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彬;黄丹;苏建蓉
目的:研究在全身麻醉患者中采取保温护理对术后苏醒与术中应激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自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54例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27)与实验组(n=27),将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保温护理干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两组全身麻醉患者护理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全身麻醉患者CRP、NE、AD、PACU滞留时间、完全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等指标与参照组对比P值<0.05且差异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结论:将保温护理应用于全身麻醉患者中可以显著改善术后苏醒与术中应激情况,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邓碧睿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究腹部X线平片和CT诊断运用于肠梗阻患者诊治的成效.方法:抽取2014年10月-2016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肠梗阻患者40例,分为两组,20例对照组采用腹部X线平片进行诊治,20例试验组采用CT诊断进行诊治,并对比探究两组患者的诊治成果.结果:对比表明,试验组经诊治后的诊治成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T诊断比腹部X线平片运用于肠梗阻患者中有更为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行及应用.
作者:毕光辉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并发急性呼吸衰竭(RF)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支气管哮喘并发急性RF患者,纳入时间为2013年6月-2016年6月.将其分为两组药物治疗28例作为对照组,无创正压通气治疗28例作为试验组,评定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2.9%,高于对照组的71.4%;患者的PaO2水平高、PaCO2水平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并发急性RF在药物治疗期间,实施无创正压通气能提高疗效,改善血气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陈涓智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总结自发性食管破裂的诊断及处理经验.方法:回顾10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经上消化道造影、胸部CT或胃镜、胸腔闭式引流确诊.手术治疗10例,均行急诊食管一期缝合并大网膜覆盖.结果:10例确诊为自发性食管破裂经外科手术治疗治愈出院,住院时间17 ~ 180天,出院后随访6个月~3年,未见食管相关并发症.结论:食管破裂经详细了解病史和上消化道造影、胸部CT或胃镜、胸腔闭式引流等检查可明确诊断.自发性食管破裂是一种误诊率和病死率均高的胸外科急重症,早期诊断和尽早手术闭合破裂口和通畅引流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钟钏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对烧伤整形的患者实施早期整形修复的效果和对二次手术率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将78例烧伤整形的患者以抽签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早期整形修复,对照组给予常规整形修复,分析两组的修复效果、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评分)、皮肤恢复评分、功能恢复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修复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且观察组ADL评分、皮肤恢复评分、功能恢复评分也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 0.05.结论:烧伤整形是对患者创面修复的一种方式,给予早期整形修复能够显著提高其整形效果,降低二次手术率,有效促进皮肤功能的恢复,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婷慧;代强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联合脐灸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收治的慢性腹泻患者中选取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参苓白术散,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脐灸,对比疗效.结果:2周后对比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0%,对照组为82.5%,二者差异显著(P<0.05).随访半年,观察组复发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20.0%,二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联合脐灸治疗慢性腹泻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纪峰;顾建国;张思文;黄奏琴;黄海军;顾丽君;张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分析喉返神经肉眼识别及神经监测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使用甲状腺手术治疗患者200例.通过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中使用肉眼识别喉返神经.观察组使用神经监测喉返神经.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喉返神经损伤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喉返神经寻找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使用神经监测方法可在短时间内发现喉返神经,可明显提升治疗安全性.
作者:王效乾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炙甘草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第177条[1]:“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具有滋阴益气,复脉通阳之效.其证是由伤寒汗吐下或失血后,或杂病阴血不足,阳气不振所致.方由炙甘草四两,生姜三两,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三两,麻仁半升,阿胶二两,麦冬半升,以及大枣三十枚组成.今笔者从三则临证医案阐述此经方的临床运用.
作者:杨流雯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内分泌科护士甲状腺护理能力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2015年6月-2016年6月,随机抽取全省内分泌科护士118例,对护士的甲状腺护理能力现状进行统计.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对影响内分泌科护士甲状腺护理能力的因素进行统计.结果:内分泌科护士甲状腺护理能力平均总得分为(4.33±0.51)分;相关独立影响因素包括职称、工作待遇、专业兴趣.结论:内分泌科护士甲状腺护理能力现状尚可,管理者可从职称、工资待遇、专业兴趣等方面入手,提高护士的护理能力.
作者:陈延丽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厂家诺氟沙星胶囊的体外溶出度,以考察其质量.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诺氟沙星胶囊溶出度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结果:个别厂家诺氟沙星胶囊的溶出度不合格或边缘合格.结论:不同厂家诺氟沙星胶囊质量存在较大差异,可能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从而影响临床药效.
作者:陈霞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和降钙素(CT)检测在甲状腺髓样癌(MTC)临床诊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26例MTC患者,22例良性结节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CEA和CT水平并进行比较,计算单个检测指标和联合检测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两者对MTC的诊断价值以及手术前后的变化趋势.结果:MTC组的血清CEA和CT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EA和CT诊断MTC的敏感性分别为93.3%和96.7%,特异性均为95.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AUC)为0.998(95%CI0.993-1.000).MTC术后的血清CEA和CT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EA和CT的检测有助于甲状腺髓样癌的术前诊断和术后监测.
