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切口妊娠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热辐照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观察

张艳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热辐照, 子宫切口妊娠, β-HCG指数, 阴道出血量
摘要:目的:探究子宫切口妊娠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热辐照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8月-2017年7月收治子宫切口妊娠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研究组给予高强度聚焦超声热辐照治疗,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连着患者治疗后阴道出血量以及β-HCG指数和下降到正常时间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阴道出血量及β-HCG下降至正常值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热辐照可有效降低患者β-HCG指数,减少阴道出血,值得临床医生推广应用.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评估食管调搏在阵发性心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食管调拨在阵发性心悸患者中的使用价值.方法:选66例心悸患者,应用食管调搏的方法进行心率市场的电生理类型确定,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超速起搏终止,观察疗效.结果:56例中有28例阳性.其中房室结双径路有20例;房室旁路12例;房性心动过速4例室性心动过速2例.因心动过速首发症状有12例,其中房室双径路5例,房室旁路5例,室性心动过速2例,1例因血流流动学不稳定,行电复律成功.结论:经食管心房调搏行心脏电生理检查对心悸患者心动过速诊断有帮助.

    作者:陈建国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甲基丙二酸血症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儿临床及基因分析

    目的:分析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 lonic acidemia,,MMA)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临床、辅助检查及基因检测特点.方法:对诊断MMA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2 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此类型患者的主要表现及其基因特点.结果:MMA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23例患者多于1个月~1岁发病,主要表现为哺乳差18例,运动智力发育落后18例、惊厥8例、血液系统异常14例,头颅影像的异常改变(其中18例患者行头颅影像检查,均有脑损害改变).基因检测结果:均存在MMACHC基因突变,1例仅检测到多态性,2例各检测到1个突变,20例检测到2个突变,其中5例为纯合突变,15例为杂合突变,共检测出种13种突变,主要包括c.609G>A突变16次(突变频率34.7%)、c.658-660delAAG突变7次等.结论:MMA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临床表现复杂,以神经系统脑损伤为显著.基因分析提示MMA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儿的部分基因突变谱,证实了c.609G>A为热点突变,此为今后患儿基因突变检测及遗传咨询奠定基础.

    作者:王彩君;程秀永;康文清;张耀东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手术配合

    目的:总结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胸腰椎骨折术中的配合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81例胸腰椎骨折的手术配合的细节和体会.结果:81倒手术均进展顺利,术中术后X线摄片骨折复位满意,术后至出院,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熟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的组成和原理,充分的术前准备,准确熟练的手术配合,加强围术期的整体护理,做好术后的康复指导,对手术的顺利进行起到良好的保障,能够提高脊柱骨折患者椎弓根内固定术成功率.

    作者:马敬岚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原发性脑出血住院患者疾病特点及直接经济负担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出血(primary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PICH)的疾病特点及患者的直接经济负担.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式收集患者的相关病例资料,主要指标包括,人口学指标、疾病特征、住院费用、诊疗质量等.结果:PICH患者的出血部位分布:基底节区出血159例(71.62%),其中壳核出血130例(58.56%)、丘脑出血29例(1 3.06%),脑叶出血27例(12.16%),脑干出血17例(7.66%)、小脑出血11例(4.95%)脑室出血9例(4.05%).PICH患者人均直接经济负担总费用为12485.70元,其中,药费是第一位的经济负担(48.87%),其次为手术费(24.25%)和治疗护理费(16.71%).结论:PICH是临床上常见脑血管疾病,病死率较高;住院患者的直接经济负担较重,药费占比为第一位.

    作者:罗川东;胡智洪;王英;张捷;杨启荣;樊炜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泌尿系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护理

    目的:通过对泌尿系结石患者行体外冲击波(ESWL)碎石治疗的护理,达到安全有效的促进结石的排出.方法:回顾2015年1月-2017年6月共1742例结石患者行ESWL的病例资料,通过观察结石的大小、结石的位置、患者的饮水量、排石的体位、患者的年龄等都会对结石的排出产生影响分析影响排石的因素.结果:通过对1742例结石患者行ESWL碎石前的充分准备、术后心理护理,饮水指导,体位与活动,药物排石,有效的促进结石的排出.结论:对我院1742例结石患者行ESWL碎石术后指导患者每日饮水大于4000cm,不同位置的肾盏结石体位排石,药物排石,补液治疗等护理方法的干预有效促进结石排出.对肾脏多发结石,较大结石(2.0cm左右),碎石后要减慢排出的速度,可以减少碎石术后石街的形成、肾绞痛等并发症的发生,榆尿管结石选择疼痛侧单脚跳动,促进结石排出.

