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敬岚
目的:针对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的临床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抽选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150例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根据就诊时间划分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75例,实施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75例,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回顾分析和对比两组的复苏效果和临床情况.结果:统计学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的BE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压值、PT时间和复苏总有效率(97.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1.33%),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疗法给予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患者症状改善迅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晋家萍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麻醉恢复室患者的影响.方法:对我院42例PACU患者采取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苏醒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苏醒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汪一;万菁菁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富马酸比索洛尔联合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富马酸比索洛尔联合步长稳心颗粒的临床应用意义以供参考.方法:以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4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富马酸比索洛尔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步长稳心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2例,对照组患者显效7例,有效7例,无效8例,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0.91%高于对照组63.63%,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 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9.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27%.结论:对于心律失常的治疗,采用富马酸比索洛尔联合步长稳心颗粒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娟 刊期: 2017年第34期
在外科手术治疗中,术中出血,特别是大量出血,不仅干扰手术的进程,容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而且可危及患者生命.减少手术中出血一直是外科努力的方向.尽管可以采用熟练的手术技术而缩短手术时间、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等手段减少手术出血量,但在实际手术过程中仍然有大部分病例不能达到满意的控制出血的效果.纵观骨科大手术围手术期的治疗与处理,骨科手术申尤以全髋关节置换术为例,术后主要的并发症的解决既面临出血问题,又存在术后血栓形成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对全髋关节围手术期止血与抗凝这一矛盾尚无解决良策.而中医调理气血法对困手术期出凝血影响的研究取得一定的进展.运用中医调理气血法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出凝血进行调控,进而减少出血,又预防血栓形成,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本文对中医调理气血法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出凝血影响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张辉宇;沈茂荣;韦梦菲;周侠;王鹏云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通过前馈式沟通模式分别运用于乳腺癌PICC置管前,置管中,置管后,从而研究此种沟通方式在PICC置管中的意义和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8月,在我科收治的52例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的临床护理配合,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52例患者在医护人员的配合和护理下,均成功完成置管.结论:前馈式沟通护理模式对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有着重要意义,它不仅提高了乳腺癌PICC置管成功率,也有利于保障护理安全,减少不必要的护患纠纷.
作者:魏琳;陈云玲;张洪燕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研究总结孤立性腹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以及腔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接收孤立性腹主动脉夹层患者1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来院后接受腔内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孤立性腹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以及采取腔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孤立性腹主动脉夹层患者均顺利结束手术治疗,术后影像学检查腹腔可见腹主动脉夹层的假腔消失,腹主动脉和髂动脉血流正常,其他脏器动脉也都正常,患者腹痛症状完全消失.结论:孤立性腹主动脉夹层早期确诊后,应用腔内治疗进行干预,完全闭合夹层破口,恢复假腔和腹壁的正常血供.
作者:张济;俞慎林;李光泽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评价食管调拨在阵发性心悸患者中的使用价值.方法:选66例心悸患者,应用食管调搏的方法进行心率市场的电生理类型确定,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超速起搏终止,观察疗效.结果:56例中有28例阳性.其中房室结双径路有20例;房室旁路12例;房性心动过速4例室性心动过速2例.因心动过速首发症状有12例,其中房室双径路5例,房室旁路5例,室性心动过速2例,1例因血流流动学不稳定,行电复律成功.结论:经食管心房调搏行心脏电生理检查对心悸患者心动过速诊断有帮助.
作者:陈建国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分析评估骨填充网袋(bone filling mesh container,BFMCs)技术在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4年2月-2016年1 0月在我院治疗的新鲜单纯椎体压缩性骨析的42例患者做为研究对象,男20例,女22例,年龄58 ~ 82岁,平均年龄70岁.均为单节段椎体新鲜压缩性骨折.记录术前及术后3天、3月疼痛评分(VAS法),并测量伤椎高度.对比术前术后疼痛评分的差异,评估伤椎高度及Cobb角的变化.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均无骨水泥外渗漏,术后3天、术后3月的VAS评分与术前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与术后3月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椎体高度抬升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 0.05),术后3天与术后3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3天、术后3月与术前侧位片Cobb角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填充网袋技术在治疗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中,在改善疼痛、恢复伤椎高度、纠正椎体后凸方面疗效满意,骨水泥渗漏率较低,安全可靠.
