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臻
目的:探讨分析结核病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方法:对2015年-2017年开封市肺科医院工作的38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共计76人次为期2年的随访调查.结果:本组38例人员中,两年跟踪调查共计76人次职业暴露以锐器刺伤为多21例(占27.63%),化学药物长期接触少4例(占5.26%);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受感染医务人员5例(占6.57%).结论:医院结核医务工作人员因职业因素暴露风险高,提升防范意识、加强管理措施等,可有效减少职业暴露发生率.
作者:宋燕沙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分析重度妊高症患者剖宫产麻醉的方式选择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度妊高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连续腰麻,对照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重度妊高症患者剖宫产麻醉采用连续腰麻可以缩短麻醉诱导时间,以及手术时间,麻醉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南小芳;李一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本文介绍了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护理实践经验,阐述了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护理配合体会.
作者:张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总结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胸腰椎骨折术中的配合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81例胸腰椎骨折的手术配合的细节和体会.结果:81倒手术均进展顺利,术中术后X线摄片骨折复位满意,术后至出院,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熟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的组成和原理,充分的术前准备,准确熟练的手术配合,加强围术期的整体护理,做好术后的康复指导,对手术的顺利进行起到良好的保障,能够提高脊柱骨折患者椎弓根内固定术成功率.
作者:马敬岚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淀粉酶变化,对判断临床疗效和预后的意义.方法:将49例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两组入院时,入院24小时,48小时抽静脉血查血清淀粉酶,准确记录.观察两组患者血清淀粉酶变化.结果:死亡组与存活组血清淀粉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监测血清淀粉酶的动态变化,对判断短期预后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作者:曹诚;刘芬;王蕤;李华瑞;高晓娟;兰乃祥;冯静;朱国优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和降钙素(CT)检测在甲状腺髓样癌(MTC)临床诊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26例MTC患者,22例良性结节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CEA和CT水平并进行比较,计算单个检测指标和联合检测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两者对MTC的诊断价值以及手术前后的变化趋势.结果:MTC组的血清CEA和CT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EA和CT诊断MTC的敏感性分别为93.3%和96.7%,特异性均为95.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AUC)为0.998(95%CI0.993-1.000).MTC术后的血清CEA和CT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EA和CT的检测有助于甲状腺髓样癌的术前诊断和术后监测.
作者:杨翊柠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消瘿散结汤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结甲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予以消瘿散结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以优甲乐治疗,疗程2个月,观察立案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瘿散结汤加减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优于口服优甲乐治疗.
作者:李宁;刘敏;相世和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品管圈活动对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4月开始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展开品管圈活动,对比实施活动前后不合理情况、仓库管理情况、仓库不良事件以及病区满意率差异性.结果:随机选取500份一次性无菌用品管理事件,对比下,实施前不合理率为25.8%,实施后降至5.2%;仓库管理方面,账物相符、操作合格、物品完好率均明显提升;不良事件方面,取物时间从(7.4±1.1)分钟下降至(1.2±0.3)分钟,科室遭到投诉及人员迟到率显著下滑;病区满意率方面,实施前10个病区的满意度为80%,实施后提升至100%.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可显著提升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刘艳英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护理标示在泌尿外科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来我院泌尿外科就诊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36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标示管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经过满意度调查,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1.67%,对照组为72.2%,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发生6例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出现3例不良事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33%,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护理中采用护理标示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丽;贺美琴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索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11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n=55),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分级、住院时间和费用的差异.结果:观察组55例患者中,发生心律失常患者7例,发病率12.7%;对照组55里患者中,发生心律失常患者40例,发病率72.7%(P<0.05),观察组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费用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能明显降低心律失常发病率,提升治疗效果,同时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使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宗彭玲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分析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院内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患者100例,收治时间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按照不同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质量控制,观察组患者实施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将两组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住院患者实施不同控制措施后的院内感染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风险防范意识(8.27+1.45)分、灭菌质量(7.89±1.28)分、消毒质量评分(8.55±1.09)分优于对照组风险防范意识(5.12±1.18)分、灭菌质量(5.01±1.25)分、消毒质量评分(6.21-±1.02)分(P<0.05).结论: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院内感染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同时还能提高供应室的灭菌质量、消毒质量评分,增加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小敏;陈清丽;蓝芬芳;莫沛仪;谢春艳;李淦清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改探讨硅油霜配制方法及制备工艺条件的控制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破乳法制备硅油霜,并控制乳化温度为75℃,用重量分析法测定二甲基硅油含量.结果:制得的霜剂性状和稳定性良好,符合临床应用要求.
