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翊柠
炙甘草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第177条[1]:“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具有滋阴益气,复脉通阳之效.其证是由伤寒汗吐下或失血后,或杂病阴血不足,阳气不振所致.方由炙甘草四两,生姜三两,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三两,麻仁半升,阿胶二两,麦冬半升,以及大枣三十枚组成.今笔者从三则临证医案阐述此经方的临床运用.
作者:杨流雯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分析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院内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患者100例,收治时间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按照不同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质量控制,观察组患者实施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将两组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住院患者实施不同控制措施后的院内感染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风险防范意识(8.27+1.45)分、灭菌质量(7.89±1.28)分、消毒质量评分(8.55±1.09)分优于对照组风险防范意识(5.12±1.18)分、灭菌质量(5.01±1.25)分、消毒质量评分(6.21-±1.02)分(P<0.05).结论: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院内感染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同时还能提高供应室的灭菌质量、消毒质量评分,增加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小敏;陈清丽;蓝芬芳;莫沛仪;谢春艳;李淦清 刊期: 2017年第34期
本文通过对药学服务的具体解读和合理用药的规律的阐述,科学回答了当前困扰广大医药工作和患者的有关问题,为提高药物配制的科学性、合理性指明了方向,为患者用药找出的可以借鉴的良方.
作者:郭素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对两种微创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方法进行了研究.方法:研究中选择了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的6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32例,其中A组采用了经胆囊管胆总管探察术(LCBDE)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技术(LC)的微创治疗方法;B组,采用了内径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RCP)与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联合LC治疗技术.通过对两组微创治疗方式的分析,对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禁食时间等明显高于A组患者,两组数据统计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的分析,发现A组患者的并发率明显低于B组患者,两组数据统计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可以发现,LCBDE+LC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中,具有一定的优势性,在临床医学中可以得到推广.
作者:王铮;沈根海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索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11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n=55),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分级、住院时间和费用的差异.结果:观察组55例患者中,发生心律失常患者7例,发病率12.7%;对照组55里患者中,发生心律失常患者40例,发病率72.7%(P<0.05),观察组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费用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能明显降低心律失常发病率,提升治疗效果,同时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使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宗彭玲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心内科护理服务中的优质护理应用意义.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院心内科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均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基础干预,在此操作下,予以观察组优质护理.观察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变化情况.结果:结果可知,两组干预前焦虑、抑郁情况均不具高度对比性,P值大于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27.60±2.21)分、抑郁评分(25.26±2.38)分,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值小于0.05.结论:心内科护理服务应用优质护理可收获较佳效果,有利于患者心理状况改善,在病情康复、预后改善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翀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究疼痛护理干预在小儿慢性扁桃体炎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200例小儿慢性扁桃体炎患儿进行分析研究,将全部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10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疼痛护理干预.结果:经过疼痛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的疼痛程度及焦虑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将疼痛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慢性扁桃体炎患者术后的护理过程中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疼痛及焦虑程度,提高患儿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作者:佘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通过随访观察研究补肺化痰汤门诊治疗肺虚痰湿型慢支疗效.方法:选用自2014年2月-2016年5月门诊诊治患者128例,按治疗方法分组,B组常规西医治疗,A组除西医治疗外加用补肺化痰汤,通过门诊随访判定疗效及复发率.结果:A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更快,A组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为90.63% (58/64),明显高于B组75% (48/64),第2、3、6个月随访情况,A组复发率均低于B组.结论:应用补肺化痰汤治疗慢支的疗效、症状改善情况时间及复发率均优于常规西医治疗,说明加用补肺化痰汤效果确切,应予推广.
作者:贾骏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本次主要对无缝隙护理管理应用于危重症监护病房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危重症患者纳为本次参研的对象,从中挑选出100例患者,将所有患者依照护理差异均分为两组,即参照组与试验组,其中行常规护理者为参照组,而采取无缝隙护理管理者为试验组.护理后通过统计比较两组效果的优劣.结果:两组患者满意度与死亡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危重症监护病房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可观,患者满意度高,死亡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李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不典型川崎病的诊断与耐丙种球蛋白性川崎病的治疗.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不典型耐丙种球蛋白性川崎病患儿48例,分析患儿临床特征并应用甲泼尼松治疗.结果:治疗后患儿的白细胞计数以及CRP水平显著下降,同时血小板计数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典型川崎病治疗的关键是早诊断,同时耐免疫丙种球蛋白的患儿应当联合应用阿司匹林以及甲泼尼松治疗,避免患儿出现冠状动脉病变.