作者:高雪伟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总结自发性食管破裂的诊断及处理经验.方法:回顾10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经上消化道造影、胸部CT或胃镜、胸腔闭式引流确诊.手术治疗10例,均行急诊食管一期缝合并大网膜覆盖.结果:10例确诊为自发性食管破裂经外科手术治疗治愈出院,住院时间17 ~ 180天,出院后随访6个月~3年,未见食管相关并发症.结论:食管破裂经详细了解病史和上消化道造影、胸部CT或胃镜、胸腔闭式引流等检查可明确诊断.自发性食管破裂是一种误诊率和病死率均高的胸外科急重症,早期诊断和尽早手术闭合破裂口和通畅引流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钟钏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分析结核病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方法:对2015年-2017年开封市肺科医院工作的38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共计76人次为期2年的随访调查.结果:本组38例人员中,两年跟踪调查共计76人次职业暴露以锐器刺伤为多21例(占27.63%),化学药物长期接触少4例(占5.26%);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受感染医务人员5例(占6.57%).结论:医院结核医务工作人员因职业因素暴露风险高,提升防范意识、加强管理措施等,可有效减少职业暴露发生率.
作者:宋燕沙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究罗浮山百草油治疗虫咬伤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皮肤科收治的虫咬伤性皮炎患者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扑尔敏4mg,口服,3次/d,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外用,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外涂罗浮山百草油,2次/d,疗程均为7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疗效与病情相关,病情越轻,痊愈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虫咬伤性皮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罗浮山百草油外用可加快消肿,提高疗效.
作者:曹国相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分析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酒精性消化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消酒精性消化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5月20 日-2017年5月20日期间收治),随机分成两组,41例/组.对照组予以本组患者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医治,实验组予以本组患者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医治,比较两组消酒精性消化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酒精性消化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对酒精性消化溃疡患者进行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廖安辉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基于降低重症监护室感染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15年6月组建“安全”品管圈,选定“降低重症监护室感染率”主题,调查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感染原因,制定对应的改进方案.结果:实施“安全”品管圈后,医护人员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总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43%、2.45%、1.47%、10.05%均低于目标设定值,且总感染发生率10.05%明显低于实施前16.06% (P<0.05).结论:基于降低重症监护室感染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有助于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障ICU住院患者安全.
作者:杨丽萍;叶严丽 刊期: 2017年第34期
腹泻是肿瘤化疗中常见的消化道反应,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甚至妨碍化疗的进行.中医药在治疗化疗性腹泻具有副作用小、见效快的特点,主要包括健脾益肾法、益气健脾、和胃化湿法、辛开苦降法、清肠止泻法和疏肝解郁法.本文对中医药在肿瘤化疗性腹泻中应用作出概述.
作者:庄毅;姚志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护理心得.方法: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内科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不如采取内科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 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综合系统的内科护理措施,可使得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有效促进,患者的预后得到改善,患者满意度得到提高,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陈燕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究子宫切口妊娠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热辐照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8月-2017年7月收治子宫切口妊娠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研究组给予高强度聚焦超声热辐照治疗,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连着患者治疗后阴道出血量以及β-HCG指数和下降到正常时间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阴道出血量及β-HCG下降至正常值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热辐照可有效降低患者β-HCG指数,减少阴道出血,值得临床医生推广应用.
作者:张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护理方案,旨在提升临床护理水平.方法:以我科收治的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例,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并分析干预结果.结果:经治疗及护理干预后,患者恢复良好,无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护理满意.结论:予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良好的护理干预可保证患者恢复良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高梦婷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心内科护理服务中的优质护理应用意义.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院心内科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均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基础干预,在此操作下,予以观察组优质护理.观察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变化情况.结果:结果可知,两组干预前焦虑、抑郁情况均不具高度对比性,P值大于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27.60±2.21)分、抑郁评分(25.26±2.38)分,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值小于0.05.结论:心内科护理服务应用优质护理可收获较佳效果,有利于患者心理状况改善,在病情康复、预后改善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翀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总结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胸腰椎骨折术中的配合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81例胸腰椎骨折的手术配合的细节和体会.结果:81倒手术均进展顺利,术中术后X线摄片骨折复位满意,术后至出院,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熟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的组成和原理,充分的术前准备,准确熟练的手术配合,加强围术期的整体护理,做好术后的康复指导,对手术的顺利进行起到良好的保障,能够提高脊柱骨折患者椎弓根内固定术成功率.
作者:马敬岚 刊期: 2017年第34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于急救工作的要求与期待越来越高,2008、2009年,无锡市急救中心的总体服务满意率为87.5%,对照《江苏省急救医疗中心(站)评价标准(试行),病人及家属对急救医疗服务质量满意度要大于95%,显然是存在差距的[1].病人及家属对于急救医生的技术、收费放心、和出诊人员的态度这三方面不太满意,针对此类情况,急救中心不断加强院前医德医风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在救治病人、服务病人的工作能力上有了大幅度提高,已经达到并超过了省评价标准.
作者:张茜 刊期: 2017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