    作者:康利群;梁文卿;詹生虹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手法整复配合中药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手法配合中药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从2015年5月-2015年8月收治的50例桡骨小头骨折患者选取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手术治疗的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法整复配合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恢复时间以及治疗有效率方面同对照组进行比较,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手法配合中药治疗的方式对桡骨小头骨折进行治疗,缩短了治疗和康复时间,提高了治疗效率,值得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何畔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中医活血化瘀法在妇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情况分析

    妇科疾病患者在月经期结束后三天到七天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的七天内患者不可以进行性生活,采用微波治疗,然后在此基础上,患者进行中医活血化瘀汤进行治疗,将中药煎熬成汤药口服,并且进行盆浴治疗.患者需要在月经前后及月经期停止服用药物,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的一个疗程为一个月经周期,通常患者需要进行的疗程次数为两次到三次.中医认为“气滞则血瘀,气行则血行”,并且妇女因为月经不调会导致淤血,淤血会引起不孕症、痛经、阴道出血等多种妇科疾病的发生.而活血化瘀汤是可以通畅气息,活血化瘀的,因此,中医活血化瘀法对提高妇科疾病的治疗率、减轻患者痛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宫文彬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支气管哮喘并发急性呼吸衰竭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并发急性呼吸衰竭(RF)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支气管哮喘并发急性RF患者,纳入时间为2013年6月-2016年6月.将其分为两组药物治疗28例作为对照组,无创正压通气治疗28例作为试验组,评定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2.9%,高于对照组的71.4%;患者的PaO2水平高、PaCO2水平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并发急性RF在药物治疗期间,实施无创正压通气能提高疗效,改善血气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陈涓智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补肺化痰汤门诊治疗肺虚痰湿型慢性支气管炎疗效随访观察

    目的:通过随访观察研究补肺化痰汤门诊治疗肺虚痰湿型慢支疗效.方法:选用自2014年2月-2016年5月门诊诊治患者128例,按治疗方法分组,B组常规西医治疗,A组除西医治疗外加用补肺化痰汤,通过门诊随访判定疗效及复发率.结果:A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更快,A组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为90.63% (58/64),明显高于B组75% (48/64),第2、3、6个月随访情况,A组复发率均低于B组.结论:应用补肺化痰汤治疗慢支的疗效、症状改善情况时间及复发率均优于常规西医治疗,说明加用补肺化痰汤效果确切,应予推广.

    作者:贾骏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山西省大同市离退休老干部高血压的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

    目的:探讨山西省大同市离退休老干部高血压的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2-2016年参加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山西省大同市离退休老干部(年龄≥ 60岁)共262名、参加2016年体检的中青年在职干部(年龄< 60岁)共165名.明确离退休老干部高血压的特点以及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2012-2016年离退休老干部出现高血压疾病的概率分别是63.74%、64.89%、65.64%、66.79%和67.93%,由此可见,发病率逐年升高.201 6年与2 012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2016年离退休老干部合并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脂肪肝的患病率分别为24.8%、32.72%高于2012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血脂异常的占29.77%,合并肥胖的患病占36.64%,两个指标都低于2012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表明离退休老干部高血压与年龄、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睡眠差呈相关性.结论:离退休老干部组,随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的患病率增高,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脂肪肝的患病率增加,合并血脂异常、肥胖的患病率减低,离退休老干部人群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冠心病、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吸烟、睡眠差.

    作者:李菡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基于降低重症监护室感染率为主题的品管圈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基于降低重症监护室感染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15年6月组建“安全”品管圈,选定“降低重症监护室感染率”主题,调查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感染原因,制定对应的改进方案.结果:实施“安全”品管圈后,医护人员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总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43%、2.45%、1.47%、10.05%均低于目标设定值,且总感染发生率10.05%明显低于实施前16.06% (P<0.05).结论:基于降低重症监护室感染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有助于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障ICU住院患者安全.

