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应用于心内科护理服务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李翀

关键词:心内科, 优质护理, 护理服务
摘要:目的:探讨心内科护理服务中的优质护理应用意义.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院心内科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均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基础干预,在此操作下,予以观察组优质护理.观察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变化情况.结果:结果可知,两组干预前焦虑、抑郁情况均不具高度对比性,P值大于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27.60±2.21)分、抑郁评分(25.26±2.38)分,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值小于0.05.结论:心内科护理服务应用优质护理可收获较佳效果,有利于患者心理状况改善,在病情康复、预后改善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肠梗阻的腹部X线平片和CT诊断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腹部X线平片和CT诊断运用于肠梗阻患者诊治的成效.方法:抽取2014年10月-2016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肠梗阻患者40例,分为两组,20例对照组采用腹部X线平片进行诊治,20例试验组采用CT诊断进行诊治,并对比探究两组患者的诊治成果.结果:对比表明,试验组经诊治后的诊治成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T诊断比腹部X线平片运用于肠梗阻患者中有更为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行及应用.

    作者:毕光辉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血清癌胚抗原和降钙素检测在甲状腺髓样癌诊疗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和降钙素(CT)检测在甲状腺髓样癌(MTC)临床诊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26例MTC患者,22例良性结节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CEA和CT水平并进行比较,计算单个检测指标和联合检测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两者对MTC的诊断价值以及手术前后的变化趋势.结果:MTC组的血清CEA和CT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EA和CT诊断MTC的敏感性分别为93.3%和96.7%,特异性均为95.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AUC)为0.998(95%CI0.993-1.000).MTC术后的血清CEA和CT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EA和CT的检测有助于甲状腺髓样癌的术前诊断和术后监测.

    作者:杨翊柠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消瘿散结汤加减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消瘿散结汤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结甲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予以消瘿散结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以优甲乐治疗,疗程2个月,观察立案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瘿散结汤加减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优于口服优甲乐治疗.

    作者:李宁;刘敏;相世和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无缝隙护理管理实施在危重症监护病房的效果分析

    目的:本次主要对无缝隙护理管理应用于危重症监护病房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危重症患者纳为本次参研的对象,从中挑选出100例患者,将所有患者依照护理差异均分为两组,即参照组与试验组,其中行常规护理者为参照组,而采取无缝隙护理管理者为试验组.护理后通过统计比较两组效果的优劣.结果:两组患者满意度与死亡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危重症监护病房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可观,患者满意度高,死亡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李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造口粉对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周围皮肤并发过敏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康乐宝造口粉对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周围皮肤并发过敏性皮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因各种原因所致出口处周围皮肤过敏的患者40例,观察组用生理盐水清洗待干后,局部涂抹康乐宝造口粉再贴无菌敷贴,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清洗后,常规遵医嘱涂抹洁肤霜再贴无菌敷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5%)明显高于对照(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3.906,.P<0.05).结论:造口粉具有良好的吸收能力,可以便皮肤保持干爽,能有效吸收渗出液,减轻对皮肤的刺激,同时可使患处皮肤得到造口护肤粉保护促进皮炎、糜烂和溃疡的愈合,对皮肤损伤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铁云;汪海燕;杜俊;赵丽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关于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思考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卫生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治本之策,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医住培工作的有序推进,提升培训质量,对中医住培工作进行深入思考,不断总结经验指导实践.

    作者:李旋旋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制亢汤(中药颗粒)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制亢汤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以制亢汤联合他巴唑治疗;对照组予以他巴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甲亢的症状、体征及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T3、T4、FT3、FT4的水平均有降低,TSH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甲亢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制亢汤治疗甲亢疗效较好.

    作者:刘敏;李宁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原发性脑出血住院患者疾病特点及直接经济负担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出血(primary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PICH)的疾病特点及患者的直接经济负担.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式收集患者的相关病例资料,主要指标包括,人口学指标、疾病特征、住院费用、诊疗质量等.结果:PICH患者的出血部位分布:基底节区出血159例(71.62%),其中壳核出血130例(58.56%)、丘脑出血29例(1 3.06%),脑叶出血27例(12.16%),脑干出血17例(7.66%)、小脑出血11例(4.95%)脑室出血9例(4.05%).PICH患者人均直接经济负担总费用为12485.70元,其中,药费是第一位的经济负担(48.87%),其次为手术费(24.25%)和治疗护理费(16.71%).结论:PICH是临床上常见脑血管疾病,病死率较高;住院患者的直接经济负担较重,药费占比为第一位.