作者:杨翊柠 刊期: 2017年第34期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明显,一些与老年人相关的眼科疾病也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本文试从中医理论出发,对白内障、青光眼、黄斑病变等三种老年眼科疾病的病理及症状加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疗对策,以期能为老年眼科治疗提供更多建设性的理论支撑.
作者:伍岚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分析重度妊高症患者剖宫产麻醉的方式选择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度妊高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连续腰麻,对照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重度妊高症患者剖宫产麻醉采用连续腰麻可以缩短麻醉诱导时间,以及手术时间,麻醉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南小芳;李一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山西省大同市离退休老干部高血压的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2-2016年参加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山西省大同市离退休老干部(年龄≥ 60岁)共262名、参加2016年体检的中青年在职干部(年龄< 60岁)共165名.明确离退休老干部高血压的特点以及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2012-2016年离退休老干部出现高血压疾病的概率分别是63.74%、64.89%、65.64%、66.79%和67.93%,由此可见,发病率逐年升高.201 6年与2 012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2016年离退休老干部合并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脂肪肝的患病率分别为24.8%、32.72%高于2012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血脂异常的占29.77%,合并肥胖的患病占36.64%,两个指标都低于2012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表明离退休老干部高血压与年龄、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睡眠差呈相关性.结论:离退休老干部组,随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的患病率增高,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脂肪肝的患病率增加,合并血脂异常、肥胖的患病率减低,离退休老干部人群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冠心病、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吸烟、睡眠差.
作者:李菡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针对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的临床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抽选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150例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根据就诊时间划分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75例,实施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75例,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回顾分析和对比两组的复苏效果和临床情况.结果:统计学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的BE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压值、PT时间和复苏总有效率(97.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1.33%),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疗法给予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患者症状改善迅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晋家萍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团队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住院护理及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4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占50% (47/94),采取常规住院护理及延续性护理;观察组占50% (47/94),应用团队护理模式进行住院护理及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吞咽功能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洼田试验分级.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分、HAMA评分、洼田试验分级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住院护理及延续性护理中应用团队护理模式,可进一步改善吞咽功能、心理状态,对于缓解病情、提高护理质量均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江乾芳;陈霞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颅脑创伤对血清游离皮质醇含量的影响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6年10月就诊于我院急诊科或120急救中心送于我院救治的TBI患者共45例,观察45例患者在入院时血浆中COR含量,比较在不同严重程度患者之间血浆COR含量差异.结果:轻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浆中游离COR含量为(27.62±8.17)μg/dL,与中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浆中游离COR(33.23±6.47)μ g/d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度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38.96±5.44) μg/dL相比,其血浆中游离COR明显低于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颅脑损伤严重程度患者血浆中COR含量不同,COR含量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监测血浆COR可作为判断患者病情轻重、治疗效果和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作者:陈前;阳永东;黄春琴 刊期: 2017年第34期
在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全面地推进家庭医生制度建设的前提下,中医药服务在社区中的应用和推广正处于起步阶段,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医药能参与家庭医生服务,强化中医药技术方法在家庭医生服务中的综合利用,如何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家庭医生制中医药服务模式,以满足社区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已势在必行.本文将对家庭医生中医药服务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朱金柳;雷展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运用健康信念模式,对结核病相关知识、信念、行为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社会心理因素与结核病预防行为的关系,掌握对结核病防治信息的需求,为制订结核病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健康信念模式设计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贵州省农村普通人群和结核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 S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对结核病的严重性、易感性、有效性、障碍的信念上,703名普通居民与709名结核病患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社会文化因素对健康信念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文化程度和年龄对健康信念的影响为明显.结论:健康信念模式能够成功的分析结核病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应对不同的目标人群开展差异化的结核病健康教育,促进各类人群采取健康行为.
作者:袁薇;周萌雯;喻小青;欧阳孝艳;柳村;谢晓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分析评估骨填充网袋(bone filling mesh container,BFMCs)技术在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4年2月-2016年1 0月在我院治疗的新鲜单纯椎体压缩性骨析的42例患者做为研究对象,男20例,女22例,年龄58 ~ 82岁,平均年龄70岁.均为单节段椎体新鲜压缩性骨折.记录术前及术后3天、3月疼痛评分(VAS法),并测量伤椎高度.对比术前术后疼痛评分的差异,评估伤椎高度及Cobb角的变化.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均无骨水泥外渗漏,术后3天、术后3月的VAS评分与术前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与术后3月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椎体高度抬升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 0.05),术后3天与术后3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3天、术后3月与术前侧位片Cobb角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填充网袋技术在治疗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中,在改善疼痛、恢复伤椎高度、纠正椎体后凸方面疗效满意,骨水泥渗漏率较低,安全可靠.
作者:高雪伟 刊期: 2017年第34期