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是安全可靠的.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推广.

    作者:李建军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对照研究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我国呈现出高发率、低龄化、难治愈的三大特点.本文采用对比参照法和临床观察法,以确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为有效的医疗手段为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灸治疗进行为期一年的实验研究.研究结论显示,针灸治疗技术的治愈效果明显,治愈率高,具备临床推广的意义与价值.

    作者:许铃丽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早期整形修复对烧伤整形患者治疗疗效及二次手术率的影响探究

    目的:对烧伤整形的患者实施早期整形修复的效果和对二次手术率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将78例烧伤整形的患者以抽签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早期整形修复,对照组给予常规整形修复,分析两组的修复效果、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评分)、皮肤恢复评分、功能恢复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修复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且观察组ADL评分、皮肤恢复评分、功能恢复评分也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 0.05.结论:烧伤整形是对患者创面修复的一种方式,给予早期整形修复能够显著提高其整形效果,降低二次手术率,有效促进皮肤功能的恢复,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婷慧;代强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血清CA125与HE4联合检测在卵巢癌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CA125与HE4联合检测诊断卵巢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8月-2017年7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的171例卵巢癌患者、14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及137例健康体检者的CA125与HE4检测结果,对此进行整理并做回顾性分析o结果:CA125与HE4在卵巢癌组、卵巢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三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25单独检测对卵巢癌诊断的敏感性为61.9%,特异性为73.6%;HE4单独检测对卵巢癌诊断的敏感性为56.7%,特异性为94.3%;CA125和HE4联合检测对卵巢癌诊断的敏感性为65.5%,特异性为70.0%. CA125和HE4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20、0.796.结论:CA125和HE4联合检测具有较好敏感性,有助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结合HE4单独检测的高特异性,减少漏诊或误诊.

    作者:张彬;黄丹;苏建蓉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屈曲挛缩畸形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究类风湿性关节炎屈曲挛缩畸形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5名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屈曲挛缩畸形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在2016年7月1 日-2017年7月1日在我院接受过治疗的患者,对其进行为手术期护理,观察护理后的效果.结果:25名患者在经过护理干预后,有20名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占总人数的80%有4名患者经治疗护理后有效改善,占总人数的16%,有1名患者治疗后无效,占总人数的4%,有效率为96%;所有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现象发生.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屈曲挛缩畸形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可减少并发症,具有临床借鉴意义.

    作者:雷萍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洗必泰敷料护理反复PICC穿刺点感染效果观察

    反复发作的PICC穿刺点感染,轻者可导致患者长期局部疼痛不适,影响生活质量,重则引起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终导致拔管,故避免该类患者穿刺点感染的护理一直是导管维护者的工作重点.血液病患者穿刺点的反复感染与患者或长期大剂量使用激素、或长时期化疗、或长期带管生存导致免疫力低下,接触外界的PICC管壁更容易有细菌定植有关,对这类患者护理的难度也明显增大.

    作者:陈颖颖;张飞彦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探析理疗在颈椎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理疗对于颈椎病康复治疗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颈椎病患者90例,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增加电刺激、电磁波等物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SF-36评分和VAS评分改善情况以及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SF-36评分均提高,观察组提高幅度高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经治疗后VAS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降幅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75.56%),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理疗疗法有助于缓解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能够提高此病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郑风宏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原发性脑出血住院患者疾病特点及直接经济负担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出血(primary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PICH)的疾病特点及患者的直接经济负担.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式收集患者的相关病例资料,主要指标包括,人口学指标、疾病特征、住院费用、诊疗质量等.结果:PICH患者的出血部位分布:基底节区出血159例(71.62%),其中壳核出血130例(58.56%)、丘脑出血29例(1 3.06%),脑叶出血27例(12.16%),脑干出血17例(7.66%)、小脑出血11例(4.95%)脑室出血9例(4.05%).PICH患者人均直接经济负担总费用为12485.70元,其中,药费是第一位的经济负担(48.87%),其次为手术费(24.25%)和治疗护理费(16.71%).结论:PICH是临床上常见脑血管疾病,病死率较高;住院患者的直接经济负担较重,药费占比为第一位.