作者:陈宇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究疼痛护理干预在小儿慢性扁桃体炎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200例小儿慢性扁桃体炎患儿进行分析研究,将全部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10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疼痛护理干预.结果:经过疼痛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的疼痛程度及焦虑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将疼痛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慢性扁桃体炎患者术后的护理过程中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疼痛及焦虑程度,提高患儿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作者:佘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针对老年患者探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其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53例需要行手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15例以全身麻醉展开,观察组的38例以硬膜外麻醉展开,对两组治疗后的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麻醉后6h、24h的得分均低于麻醉前,且观察组的得分较对照组更高;观察组的术后6h、24h和72h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相对于观察组更低.P<0.05,差异具看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患者以硬膜外进行麻醉效果更佳,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元春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研究替吉奥联合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同步治疗老年食管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1 00例老年食管癌进行分组研究,按照1∶1比例分为放化疗组(n=50,进行替吉奥联合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同步治疗)和放疗组(n=50,仅进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放化疗组相比于放疗组食管癌控制率更高,P< 0.05;(2)放化疗组相比于放疗组临床局部症状缓解率更高,P< 0.05;(3)治疗前两组KPS评分相似,P> 0.05;治疗后放化疗组、放疗组KPS评分相似,且跟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替吉奥联合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同步治疗老年食管癌的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刘惠兰;金红松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外伤后低场磁共振成像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膝关节外伤患者,共50例,随机(就诊序号)分为两组(观察组n--25、对照组n=25),对照组给予X线片检查、观察组实施磁共振成像(低场)检查.结果:观察组诊断正确率(92.00%、23/25)显著高于对照组(68.00%、17/25) (P<0.05);观察组评分结果与对照组对比P< 0.05.结论:利用低场磁共振成像对膝关节外伤实施临床诊断准确性高,有助于临床医生获得准确的诊断及治疗依据,值得今后应用.
作者:胥建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索针对小儿腹泻患儿以双歧三联活菌片、蒙脱石散联合用药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儿科病房2016年7月-2017年7月间接收的患小儿腹泻的10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参考组共50例,确诊后单以蒙脱石散用药;治疗组共50例,在参考组基础上加用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用药.观察两组患儿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参考组相比显著更高(P<0.05);治疗组的腹痛、呕吐缓解时间,大便、体温恢复时间与参考组相比均显著更短(P<0.05).结论:针对小儿腹泻患儿以双歧三联活菌片、蒙脱石散联合用药可获良好的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李波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通过对我校校医门诊护理工作特点难点进行分析,制定相关措施,为高校校医制定科学的门诊护理体系给予学术指导.方法:文献分析以及资料整理,结合我校校医实际门诊护理工作的重难点以及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根据我校校医门诊护理工作分析,发现门诊患者病情种类多、工作内容复杂、诊疗时间短、护理人员岗位流动性大、医生年龄偏大等特点.结论:根据校医院门诊护理的现状,提出稳定医疗护理岗位,加强处理问题综合管理能力、优化门诊接待流程等是提高门诊护理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作者:赵倩 刊期: 2017年第34期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由多种独特的T细胞亚型组成,具有主动调控或抑制其他免疫活性细胞的功能.Tregs通过对宿主免疫系统产生抑制作用,使荷瘤宿主内一定数量的效应性细胞功能被抑制,因此给肿瘤提供逃避免疫识别和杀伤的机会,进而促进肿瘤生长.本文就调节性T细胞在肿瘤学领域的新近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丽红;金家红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品管圈护理模式对神经内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及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于2016年1月-12月来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36例.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2%,对照组患者为87%,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1%,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为12%,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品管圈的方法应用到神经内科护理中取得了满意效果,不仅提高了护理满意度,而且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瑞萍 刊期: 2017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