作者:龚夏莲;黄小刚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直乙状结肠(梗阻性)患者接受不同手术方式(Hartmann术、回肠袢式造口术)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5例老年直乙状结肠患者,均为2011年1月-2016年12月见收治,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25例),观察组采取回肠袢式造口术治疗,对照组采取Hartmann术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且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artmann术和回肠袢式造口术治疗老年直乙状结肠(梗阻性)患者从治疗后的恢复效果及安全性看,回肠袢式造口术的恢复效果及安全性均明显好于Hartmann术.
作者:徐达飞 刊期: 2017年第34期
针对泌尿外科出院带管患者常见不良事件,提出了自我护理方案,通过实践研究的方法,证实了健康教育以及自护指导在提高泌尿外科出院带管患者自护率方面的价值.
作者:毛静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护理方案,旨在提升临床护理水平.方法:以我科收治的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例,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并分析干预结果.结果:经治疗及护理干预后,患者恢复良好,无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护理满意.结论:予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良好的护理干预可保证患者恢复良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高梦婷 刊期: 2017年第34期
老年人夜间尿频可由肾病、糖尿病、膀胱病变、前列腺肥大等病引起.也可有不良精神因素造成的心理性排尿功能障碍引起,也就是精神神经性尿频.笔者在针灸门诊临床治疗工作中,接触到不少中老年患者,因夜尿频数,而影响夜间睡眠休息,苦不堪言,要求给予针灸治疗.为此近年来,笔者有选择地对中老年精神神经性夜尿频数患者32例采用针灸疗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倪夕朗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通过前馈式沟通模式分别运用于乳腺癌PICC置管前,置管中,置管后,从而研究此种沟通方式在PICC置管中的意义和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8月,在我科收治的52例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的临床护理配合,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52例患者在医护人员的配合和护理下,均成功完成置管.结论:前馈式沟通护理模式对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有着重要意义,它不仅提高了乳腺癌PICC置管成功率,也有利于保障护理安全,减少不必要的护患纠纷.
作者:魏琳;陈云玲;张洪燕 刊期: 2017年第34期
凶险性前置胎盘由chattooadhyay[1]首先报道并定义为:前次为剖宫产,此次妊娠为前置胎盘者.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也相应上升.凶险性前置胎盘易并发胎盘粘连,甚至胎盘植入,[2]穿透浆膜层,产时胎盘不能完全剥离,往往引起致命性的产后大出血和自发性子宫破裂,是分娩严重并发症,多需子宫切除才能控制出血从而导致产后大出血而病情凶险.
作者:苏敏仪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止痛四物汤治疗肾虚血瘀型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骨伤科就诊的KOA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予以口服芬必得缓释胶囊0.3g/次,2次/d,连用8周.观察组加用止痛四物汤口服,1剂/d,分早晚两次口服,连用8周.观察并比较其临床疗效、骨关节炎指数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81.82%) (x2=4.06,P<0.05);两组WOMAC骨关节炎指数较前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值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中发生不良反应7例,观察组9例,症状轻微,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x 2=0.31,P>0.05).结论:止痛四物汤治疗肾虚血瘀型KOA的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WOMAC骨关节炎指数,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汤立军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外侧小切口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Ⅱ型骨折的治疗方法和体会.方法:对33例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Ⅱ型骨折进行外侧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手术均采用外侧小切口,根据术后X线片及膝关节功能判定疗效.结果:术后6个月到2年(平均1.2年)的随访,骨折均获骨性愈合,Lysholm评分:优20例;良9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达90%.
作者:钟桥;陈录兴;刘朝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分析结核病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方法:对2015年-2017年开封市肺科医院工作的38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共计76人次为期2年的随访调查.结果:本组38例人员中,两年跟踪调查共计76人次职业暴露以锐器刺伤为多21例(占27.63%),化学药物长期接触少4例(占5.26%);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受感染医务人员5例(占6.57%).结论:医院结核医务工作人员因职业因素暴露风险高,提升防范意识、加强管理措施等,可有效减少职业暴露发生率.
作者:宋燕沙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分析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酒精性消化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消酒精性消化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5月20 日-2017年5月20日期间收治),随机分成两组,41例/组.对照组予以本组患者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医治,实验组予以本组患者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医治,比较两组消酒精性消化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酒精性消化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对酒精性消化溃疡患者进行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廖安辉 刊期: 2017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