    作者:罗川东;胡智洪;王英;张捷;杨启荣;樊炜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参苓白术散联合脐灸治疗慢性腹泻的观察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联合脐灸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收治的慢性腹泻患者中选取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参苓白术散,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脐灸,对比疗效.结果:2周后对比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0%,对照组为82.5%,二者差异显著(P<0.05).随访半年,观察组复发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20.0%,二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联合脐灸治疗慢性腹泻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纪峰;顾建国;张思文;黄奏琴;黄海军;顾丽君;张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临床检查路径表在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临床检查路径表在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6年4月我科住院的160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宣教方法;实验组采用临床检查路径表在患者入院时发放对其进行整体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首次宣教的知晓率及患者的焦虑程度和患者每日询问需要做检查的次数.结果:实验组首次宣教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焦虑程度及每日询问护士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临床检查路径表有利于提高健康教育首次宣教知晓率,让患者对整个住院检查过程整体掌握,减少焦虑及减少护士重复宣教的次数,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申卫;陈庆丽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3431例儿童麻疹住院患者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儿童麻疹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5年南京市第二医院3431例儿童麻疹病例(<12周岁)的临床特征,总结其临床观察和护理经验.结果:儿童麻疹发病3~4年出现一个流行高峰,3~5月份为高发季节,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岁以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疹、咳嗽和卡他症状等,主要并发症为肺炎、喉炎和心功能不全.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对麻疹患儿实施隔离保护,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提供优质化护理促进康复.

    作者:丁静;汤静;王慧群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1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护理方案,旨在提升临床护理水平.方法:以我科收治的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例,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并分析干预结果.结果:经治疗及护理干预后,患者恢复良好,无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护理满意.结论:予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良好的护理干预可保证患者恢复良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高梦婷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重度妊高症患者剖宫产麻醉分析

    目的:分析重度妊高症患者剖宫产麻醉的方式选择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度妊高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连续腰麻,对照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重度妊高症患者剖宫产麻醉采用连续腰麻可以缩短麻醉诱导时间,以及手术时间,麻醉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南小芳;李一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乡镇卫生院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心理指导结合药物治疗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162名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单药治疗的基础上,还针对高血压患者每周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所有患者至少随访6个月,对两组的血压控制效果及用药依从性进行分析.结果:(1)观察组高血压病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Z=-7.558,P< 0.05.(2)观察组高血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x 2=23.77,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

    作者:叶道荣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胸腔镜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与开放手术对比

    目的:探讨胸腔镜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与开放手术的差异.方法:收集我院诊断为食管癌的患者,根据患者手术类型分为研究组(接受胸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与对照组(接受开放手术).对比两组肿瘤位置及TNM分期;两组围手术期情况;两组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肿瘤位置及TNM分期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围手术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胸腔引流量、留置胸管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出现1例胃排空障碍、1例肺部感染;对照组术后出现2例膈疝,2例吻合口瘘,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差异(P< 0.05).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胸腔镜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癌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情况少.

    作者:董梁;邓文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我国医患关系信任缺失的原因分析

    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对于医疗实践及生物医学研究的进步至关重要.而医惠之间信任的缺失是目前我国医患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医疗体制、法治水平、经济制度、医患关系、社会舆论等视角,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医患信任缺失的主要原因,以期为医患矛盾的化解提供依据.

    作者:郑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认知护理干预在手术前患者访视中的运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认知护理干预在手术前患者访视中的运用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 0在我院行择期手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术前常规护理访视,观察组在上述常规访视中实施认知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访视前以及进入手术室时焦虑程度、自尊度以及心理应对等变化情况.结果:入手术室时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自尊评分以及积极应对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入手术室后配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前患者访视中实施认知护理干预,能有效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理、心理条件,保障了手术的安全,提升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作者:龚红燕;臧道军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中药广藿香研究概述

    广藿香是唇形科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 Benth.的干燥她上部分,广藿香的药用成分主要是挥发油,广藿香油中含有50多种化学威汾,其中广藿香酮(pogos tone)的含量可达23.58%[2],是广藿香油中的重要化学成分.目前,广藿香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广藿香酮的提取分离[3]、广藿香酮的鉴定[4]及药理作用等方面,尚未见广藿香酮药动学方面的研究报道.现对广藿香及广藿香酮、中药药动学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秦臻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不同程度颅脑创伤对血清游离皮质醇含量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颅脑创伤对血清游离皮质醇含量的影响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6年10月就诊于我院急诊科或120急救中心送于我院救治的TBI患者共45例,观察45例患者在入院时血浆中COR含量,比较在不同严重程度患者之间血浆COR含量差异.结果:轻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浆中游离COR含量为(27.62±8.17)μg/dL,与中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浆中游离COR(33.23±6.47)μ g/d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度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38.96±5.44) μg/dL相比,其血浆中游离COR明显低于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颅脑损伤严重程度患者血浆中COR含量不同,COR含量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监测血浆COR可作为判断患者病情轻重、治疗效果和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作者:陈前;阳永东;黄春琴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患者术中应激及术后苏醒影响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在全身麻醉患者中采取保温护理对术后苏醒与术中应激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自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54例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27)与实验组(n=27),将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保温护理干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两组全身麻醉患者护理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全身麻醉患者CRP、NE、AD、PACU滞留时间、完全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等指标与参照组对比P值<0.05且差异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结论:将保温护理应用于全身麻醉患者中可以显著改善术后苏醒与术中应激情况,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邓碧睿 刊期: 2017年第34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