    作者:杨丽萍;叶严丽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静脉输液治疗专科学组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究静脉输液治疗专科学组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作用.方法:2015年,我院实施常规管理模式,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建立静脉输液治疗专科学组,加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随机选取两个阶段于我院治疗的中心静脉置管患者500例,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两组CRBSI发生率.结果:在CRBSI发生率上,观察组为3.80%,对照组为17.20%,显著高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立静脉输液治疗专科学组,能够有效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李培俊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提高泌尿外科出院带管患者自护率

    针对泌尿外科出院带管患者常见不良事件,提出了自我护理方案,通过实践研究的方法,证实了健康教育以及自护指导在提高泌尿外科出院带管患者自护率方面的价值.

    作者:毛静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PCT、HLA DR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目的:探讨PCT、HLA DR在评估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36例脓毒症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及不良组,分别监测两组PCT、HLA DR于入院当天、第7天、第14天水平变化.结果:脓毒症预后不良组PCT水平显著高于良好组,且随着病情进展持续升高;脓毒症预后良好组和不良组HLA DR水平入院时无统计学差异,但不良组随着病情加重,入院第7天、第14天HLA DR水平显著低于良好组.结论:PCT除作为脓毒症细菌感染较特异性指标外,其水平升高,亦提示病情加重预后差.外周血HLA DR水平与感染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急重症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免疫指标.

    作者:赵开健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院内感染的预防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院内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患者100例,收治时间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按照不同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质量控制,观察组患者实施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将两组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住院患者实施不同控制措施后的院内感染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风险防范意识(8.27+1.45)分、灭菌质量(7.89±1.28)分、消毒质量评分(8.55±1.09)分优于对照组风险防范意识(5.12±1.18)分、灭菌质量(5.01±1.25)分、消毒质量评分(6.21-±1.02)分(P<0.05).结论: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院内感染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同时还能提高供应室的灭菌质量、消毒质量评分,增加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小敏;陈清丽;蓝芬芳;莫沛仪;谢春艳;李淦清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综合护理对胃癌患者心理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对胃癌患者心理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4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摸球法分为对照组(23例)和干预组(2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生存质量和心理状况改善效果.结果:干预组护理后的SD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两组认知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等生存质量评分,干预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显著改善胃癌患者不良心理,提高其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夏璇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多个厂家诺氟沙星胶囊溶出度的比较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厂家诺氟沙星胶囊的体外溶出度,以考察其质量.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诺氟沙星胶囊溶出度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结果:个别厂家诺氟沙星胶囊的溶出度不合格或边缘合格.结论:不同厂家诺氟沙星胶囊质量存在较大差异,可能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从而影响临床药效.

    作者:陈霞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中药灌肠配合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效果和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中药灌肠配合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和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间的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回顾性分析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中药灌肠配合理疗治疗方法,并进行综合护理.分析及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结果:患者经过中药灌肠配合理疗治疗后,治疗效果显著,总有效率达到了98.75%;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较高,达到96.25%.结论:中药灌肠配合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显著,辅以综合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临床上应该广泛采用.

    作者:张庆花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治疗Marfan综合征合并视网膜脱离

    目的:评价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治疗Marfan综合征合并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患者9眼运用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后的解剖及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 12个月,平均6个月,玻璃体切除术后8眼视网膜脱离一次复位成功,复位率为88.9%1眼视网膜未复位者,再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与术前视力相比,7眼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77.78%),2眼视力无明显改变(22.22%).结论:23G玻璃体切除术是一种治疗Marfan综合征合并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燕;何俊文;吴建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急性百草枯中毒血清淀粉酶变化和预后相关性的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淀粉酶变化,对判断临床疗效和预后的意义.方法:将49例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两组入院时,入院24小时,48小时抽静脉血查血清淀粉酶,准确记录.观察两组患者血清淀粉酶变化.结果:死亡组与存活组血清淀粉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监测血清淀粉酶的动态变化,对判断短期预后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作者:曹诚;刘芬;王蕤;李华瑞;高晓娟;兰乃祥;冯静;朱国优 刊期: 2017年第34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