    作者:罗川东;胡智洪;王英;张捷;杨启荣;樊炜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关于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思考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卫生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治本之策,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医住培工作的有序推进,提升培训质量,对中医住培工作进行深入思考,不断总结经验指导实践.

    作者:李旋旋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自发性食管破裂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总结自发性食管破裂的诊断及处理经验.方法:回顾10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经上消化道造影、胸部CT或胃镜、胸腔闭式引流确诊.手术治疗10例,均行急诊食管一期缝合并大网膜覆盖.结果:10例确诊为自发性食管破裂经外科手术治疗治愈出院,住院时间17 ~ 180天,出院后随访6个月~3年,未见食管相关并发症.结论:食管破裂经详细了解病史和上消化道造影、胸部CT或胃镜、胸腔闭式引流等检查可明确诊断.自发性食管破裂是一种误诊率和病死率均高的胸外科急重症,早期诊断和尽早手术闭合破裂口和通畅引流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钟钏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口腔颌面部外伤的急救与护理

    口腔颌面是人体中血液供应丰富、组织结构较为复杂的部分,患者一旦受伤后,易出现出血过多,继发性感染等,并能造成休克、窒息及死亡等并发症.此时在现场抢救时应迅速判断患者的伤情,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减轻其疼痛,做好基础护理和伤口护理.针对已入院的此类患者,必须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及观察病情变化,配合医生迅速作出判断,并积极给予心理护理,以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并能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张懿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优质护理应用于心内科护理服务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心内科护理服务中的优质护理应用意义.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院心内科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均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基础干预,在此操作下,予以观察组优质护理.观察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变化情况.结果:结果可知,两组干预前焦虑、抑郁情况均不具高度对比性,P值大于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27.60±2.21)分、抑郁评分(25.26±2.38)分,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值小于0.05.结论:心内科护理服务应用优质护理可收获较佳效果,有利于患者心理状况改善,在病情康复、预后改善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翀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止痛四物汤治疗肾虚血瘀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止痛四物汤治疗肾虚血瘀型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骨伤科就诊的KOA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予以口服芬必得缓释胶囊0.3g/次,2次/d,连用8周.观察组加用止痛四物汤口服,1剂/d,分早晚两次口服,连用8周.观察并比较其临床疗效、骨关节炎指数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81.82%) (x2=4.06,P<0.05);两组WOMAC骨关节炎指数较前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值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中发生不良反应7例,观察组9例,症状轻微,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x 2=0.31,P>0.05).结论:止痛四物汤治疗肾虚血瘀型KOA的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WOMAC骨关节炎指数,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汤立军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消毒供应中心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中品管圈的应用

    目的:研究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品管圈活动对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4月开始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展开品管圈活动,对比实施活动前后不合理情况、仓库管理情况、仓库不良事件以及病区满意率差异性.结果:随机选取500份一次性无菌用品管理事件,对比下,实施前不合理率为25.8%,实施后降至5.2%;仓库管理方面,账物相符、操作合格、物品完好率均明显提升;不良事件方面,取物时间从(7.4±1.1)分钟下降至(1.2±0.3)分钟,科室遭到投诉及人员迟到率显著下滑;病区满意率方面,实施前10个病区的满意度为80%,实施后提升至100%.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可显著提升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刘艳英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治疗Marfan综合征合并视网膜脱离

    目的:评价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治疗Marfan综合征合并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患者9眼运用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后的解剖及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 12个月,平均6个月,玻璃体切除术后8眼视网膜脱离一次复位成功,复位率为88.9%1眼视网膜未复位者,再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与术前视力相比,7眼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77.78%),2眼视力无明显改变(22.22%).结论:23G玻璃体切除术是一种治疗Marfan综合征合并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燕;何俊文;吴建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